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我們經常用“工匠精神”來形容一個人或者公司對工作崗位職責態度的認真和負責,最能夠體現一個公司底蘊的,莫過於他們所存在的時間了,在電視上經常出現的各種廣告裡面,常常會用到“百年老店”的招牌來招徠顧客,但是對比接下來所要介紹的公司,他們存在的時間恐怕都不能引以為豪了,這就是日本的株式會社金剛組,在日語裡面,株式會社也就是中國“有限公司”的意思。這家公司誕生於578年,此時的中國,還處在隋朝時期。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他們的業務是幹什麼呢,日本佛教發達,有著眾多的佛寺,而金剛組承擔著很多佛寺的修築維修任務。578年,日本敏達天皇6年,聖德太子為了慶祝滅掉6 紀時期的廢佛派官員物部守屋,因此打算修築四天王佛寺,從而從韓國的百濟招請匠人柳重光開始這項浩大的工程,柳重光也就成為了金剛組的祖師爺,在這裡娶妻生子,居留了下來。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修建完成的四天王寺,也成為了飛鳥時期的代表性建築,雖然期間因為戰火而遭到了七次破壞,屢屢被修補,一直保存到了至今,而四天王寺也成為了金剛組最好的招牌,從此找他們做生意的人絡繹不絕,柳重光的後代繼承了他們先祖優秀的手藝,到了公元607年,金剛家族建造法隆寺,達到了日本木造建築的高峰,法隆寺和四天王寺都算作是能夠代表日本的兩大遺產,因此金剛組也備受當時的日本幕府重視。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金剛組乘著名號打響,繼續發展擴大,還曾經兩次完成過三大名園之一水戸偕樂園“好文亭”的修復設計工作,金剛組的企業模式則是單純的分成幾個小組,每個組大約5到8個人,承擔著不同的工作,每個組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術,從而形成一種比較良性的競爭。

當然,和其他的大企業一樣,金剛組也曾經數次遭遇倒閉的危機,第一次最初是在19世紀的明治維新後,當時日本全國上下進行改革,政府收集大量被佛寺佔有的土地,因此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很多寺廟被毀壞,金剛組也只能夠慘淡經營,他們轉而接替一點別的任務,比如說替大戶人家設計園林等等。在1934年,則爆發了第二次危機,金剛組的第37代傳人對於接手家族的企業,似乎一點興趣都沒有。金剛組只好找到37代傳人嫡孫的妻子作為“堂主”,這才避免了公司解散的危機。

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從隋朝到現在,只做一種偏門業務,依然強大

二戰時期,受到戰爭的影響,金剛組的損失最為嚴重,可以說他們完全失去了收入來源,當代堂主想了很久,決定果斷的轉換業務,製造漁民裝水產的木箱,這才勉強地熬過了二戰,戰爭結束後,金剛組有一段時間,打算擴大自己的業務,並且負責承辦一切建築,但是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危機後,公司負債累累,只好重新回到老本行,承擔寺廟的建築設計。

如今傳承下來,金剛組堂主已經是第40代了,旗下大約100名員工,公司依然強大,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很好地詮釋了“工匠精神”這一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