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趙雲為何三槍都沒有刺死周倉?

姒莞萱


雲吹真多,扯犢子,三國演義可沒講趙雲放水啥的。。。周倉捱了3槍跑了。什麼長坂坡斬殺50員大將,精兵幾百???三國演義只記載殺了幾個有名字將而已,就被張郃打跑了,曹操手下大將剛趕過來,張飛把他們截住了。否則趙雲涼涼了。還數次創入敵陣,哪個大將沒數次闖入過敵陣???換做是關張這種萬軍中取敵首級的,看看曹操還敢悠哉悠哉不準放箭嗎???戰關羽可是早已安排好了埋伏几百弓弩手等著呢。。。演義裡趙雲就是文丑水平,不要小看文丑,雖然打不過巔峰期關羽,但是張遼徐晃兩人都打不過人家。初期趙雲處處碰壁的,後來高手戰死老死病死多了,他就厲害了。跟後期張郃無敵一樣道理,諸葛亮只得傭計謀殺死。


235188


大家真的是小看周倉的武功了,周倉其實深藏不露,不但武功精神還忠肝義膽,一日關羽張飛相約喝酒,張飛獨自趕到,關羽一見就迫不及待的要開喝,按兩人規矩直接將手中兵器往身後一丟,周倉一人一手一把接住,提了就走,轉身還給關張二將斟酒陪飲,關張大醉後周倉通宵站立護衛,武藝人品酒品天日可鑑,之後走麥城周倉並未身死,潛逃隱身於江湖,一心惦念為關羽報仇,而對張飛卻無好感,心中一直不服: 若不是我周某人敬佩關將軍,你張飛算個屁,大家一般的黑,周某未必輸了你去....此後周倉潛心修行,後人便是人稱: 鐵臂阿童木的周侗,教出了盧俊義,史文恭,林沖,岳飛四大名徒,威震武林,嶽元帥更是精忠報國,千古留名,大家所不知的是周侗暗中幫助大刀關勝,足見忠心,乃至周家關家後代人才輩出,元曲大家關漢卿,大清名將關天培,民國金嗓子周璇,名醫鬥士周樹人,地理專家周光弟,乃至商業大亨周生生,周大福,可見周倉一族人才輩出,百花齊放,光耀萬代.....所以周倉武功絕不在趙雲之下,深藏功與名而已.....😁


太阿53


  

  多數朋友都認為是趙雲心地善良,於是放過了周倉。確實,在《三國演義》中,趙雲不是嗜殺之輩,不過,趙雲在對待黃巾賊的時候從來不手軟,他殺裴元紹就是一槍刺死。他對周倉又不瞭解,憑啥三槍都沒有刺死周倉呢?

  真正的原因,自然是周倉武藝不凡!雖然遠不是趙雲的對手,但人家有資格給關羽扛大刀,與關平武藝並列,也不是趙雲三招就能滅殺的!

  在當時,周倉已經跟了關羽,關羽命令周倉帶領數十人前去臥牛山招攬舊部。後來,周倉回來,身上帶傷,關羽詢問,周倉回答道:

  某未至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

  原來,在周倉離開之後,趙雲走過山寨,因裴元紹貪圖趙雲戰馬,出手強奪被趙雲一招刺死裴元紹。其他人全部歸降。

  等周倉回來山寨,竟然還有人不肯跟隨周倉,因為“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可見趙雲對待這幫山賊,是十分冷血的。周倉大怒,與趙雲交戰,雖然每次趙雲都是獲勝,周倉也中了三槍,但是,既然能大戰數次,可見周倉雖然落敗,卻也還能逃走。

  後來,趙雲見了劉備關羽,也只是提裴元紹無禮,並未評價周倉。

  其實,《三國演義》在許多地方暗示了周倉的強大,他雖然還不能列入一流名將行列,但絕對是二流中的頂尖高手。

  周倉一登場,就提到“黑麵長身”“關西大漢”“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兩臂有千斤之力”。周倉全身筋骨壯健,有千斤之力,更兼水性過人。他最強戰績,就是在水淹七軍時,在水下生擒大將龐德!

  龐德是能與關羽並駕齊驅的勇將。即便是佔了水下之利,周倉能將其生擒,也可以看出周倉勇悍。如此周倉,趙雲三槍刺不死才正常!

喜歡本文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吧,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葉之秋



依據演義中“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等二十四員名將的排名,可知常山趙子龍是僅次於呂布的猛將,一般十回合內結束戰鬥。然而有一次戰鬥,趙雲刺中周倉三槍,周倉還能負傷逃走,向關羽求救,依據演義分析,有下列四個原因。


其一,趙雲能治一服,不治一死。趙雲勇猛不亞於呂布,剛出世就和聞名天下的河北上將文丑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此後,趙雲之勇一發不可收拾,像曲義、裴元紹、張武、呂曠、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縉、鍾紳、刑道榮、慕容烈、朱然、韓瑛、韓瓊、朱贊等二、三流武將,大多是被趙雲三回合內斬殺的。其中周倉的同伴裴元紹,也是被趙雲一槍刺死的。而和趙雲交手的周倉,身中三槍,還能負傷逃走,向關羽求救。這說明趙雲並沒有下死手,手下留情了。


趙雲為什麼手下留情呢?趙雲不分青紅皂白一槍刺死周倉的同伴裴元紹,這本身已經理虧,如果再將周倉刺死,於情於理說不過去。趙雲在三國中屬於完人,識大體,並不欺軟怕硬,周倉和裴元紹並未得罪他。

他將裴元紹刺死,是為了有個落腳之地,而周倉沒必要斬殺。江湖上講究一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如果趙雲不分青紅皂白亂殺無辜,得罪人太多,遲早會遭報應的。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倉曰:“某未至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


其二,周倉善於自保,本身武功也不低。周倉曾為黃巾軍的一員,經過多年征戰,武藝非凡。黃巾軍早已失敗,屬於流寇,四處奔波,能存活下來的保命本領都是很強的。此後,周倉是給關羽捧青龍偃月刀的,可見其力大如牛。

有道是一力降十會,在冷兵器時代,只要有力氣,在軍中就很吃香,戰場上存活率高。如關羽單刀赴會,只帶了周倉為其扛刀。周倉不辱使命,和關羽配合,並沒有定城下之盟,完美完成了任務。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雲長未及回答,周倉在階下厲聲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雲長變色而起,奪周倉所捧大刀,立於庭中。


其三,趙雲可能得知周倉是關羽的部下,故意將其放走,進而引出關羽和劉備才。趙雲在公孫瓚敗亡後,四處尋找皇叔劉備,卻沒有一丁點消息。他在尋找劉備途中,偶遇裴元紹這夥土匪,將其一槍刺死,佔領山寨。這時趙雲收編了這批土匪,方便打探消息。他肯定詢問這些土匪還有什麼首領,發生了什麼事,見過什麼人。

這些土匪已經歸順趙雲,自然有問必答,不敢隱瞞。這樣,趙雲得知了周倉已經歸順了關羽,也就不會對周倉下死手。周倉在身中三槍的情況下,還能順利逃走,向關羽求救。這或許是趙雲故意為之,是為了引出關羽,進而找到主公劉備。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關公教取路往臥牛山來。正行間,忽見周倉數十人帶傷而來。


其四,趙雲認為周倉是忠義之人,想為劉備收服人才。趙雲看到周倉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對手,為了朋友裴元紹,還和自己拼命,感慨其忠義之心。公孫瓚敗亡後,趙雲欲投奔劉皇叔,而此時的劉備剛被曹操打回原形,要兵沒兵,要人沒人,是一個光桿司令。因此,劉備身邊正是缺少像周倉這樣既勇猛,又忠心耿耿之人。

趙雲非常欣賞周倉這種為朋友兩肋插刀之人,也敬重這類人。周倉是否歸順關羽,只是趙雲自己的猜測,如果還沒有,那麼趙雲親自收服其,將來為劉備引薦。如果將其招攬到劉備身邊,就可以增強復興漢室江山的力量。同時,周倉也是自己給未來的主公的見面禮。


事實上,周倉確實歸順劉備,跟隨關羽鞍前馬後,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如果趙雲衝動,當時一槍刺死周倉,蜀漢也會缺少一員悍將,關羽會缺少扛刀之人。

武力排名第二的趙雲和周倉短暫的交手中,刺中三槍,都不在要害,這就說明趙雲手下留情了。以上只是通過演義,推測出趙雲手下留情的可能原因,或許還存在其他原因,歡迎大家踴躍討論。

你是如何看待趙雲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趙雲三槍沒有刺死周倉,並不是趙雲槍法不精,亦不是周倉武藝高強,而是趙雲手下留情。趙雲為何一槍刺死裴元紹,卻三次只刺傷周倉呢?周倉忠義過人,為人正直,又略知禮儀,武藝也高強,趙雲在與他交手過程中發覺此人還是棟樑之才,於是手下留情,三次交手只是刺傷他,讓他知難而退。周倉三次交手後發覺不是趙雲對手,於是就去搬救兵,找到關羽來降服趙雲,結果雙方一見是自家人,也就和解了。周倉後來追隨關羽征戰四方,單刀赴會,也威震群雄;關羽死後,周倉自刎而死,長的忠義讓他名留青史,關帝廟中,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

在《三國演義》中寫道趙雲與周倉打鬥過程如下:周倉舞動雙錘像暴風驟雨越打越緊,一開始居然打得趙子龍只有招架之功。不過,精細的趙雲一邊打一邊琢磨周倉的錘法,發現他看似亂打亂敲,卻自有一套路數,這套路數只有一個機會可以還手。趙雲看準這個機會,一槍剌去,傷了周倉的小腿。周倉抓把泥土桉往傷口上,跳起又打。趙子龍照樣又一槍,周倉不服,又打,又一槍,連刺了三槍,周倉還是不服。從此戰中可以看出趙雲還是對周倉手下留情了,也算是英雄之間惺惺相惜了!否則以趙雲的勇武,他一旦發現周倉的破綻,要殺周倉就易如反掌了;要知道當年趙雲一人獨戰長坂坡,他一人擊殺曹軍56員大將,精兵數百,可謂威震華夏。

周倉原本是黃巾軍部將,武藝高強,是地公將軍張寶的得力干將,張寶死後周倉跟裴元紹率部嘯聚山林打家劫舍,落草為寇了。關羽千里走千騎後,周倉遇到關羽,崇拜不已,堅持要追隨關羽,但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認為帶著周倉不便,於是關羽讓他暫時留在山中,改日再來召喚他。趙雲當時流落江湖,為了找一個安身之處,於是強挑周倉他們的臥牛山!裴元紹出口不遜,又心術不正,所以他被趙雲一槍斃殺;而周倉因為心術正,所以趙雲手下留情了。後來周倉追隨關羽征戰四方,屢立戰功,成為關羽手下重要的部將。關羽單刀赴會時,周倉扛刀追隨,魯肅指責關羽不講信義,不還荊州。周倉扛刀而入,說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關羽水淹七軍時,周倉曾生擒魏軍的立義將軍龐德!最後說一句,周倉只是民間虛構的形象,歷史並無此人。


大秦鐵鷹劍士


這個在關羽外傳裡有提及這件事,周倉是天生的飛毛腿,能夠日行700裡;而趙雲的戰馬是公孫瓚給他配備的,當時公孫瓚從大宛國進口了800匹可以日行600裡的戰馬配備給800名戰士(俗稱白馬義從),趙雲是白馬義從之一,所以他的戰馬也是日行600裡的。兩相對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周倉跑得比趙雲的馬快,只要他撒開丫子跑,趙雲是追不上他的。

其次,周倉講義氣,趙雲不想殺他。當時周倉與裴元紹是同伴,裴元紹看著趙雲的馬好,想要搶他的馬,結果被趙雲一槍刺死。周倉見裴元紹被殺,怒而攻趙雲,結果周倉戰敗被刺傷。裴元紹挑戰趙雲是出於貪念與強盜,周倉挑戰趙雲是想為兄弟報仇,周倉與裴元紹挑戰趙雲的目的不同,前者不可原諒,後者可佩可敬,所以趙雲區別對待了。

第三點,趙雲想要招募周倉。趙雲殺了裴元紹後招降了他的部眾,並奪取了他的山寨安身,周倉也是一名人才,殺了可惜,應該招募起來一起幹大事。所以趙雲刺了周倉三次,等於是跟周倉交手了三次放了他三次,這有點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味道。


優己


周倉是誰?關羽的扛刀侍衛。關羽夠拽的,青龍偃月刀八十多斤,自己拿著嫌重,於是專門找了個扛刀的。

周倉武功厲害嗎?

一般水平吧,三國猛將如雲,他只能排中等。他最驕人的戰績是水中擒龐德,不過當時龐德被大水所困,幾天沒吃東西,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了。

周倉最初是黃巾餘黨,後來佔山為王,打家劫舍,關羽經過山寨之時,就投奔了關羽。

周倉投奔關羽之前,還與趙雲幹了一架,結果被趙雲連刺了三槍,落荒而逃,後來周倉帶著傷找到了關羽,讓關羽替他報仇。

關羽過去一看,原來是自家兄弟,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了,於是二人握手言和了,周倉白捱了三槍。

大家看到此處,都非常不解,周倉難道練了金鐘罩鐵布衫不成,怎麼被刺了三槍,還能活蹦亂跳的呢?

要知道,趙雲那是一把好手,三國猛將排行榜排行第二,屈居於呂布之下,以他的功夫,一槍刺死周倉不在話下,何以三槍刺不死周倉呢?

原因何在呢?

原因很簡單,趙雲心虛!


趙雲兄長去世之後,暫時離開了公孫瓚,回來之後,發現公孫瓚自焚而死,趙雲本想投奔劉備,可是剛到了徐州,徐州就失陷了,劉備不知所蹤,趙雲鬱悶至極,天大地大,不知該去往何處。

趙雲正垂頭喪氣之時,突然不知從哪竄出來一夥土匪,想要搶他的馬,趙雲當時正在氣頭上,就下了狠手,只一槍就賜死了裴元紹。

此後,趙雲就佔山為王,坐起了山大王,準備把這夥土匪改編改編,日後見到劉備,也算有份“見面禮”。

然而,裴元紹不是別人,正是周倉二當家的,當時周倉投奔關羽,安頓下來之後,就回到了臥牛山,準備把弟兄們帶過去,一起加入關羽隊伍。

哪知道,剛到臥牛山就感覺氣氛不對:臥牛山乾淨多了,弟兄們統一服裝了,精氣神也有了,再不勾肩搭背,滿口髒話了。


有個夥伴認出了周倉,趕緊把周倉叫到了一邊,把最近山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並勸他速速離開。

周倉哪裡肯讓,加上他有了大靠山—關羽,哪能如此便宜了趙雲,於是就與趙雲火拼起來。

周倉一開頭就質問:“你憑啥殺了裴元紹?”

趙雲回答:“他想搶我的馬?”

周倉怒道:“他又沒搶到,也沒傷你一根寒毛,最多算是犯罪未遂,你殺他毫無道理!”

趙雲自知理虧,支吾道:“那又怎樣?”


於是,雙方打了起來,周倉哪是趙雲的對手,剛上來,就被趙雲連刺了三槍,受了點輕傷,逃走了,去找老大關羽了!

趙雲本是仁義之人,自己殺人再先,本來理虧,所以象徵性地點了幾招,沒有痛下殺手,讓周倉知難而退,所以才沒被刺死。

要在平時,周倉早就沒命了!


一半秋色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是當時的一流戰將,後來為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他武藝高強,堪匹關張;品質高尚,忠於先帝,兩救後主;對蜀國忠貞不渝,力阻劉備進攻東吳;作戰英勇,善用謀略,百戰不殆,羅貫中在演義中把他塑造成古代理想武將的典型,受到歷代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而周倉歷史上並無其人,是作者虛構的人物,演義中說他“板肋虯髯,形容甚偉”,本是黃巾軍張寶的將領,黃巾軍覆滅後,自己拉了一支人馬嘯聚山林,做了臥牛山的草寇首領!

趙雲三槍未刺死周倉,發生在關羽已經結束了千里走單騎,與劉備久別重逢了;而周倉已跟定了關公,本想回山中帶出隊伍隨關羽南征北戰,這個時候周倉遇到了趙雲,請看《三國演義》下面一段周倉的話:


某未至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

為什麼武藝高強的常山趙子龍三槍沒刺死周倉呢?

1.趙雲有識人之明,他原是公孫瓚的手下,與劉備相識後,就知道劉備是能成就大事的人,後來歷經千難萬險,始終追隨劉備,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顯然在與於周倉交手前,趙對周有過觀察,周是常懷忠義的人,面色坦蕩,所以趙手下留情,讓他知難而退沒有置他於死地的意思。

2.反襯周倉有一定的武功,“強將手下無弱兵”,能被趙雲刺了三槍沒死顯然有一定的武功功底,後來的周倉一直跟隨在關公左右,如果三槍就讓周倉殘廢了,這樣的屬下,肯定讓驕矜的關公看不起,絕不會讓周倉隨侍左右為自己捧青龍偃月刀的。

3.如果三槍刺死了周倉,關公後面的忠義形象要大打折扣,現在的關公廟,總是關公正襟危坐,文質彬彬的關平與粗獷魯莽的周倉分立左右,增加了威儀。而一槍刺死了裴元紹,裴出場就品行不端,曾慫恿他人偷關公的赤兔馬,趙雲槍下無冤魂!


希望星晨58298869


趙雲是超一流武將,在三國演義中排名數一數二。趙雲三槍沒刺死周倉,是因為周倉武藝一流嗎?絕對不是。


周倉,生的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前期出身於黃巾軍,本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將。黃巾軍被剿滅後,周倉拉了一支隊伍嘯聚山林,做起了臥牛山的大當家。周倉雖然曾經失身於黃巾賊軍,卻常懷忠義之心,對關羽敬佩有加、崇拜不已。

周倉的武藝如何呢?書中說他“兩臂有千斤之力”,後期曾經在水中生擒龐德,可見其武藝還是比較客觀的。但是面對趙雲,他能撐得過十個回合嗎?我認為,很難,基本不可能。

我們先看一下,臥牛山的二當家,同樣是黃巾軍將領出身的裴元紹,他的武功如何呢?趙雲單槍匹馬來到臥牛山腳下,裴元紹帶了小嘍囉與趙雲對陣。結果如何?趙雲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奪了臥牛山。

我們再看一下,同樣是黃巾軍將領的程遠志,他的武功如何呢?這個程遠志可不是普通黃巾賊,他可是率兵五萬的將領。結果如何?關羽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志見了,大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關羽手起刀落,揮為兩段。



由程遠志和裴元紹的武藝來看,黃巾軍將領大多都是宵小鼠輩、烏合之眾,像管亥那種武藝的絕對是鳳毛麟角了。程、裴的武藝在趙雲、關羽手下,絕對是被秒殺。所以,周倉的武藝縱然比程、裴高,也絕對有限。

趙雲這種狙擊手,基本都是一槍挑,像高覽、鞠義這種猛將都難逃一劫。所以,我認為,絕對是趙雲手下留情,不忍對周倉痛下殺手。趙雲為什麼留情呢?我們看一下。

首先,周倉被趙雲“連勝數次,身中三槍”。連勝數次了,還沒要了周倉的命,由此可以肯定,趙雲肯定是讓他知難而退。果然,後來周倉退走,去搬關羽去了。

其次,趙雲為什麼不殺周倉、卻一槍挑死裴袁紹呢?這是因為,裴元紹是個不折不扣的落草賊寇,而且素質極低,之前就曾受到郭長之子的蠱惑去搶劫關羽的寶馬。在面對趙雲時,裴元紹肯定是出言不遜甚至卑鄙齷齪,趙雲當然毫不留情、一槍致命。

周倉則不然,周倉常懷忠義之心,對裴元紹也常常規勸,絕對稱得上草莽英雄。面對趙雲時,周倉應該也是不卑不亢、有禮有節,而且武藝尚可,所以趙雲看中他的人品,才連勝數次,紮了三槍,但絕對是皮肉之苦、絕非致命之傷。


鳳凰西遊


關羽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路過臥牛山的時候,結識了山上的兩個土匪頭子。其一就是關西人周倉。周倉曾在黃巾軍張寶的麾下,素來聽聞關羽大名,對他非常仰慕,於是苦苦哀求投入了關羽的麾下。

不久後!關羽與張飛相見於古城,並商量著要去冀州接大哥劉備。關羽讓周倉先回臥牛山整頓軍馬,自己抄小路到冀州,讓周倉領軍在大路上迎接。關羽接住劉備後,眾人慌忙往臥牛山方向趕去,正走之間,只見周倉引十餘騎帶傷而來。

原來臥牛山來了一個將軍,一槍戳死了裴元紹,搶佔了山頭。周倉幾番與他交戰,被他連勝數陣,身中三槍而逃。關羽等趕到臥牛山,才發現那個將軍原來是穰山之戰失散許久的兄弟常山趙子龍。

那麼?趙子龍武藝高強,為何周倉連中三槍還能逃掉呢?

雖然周倉在“演義”中的出場率不高,但卻是個十足的鐵血硬漢。

山上有一關西人,姓周,名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甚偉。

周倉是個關西大漢,長了一臉大絡腮鬍,身材魁梧,筋骨健壯,肌肉發達,兩臂有千斤之力,身體素質非常的好。他可以連續數次挑戰趙雲,雖然失敗卻能全身而退,說明他的武功底子還是不錯的。

有人說趙子龍不願殺周倉,我不大讚同這種觀點。畢竟趙子龍對這幫黃巾餘匪,並沒有太多的好感度。比如另一個土匪頭子裴元紹,由於武藝不精,被趙子龍一槍就戳死了。周倉去招誘他們,眾人的是表現“餘者懼怕,不敢摘離”可見趙子龍對這幫土匪是十分嚴厲的。

因此!不是趙子龍捨不得殺周倉,而是周倉的皮太厚了,血太多了。只要不是刺在了致命的部位,頂多也就流流血,並不能危及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