02.23 淺談站樁的腕力強化

練拳,人們大都知道什麼整體力、腿蹬力、脊背力、大小臂的力等等,卻對手腕的力量重視不夠。

只要是拳打,人的手腕就是瓶頸,腕子能承受多大力,比如50斤力,那身上有再大力也沒用,勁再大腕子就折了。

站樁必須要重視手腕力量的強化,但大成拳不主張負重,腕力怎麼培養呢?

站樁的培養腕力,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腕子筋腱單純的一鬆一緊;第二步,撐著勁兒找松,然後腕子筋腱外邊撐著裡面還有松、緊脹縮。

練習平步渾元抱球樁,意在手腕360度的筋腱騰起,用另一隻手掐,腕子的各個角度均有筋腱的強勁拉伸,從哪個地方均有掐不動的感覺。

手腕的筋腱騰起後,其內在的鍛鍊是有過程的,不是一個勁撐著就完了。

站樁的初期,腕子的撐起,久了會感到累,累了可以放鬆休息,歇過勁兒再緊,久而久之就不累了。

當站樁站到手腕怎麼撐也不累的時候,這時有一個名詞叫“撐著勁求松”,筋腱撐著,腕子裡頭尋找松的感覺。

腕子撐著勁兒裡頭找著松之後,就可以腕子筋腱撐勁兒不變,裡頭有鬆緊變化,你要管他叫內力也行。

這種感覺必須持續站樁到一定程度,僅憑到處翻書找理論根據是沒用的。

有的人不重視體認,想投入練功之前先找理論說服自己,殊不知要知饅頭香,全憑自己嘗。

站樁到這個程度,腕子力遠大於常人,根本不用任何負重,而且隨時撤掉手腕的撐勁,能夠迅速柔軟如綿,腕子要松有松,要緊有緊。

打拳有沒有力,單看腿上、身上、胳膊沒用,得看手腕,決定瓶子裡的水能倒出多少的主要看瓶頸。

平常練站樁,關於腕子力的提高,不能著急,著急容易僵,因為緊的程度很容易過,注意不能彎成死角,手腕要接近直線,微帶弧度,所謂形曲意直。

緊為增力,松為休息,但終極目的是腕子筋腱撐緊後有裡面松的感覺,沒這種感覺,說明站樁沒有站到位。

緊裡求松之後,手腕能夠摸著緊,裡面還有鬆緊如潮水般一漲一落,這就厲害了。

拳頭擊中目標,有沒有透力,全看腕子,腕子剎那一緊,勁兒就進去了。

所以站樁要重視手腕的力度掌控,松著手腕練,站樁功效減一半兒。

以我的經驗,每天站樁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之間,起碼三年以上才能找到筋腱撐著勁求松那種感覺,著急沒用,還容易練僵。

現在是信息發達社會,有經驗的看門道,觀大成拳前輩站樁照片,腕子都撐勁很大,至於松腕鬆手站樁的在此不做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