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做到讓孩子自覺學習?

有你有我2904


1/5 分步閱讀

一、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然後檢查。不要在孩子做作業時守在一邊,隨時不會的隨時問,隨時解答,看似幫助孩子,其實是很不好的做法,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

2/5

二、讓孩子主動提出問題,然後釋疑。只有知道自己不懂什麼,才會動腦去思索,去記憶。讓其主動提問題,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3/5

三、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學習方法,給予引導。讓孩子針對每門功課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在思索方法的過程中,他在自己心理上會引起對學習的重視。然後家長再說出自己的方法,兩者做一有機結合,一定非常有效。

4/5

四、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學習方法,讓其自己隨時發表看法,說出自己的看法,讓孩子成為有胸有城府的人。

5/5

五、肚子裡有譜,才會打出鑼鼓,孩子懂得了怎樣去學,如何去學,便會事半功倍,學習更是一層樓。


有你有我2904


最好的辦法是父母不看手機和電視,天天陪著,堅持數年,孩子就養成自覺學習好習慣了。

60年代,我在農村,一看家長要幹活了,我就趕緊去寫作業。幹活和學習比較,學習輕鬆些。

現在城市人,沒有比學生學習的活更累了。所以你也要陪著學。久而久之,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這個必須從小抓起,最遲一年級開始。一切渴望的知識,故事,笑話都從書本里去找,孩子就會自覺看書學習。

我們用手機,侃侃而談怎樣培養孩子學習自覺性,我還在玩手機看手機。可想而知,手機的誘惑力多大嗎。大人都管不住自己,何況小孩乎?


用戶東風55324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在於學習習慣,學習習慣來自於生活習慣。

所以,要想孩子學習成績好,首先要從孩子的生活習慣去改變孩子。

孩子從上幼兒園第一天開始就要給孩子立規矩,養習慣。明天要上學了,今天晚上就要讓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還要把明天穿的衣服準備好,這些事家長可以幫忙、指導,但要讓孩子自己去幹,生活用品、學習用品都自己去準備,自己去裝好,書包裡的東西要教給孩子有順序的去裝,做事有條不紊,清清楚楚,上課時用啥東西,自己直接就知道在書包的哪個位置拿,家長千萬別把這些事代勞。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是寫作業,把老師交代的事自己去做,家長可以參與指導,但不要全權代勞。

這些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堅持養好,自然而然孩子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也就會積極上進,端正。

習慣和態度養好了,後期孩子的學習就不會太費勁。孩子寫作業拖拉,不愛學也就不會出現,即使偶爾出現,只要家長正確引導也就很快回到正軌。

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生活態度直接就會反應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會模仿學習家長的各種行為。想讓孩子變優秀,就要自己先變優秀。

相信,為了孩子每個家長都可以變得更優秀!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堅持、堅持最重要!


奶爸齊老師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拖拉。如果拖拉就應有相應的懲戒措施;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就要表揚和鼓勵他。以此來培養他養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但家長一定要信守承諾。

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有意或無意的向小孩灌輸學習的目的,以及學習不好會對今後產生人生的影響。也許一次他沒聽進去,說教的多了他慢慢的也就知道了

向小孩說明作業拖拉,學習習慣不好的後果。可以通過身邊的小孩,正面的榜樣或反面的借鑑,這樣切身事例來教育他,說明作業拖拉學習習慣不好對我們的影響。

做好榜樣,而不能只是說教小孩要完成任務,而自己很放任,不對自己做任何要求。如果家長說話算話,並且身體力行,陪著小孩在完成任務,也很自律,這樣,小孩的主動和自覺的習慣也就很容易養成。



璇老師lemon


說的直白一點,怎樣養成自覺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建立一些規定,專門針對孩子不好的習慣。規定製定好後,每天不厭其煩的給孩子解讀,今天有哪些任務必須完成,哪些規定必須遵守。當孩子違反的時候及時糾正及時更改,孩子總是問,為什麼呀?我說這就是規定,就是制度。就像交通規則一樣,沒有規則會發生很多事故。孩子懵懵懂懂的跟著做。

當這些制度堅持一段時間過後,就變成習慣,也就是自覺!!

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後期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專門針對他的怪習慣制定,但是得花更多的時間去監督,去堅持,慢慢的才會養成好習慣,才能做到自覺!!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容易,制度制定的初期,會有一個磨合期,但是隻要家長做到堅持,孩子一樣可以堅持!!


老媽的修行


不要過分關注孩子不學習的時候。她不學習你就當看不見。孩子最怕的是被家長忽略。他學習了你鼓勵他。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學習不一定將來有成功但學習能讓你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