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要小心過年“後遺症”,有夫妻竟鬧到“分居”甚至“離婚”

一段美好的“婚姻”,在於兩人的用心的“經營”,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家庭瑣事,都考驗著兩個人的感情,話說:誰的婚姻沒有小插曲呢?

我鄰居,是一對年輕的小夫妻,結婚一年,暫無孩子,前幾天,總聽到他們家的吵鬧聲、打罵聲,夫妻之間難免有些小矛盾,最後兩人竟然已經“分居了”,鬧到這一步,讓人感到特別的不可思議。


要小心過年“後遺症”,有夫妻竟鬧到“分居”甚至“離婚”

夫妻感情破裂


後來才得知原因:<strong>小夫妻兩個,今年三十在“女方家”過的年,男方心裡窩著火,男方父母背地裡也說些話,認為“大年三十就該在自己家過”,而女方認為“應該輪流去自己家過大年三十”,縱使三十已過,但是,他們還有很大的矛盾沒有解釋清楚,才導致現在的情況。



要小心過年“後遺症”,有夫妻竟鬧到“分居”甚至“離婚”

感情在於經營


那麼我們進行剖析就會發現如下問題:


  • 雙方間未進行有效的溝通。夫妻之間的關係與問題,都在於相互溝通,而不是表面同意,內心卻憋著火,缺乏有效的溝通,對方可能會認為“你同意”。
  • 雙方未“換位思考”。女方家並沒有兒子,只有二個女兒,她的父母也十分的盼望孩子可以來過年;男方家父母持有老思想,認為年三十必須來自家過。
  • 雙方發生這樣的的問題,未積極想些辦法去解決。雙方一味地要求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而不去想辦法解決,這是造成矛盾發生的根源。



那麼以上問題的危害又在哪裡呢?

  1. 雙方間未進行有效的溝通。如果雙方未進行溝通,就會導致爆發許多矛盾,就會導致意見的不同意,為大規模爆發“矛盾”埋下隱患。你可以想下,你在工作中,一位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做,有可能“南轅北轍”,因此,溝通是個前提,是個交往的基本條件。
  2. 雙方未“換位思考”。我們都知道,對待任何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當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就會出現“偏差”,無法理解對方所思、所想。例如:你自己喜歡吃辣椒,經常把菜做成辣的,那對方真的喜歡辣菜嗎?不一定的,這就造成了“認識的偏差”。
  3. 雙方發生這樣的的問題,未積極想些辦法去解決。一旦發生“糾紛”,最重要的做法還是“解決”為王道,雙方不能一味地“指責”對方,認為對方不理解自己,而不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剛結婚的人,感情處於上升期,務必做好相關“思考”,化解矛盾。


要小心過年“後遺症”,有夫妻竟鬧到“分居”甚至“離婚”

夫妻要常溝通,常交流



雙方務必做好以下幾點:

  • 溝通為主。一個有效的溝通,是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徑,何不來個“家庭小論壇”,讓對方航所欲言,說說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的見解,都是非常好的操作。
  • 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能夠設身處地的想想對方的“難處”,這樣更有利於快速的解決問題。
  • 發生矛盾“積極處理”。一旦發生矛盾,不能“意氣用事”,出現動手的現象,這種行為也會“埋下矛盾隱患”,儘量去說,別動手。
  • 在家庭裡做好思想工作。也要與父母進行溝通,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認同你們的做法,這也是十分關鍵的步驟。

<strong>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結婚的人,“年三十”去誰家,都有不同的操作,我們本身可以諮詢下他們的意見,當然,他們做的也不會都一樣的。

對此,<strong>我有以下建議:

  • 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女方家“沒有兒子”,可以去女方家過一次輪流過三十。
  • 如果距離不遠的情況下也可以採取:上午男方,晚上女方家。
  • 事前要與“對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商議、找出策略為王道。
  • 學會“換位思考”,與雙方父母進行溝通,因為父母是“大頭”,必須做好溝通。
  • 千萬不要“冷暴力”,不要出現動手的事情發生。

<strong>總而言之,良好的夫妻關係,在於兩人的“磨合”,必要的溝通;必要的換位思考;必要的與父母溝通,都是十分關鍵的,做好這些工作,才能避免“更大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