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天啟帝駕崩,其弟信王朱由檢繼位。這就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崇禎繼位沒多久便將魏忠賢一貶再貶,最終魏忠賢在一個客棧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十七年後,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率領軍隊攻進北京城,明朝滅亡。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有人說,如果當初崇禎重用魏忠賢,那麼明朝將有可能不滅亡,那麼這樣說的根據在哪呢?

話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黨爭最嚴重的朝代,這是由於明朝歷代皇帝大多不勤政,又有內閣制和廠衛制度所造成的。明朝後期,最主要的兩個黨派爭權就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東林黨人。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天啟年間,魏忠賢是最得勢的時期,魏忠賢大搞閹黨,為了掌握朝政,就開始打壓文臣。真所謂樹大招風,當時在文臣的眾多黨派之中,就屬東林黨最大,畢竟江浙一帶歷來是最富裕的地區,官多勢大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成為了魏忠賢的主要打擊目標,像勢力小的楚黨、晉黨都依附於閹黨。由於天啟皇帝不愛政事,全都交於魏忠賢過問,因此,魏忠賢藉此,全力打擊東林黨人,眾多反抗的東林黨人都被抄了家,之後就有了東林義士這一個說法。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事實上,魏忠賢對東林黨人打擊最大的就是徵收工商稅,這也是明朝不可以不亡的一個重要手段。眾所周知,明朝是有朱元璋白手起家打下來的,朱元璋自然是心疼農民,所以農業的賦稅一直很少,國庫收入不多。徵收工商稅的好處就是國家富裕了,才能夠有錢招兵打仗,農民賦稅不受影響,穩定江山,所以當年魏忠賢得勢的時候可以徵地遼東,西北無起義。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因此,來看魏忠賢的閹黨雖是大權在握,貪了不少錢,但是他確實為國家增收了,只是剝削了地主階級,他始終是廠衛的人。廠衛的根本目的就是鞏固皇權,魏忠賢知道自己是依附於皇帝的,所以在邊境戰事上儘量給錢給糧,不逼迫窮農民再交錢了。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相反,東林黨人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江南地主階級的代表,東林黨的成因就是一個東林書院的開辦,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大會,來者都有官員、文人、大富商。因此,崇禎滅了魏忠賢之後,東林黨人在朝政之上一家獨大,江浙地區的地主階級開始遊說眾臣要求皇帝取消工商稅。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崇禎皇帝雖是一家之主,可是也是要有群臣協助才能管理國家的啊,群臣全部上奏要求取消工商稅,就是崇禎大權在握,也不敢與群臣對抗,怕是被罵為昏君,另立新帝。所以,崇禎只能取消工商稅。產生的後果就非常的明顯了,那就是沒錢,要從其他地方要,就只能剝削農民了。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結果,剛好西北地區大旱,農民沒飯吃了還要給官府納糧,不造反能行嗎?儘管明朝能夠多次打敗李自成還是讓他東山再起,就只因為一句話:闖王來了不納糧!可見,取消工商稅,沒錢打東遼,只能加重農民賦稅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才會有“魏忠賢不死,大明不亡”這一句經典!

為什麼“明粉”會說 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