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郭聖通於建武十七年被廢去後位,封為中山王太后,劉秀還活著,為什麼是太后?

軍人要有骨氣


簡單來說,因為是王太后。

太后這個詞,最早來源於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的生母,隨後流傳開來。

《史記·秦本紀》記載:“昭襄母楚人,姓羋氏,號宣太后。”
《事物紀原·卷一》記載:“《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在戰國時期,太后只是諸侯王之母的稱號,周天子之母是不是這麼叫也沒人管,而到了漢朝,漢朝也實行分封,皇帝即天子,下面有諸侯王,皇帝之母為皇太后,諸侯王之母便是王太后。

從分佈情況看,不管是哪種太后,大多都是丈夫死了以後才成為太后的,這也正常,畢竟是帝王之母才會被尊為太后,帝王之妻(妃)另有稱號,光武皇后郭聖通就是這大多數以外的另類,她在丈夫活著的時候就被封為太后。

郭聖通在更始二年(24年)嫁給劉秀,建武二年(26年)劉秀立郭聖通為皇后,其長子劉疆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聖通被廢為中山王太后。

為什麼是王太后呢?這得從劉秀廢后的理由來看。

《後漢書·郅惲傳》載:及郭皇后廢。惲乃言於帝曰:“臣聞夫婦之好,父不能得之於子,況臣能得之於君乎?是臣所不敢言。雖然,願陛下念其可否之計,無令天下有議社稷而已。”帝曰:“惲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輕天也。”

從這段記載來看,劉秀承認自己是因私意廢后,並且保證不會因此輕慢國家大事,而從他對郭聖通被廢后的待遇安排來看,也充滿了優容。

此前皇帝廢皇后基本都是一擼到底,不管是犯了大錯,比如武帝陳皇后“巫蠱”、宣帝霍皇后“謀反”、成帝許皇后“媚道”,還是純粹不受寵,比如景帝薄皇后無子無寵,都是廢為庶人幽禁之。

劉秀廢后則不是如此,雖然他在廢后詔書中說郭聖通“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但這些都只是廢后藉口,劉秀並不想將郭聖通置於太卑微的境地,如此一來,郭聖通的名號就成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參照的前例,劉秀只能自己想著解決,他排除了二後並立、廢為妃子等方案,最終選擇了最適合漢朝國情的王太后方案。

按照漢朝的分封制,諸侯國是臣屬於漢朝的另一個國家,在武帝以前,諸侯國擁有獨立的軍權、行政區和財證權,儼然一個個小國家,在歷經數代皇帝的努力後,漢朝中央把這些權力都收了回來,只給諸侯王收封地賦稅為己用的權力,還要受到漢朝地方官員的監督,鞏固了中央集權。

即便如此,名義上漢朝的諸侯王還是有一套獨立的稱號系統的,比如漢朝有丞相,諸侯國內也有相,漢朝有皇太后,諸侯王也有王太后。

一般情況下,要諸侯王之父(皇帝或者諸侯王)去世後,諸侯王之母方可離宮到兒子封地或新任諸侯王方才繼位,但並沒有說諸侯王之父健在諸侯王之母便不能成為王太后的。

劉秀就從這裡入手,把他和郭聖通的次子劉輔由右翊公晉升為中山王,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

為什麼不是長子劉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郭聖通被廢的時候,劉疆還是皇太子,皇太子之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封為王太后,只能讓他弟弟上了。

母親被廢也讓劉疆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他麻溜地請求父親封自己為王,給另一個弟弟騰位置。劉秀拖了兩年,才廢掉劉疆的皇太子之位,改封為東海王,這時候劉秀求的就是穩定,要是把郭聖通改封為東海王太后,廢后廢太子也太刻意了,還是保持原樣吧。

後來劉輔徙封沛王,郭聖通也跟著成為沛太后。不過東漢初年“禁網尚疏”,並不強求諸侯王一定要離京就國,劉輔要到建武二十八年(52年)才離開洛陽到封地,郭聖通也正是在這一年離世,葬於北芒,由此可見劉秀對她的態度。


平沙趣說歷史


漢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劉秀廢皇后郭聖通,改立委身為妾十幾年的原配陰麗華為皇后,最終以原配歸位結束了這場原配為妾的政治鬧劇。

眾所周知,廢后的結局都不是太好,如唐高宗李治的廢后王氏、清高宗弘曆的廢后納喇氏,結局都是比較悲慘的,王氏更加是“不得好死”……但郭聖通卻是一個例外,不僅她全身而退、得以善終,她的兒子——廢太子劉彊最後也以諸侯王之尊壽終正寢。廢后、廢太子雙雙得以善終,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郭聖通被廢黜之後,光武帝劉秀既沒有殺了她、我沒有將她“打入冷宮”,而是將她封為了中山王太后並將常山郡劃撥給了中山國,專司供養郭聖通。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要和提問者產生相同的疑問了,劉秀還活著,而且郭聖通是他前妻,怎麼就成太后了?

此太后非彼太后

細心的人想必都會發現,郭聖通的太后頭銜是有前綴的——中山王太后。換言之,她並不是漢王朝的皇太后!只是中山王的太后,又或者說是中山國的太后。漢王朝是中國第二次試水封王(第一次是西楚霸王項羽)、第一次試水封同宗為王。在此前,秦王朝並沒有設置王爵,先秦時期的王、包括周天子的那個王與漢王朝的諸侯王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

既然是試水,說明漢王朝沒有先例可循,唯一可以參照的只有西楚霸王項羽分封的異姓諸侯王。項羽分封異姓諸侯王時基本上是照搬了周天子的那一套,除了名號從公侯伯子男變為了王,與周天子的分封並沒有本質區別。因此,漢初的劉姓諸侯王基本上也沿用了項羽的那一套。

在諸侯國內,諸侯王不僅擁有兵權,還擁有行政權、財政權。整個諸侯國的體制基本上就是微縮版的漢王朝,諸侯王的法定繼承人和皇帝的法定繼承人一樣,也叫太子,只不過要冠以某王太子,以示與皇太子的區別,如被漢景帝劉啟一棋盤砸死的那位劉賢,他就是吳王太子。同理,皇帝的嫡母和/或生母叫皇太后(明之前並不絕對,庶出皇帝的生母不一定是天然的皇太后,比如宋哲宗生母朱氏),諸侯國自然就是王太后。如漢文帝劉恆在受封代王期間,他的生母薄氏就曾經被皇太后呂雉封為了代太后(也叫代王太后)。郭聖通的這個中山王太后其實就是西漢薄太后當初的那個代太后。

光武帝為何要封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

眾所周知,郭聖通的長子、廢太子劉彊在被廢之後被光武帝劉秀封為了東海王。那麼,為什麼劉秀不封郭聖通為東海王太后而是中山王太后呢?

郭聖通被廢之後,劉彊並沒有立即被廢。為了防止廢后事件無限發酵影響到時任皇太子劉彊,在廢后的同時劉秀一再強調,廢后與易儲沒有必然聯繫!換言之,郭聖通被廢時劉彊還是皇太子,劉秀總不能封郭聖通為皇太子太后吧?且不說這個名號太敏感,漢王朝壓根兒就這麼一個東西!因此,劉秀只能退而求其次,將郭聖通封為了中山王太后。時任中山王劉輔同樣是郭聖通的親生兒子,這麼封名正言順。

劉彊被廢之後,郭聖通已經是中山王太后了,劉秀如果將其改封東海王太后反倒是會讓一些人多心,尤其是新皇后陰麗華和新太子——漢明帝劉莊,不是嗎?因此,維持現狀是彼時劉秀的最佳選擇。後來,中山王劉輔改封沛王,郭聖通也被改封為了沛太后。建武二十八年,郭聖通病逝,入葬於邙山北陵。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郭聖通雖然被廢,但劉秀對她老劉家兒媳的身份還是承認的。


農民工歪說歷史


郭聖通是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真定王劉楊是漢景帝的七世孫,並且一直世襲爵位,而劉秀也是漢景帝的七世孫,但沒有世襲爵位。按照排輩分,劉秀還是郭聖通的長輩,不過已經延續了這麼多代也談不上很近了。劉秀和郭聖通的婚姻是一場政治婚姻,換來真定王劉楊軍事上的支持,對劉秀稱帝幫助非常大。(郭聖通劇照,陪嫁是真定王的10萬大軍)

郭聖通為何被廢?

郭聖通不是因為後宮爭寵而被廢的,根據歷史記載,廢郭聖通皇后的詔書中這樣說:

皇后(郭聖通)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自我不見,於今三年。宜奉宗廟,為天下母。

這是羅列郭聖通的失誤之處,經常和劉秀吵架,違反國家法令,並且有呂后、霍光家族的風氣,不可能讓她繼續做皇后了,然後立陰麗華為皇后。

其實劉秀和郭聖通吵架完全是郭聖通為了保護外戚的利益,不遵守劉秀頒佈的政令,郭聖通外戚勢力的強大,極有可能使得郭聖通的外戚家族做大,威脅大漢王朝的國祚。

郭聖通被廢的原因起始於劉秀的度田和清查戶口政策,為了國家的安定健康發展,劉秀於公元39年開始在全國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目的摸清全國人口和土地數量,開始徵稅,滿族國家的正常運轉。為了政策更好的實施,劉秀在推行政策前兩個月封郭聖通的幾個兒子分別為:

劉輔(郭聖通次子)為右翊公、劉康為濟南公、劉延為淮陽公、劉焉左翊公,以上都是郭聖通兒子,目的輔佐太子劉疆(郭聖通子),同時有助於推行國策,劉秀注重提拔郭聖通及其兒子的地位,希望他們擁護度田和清查戶口政策。(東漢時期戶籍人口統計圖,東漢建立穩定後,人口數據是負增長,都是為逃避賦稅)

劉秀推行這一國策時遇到了意向不到的阻力,為了保住既得利益,東漢的開國功臣集團和外戚集團紛紛和官吏勾結,少報漏報人口和土地,將這些隱瞞的人口和土地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劉秀的這一政策引起民眾的反對,郡國的一些大姓也武力對抗度田和清查戶口,剛剛穩定的東漢政權盜賊四起,叛亂不斷,歷時三年的度田和清查戶口最終延緩了下來。地方豪強勢力和中央政府達成妥協,地方補交稅賦,中央延緩政策的執行,這為東漢的最終滅亡埋下了伏筆。

郭聖通為了保護自家親戚的利益和劉秀爭吵不休,劉秀在度田和清查戶口時也瞭解清楚了郭聖通外戚的強橫霸道和佔有大量土地人口瞞報的情況。郭聖通外戚的強大令劉秀不寒而慄,劉家的天下如果交給郭聖通的兒子劉疆,將來外戚保證會亂了天下,於是劉秀分兩步走,先廢郭聖通的皇后位置,然後在慢慢處理皇太子。(劉秀劇照,憂心國家財政賦稅收入)

郭聖通為何封中山王王太后?

公元42年,郭聖通被廢皇后的尊位,劉秀長袖善舞,並沒有忘記郭皇后的功勞。雖然郭聖通被廢,但太子並沒有馬上廢除,而且將郭聖通次子劉輔封中山王,其他幾個兒子也被封王,郭聖通家族的主要外戚統統爵位升一級。如此以來安撫了外戚,平復了他們的不滿,長遠來看,郭聖通被廢,他們發展的前景已經黯淡,對皇室已經形不成威脅了。

郭聖通的地位問題有西漢王朝的先例可以遵循,漢武帝的母親王娡當初不是皇后,而是嬪妃,漢武帝劉徹獲封膠東王后,漢景帝活著就封她為膠東王王太后,是妾室中極位。以藩王兒子劉徹的名頭獲封,如果漢景帝去世,劉徹又不能登基的情況下,她就要在藩王屬地被自己的兒子供養。漢武帝也曾經封去世的寵妃王夫人為王太后,她和漢武帝的兒子是劉閎,獲封齊王,王夫人獲封的全稱是齊王王太后,算是一種恩寵了。(漢武帝母親劇照,曾被封膠東王王太后)

為了安排郭聖通起居和地位,劉秀封劉輔為中山王,郭聖通封號為中山王王太后,居住在北宮,並將常山郡作為郭聖通的食邑。公元45年,中山王劉輔改封沛王,郭聖通改封沛王王太后,由次子劉輔奉養。皇太子劉疆辭去太子之位後,獲封東海王,此時郭聖通的長子和次子共同奉養她。

郭聖通其實一直沒有離開都城洛陽,她的兒子中山王劉輔也沒有到藩屬地就藩,那時劉秀沒有嚴格要求成年的兒子到藩屬地,很多王都在都城洛陽,郭聖通的五個兒子都和她住在北宮一起生活。公元52年,郭聖通病死,次年沛王劉輔就藩於沛縣封地。


穿越再現彼岸


郭聖通的太后稱號是中山王太后,這一封號也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當時的中山王劉輔是郭聖通的親生兒子,作為中山王的母親,封為王太后符合禮制。郭聖通在被廢黜皇后之位後,按照慣例,可以廢為庶人,但是,劉秀與郭聖通畢竟夫妻一場,還育有多個子女,難以恩斷義絕。為了讓廢后郭聖通晚年能有一個好的歸宿,劉秀就讓她去兒子中山王劉輔哪裡安度晚年,封王太后也是對其一個好的交代。

話說回來,建武十七年,郭聖通被廢之後,雖然皇后已是陰麗華,陰麗華自己也有兒子,但太子仍是郭聖通的兒子劉疆,並沒有馬上遭到撤換。劉秀為了穩定局勢起見,在廢黜郭聖通之時,就宣稱廢后與更換太子沒有必然聯繫。但是,太子劉疆可不這麼認為,他三番五次上書劉秀,希望辭去太子儲君之位,另立皇后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經不住劉疆多次懇求,劉秀也確實知道了劉疆辭讓太子之位絕非客套,也深知他的苦衷,最終同意劉疆退位,與劉莊互換身份,改封為東海王。至於劉疆封為東海王后,為什麼郭聖通沒有改封為東海王太后,主要是考慮到東海王雖然是隻是諸侯王,但畢竟是前太子的封地,身份敏感,廢后郭聖通轉封東海王太后,可能會引起朝野內外的猜忌,也對東海王劉疆和郭聖通兩人不利。


滄海拾遺錄


有很多人陷入一個誤區,比如電視劇、網文小說,只要說到太上皇的妻子的,很多說是皇太后,能夠準確的說是太上皇后的很少很少,可見,有不少人都不知道,太上皇的妻子只能是太上皇后,如果太上皇和皇太后同時出現,只能說明他倆不是夫妻關係。

比如宋高宗的吳皇后,宋高宗退位後被尊為太上皇,吳皇后就是太上皇后;高宗死後,太上皇后吳氏才成為皇太后,只要皇太后的丈夫活著,她只能是太上皇后,而不是皇太后。

回到題目,郭聖通被廢后,封為中山王太后,看清楚,是中山王太后,不是太后。

前幾年在網上經常看到吹捧的說,郭聖通雖然被廢了,但是被丈夫尊為太后云云,那就是典型的缺乏歷史常識。一個國家的皇帝之母,可以是太后,皇太后,帝太后,聖尊後等。而一個藩國的藩王之母自然就是某國太后,比如郭聖通這個中山王太后,還有代王太后,齊王太后等等。

郭聖通這個中山王太后,就是藩屬國太后,可不是漢帝國的太后。

按道理說,皇帝還活著,他的妻妾怎麼也不可能跟著兒子去封地做太后,但是,郭聖通就是這個特例,是劉秀給她的尊榮,一個廢后,總沒有藩國太后來的體面吧!

這大概就是劉秀對郭聖通的虧欠心裡下的補償,所以,才出現皇帝還活著,兒子的親媽也還活著,就可以稱藩國太后了。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大家好,我是沉香,歡迎關注,每天與你為伴!

劉秀:東漢開國皇帝,史稱建武帝。

作為東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幾乎未殺一名功臣,跟著他打天下的弟兄們,都得到了善忠。而且他是歷朝歷代帝王中學歷最高的一名皇帝,軍事才能也非常突出。因此歷朝歷代的史學家對劉秀的評價都比較高。

但是劉秀的一生也留下了幾個汙點,其中一個就是廢除他的第一個皇后郭聖通。

郭聖通是劉秀取的第2位妻子,在劉秀最落魄的時候,是郭聖通帶著孃家的舅舅的10萬兵馬作為陪嫁嫁給劉秀的。劉秀正是靠著這10萬將士打下了河北的江山。可以說沒有郭聖通以及她身後的10萬兵馬,就不會有後來的建武帝。

劉秀登基稱帝以後,也將郭聖通立為皇后,但是17年以後,劉秀卻將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廢除,改立自己的原配妻子,陰麗華為皇后。而郭聖通則被改稱為中山王太后。

許多人都會迷惑不解,為什麼劉秀尚在人巨,作為他曾經的妻子的郭聖通會被封為王太后呢?其實從這個稱謂裡,我們能看出劉秀對郭聖通其實沒有什麼感情了,甚至可以說劉秀對郭聖通的這個做法是心存報復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郭聖通被廢以後叫做中山王太后。為什麼會叫中山王太后呢?中山王是誰?劉秀封的中山王名叫劉輔,是他與郭聖通的次子。也就是說,被廢以後的郭聖通其實已經和劉秀沒有什麼關係了,她只是劉輔的母親。

在講述東漢開國故事的電視劇《秀麗江山》中曾經這樣描述郭聖通被廢時的情形

郭聖通哭著問劉秀:“前朝陳皇后有長門宮,不知道陛下將如何安置臣妾呢?”劉秀回答她:"朕的掖庭,你那兒也不許去。朕要將你休離!“郭聖通聽到這句話以後,直接就崩潰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郭聖通是徹底被劉秀逐出家門的。


沉香品歷史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終於下定決心廢掉了皇后郭聖通,改立原配陰麗華為後,雖然郭聖通被廢,但劉秀並沒有因此而冷落她甚至殺掉她,而是改封她為太后,地位依舊尊崇無比。

關於郭聖通這個“太后”的封號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很理解,畢竟太后是君王的母親,皇帝還沒死,怎能封皇帝的妻子為“太后”呢?

其實,郭聖通這個太后的封號是有前綴的,當年劉秀改封郭聖通的完整封號是“中山王太后”,“中山王”這三個字很關鍵,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大肆分封劉氏宗親為王從而開啟漢朝分封制的歷史,待到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分封劉氏子弟為王的傳統被延續了下來。劉秀與郭聖通育有五子一女,其中長子劉疆在開國之初就被封為太子,他也是東漢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子,而次子劉輔一開始是被劉秀封為右翊公的,直到郭聖通被廢后,才封劉輔為中山王,封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所以,郭聖通這個太后的頭銜並不是指皇帝的母親,而是指封王的母親。建武二十年,劉輔改封沛王,郭聖通則成為沛王太后。

另外就是,漢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分封同姓宗親為王的朝代,在此之前我國從未出現過這種分封制度,所以對於漢朝來講分封同姓宗親為王是毫無經驗可以借鑑的,因此很多涉及到分封的問題也得不到特別合理的解決,就比如郭聖通被封為“中山王太后”這件事,本來在封建王朝裡是不應該出現皇帝還沒死就封皇帝的妃嬪為太后這種事的,只有皇帝駕崩之後,妃嬪才可以離開皇宮到自己兒子的封地並居以“王太后”的身份,只不過劉秀對於郭聖通還是有很多愧疚之心的而且那時候的分封制度也並不完善,所以才會出現郭聖通被封為“王太后”。

如今看來,郭聖通的被廢實在是劉秀的私心使然,當時所有人都知道,劉秀與郭聖通之間的結合是政治聯姻的結果,隨著劉秀地位的穩定,郭聖通被廢是遲早的事。當年劉秀為了消滅王朗政權平定河北,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只能與真定王劉揚聯盟從而獲得劉揚的支持,而聯盟最好最穩定的手段就是聯姻,於是劉秀娶了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郭聖通為人謙和,本來她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婚姻,但當時對她來說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她只能成為舅舅劉揚手中的棋子,用以換來日後的前程,不過慶幸的是,未曾謀面的夫君劉秀並不是一個大奸大惡之徒,雖然沒有感情基礎,但劉秀對郭聖通也非常的好,只是兩人之間總有一絲隔閡,一張永遠捅不破的窗戶紙,因為兩人是政治聯姻,這就造成了劉秀無法像對待陰麗華那樣可以全身心的去疼愛郭聖通,即便郭聖通也非常的賢良淑德。

而隨著郭聖通的被廢,還有一個人的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起來,他就是劉秀與郭聖通所生的長子,當時的太子劉疆,郭聖通被廢時,劉疆還是太子,而且劉秀也曾不止一次的安撫他和朝臣,郭聖通雖然被廢但與劉疆無關,劉疆的太子之位還是很牢固的,其實鹹魚相信這也是劉秀的心裡話,畢竟劉秀對劉疆的感情非常深,而且自開國以來便為他遴選天下飽學之士來教育輔佐他,寄希望與他,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明君。可是即便劉秀再如何安撫,劉疆心裡非常清楚,隨著母親皇后封號的褫奪,自己若以庶子身份繼續僭居太子大位,那麼日後必然會招來橫禍,而且這也是禮法所不容的,與其將來再遭大難,不如趁早隱退以明哲保身,劉疆位居太子之位已有十九年,這十九年間劉疆所聽所看所學到的東西都在極力的勸誡他及早抽身。

所以劉疆先後多次向劉秀辭讓太子之位,劉疆的執著最終令劉秀下了決心,建武十九年,劉疆被降為東海王,雖然成為廢太子,但這一切的原因並非劉疆的過錯導致,所以劉疆被廢后依然受到劉秀,劉莊兩任皇帝的重視,一生富貴,劉疆也成了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得以善終的廢太子。

其實郭聖通與劉疆的結局在劉秀初遇陰麗華的那天起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劉秀對陰麗華是一見鍾情,而且至死不渝,這是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阻止的,郭聖通再好也抵不過一見鍾情,這就是天意。


鹹魚閒聊


郭聖通被廢去後位,封為中山國太后。這是兩個問題。

前者是被廢去的皇后位。後者是諸侯王國後位。當皇后的兒子繼位為皇帝后,新皇帝必立皇后,如此,做皇帝的母親的,應該升一級,叫皇太后了。但郭聖通的情況是被廢了,她的兒子為中山國國王,而國王此時是有王后的,所以,侯國國王的母親因此升一級,叫王太后了。這與劉秀活著與否沒關係。因為皇帝的女人多,生的兒子也多,作諸侯王的兒子也就多,不像皇太子之有一個。


劉一千五


按常理來說,皇上還活著,自己的女人是不應該被封為太后,不過,劉秀改封郭聖通為太后,倒也不是先一個這麼做的,漢景帝、漢武帝就在他之前先把這個事兒給幹了。

先例

1

第一個幹這個事兒的就是漢武帝的父親漢景帝劉啟,而被一改先例封為王太后的也正是漢武帝的娘王娡。當時的王娡還不是皇后,漢武帝劉徹也還沒當上太子。

劉啟當皇帝那一年(公元前157年),恰逢劉徹出生。他對這個孩子也是非常的喜愛,劉徹也是從小聰明伶俐,很懂得討大人的歡心。公元前153年,劉啟一共做了兩件打破先例的事情,一是打破太子與其他皇子不同年受封的先例,在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之後,又立了劉徹為膠東王;另一件就是立王娡為膠東王太后,連皇帝在世不稱妻妾為太后的世俗忌諱都拋卻腦後了。

2

有了親爹、親孃打好的樣兒,漢武帝做起這個事來似乎更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


漢武帝第一任皇后是陳阿嬌、第二任皇后是衛子夫,不過,很顯然兩個人都沒能一直抓住漢武帝的愛,在衛子夫色衰之後,漢武帝就先後喜歡上了王夫人和李夫人(燕刺王劉旦之母)。而這位王夫人就是劉徹次子劉閎的母親。

但是這位王夫人身體不太好,一直體弱多病,漢武帝曾問她,希望給她的兒子劉閎封在哪裡,她竟答“洛陽”,武帝答道:“洛陽自然是沒辦法封的,不過倒是可以封為齊王,關東之地沒有比齊國更好的地方了”。後來,果然把劉閎封為了齊王,不過很可惜,王夫人這時已經不在了。所以最後,漢武帝追賜了王夫人為齊王太后。

後來,另一位李夫人(昌邑哀王劉髆之母)也深得漢武帝寵愛,可惜剛生下劉髆後不久就死了,最後漢武帝也是下令,以王太后之禮下葬。

劉秀的婚姻

很明顯,郭聖通與前面兩個先例還是不太一樣的,畢竟無論是景帝、還是武帝都是因為對妃子的寵幸,才封的王太后,而郭聖通本身就是廢后,自然也就沒有寵幸一說了。究其原因,還是有些特殊原因的。

郭聖通和光武帝劉秀在一起,其本質上就是一個政治婚姻,劉秀相中了郭聖通背後的勢力真定王劉揚(郭聖通的舅舅),而劉揚顯然也是看到了劉秀的潛力(當時劉秀還只是一個被劉玄派去河北略地的“外來客”),所以,二者一拍即合,好在婚後劉秀和郭聖通的感情一直很好。

但是,劉秀還有個原本陰麗華,“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劉秀早年間的願望,後來能娶陰麗華,自然也有種窮DIAO絲迎娶白富美的喜悅,兩人這對兒結髮夫妻的感情更是遠勝於郭聖通,所以在劉秀的內心深處,一直想改立陰麗華為皇后。

廢后郭聖通

39年,劉秀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度田和檢查戶口。顯而易見,平定天下後的劉秀開始要整頓了,查戶口、查田地目的也即是要收稅,而在豪族大姓之中,自然隱藏的“數據”多之又多,劉秀此舉必然要涉及他們的利益。所以在39-41年這三年時間裡,各地因此而起的動亂不斷,恰逢這三年中又有兩年出現日食。

天象與人禍的結合,原本是劉秀的壓力,最後卻轉移到了郭聖通身上。劉秀藉此機會,竟然廢除了郭聖通的後位,理由是“懷執怨懟”和“呂霍之風”,有不滿這並不算什麼,不過有“呂(呂雉)霍(霍平君)之風”,這自然就要不得了。

可是,廢除郭聖通,劉秀心裡還是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的,雖然隨後他立了陰麗華為後,但是郭聖通的未來他還是需要解決的。於是在同一年,劉秀又封了郭聖通的次子劉輔為中山王,封地不僅包括中山郡,還增加了常山郡,以兩郡之地奉養郭聖通,而郭聖通也理所當然地被封為了中山王太后。

自此,郭聖通成為繼膠東王太后(王娡)和齊王太后(王夫人)之後的第三位皇帝沒死就被封為太后的女人。


水一白聊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兩個問題;第一是不是隻有皇帝之母才可以稱“太后”?第二是“太后”一詞是否只有在皇帝死後才可以使用?

其實在兩漢時代,不僅是隻有皇帝之母才可以稱為太后,因為當時有不少藩王,還擁有不少封國。藩王的母親跟隨兒子就國後,也是有稱為藩王太后的,畢竟藩王也是封地的老大。不僅如此,藩王還可以有自己的太子呢,並不是只有皇帝太有太子。比如西漢吳王劉濞的太子,就被漢景帝在一次下棋中失手把其砸死的事。像太后、太子這樣的詞還不是皇帝的專有名詞。至於區別通常是藩王的太后叫王太后,而皇帝的太后叫皇太后。

劇照

由於皇帝實行職位終身制,只有死亡才意味著退位,新君才會繼位,那先皇的某些妃子才有可能成為太后,這就給人一個錯覺,皇帝只有死後,女眷們才有稱太后的可能。其實不是這樣的,只要皇帝退位,就是他還活著,新君也可以出現太后稱呼,比如乾隆皇帝活著退位,嘉慶朝不僅可以出現太后,也可以出現太上皇。


至於劉秀非郭聖通皇后之位,有些出於無奈,郭聖通也沒犯什麼大錯,就是嫉妒爭寵。也可能出於愧疚吧,劉秀把郭聖通的次子封為中山國的藩王,而破例郭聖通可以稱為“王太后”,雖然劉秀還活著,這算是給郭聖通的補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