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過後離婚率會不會上升?

高一手


從問題上看,個人認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夫妻為什麼離婚?

一個是不愛了,一個是對方人原因,什麼打人啊、出軌什麼的;

我們著重講講為什麼不愛了?至於對方打人家暴啊,出軌什麼的,看個人意願了,這種情況放檯面上的例子不多;

為什麼不愛了?什麼三觀不合,什麼對方沒擔當,什麼陋習什麼的,時間短了還能忍受,時間長了就淡了,已慢慢的出現不愛了的想法,其實這些都是自身的想法;

這裡有個重要的點,發現問題了,都沒得到及時的溝通,導致後續出現了各種問題,總結起來那些問題都是小問題,都不是原則問題,有效溝通後已就過了,不會出現離婚的想法;而這次疫情,給了忙碌的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過日子的機會,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想出去溜達溜達,出不去啊,ZF不讓出門,只能在家一起想辦法打發時間;所以從這點上看,夫妻雙方需要有效的溝通,而疫情給溝通帶來了機會;

所以從這點來看,疫情給了大家重新在一起的機會,而且是在同一個屋子下面的機會,去重新發現對方,去做溝通做協調,出現離婚的概率不會增加;


豬豬壹號


不請自來。

首先我的觀點是:疫情過後離婚率不會上升。

引入題主的假設性原因:因為疫情,相處時間久了,各自的缺點暴露,引發更多的矛盾。

矛盾一詞,出自《韓非子》中的《難一》所述的故事,是指兩個更多的陳述、想法、行動不一致,本身無善惡之分。

那夫妻之間的矛盾,來源於哪裡?相信已婚的同學都深有感觸:無處不在。任何大事小事都有可能引發矛盾,以我自身為例來說:我對我太太說話敷衍一點都可能引發矛盾。而每一對夫妻相處的方式不一樣,引發矛盾的點也不一樣。

再者,百世修得共船渡 千世修得共枕眠,兩個個體,需要修多少緣分才能成為夫妻?能結為夫妻的,我相信都是經過充分了解的,畢竟現在是自由戀愛,而非舊時代的婚姻包辦。我相信夫妻在相處的時候,會懂得如何避開兩個人之間的矛盾點去相處,找到最適合兩個人相處的點和節奏,所以相處時間長,本身不會成為矛盾增多的觸發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對夫妻,常年在外打拼,忙於生計,趁著疫情這一個多月的相處,夫妻難道不可以趁此機會好好溝通?經過有效溝通後,我相信夫妻感情會變得更好。過日子,不容易;把日子過好,更不容易。因柴米油鹽醬醋茶帶來的煩惱,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有。

再從一個調皮的角度來分析,疫情導致的假期這麼長,長夜漫漫,是否適合做一些有意義的運動?本來還在考慮是否結婚的情侶們,在月老的點石成金作用下,是不是趁著疫情過後,趕緊把證給領了?這麼一算,離婚率不僅沒上升,結婚率反而上升了😏😏😏。

最後,一句話總結,矛與盾,本身就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當出現矛盾時,無需逃避,齊心協力去解決就可以。祝大家身體健康,幸福美滿。


工業界大文豪


我認為會上升。

原因分析:

1-心理專家稱,每當重大事件發生,如果這些信息具有很大危險性,對個體心理產生一定威脅,這種“未知”和“不確定性”產生的失控感會使人感受到恐慌和焦慮的情緒——感染焦慮

2-據北師大防疫心理支持熱線,近一段時間的統計,求助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的人已約有4000人次。求助者中: 因疫情而感到恐慌、焦慮、害怕的人數約有44%;而懷疑自己感染肺炎從而導致健康焦慮的人數佔19%;出現失眠、頭痛等實際症狀的人佔7%;感覺情緒低落、沮喪甚至有抑鬱情況的人佔7%;因疫情導致心理問題加重例如焦慮、抑鬱的佔4%。

3- 人被隔離越久,越會去關注疫情信息,再滋生出恐懼、害怕、焦慮、低落、自責、憤怒等情緒,如此不斷反覆。被困時間越長,心情越糟,甚至情緒失控,向身邊的人做出不可思義的舉動,如嘮叨、惡語相向、甚至出手打人等等,造成夫妻雙方的感情受到傷害,致使夫妻感情不和甚至離婚風險加大。

4-疫情過後,被疫情阻隔的男男女女,肯定會急不可耐扡走出家去,瘋狂渲洩,找尋刺激,進一步增加了對夫妻感情傷害的風險。

所以,我認為疫情過後離婚率會上升。



事半功十倍


我會認為離婚率跟疫情沒有關係,離婚與疫情關係不大

近年來越來越高的離婚率,背後藏著的只是日漸消磨。

逐漸升高的離婚率,擊垮了越來越多的家庭,當所有人都感嘆感情易逝的年代裡面,卻少有人去嘆息感情失敗背後的原因。

所有人都期待著牽了手就能白頭的愛情,卻遇上一個領了證都不能一生的年代。

在父輩的年紀裡面,他們很少離婚,即便是離婚,也是因為家裡面發生了非常大的變故以及非常大的衝突,才會選擇走這一步。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離婚如家常便飯,很多人對於婚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有一個朋友去民政局領證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個現象,離婚的排著長隊,而那個結婚的卻是寥寥無幾,就是這樣的一個現象,讓所有人都失去了對於婚姻的嚮往。

當大家仔細觀察婚姻本質的時候,卻發現真正擊垮婚姻的並不是巨大的事情,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讓婚姻失敗只是生活中累積了一次次的失望。

在那些生活中事情中,埋下了一顆顆的婚姻炸彈,當一旦點燃一個導火索的時候,所有的炸彈瞬間爆炸。那些曾經被埋沒的小事,也好像是難以容忍的巨大錯誤。

婚姻失敗,就是因為一次次的失望所累積的。

來自於對象本身的懦弱

比如說在婚姻中,如果女人遇到了媽寶男又或者遇到了窩裡橫,總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慢慢的積累怨恨。而男人如果遇到了一個扶弟魔的妻子,那麼男人的精神世界也總有一天會崩潰。

這就是來自於對象本身的軟弱,或者是來自於對象本身素質的低下。媽寶男總會說:我媽媽生我養我不容易,你就不能將就著嗎?女人留下的只有無奈。

對於那些窩裡橫的男人,對待外人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好,一如既往的溫和,唯獨對於自己,真是不堪回首。就這樣一次次積累之後,總有一天會消磨掉一個女人對男人的耐心,總會消掉彼此僅存的一些好感。

那些不尊重的語言

對於那些將就的婚姻來說,好像對方永遠看不上自己,脫口而出的就是不尊重自己,侮辱自己的語言。

總會說:我嫁給你真是倒了黴了,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嫁給了你。種種語言,都是顯示了對於對方的不尊重,其實他們圖的只是一時的痛快,總覺得說出來狠話自己心裡特別爽。

內心不尊重一個人,看不上一個人,才會用這樣一種暴力的語言。成年人的世界裡好像特別擅長這樣那些脫口而出的狠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當有一天對方突然離開的時候,你要想想你是否在某一個瞬間經常說出這樣的話。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這句話說的是那麼誠懇,但是又被很多人去忽略。維繫一段婚姻真的很難,對於人生蹉跎的事情來說,人生路漫漫。太多的人,渴望的都是精神上的陪伴。

但是當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打擊迎面而來的時候,所有人堅持不住。所以對於婚姻這一段路程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包容和理解。在婚姻中不要學會逞強,要學會體諒,多付出愛。別把婚姻當作一場平等的交易,不要認為對方說狠話,你也要說狠話。要懂得寬容和理解,如果對方任性那自己就寬容。

1、要更多的去溝通

其實很多人在婚姻之中不願意溝通,還是因為從心裡看不上對方。總覺得對方不夠優秀,配不上自己。一個8分的女人,總是瞧不上一個7分的男人,如果說這個男人特別優秀,無論是長相還是財富都是10分這個女人,無論是女人多麼任性,她在這個男人面前都會像小女人一樣。

所有的脾氣所有的不願意溝通,其實都是因為不想將就自己,總覺得對方配不上自己。這樣的一種心態是非常不好的,感情這個東西遇見了就是緣分。你所執念的未必是對的,你所嫌棄的,也是別人求之不得的。所以說遇見了好好珍惜,要更多的 去溝通。

2、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

這句話特別的官方,也特別的虛套,很多人總是說站在對方去角度去考慮,但是有幾個人真正能做到呢。

但是我們今天還是要重申一下這個理念,當你在婚姻中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的時候,你會得到很多很多,你會理解對方很多。

比如說很多女人總是說:”你只負責掙錢,但是我還要在家照顧孩子操持家務,我很累“。但是這時候女人也應該站在男人的角度去想一下,一個男人是承擔了這個家庭的責任,男人付出的也非常多。所以說就像是這樣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你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情。

愛情這一個事情非常奇妙,當你用一種嫌棄的眼光去看待它的時候,愛情也會嫌棄你,也會遠離你。

當你用一種接受包容的感覺,去接受這一段婚姻的時候,你會收穫不一樣的幸福。

所以說,珍惜你自己的婚姻,人生正是因為幸福才得以完美。






小小風哥帥氣


最近一段時間,疫情隔離,並不代表著有離婚需求的人少了,相反,各個法律線上平臺的諮詢反倒增加了許多。從大家的諮詢中可以看出,因疫情被迫“隔離”在家的夫妻們,在長達一個又一個14天的“朝夕相處”後,矛盾正在急劇增加!

對於夫妻感情原本就不和睦的家庭來說,矛盾在柴米油鹽中更加凸顯,比如,沒本事弄到口罩、沒本事照顧家庭、沒本事安頓孩子,甚至連家庭經濟都出現危機,從而使得矛盾激化,加速婚姻的死亡。這場看似與大家無關的疫情,不經意間,變成了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疫情當下,比起勸阻大家不要離婚,更建議有離婚念頭的夫妻可以把居家隔離期當成一個冷靜期,認真地去思考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結束這段關係。如果兩個人的感情並沒有完全破滅,只是因為一些瑣事而提出的離婚,那就還有挽救的餘地;如果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理性選擇,那麼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做出決定的那一刻,已經無怨無悔。

而且,根據最新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在婚姻家庭編草案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對於離婚冷靜期,個人認為這一規定是為了避免當事人輕率、衝動離婚,維護家庭穩定。但在實踐中,並不是所有的登記離婚都是衝動導致。對於有重婚、家暴、虐待、遺棄、惡習等感情破裂情形的,可以不設置離婚冷靜期,因此,對於“離婚冷靜期”制度,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等疫情結束,請一定好好珍惜願意同你度過餘生的另一半,畢竟捱過了疫情的夫妻,也算是生死之交!

我是趙律師,關注我,每日更新,帶您瞭解更多法律知識![來看我][來看我]


趙小狀


會的,本身現在的90後00後,思想都比較開放,都報有合適就過不合適就拉倒的態度。

這次疫情控制時間比較長,基本上就是居家隔離,沒有任何娛樂項目,這個時候有些感情基礎牢靠的人,不會感到寂寞,兩個人會覺得幸福,可以好好的促膝長談了。

但是有些愛情經不住考驗,就會出問題,我身邊就有現實的朋友,因為疫情出不去兩個人在家待著老是吵架,現在就嚷著要離婚。

另外還有一些兩地分居的更加危險!

我個人一直不看好兩地分居生活的愛情。



沉睡的木魚


疫情過後,離婚率不一定會上升,畢竟有很多人在此次長假中會製造出嬰兒。但,出軌率一定會上升。


執手相看兩不厭,是形容熱戀期的。除去上下班和睡眠,尋常夫妻平日裡最多也就8個小時在一起,這樣尚且有不少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就算疫情來襲人人變得更惜命,可日以繼夜閉關相對一個多月,也早已心生疲厭。


一旦出關,勢必有些人會如同出籠鳥,管不住下半身,及時行樂去了。此種報復性放飛心理大約會持續3-5個月,視此次疫情給各人造成的心理影響深淺不同,康復進度條也不相同。


廣寒宮胖玉兔


該離的早離了,該換的早換了,離不了,換不掉的,也就砸手裡了。

親愛的小夥伴們基本是這些意見,再想想我自己的婚姻。前段時間和老婆鬧了一場,發誓一定要跟她一刀兩斷劃清界限。後來,後來……莫名其妙地和好了。俗話說夫妻沒有隔夜仇,有道理。現在疫情期間危難時刻,陪在身邊照顧在側的還是媳婦兒,想想如果沒有她,我和孩子們我們爺仨還真是沒法過,至於脾氣臭點就臭點吧。以後不能吵架了,太傷感情,人活著就挺不容易了,兩口子何必再互相傷害。

疫情過後,離婚率是會上升還是下降呢?我傾向於會相對下降。全國民眾經此生死大劫,最終發現自己的生命是實實在在的,自己的老婆(老公)、孩子、父母家人是實實在在的,疫情過後努力賺錢互相疼愛,讓一家人在活著的時候都能過得好點,就算哪天有個萬一,也不枉我們互相愛過一場!



阿萍創業日常記錄


疫情不是離婚的導火索,反而減慢了離婚的步伐。如果兩個人早已有了離析,在一起也只是兩看相厭。缺少溝通和寬容的婚姻,永遠無法走到最後。倒是那些有著感情基礎,原本也沒有原則性矛盾的夫妻,疫情給了雙方聚在一起的時間,一起學習,一起家務,一起帶孩子,彼此間有更多的時間溝通相處,關係反而更和諧了!疫情過後,又會是一個孩子出生率高的時間段了[呲牙]




長的醜全都有


當一段災難結束,人們究竟是會發現婚姻的“圍城”本質而痛快離婚,還是會重新發現一段屬於自己的“瘟疫時期的愛情”呢?

他們的決策是如何做出的,驅動機制又是什麼?今天就讓鹽巴和你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是因為“貧賤夫妻百事哀”麼?

通常,我們會把一場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認為是一場災難,而這場新冠肺炎帶給我們的傷害甚至遠超洪澇、颱風、地震和火災等自然災害——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災難。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的致死人數已經超過2000 人,遠超2019 年全年自然災害的總死亡人數(909 人)。

除了死亡人數,經濟上的損失同樣令人觸目驚心,疫情不僅會讓原本就放緩的國民經濟增速雪上加霜,而且給大量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以滅頂之災。

不過,在這場災難中最受衝擊的還是無數本就脆弱的普通家庭和個人。

當一場大災難降臨時,人們會因為失業和收入減少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從而導致婚姻瓦解,俗語常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

但是如果我們用經濟學的眼光分析災難帶來的經濟負擔對婚姻存續的影響時,似乎得到的 並不是統一的結論。

一種想法認為經濟負擔導致離婚,是肯定的。

Becker(1981) 的家庭經濟學談到,夫妻通過家庭勞務分工來分配職業勞動和家務勞動,通常在職業勞動中收入較少的一方由於機會成本較低而被分配較多的家務勞動,從而形成 “你主內,我主外”的家庭格局。

但是風險來襲,原本從事職業勞動的一方如果失業或者收入降低,就會導致 原本穩定的婚姻關係難以應付,從而面臨崩潰。在這次疫情中,不少家庭爆發出的家務爭執中已經出現了離婚的苗頭。

可是另一種看法認為,如果在已有分析中加入“離婚成本”的考量,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論。

因為“離婚”本質是一個經濟意義上的奢侈品,夫妻一旦離婚,意味著無法共享房屋、無法共同分擔生活開支和子女撫養成本。而且,疫情導致的長期居家,也會提升離婚和在婚姻市場搜尋新伴侶的成本。

除了上述觀點間的衝突外,經濟學分析很難令人信服的是, 他們並沒有提出一種很直觀、生動的機制來解釋離婚背後的行動邏輯。

當一場災難降臨時,一段親密關係的維繫真的會全部由家務勞動和離婚成本左右麼?我們似乎還抱有疑惑。

那麼,災難帶給人最巨大、最直接的衝擊到底是什麼?

是壓力。

心理學家挺身而出回答了問題。

壓力下的親密關係

當我們把目光轉向心理學的研究視域,我們會發現無論是災難本身,還是災難引發的經濟困難,他們都會導致一個結果:

那就是個體感受到的巨大壓力和刺激。

在這次新冠疫情爆發的初始階段,很多朋友在網絡上查看了大量疫區的求助信息和新聞後,

會“感到突然的難過”、“難受到睡不著覺”、“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這些“替代性創傷”的表現說明災難會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糟糕的應激反應。

可以想象的是,疫情中心區域——武漢的居民會在災難結束後產生 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諸如焦慮、心裡不適、恐懼和抑鬱等,當這種刺激從個體蔓延到家庭中,同樣會 在親密關係中誘發敵對、暴力等危險的情緒。

因為 親密關係是人們在面臨災難壓力最重要的 “救火部門”, 伴侶就是 “救火隊長”, 親密關係中的溝通行為則築起了一道壓力的 “防火牆”。

阻擊病毒時我們會看到無數免疫細胞屍體構成的長城,而在抵禦災難壓力時,親密關係也會首當其衝:

原本存在的婚姻矛盾被壓力放大;解決問題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我們很難獲得來自伴侶的支持。

當救火隊長和防火牆一起失效時,婚姻就會任憑壓力魔鬼的宰割:對於已婚夫婦,結果會是面臨離婚;對於年輕伴侶,是生育較少;對於熱戀期的情侶,則是婚姻大門重重關閉。

這麼看,似乎壓力理論可以很完美的解釋,為什麼災難降臨時離婚會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但是真實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

如果我們繼續翻閱一些實證研究的文獻會發現,當有研究者利用中國2000 年-2011 年四川省數據考察2008 年汶川地震對結婚和離婚的影響時,

實證結論卻與我們的假設有一些出入。

在汶川地震次年,受災地區的同期結婚率也上升了1.92% !

研究者認為,結婚率、離婚率和生育率三者的同時增長意味著,災難也許只是成為了他們採取行動的加速器和催化劑。

也就是說,災難改變了一切,也什麼都沒改變。它沒有像壓力理論說的那樣讓所有的事情變壞,也沒有按照依附理論的敘事讓每一段關係都更加親密。

那些在災難後離婚的人,也許沒有我們想象的複雜。

他們只是在災難——這種生離死別的特殊狀態中認清了自己的婚姻狀態,更堅定做出了選擇;而那些結婚的人們,災難讓他們丟掉了所有的猶豫,更決絕的奔向了自己所愛的人。

這也是很多人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所說的,疫情是生活的“照妖鏡”,他不但讓我們看清了生活的本來面目,而且撥開了日常羈絆的迷霧,讓我們變得清醒而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