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郭靖夫婦和絕情谷的公孫止、裘千尺夫婦都做到了“生死相許”,而情聖李莫愁卻不能?

Zack8


題主您自個其實就已經有答案了。您列舉的兩對人家都是正經夫妻,李莫愁連個男友都沒留住,跟誰“生死相許”去呀?



郭靖夫婦是伉儷情深,又共同為民族大業捐軀犧牲,夫唱婦隨,真正做到了生死相許。

公孫止和裘千尺則是冤孽糾結,相愛相殺。結局那叫同歸於盡,非但死而同穴,連骨肉都化做了一處。當得上另類的“生死相許”了,這樣的結果反而讓人感覺很舒適。

李莫愁的痴,正如她心心念念,掛在嘴邊的《雁丘詞》。實質不過是對自己心中營造的完美愛情的嚮往罷了。

《雁丘詞》本身就是作者元好問聽到的一個關於大雁殉情的傳說,感慨而作的文學作品。它將愛情昇華到了悽婉浪漫極致的完美境界。讀起來誰不心嚮往之。



金庸將這種感情嚮往貫穿了神鵰,楊過和小龍女得之成就了天下無雙的感動,李莫愁得之卻道盡了相思的苦楚。就如同絕情谷的情花一般,有甜蜜有苦澀,會中毒會要命!

李莫愁與陸展元一見鍾情,少女情懷總是詩,寂寞古墓中的情竇初開轉而成為濃烈的痴纏。誰知所託非人,陸展元移情別戀。一腔深愛成空,轉而成為要命的痛恨。

最悲劇的是,李莫愁最嚮往的生死相許在她眼前發生,卻沒有她。只能眼睜睜看著愛人和別人生死相隨,無怨無悔。李莫愁輸的徹徹底底,一敗塗地。



所以哪怕李莫愁恨得把二人挫骨揚灰,她也再沒有可以生死相許的機會了。情聖只能活在自己營造的單相思中,渾渾噩噩的至死還在烈火中高歌:問世間,情為何物。這結局實則是一場最痛快的解脫。


如切如磨


記得早些年媽媽一個人做小生意養活我們三個孩子,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那會兒有個同鄉的阿姨在做保險,不知道怎麼找到了媽媽,一直給媽媽推銷自己的保險。她天天上門找媽媽說,好像有快一個月了,媽媽經不住勸,給我們三個都買了,買完了就再沒見過那個阿姨。

後來媽媽找到她們公司才知道,媽媽買的這種保險,要一直交好多年,卻收益很小,如果退的話就損失很大,基本拿不回什麼錢的那種。在那裡還遇見幾個也被那個阿姨忽悠著買了這種保險的人,他們都覺得自己上當了,到處在找那個阿姨,都沒找到。

直到最近,才聽媽媽說,終於得到那個阿姨的消息了,只是她已經得了肺癌去世了。媽媽感嘆了一句,還真是有報應啊


姬如紫


題目真的明白“生死相許”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

郭靖黃蓉是真的生死相許,公孫止裘千尺算什麼生死相許?到頭來反目成仇,對對方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了。至於李莫愁,她跟誰生死相許?被人揹叛了嘛。

郭靖和黃蓉的感情,什麼也不用說。

公孫止裘千尺,僅僅是同歸於盡而已。他們兩個的感情,自從裘千尺犯公主病、每天碎碎念開始就已經消失殆盡了。事實上,個人還比較同情公孫止,竟然娶了裘千尺為妻。裘千尺瞧不起公孫,生活中對公孫百般貶損,而且心地歹毒,從她對楊過的做法來看,真是沒一點值得可憐。公孫與裘千尺,絕對算不得生死相許,僅僅是機緣巧合,才使兩人最後一處埋骨。

李莫愁是個可憐人,但也稱不上什麼情聖。應該這麼說,李莫愁雖歷練江湖已久,卻真沒見過什麼好男人。李莫愁自來就有很強的獨佔欲,與陸展元戀愛失敗後,使得她偏激的性格更加偏激。陸展元拋棄她,她卻依然掛記陸展元,實際上並不能說明她用情有多深,只是充分說明了她鑽牛角尖鑽得多厲害。

李莫愁表現出的感情只是表面,深層的偏執、鑽牛角尖才是她的本質。這種性格連正常人不算,怎麼能算情聖?又有什麼資格奢望與誰“生死相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