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找到油畫創作過程中的中國元素?

尤鳳燕


首先你要🈶️中國文化的薰陶,受到過中國文化的浸染,才能夠把中國元素滲入到你的畫中。

說到中國元素,她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而且以一種不可替代的特殊文化品格,滲透於中國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具體到能入畫的事物極為豐富,如絲綢、紅木、陶瓷、石榴、甘橘、銀杏、笛簫、胡琴、琵琶。一束馨香的桂枝,一幅水墨丹青,一堵紅牆黃瓦,一襲旗袍倩影…………


雲壑聽泉


找到油畫之意、中國元素的意象和意境就找到了其中的中國元素。

西方油畫以寫實為美,逼真的色彩和立體感。而當代藝術是相互借鑑的。特別是中國人畫油畫,或西方人借鑑中國畫的畫法,多有中國元素在油畫中呈現。表現在中國獨有的意象和意境上。

最常見的是油畫畫面上出現的中國元素。比如陶瓷中青花瓷的意象。是十分典型的中國元素。

西方早期的油畫,包括著名的油畫作品,就有美女加陶瓷並有倒水之意象。

有名為《泉》的油畫,正是中國元素明顯的作品。中國油畫家的創作,此類體材就更加豐富了。

中國獨有的物品,油畫家作為繪畫對象出現在油畫作品中,一定是中國元素。比如毛筆,書法,可以辨認的中國之山之水之人的意象,正是油畫中的中國元素。

表意明顯的油畫,也汲取了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比如油畫中的表意山水,大有中國畫表意元素的植入,也屬於中國元素。

油畫中穿戴的明顯具有中國服飾的人物,明顯和西方的不一樣。中國元素突顯。

油畫中有虛的一面,特別是留白的出現,正是中國畫虛實相生,寓情於景的特殊畫法,是中國元素。

油畫有明顯的詩意,這是中國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傳統畫法,也是評論畫作的美學依據。

總之,意、意象和意境的營造,是油畫中典型的中國元素。這是油畫借鑑中國元素的藝術符號。是東西方藝術交融的表現。



GoodLuck6868


油畫創作中的中國元素應該從廣義的文化領域來理解。

油畫創作中的中國元素可以從形到意逐步發掘。最直接的國內有油畫家劉影釗老師以青花瓷為主題,營造光影致果,中國味很足,這是最直接的以形入畫。

以意入通就高級多了,忻東旺老師充滿中國味的畫作,用線結合誇張的人物造型,是當代中國油畫人物的顛峰。

靳尚誼先生把中國文人畫思想與油畫結合形成獨特的畫面表現語言,沉靜幽遠,從精神上更有中國元素。

林風眠先生和吳冠中先生則把中國筆墨完美和油畫結合,也是滿滿的中國元素,說到底中國元素和油畫結合是完全個人化的行為,沒有什麼公式可以遵從,個人對藝術的認識才是最基本的因素。


戶名已重置


油畫起源於西方世界,發展了好幾百年了,有暗淡沉淪過,然而最終也光輝燦爛,在世界畫壇獨領風騷一直到現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油畫的風格多樣、多元化的元素;在一百多年前,油畫藝術進入了中國,那麼如何找到油畫創作過程中的中國元素呢?

中國油畫“中西結合”技法,就含有了中國元素,

西方油畫一進入中國開始,現代的藝術家們就提倡油畫的創作應當採用“中西結合”的創作技法,目的是在繼承西方油畫本質的基礎上,讓油畫具備中國的民族特色,可以真正獨立成“中國油畫”,中國油畫就完全蘊含中國元素,元素也屬於油畫的一種風格,比如,時尚風、復古風、民族風……,

那麼要具體在創作過程中體現油畫的中國元素,從題材取景開始,以中國畫的取景方式來取景,因為中國畫是最具中國元素的,對於油畫來說,風景油畫要比人物油畫更容易體現中國元素的效果,畢竟風景無需要表情,就可以完全“寫意”,剛好和國畫的“寫意”不謀而合,這又正好體現中國元素了;而人物是需要表情的,只有“寫實”,人物表情才能豐富形象逼真,



油畫的“古典韻味”可以體現出中國元素

油畫是以“色彩、線條”為載體,以“素描”為一切基礎,這些核心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你不能在創作過程中直接省略了素描,像中國畫那樣完全的“大寫意”,沒有素描,油畫的“空間”就垮掉了,所以只有在色彩上作出調和,光影效果是最有利的法寶,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光影效果可以起到“揚長避短”的修飾作用,把創作者的個人主觀情緒忽略不計,從而讓畫面更顯自然,給人舒適愉悅的意境效果,比如,很多“超寫實主義”油畫就有濃厚的古典韻味,藝術家個人的主觀情緒在畫作裡越來越弱,在審美上達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效果。


詩夜城主


中國擁有5000年文明史,許多物質的東西,經過一代代文人讚美和宣揚後,都帶上了深厚的文化烙印,因此,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在數千年曆史進程中,不但深受中國人喜歡,也對世界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成為我們的獨特符號。

(布歇·中國捕魚風)

我覺得,油畫中所表現出來的中國元素,無非就是生產於中國的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的總和。像陶瓷,絲綢,長城,中式建築,漢服,唐裝,梅花,牡丹,蘭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國神話故事,等等,它們都是能代表中國風情的元素,如果把這些東西表現在油畫創作中,當然是中國元素。

實際上,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很大,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油畫誕生不久,西方油畫家就在創作中吸收了不少中國元素。


下面,我舉例說明中國元素在西方油畫中颳起的“中國風”。

(貝利尼、提香·諸神之宴)

其一,《諸神之宴》裡的中國元素。

《諸神之宴》是文藝復興中期意大利著名畫家貝利尼(1430年——1516年)和學生提香(1490——1576年)合作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油畫刻畫了各路神話人物帶著各種水果和美食來參加宴會的場面。其中,裝水果和美食的容器是青花瓷碗,陶罐,銅壺等器皿,都是地道的中國製造,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情。這兩人在創作時,受到了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一書的深刻影響,所以就展現了他們想象中的中國元素。

(安格爾·泉)

其二,著名人體油畫安格爾《泉》裡邊的中國元素。

安格爾(1780年——1867年)作為西方新古典主義大師,用26年時間(1830年——1956年)創作了那幅舉世聞名的《泉》。

在創作此畫時,安格爾吸收了許多中國元素,不僅從外形上吸收,更從意趣上來吸收。

(安格爾·布羅格利公主)

風姿綽約的姑娘扛在左肩上的水罐,是一隻具有中國特色的陶罐,陶罐口向下,讓清水從裡邊不斷流出,因為左手的遮擋,讓水流分成三股垂直的線條,跟亭亭玉立的身體形成了鮮明對比,更襯托了姑娘體態的柔媚。

而這種意趣,恰恰是中國畫裡含蓄的意境表達,安格爾把這些中國文化領悟後,並融入到創作中,實乃是大家手筆。

(布歇·梳妝)

其三,洛可可油畫風格大師布歇的中國情結。

布歇(1703年——1770年)是18世紀西方洛可可油畫最傑出的代表,他似乎對中國元素有一種狂熱的崇拜,在許多油畫創作裡都加入了具有東方情調的中國元素,帶給了歐洲貴族不一樣的驚喜。它們有中式屏風,瓷器,團扇,華蓋,斗篷,油紙傘,魚簍,中國刀劍等,給人印象他是一名中國通。


鴻鵠迎罡


畫中國風情畫兒。


說古論今俠


我看別回答學習一哈


佳恩音樂工作室


我認為跟人有關,油畫只是工具。好比電影,中國人拍的自然就是帶有中國元素


寫實繪畫


中國人畫油畫,有一種無法擺脫的中國式審美標準,而從小耳濡目染的中國元素,不需要刻意尋找,就能很自然地融入畫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