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孩使用微信支付玩遊戲支付了八九千能追回嗎?請求懂法的給說下謝?

火星五哥


可以的,具體的得問律師。因為以前出現過類似情況,也確實收回過。不過還是考慮怎麼教育孩子吧,錢追回來,但是以後會不會出現類似情況可就不好說。


小小方程式


法律上講小孩充值未經大人同意可以要求遊戲運營商退款。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的規定:”十八週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週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八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所以未成年人在遊戲內進行大額充值不屬於“純獲利行為”也與不是“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父母拒絕追認的話,應屬於無效行為,家長有權要求遊戲運營商退款。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因為孩子使用了父母的銀行卡和支付寶進行遊戲充值,所以遊戲運營商都會主張父母是知情的,從而拒絕退款。遇到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家長不妨換個角度跟遊戲運營商進行溝通協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與遊戲運營商溝通前筆者建議家長應該瞭解清楚“網絡遊戲的合規化運營要求及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規定”。

第一,家長可以對網絡遊戲是否具備相應發行運營資質及相應許可進行審查,對於未按照法律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的遊戲,家長可以向文化主管部門進行投訴和舉報。

①網絡遊戲上線運營需及時辦理遊戲運營備案。

依據:《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國產網絡遊戲在上網運營之日起30日內應當按規定向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已備案的國產網絡遊戲應當在其運營網站指定位置及遊戲內顯著位置標明備案編號。

②網絡遊戲在正式上線運營前需取得遊戲版號(遊戲版號是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准相關遊戲出版運營的批文號)。

依據:《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移動遊戲上網出版運營時,遊戲出版服務單位應負責遊戲內容完整性,須在遊戲開始前、《健康遊戲忠告》後,設置專門頁面,標明遊戲著作權人、出版服務單位、批准文號、出版物號等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的信息,並嚴格按照已批准的內容出版運營。遊戲出版服務單位負責審核並記錄遊戲日常更新,對擅自添加不良內容的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對不配合的,應及時報屬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處置。情節嚴重的,屬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可按相應程序辦理遊戲出版批准撤銷手續,並追究相應責任。移動遊戲聯合運營單位在聯合運營移動遊戲時,須核驗該移動遊戲的審批手續是否完備,相關信息是否標明,不得聯合運營未經批准或者相關信息未標明的移動遊戲。

第二,遊戲運營商應對遊戲玩家進行實名認證,且不得為未實名註冊的用戶提供充值或者消費服務。因此若未成年人未進行實名認證,而遊戲運營商為其提供充值服務的屬於違法法規行為。

依據:《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戶註冊信息。

《文化部關於規範網絡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規定,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遊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並保存用戶註冊信息;不得為使用遊客模式登陸的網絡遊戲用戶提供遊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

第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遊戲運營商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

①在遊戲內建立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防沉迷系統,制訂網絡遊戲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遊戲或者遊戲功能。

依據:《關於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第四條規定,所有網絡遊戲運營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和《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實名認證方案》進行開發部署,不得隨意更改實施方式,擴大或縮小系統功能權限等,違者,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並停止其網絡遊戲出版運營和相關互聯網接入服務,直至取消其相關許可。

《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網絡遊戲經營單位應當根據網絡遊戲的內容、功能和適用人群,制定網絡遊戲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並在網站和網絡遊戲的顯著位置予以標明。網絡遊戲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採取技術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遊戲或者遊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②限定用戶單款遊戲內單次充值金額,在用戶進行充值或者消費時發送要求用戶確認的信息,並設置適度娛樂理性消費等提示語。

依據:《文化部關於規範網絡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規定,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限定網絡遊戲用戶在單款遊戲內的單次充值金額,並在用戶進行充值或者消費時發送要求用戶確認的信息。確認信息中應當包括充值或者消費的法定貨幣或者虛擬貨幣金額、獲得的虛擬道具或者增值服務的名稱等內容,以及適度娛樂理性消費等提示語。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保存用戶充值及消費等信息記錄不少於180日

③建立和完善網絡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和適齡提示工程,且網絡遊戲主管部門提倡網絡遊戲經營單位設置未成年用戶消費限額。

依據:《文化部關於貫徹實施的通知》的規定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按照《辦法》第十六條的要求,制定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應當包括遊戲內容介紹、正確使用遊戲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要根據網絡遊戲的實際情況,制定限制未成年人登錄遊戲和使用遊戲的具體規定,並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管理規範。要進一步完善網絡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和適齡提示工程,為未成年人玩健康的遊戲、健康地玩遊戲提供製度保障。網絡遊戲運營企業應當嚴格落實“網絡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的有關規定。提倡網絡遊戲經營單位在落實“網絡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基礎上,設置未成年用戶消費限額,限定未成年用戶遊戲時間,並採取技術措施屏蔽不適宜未成年用戶的場景和功能等。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用


杭州李律師


未成年的小孩子用父母微信支付遊戲費用是可以要求遊戲公司退款的,只是目前各大公司退款的條件各不相同有的需要提供證明遊戲是孩子在玩充值的,有的需要證明手機充值是孩子偷偷充值沒有家長在身邊。也有的某知名某易公司客服稱家長提供不了必要證據一毛錢也不會退,還說成年人自己消費拿孩子當藉口想退款這樣的話。而且此事只能協商,起訴對方到法院還是需要證據的,如果沒有證據只有孩子口供承認也不好打贏官司的。


拿人錢財替人受過


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我都要說出可能令你討厭的話。

為自己的愚蠢承擔責任。

孩子為什麼可以動你的錢?

這不是遊戲公司的問題吧。

法律上的招數,別人已經教你了,請律師是不可能的,因為律師費也不低。你自己打電話試試吧。

不行的話,先打自己幾個耳光,再打孩子,然後重新設置密碼。之所以讓你先打自己,就是你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任何人犯了錯誤都要受到懲罰。一定要當著孩子面打自己。

記著不要讓任何人可以隨意動用你的錢。


蘇霍姆林斯基


每個正規的遊戲公司,一般都會有未成年保護那個規定的,看新聞好多隻要說明情況經過查詢都會返還,或者部分返還的,你可以打客服問一下,如果不行就找媒體,如果是河南的就找小莉幫忙,感覺很靠譜的樣子。


弄啥類


理論上是可以追回的,你得和公司溝通證明確實是孩子玩的,新聞報道了一些追回來的,那都是驚動了媒體,怕有影響,如果是個人在不能證明是未成年的情況下是沒希望的,最好就是不要告訴孩子密碼,畢竟孩子沒有自制力,意志力太薄弱了,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LXB1233211234567李曉


肯定能追回。


cqqjlgq


現在手機都有兒童模式,交給孩子玩的時候設置下,以防萬一


我的噪音日記


這個要看是小運營公司還是大的正規的運營公司,正規公司運營的,達到一定金額,出具證明之類應該可以,但也只是應該,這個到他們口袋再想要他們吐出來是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