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下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辦公,我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賺錢

最近總是聽別人提起遠程辦公、在家辦公,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因為公司延期復工,紛紛加入了在線辦公的隊伍。看似自由的在家辦公,容易讓人聯想此前一直被提及的靈活用工,但在家辦公是否等同於靈活用工呢?


答案顯然不是的!


對一名靈活用工的自由職業者來說,疫情期間的“靈活用工”就是在家上班,而真正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賺錢。


1.在家靈活辦公比在公司上班累多了


疫情下的“靈活用工”只是換個地方在家辦公,脫離了傳統的辦公環境,不用打卡,更不用每天在領導的眼皮底下緊張兮兮地工作,看似更自由的背後,可能要接受更嚴格考核或管理。


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軟件的崩潰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隨之而來的是工作日報、週報,填寫自己每日的工作計劃和流程安排;數不完的視頻會議,包括小組會議、工作彙報會議,例會等等,以及無休止的在線溝通與交流,目的是保證即使遠程辦公,員工依然需要保持以往的工作狀態。這些辦公軟件在方便了員工線上工作的同時,也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這樣的“靈活用工”開展不足一個月,也暴露了不少問題:


1.不少人抱怨工作時間從原來的996變成了007。原本想著在家辦公還可以省去上班路上通勤的時間,卻容易演變成為24小時待命,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企業通病。


2.用時間“綁住”效率:科技的進步,為線上辦公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然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還沒跟得上腳步,只能通過線上會議、24小時在線溝通等方式確保員工在線上班。


3.默默接受無理加班:為了達到KPI考核標準,大多數人在家辦公時,只能通過自主加班完成工作。而有些員工為了保住這份工作,即使老闆提出了加班的無理要求,他們也只能默默接受。


疫情下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辦公,我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賺錢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或者不適應在家辦公的原因,因為即使是遠程辦公,他們還必須要接受公司的管理和考核,自由程度其實還大打折扣。


2.真正的靈活用工為什麼是在家賺錢?


真正靈活用工是人才脫離了傳統僱傭勞動關係,不隸屬於任何一家公司,他們是根據領取並完成的工作任務計量結算勞動報酬的,是為自己“打工”,自主能動性更強。


認識的一位設計師朋友辭退了公司朝九晚五的工作,在靈活用工平臺上註冊成為了個體工商戶,她根據自己喜好和以往的工作經驗、技能,尋找平臺上合適的工作任務賺取勞動報酬。這些工作可以是來自平臺上不同的公司,計價也可以不一樣,這樣她的工作就屬於多勞多得,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完成。


與上班族最大的不同,他們與發佈任務的甲方是經濟合作關係,只需要對工作任務負責,不用接受上班族的公司規章制度的管理。唯一考核的標準就是他們在接受這個任務後,將結果按照約定的條款去交付給甲方就行了。他們可以選擇在家辦公,也可以選擇在旅行途中辦公,可以選擇在任何地方辦公且不受管束,工作時間完全是自主安排,除了工作細節上必要的溝通,無需再向甲方交代任何事情。


疫情下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辦公,我的靈活用工是在家賺錢

現在科技的進步為遠程辦公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被逐漸推廣和接受,特別是對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遠程辦公正在常態化。不過如果按照現行疫情引起的“靈活用工”,那就未必人人都會接受了。


當下,隨著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年輕一族將會有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認可靈活用工,特別是在新業態經濟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會有越多越多人選擇成為自由職業者,將工作發展成個人事業,不斷提高個人的收入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