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女朋友媽媽去世了,我應該披麻戴孝嗎?

四川袍哥人家


這問題看著是個小問題,其實裡邊大有門道,這涉及到的是喪葬服飾的問題。在古代人死後,其親友根據與死者關係的親疏遠近的不同,而穿戴不同的孝服的制度叫喪服制度。它是整個喪禮的核心,也是古人極力維護的喪禮制度。喪服制度是中國古代等級制度的一個縮影,中國古代的喪服儒家分為五等,也就是“五服”。



五服就是五等喪服:一等斬衰服、二等齊衰服、三等大功服、四等小功服、五等緦麻服。古代也以五服為標準,把親屬劃分為有服親和無服親:五服以內為親,五服以外為疏。五服制度加強了血緣關係,穩固了等級制度,有利於社會穩定,這正是歷代統治者所要實現的。



【上邊說的這些不懂的人可能看著很生澀,說到這說一個插曲,經典電視劇《大宅門》大家都看過,裡邊有一回是講白家二老太太臨走時最後喊出的遺言是“不讓楊九紅戴孝”,懂行的看門道不懂的看熱鬧,這裡邊就大有深意了。



意思是,二老太太作為大宅門裡的最長者她的話就是聖旨,楊九紅是白景琦的姨太太,但是是窯姐出身,身份太低賤,所以一直得不到老太太的認可,進不了大宅門。然後有人問了那跟讓她戴不戴孝有什麼關係,上邊說了這是要確立與死者關係親疏的,如果楊九紅戴孝那意思就是認可了她的身份,也就是相當於兒媳婦兒,老太太不在了楊九紅在家裡的地位就會很高,那就沒人控制得了她了,如果不戴那就地位得不到認可,她就是外人。所以後邊丫頭罵她的時候說的,貓狗還戴孝呢,言外之意,她連宅門的貓狗地位都不如。這樣解釋這個關係就清楚了吧。】



回到原話題,五服是根據衣服的材質不同製成的五種不同的服飾,按儒家孝文化的解釋,孝子著此類服飾表示自己在喪期間放棄世俗享樂而過清苦生活,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至現在社會,服喪的面料不再細分,通用一塊白粗布或者麻袋布,罩住頭垂在身後,所以叫“披麻戴孝”。

喪事期間的變服(易服),意思是敬祖、尊親、聚族,表示悲痛之情,這便是五服喪制在封建社會中流行的主要根據。

所以你說你女朋友的母親去世,你們也沒結婚,那根本不用披麻戴孝,你不去都講的通,說直白點,如果沒結婚,你們以後拉倒了都有可能,所以你們目前的關係不算關係。


悼亡吟


不是你應不應該的問題,關鍵要看女方家的認可程度。女方家對你們的婚姻如果還沒看好,這時你想戴孝人家也不會給你破孝的,說明在他們心裡你還是外人。如果女方家人對你們的婚姻很看好,並且已經認可了你們,他們會主動和你商量的。如果你願意戴,他們就會給你破孝服,同時證明你對婚姻的認可程度是認真的。如果你不想戴,人家就不會給你破孝服,但人家心裡肯定會有想法的。

戴孝裡面很有學問,地方不同風俗就不一樣。我們這裡女婿是不用戴孝的,但在破孝時,有的人會主動請孝,有的人則不理會。雖然主家不給他們破孝,但給喪家留的印象就不一樣。在出殯時,有的女婿還會哭喪,真正感情好的還會淚流滿面,就是一滴淚,可以拉近感情距離,讓主家對你另眼相待,

只有真感情才有傷心的淚!

關於乾親(乾兒子或乾女兒)戴孝更有講究。乾爹或乾媽仙逝後,一般喪家不會同時給破孝。如果他們的關係特好,喪家會在出殯時主動找他,問他的孝服在哪,這是在提醒他,他們是一家人,沒把他當外人看。這時如果願意給逝者戴孝,他得立刻去領孝服,如果不想戴,他會推說沒給他破孝服。

一件孝服裡面裹著四種態度,兩樣智慧。喪家認不認可的態度,自己願不願意的態度在一句話中完全表達了出來,以後的感情問題一覽無餘。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正好我乾爹才仙逝不到一個月,是十二月五日的事,我還在悲痛中掙扎。

乾爹病危時,義兄,義弟打電話通知了我。因為我們感情很深,三十多年的關係使我們如同一家人一樣。我很幸運,在他老人家的彌留之際,意識尚在清晰的狀況下跟老人說了幾次心裡話。事出來後,兄弟仨一同看墓地,請棺材。當然是義兄義弟先開的口,我很樂意陪同,乾爹在我的心裡和父親沒什麼兩樣,老人仙逝後我是痛心疾首,哭地一榻糊塗。因為是乾親,當時破孝服時就沒有我的,我也不敢冒然去過問,怕討沒趣。我只能勤快地伺候人,幹力所能及的活和守靈了。守靈是自家人的事,我能守靈就說明人家把我當成家人來看待。

直到出殯時,姑媽才問我的孝服,我立刻回答說在後堂放著,剛要去披呢!姑媽這才陪著我去後堂破孝服。這孝服得認真保管,每有祭日都得披,直到三年祭日後才會由他們處理。為了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的孝服和義兄義弟他們的放在一處,不敢帶回自己家中。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沒結婚不可以的吧。我奶奶去世的時候當時我和我老公還沒結婚在一起一年多了,他就跟他吧說我奶奶去世了,他爸非要他來,說是禮數當時他爸差點就要來了,我爸不同意不讓來,我爸的意思是我們倆沒結婚,他來怎麼和親戚介紹?如果分手了怎麼辦親戚都知道了,他們家人來了,你要不要招待人家?反正當時我爸說的挺多的,意思就是不準來


我是老王呀


每個地方也許風俗不同。我老家的風俗是,結了婚的,女婿、兒媳都要披麻戴孝。不過我們那的孝不重,就是白腰帶,黑袖箍,扎辮子的有白頭繩,短髮的就沒有白頭繩了。

未婚的,不管是兒子的女朋友還是女兒的男朋友都不用扎白腰帶,也不用帶白頭繩,可能會在葬禮上帶個黑袖箍,和關係較近的親朋一樣。如果剛相處不久,也可以什麼都不帶。


雲舒0819


我認為「不應該」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

但是呢,如果你很喜歡你女朋友,很想跟她過一輩子,那麼她們家人讓你披麻戴孝,就說明一件事,女方家裡人同意你娶她們女兒,也說明,你女朋友嫁定你了。這時候,別太計較那麼多。你的態度決定你以後娶妻的順利度。

說下我吧,我和我老婆談戀愛以後,她爸爸帶著我和她女兒,去給她爺爺上墳。我當時就知道,這個算是帶去給長輩看看,其實,我當時心理是排斥的,不想磕頭,但是一想,這個應該是老丈人想把女兒嫁給我了,當時就很開心的上香磕頭。那次之後,老丈人再也沒帶我們去上過墳,完全就是帶我去給長輩看看的意思。

[呲牙][呲牙][呲牙]


種花家的黒化兔


我認為「不應該」沒結婚還是不了吧,我最好的一個朋友,她男朋友的奶奶去世了,但由於是男女朋友關係,還沒結婚,男方就叫女方先回她家住,因為我這邊都有個習俗,老人家去世後都要一個月後才能進人家屋的,特別是有些遇上紅事的,也是不能去,只能委託親戚朋友先給禮,一個月後再把禮錢還給親戚朋友

我不知道你們的風俗習慣,我這邊就是這樣,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做


我不可愛我很瘋


我就是活生生例子。2018六月份家裡老人介紹相親,因倆人都不在同一個城市,老人就叫我們互要微信聊,聊了半年感覺倆人都有好感,2019年回家過春節就見了面,元宵節過完我爸過世了,男的剛出去上班,但他聽到我爸的消息後就回來了,我跟他說你工作不用回來了,可他還是回來到我家作為女婿的身份,當時我和我媽說過還沒定,過禮這些就以朋友的身份就行了。但他硬要作為女婿的放式拿東西來。處理我爸的後世後,我跟他也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上班,沒談成。很尷尬現在。鄉里現在都沒說我利用他,怕了。


哈哈是妳


我們這邊女婿又稱貴客,是有孝帽和披在身後的那種孝衣的,而且還有繫腰子,由逝者的長子或長孫跪在地上看你係上(要給他錢)。繫腰子表明了你的身份是貴客,請嗩吶蘆笙等樂禮跟隨(也要給錢),就可以在喪禮上行禮了,要行二十四拜大禮。我母親去世的時候我和老婆剛打算定親,但她還是給我母親披麻戴孝,她的父母也以親家禮節弔孝,讓我母親的喪禮更加圓滿,她也得到我家庭長輩的很多誇讚,我們兩家的關係也更加和諧。母親一直想看到我們結婚的,可病魔無情,所以我一直非常感激我老婆。如果你們兩家已經打算結親了,我建議你做足女婿的禮節,她的家庭也必然因此對你更加認可。但如果你們只是談朋友階段,行這種禮節也是不合適的。


胖胖的胖胖真胖


我認為「不應該」我是沒結婚前,但是訂婚了,結果是她父親不在了,雖說在同一個城市,離得也不太遠,但是這事風俗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和我的父母一起去的,人家也給準備了孝衣,但是,去之前問過我們這的有威望的老人,說是娶她過來,就要按照這邊的習俗,訂婚了,不是結婚,不用穿。


小路電子


中國那麼大,各地風俗不一樣的。我大山東女朋友看定沒定婚,定婚了就要的。那樣屬於新親。人家會派專門人去報喪,然後就要像女婿一樣去參加葬禮。不同的是孝服穿的不一樣,帶紅巾。沒定親,只是私下認可的女朋友就不用了。但是知道了要去送個花圈,送點禮金。披麻戴孝就不用了,山東講究名正言順,沒定金就不算女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