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難道不吃肉吃五穀雜糧就缺乏蛋白質嗎?營養物質分幾種?

育兒生活點滴經


你不覺得生活越好病造越多嗎!為什麼呢?我們為什麼不反思一下隨著年齡的增長病就越多嗎?有的很多的年輕人,甚至青少年也能得個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病人越來越多了,究竟是怎麼得的呢?古人講,犯法的不做,犯病的不吃,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明哲保身的道理嗎!美歐國家自從檢查出肉類中帶有一種at病毒因子,美歐國家把大量的動物買到亞洲國家,而他們國家卻提素食主義運動!到底是為什麼?穀類俱足了維生素aBC的一切營養!而且不含任何的毒素!人類素食,卻能提高免疫力!而動物類,卻攜帶很多的不知名的病毒因子,長期食肉可能會沾附血管壁,造成血管壁變脆,變硬,甚至堵塞血管壁。這就是發病率的主要原因。如果人類還不慎重的對待,可能人類的災難不期而遇。


十方紫麼妙音


四十年前的情況就是最好的佐證。

那個年代成年人,體力勞動強度非常大,消耗體力也極大,就是因為吃不起肉(或說肉類供應非常匱乏),普遍人體營養不足,用俗話說就是肚子裡沒有油水。所以特別能吃,但吃五穀雜糧不抗餓,當時窮啊,還定量供應,所以當時能吃頓飽飯是一個奢望,對很多人來說甚至是一種夢想。

你說吃肉類食品重要不重要。


勿忘我27957


難道不吃肉吃五穀雜糧不會缺乏蛋白質的,營養物質分為6種。

因為肉裡含的蛋白質屬於動物性蛋白質,吃五穀雜糧裡含的蛋白質屬於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以酪蛋白含量高,被人們容易消化、吸收、利用,而動物性蛋白攝入過量的話,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裡表明,能引起慢性病,比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動物性蛋白質攝入過量的話容易致癌,而植物性蛋白攝入過量不會引起慢性疾病,也不會致癌,植物蛋白攝入人體需要量時和動物蛋白質的作用一樣,同樣使人體發育正常,身材高大體壯。

所以說,難道不吃肉吃五穀雜糧就不會缺蛋白質的。

人體攝入五穀雜糧裡含有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而營養物質分為: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

由此可見,難道不吃肉吃五穀雜糧,人體就不缺乏營養素的。


健康英靈


蛋白質分為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動物蛋白從肉蛋奶中來,動物蛋白是完全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健康人吃進去的大概70-80%能被吸收。植物蛋白從五穀雜糧以及豆類中來,是不完全蛋白,吸收率一般只有20-30%。不吃肉類,只吃五穀雜糧,不是不可以,比如信佛吃素的人,但要非常科學的搭配,一般人不掌握這樣的營養學知識。另外,不吃肉也容易缺鐵鋅等微量元素,,這些在五穀雜糧中含量都很少,需要另外途徑補充。


盧l2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肉中所含的蛋白質與五穀雜糧中所含的蛋白質有什麼區別。肉中的蛋白質屬於動物性蛋白,而五穀雜糧中的蛋白質屬於植物性蛋白。

但是,這此蛋白都是由碳元素(C)氮元素(N)氧元素(0)氫元素(H)所組成。只不過它們在不同的蛋白中各種元素組合方式不同。但是被人體吸收後,各種蛋白都必須重心分解成不同種類的氨基酸。才能被人體組織吸收利用。重心在人體細胞中合成作為人體匡架結構的蛋白質。所以不吃肉只吃五穀雜糧是不會導致蛋白質缺乏的。

人體的營養物質除蛋白質外,還有糖、脂肪、善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養生陳老師


說到吃,首先看一看自經濟增長以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慢病的人越來越多。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痛風等這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目前中國,醫療支出最多的一部分。我們辛苦積攢的錢在後半生用來吃藥、看病以維護並沒有質量的生命。

那麼我們在飲食中應不應該吃肉呢?不吃真的會缺乏蛋白質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食物中到底有哪些營養物質?我們歸納主要的幾種,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

我們的身體需要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膳食纖維。

1、蛋白質:是人體最基本的組成成分,人體的大腦、神經、皮膚、肌肉、內臟、血液甚至指甲、頭髮都以蛋白質為主要成分。同時蛋白質還是身體生長髮育、衰老組織更新和損傷組織新生細胞修補原料。蛋白質主要分佈在動、植物食物中。動物性蛋白來源為: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也是與人體最結近的蛋白,所含的能被身體利用的氨基酸越多,營養價值也越高。植物性蛋白來源於大豆,五穀雜糧類,蛋白質含量高,但它是植物,缺管某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利用,代謝產物就會增多,那麼如果腎臟與肝臟不好的情況下,就會造成臟器的負擔而影響健康。那麼也就是說動物性蛋白優於植物性蛋白。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按1:1的數量,或都動物多一些,植物性少一些。一般每人每天每公斤按0.5~1.5克的總量就可以了,不超過1.5克。所以肉是一個統稱,瘦肉內含有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蛋白質,但肥肉中只是脂肪,這點我們要區分開。

2、碳水化合物:就是所說的五穀雜糧,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為人體提供能量,也屬於糖類。基本屬於我們的主食,如大餅、麵條、米飯、薯類、土豆等。但吃太多並不會生成超多的能量,讓你力大無窮,而是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起來。形式上表面為多餘的脂肪。就是我們看到的胖子。有人會問,過去的人沒有肉,不就是吃五穀雜糧嗎?剛剛我們說了,他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過去的人機械化非常少,大部分都是靠體力活去完成,所以那時候的人吃的很多,就是為了給身體提供能量,然後在勞動中發揮作用,因為勞動量非常大,過程中有很大的消耗,所以不會像現在的人一樣引起肥胖。只是過去有很多會出現蛋白質的缺乏與貧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人每天應攝入250~400克,全穀類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目前,我們吃的碳水化合物過於精細,口感雖然好了,但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就丟失了很多,那麼我們在吃的時候按總量將精米精面與粗糧搭配在一起吃。這樣,不僅提供了能量,還提供了促進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保證大便正常,腸道健康人才會健康。當然也會提供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礦物質雖然在生活中不需要太多,但是人體必不可少的,我們在飲食的時候多吃些水果蔬菜,是我們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就行如果維生素與礦物質不足夠,我們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劑進行補充。。水每天保證1500~1700毫升,炎熱的夏季或運動後、勞動後適當增加。

無論我們吃什麼,堅持一個平衡原則,如果想讓我們吃的健康又不至於肥胖,同時又可以防止慢性病,35%動物類+65%的植物類。


知否健康管理師


不吃肉吃五穀雜糧不會出現蛋白質缺乏。成年男性65g/d,成年女性55g/d。蛋白質的實物來源分為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其中植物性蛋白中,穀類含蛋白質10%左右,蛋白質含量不算高,但是由於是人們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蛋白質高達36%-40%,蛋類含蛋白質11%-14%,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奶類含蛋白質3%-3.5%,是嬰兒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從以上數據大家可以看出,合理的飲食,再加上現代人生活條件好,食物多樣化,是不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的。

人體的營養物質分: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


趙華國際高級營養師


你好!我是優雅一品,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難道不吃肉吃五穀雜糧就缺乏蛋白質嗎?營養物質分幾種?我認為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儘量吃肉比較好,因為肉裡面含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比較多,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如果不能吃肉,可以喝奶,吃五穀雜糧,吃蛋類也不會卻蛋白質,只要不偏食,多吃豆類也能補充蛋白質,比如說多喝豆漿多吃豆腐,還有花生米,都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大致分四種:1是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五穀薯類。2是脂肪,主要來源於肉類和堅果類。3是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蛋.奶類。4是維生素。主要來源於水果。

歸根結底一句話,只要能吃,身體就不會缺營養。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了!





優雅一品


只說說蛋白質吧。

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這20種氨基酸有不同的組合形式和不同的比例,使得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差別很大。用水桶短板理論來理解人從植物性食物(五穀雜糧)中攝入蛋白質再合適不過。就是說,人從五穀雜糧中能吸收利用的蛋白質是很少的。大豆中的蛋白質比較接近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但仍不是很理想。

肉蛋魚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意思就是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提供的20種氨基酸幾乎是完全按照人體要求的比例提供的(噢耶!)

蛋白質之所以為人體健康所必需,是因為人體有8種氨基酸不能合成,打個比喻:應該用20塊木板圍城的水桶缺少了8塊,其餘12塊木板無論多高,這個“未完成的”水桶也是不能盛水的。而動物性食物天然地為人體提供了寬窄、長短完全合適的20木板,所以說它們是“優質蛋白質”。

至於說全素食者(比如漢傳佛教徒)不吃葷腥,似乎挺健康,聽說還有得道高僧很長壽。“看上去似乎”和傳說不足信,我沒看到有可信的調查數據,對此保持懷疑是合理的。



從北向北


五穀雜糧,雖然也含有蛋白質,但含量少,屬於植物蛋白。而肉類主要由蛋白質組成,蛋白含量高,所以,人要補充蛋白質,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肉類,大約75一一到1OOg的肉類,才可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