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疫情之下,生活在繼續,

你返崗了嗎?


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所所長、共產黨員李鵬返回四川雅安老家探親,因交通不便近期無法返漢,就地下沉到社區當了一名志願者。昨天,當地媒體傳出的一段視頻中,李鵬說:“雅安養育了我20多年,第一回實實在在為雅安做點事情,覺得自己還是很值得的。”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1月22日,李鵬攜妻子和孩子乘飛機返回四川省雅安市家中,看望身體不好的母親。次日起,他便按要求在家隔離觀察14天。其間,當地衛生院醫護人員每天上門兩次,為他們一家測量體溫。


2月5日,隔離期滿,當地要求他們繼續呆在家中,每天自測自報體溫兩次,偶爾醫護人員會上門抽查。至2月16日,繼續觀察10天期滿,確認無恙後,他們一家3口被解除隔離。


//////////


此時,李鵬很想返回武漢,也按要求填寫了返漢人員申報表。但因交通原因,暫時無法返漢。


於是,他決定響應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黨委“未返漢人員可就近就便下沉社區服務”的倡議,下沉到自己家所在的雨城區土橋社區居委會,報名當志願者。“黨員走到哪裡都是黨員,既然暫時不能返回武漢戰‘疫’,不如就近為家鄉防控疫情盡一份力,反正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他說。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 // 李鵬在雅安市正黃一期小區值守點工作


去社區居委會報名之前,李鵬還有些擔心,生怕對方會因為自己來自武漢而被拒絕。在與社區群幹進行坦誠的交流後,居委會接受了他的申請,這讓他感到非常高興。17日,李鵬到土橋社區正黃一期小區上崗,成為了一名下沉志願者。


正黃一期小區有2000多戶,4000多名居民。這裡只有兩名網格員,他們工作非常忙,亟需人手幫忙。李鵬是唯一一名志願者,他的到來可謂雪中送炭。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 // 李鵬值守的小區服務點


李鵬每天上午8點半上崗,到下午6點下班。因為人手嚴重不足,社區志願者什麼都得幹,把守小區大門,盤查進出人員;摸排發熱家庭,講解防疫政策;詢問返鄉人員,查看健康證明;為居家隔離居民服務,幫他們買米買菜、收送快遞、代購生活用品和藥品……


當地醫療衛生部門還推出了預防呼吸道疾病的大碗茶,用一口大電鈑煲現場熬製,供社區居民自願取用。每天早晚出攤,傍晚收攤,都由李鵬負責打理。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 // 李鵬為隔離居民送快遞、送藥上門


為隔離家庭送菜,要挨家挨戶敲門。有些居民對長時間居家隔離有怨言,他就藉機宣傳防疫隔離政策,化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從2月17日至23日,李鵬累計已為60餘戶隔離家庭送菜上門。


當地居民非常感謝這位熱情服務的志願者,紛紛要求加他的微信,好跟他保持聯繫,但李鵬都找一些藉口推脫了。他說,自己的手機號一看就是武漢的,擔心有些居民知道後會不接受他,甚至會為難社區居委會。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 // 李鵬為居家隔離居民送菜上門


在當地社區當志願者,李鵬最感到最大的困難,就是防護物資的短缺。因為雅安不是疫情的重點地區,所以當地社區接受的防護物資有限。


沒有防護服和護目鏡,一次性醫用口罩自己每3天才能領到一個。下班回家取下口罩後,捨不得扔,就掛在窗戶晾乾。上班時,戴兩層口罩,外面的一層用兩三天才扔掉,再將裡面的換到外面來,裡面再戴個新的。為了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最裡面的一個,他每天都要用紗布剪一個墊片,每天換一個墊片。


“我非常想回武漢,與大家並肩戰鬥。現在正在等機票,只要能買到票,自己馬上就飛回來。”李鵬說。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融媒體中心 出品


回川探親無法返漢,他在1200多公里外當起了志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