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獨樂寺讓樑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丨跟您了嗦嗦,我的快樂生活

疫情期間請減少出行,跟著百澤醬雲旅遊、看美食、漲知識吧!

百澤全域旅遊X中富國旅 天津專業地接社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建築學才子梁思成稱之為天書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於中國天津市薊州區西大街,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築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聖宗統和二年(984年)重建,被公認為遼代建築的重要代表,兩座建築內的數尊塑像也是與建築同時的作品,但與建築一樣都歷經後代的維修和改動。梁思成曾稱獨樂寺為“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實研究我國(中國)建築蛻變之重要資料,罕有之寶物也。”

1930年代,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並公佈而聞名海內外。關於獨樂寺寺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其一,因觀音塑像內部支架是一棵參天而立的大杜梨樹,以“杜梨”的諧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慾,恪守戒律,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其三,獨樂寺為安祿山起兵叛唐誓師之地。獨樂之名,亦安祿山所命,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而最後一種說法流傳最為廣泛。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獨樂寺始建於唐代貞觀二年(628年)。明代萬曆二十五年(1595年),進士王於陛督餉薊州時獨樂寺曾有過一次大規模修繕。亦僅僅限於獨樂寺的油飾彩畫。明清之交改朝換代時,當時的薊城慘遭屠城三次,相傳當時薊州全城人民集中至獨樂寺及塔下寺,抵死保護,故城雖遭屠,而寺卻無恙。清代乾隆皇帝曾多次到訪獨樂寺,並曾賦詩。在清代時,獨樂寺一度成為禁地,平民不得入內。

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29日,日本學者關野貞驅車去往清東陵調查途徑薊縣縣城時,無意間透過車窗發現路邊有一座古老的建築,於是便停車從旁門進入。偶然來到獨樂寺的關野貞,一眼便認定這是非常古老的遼代建築。同年,中國建築學者梁思成亦有赴薊縣考察的計劃。但由於行裝甫竣、時局動盪而作罷。民國廿一年(1932年),梁思成到獨樂寺調查的計劃終於成行,調查後整理並發表的學術論文使獨樂寺聞名海內外。

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和觀音閣以及始建於清代的行宮等。獨樂寺內觀音閣,高23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被認為是保護閣內的巨型觀音像而修建。觀音閣下簷上高懸“觀音之閣”匾額,落款為“太白”,相傳為唐代李白所寫,這一傳說得到了歷史學家、文物鑑定家史樹青的考證和認同。

獨樂寺內觀音閣的形式,與寺內石碑中的記載相符,“上下兩級,東西五間,南北八架”。觀音閣是一座三層的木構樓閣,其中第二層是暗層,外觀是兩層,面闊五間,進深四間,使用了24種不同的斗拱榫接,沒有使用任何釘子,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地震,但仍然屹立不倒,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主殿內的觀音菩薩像,是遼代泥塑藝術的珍品和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觀音塑像。

觀音閣中央置有一座造型精美的觀音像,高16米,穿過中間三層空井,直達屋頂,頭頂有十尊小佛像,所以也被稱為“十一面觀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泥塑像。第三層明間在主像上覆以藻井,左右次間則用平綦。閣的外形,因臺基較低矮,各層柱子略向內傾斜,下簷上面四周建平坐,上層覆以坡度和緩的歇山式屋頂,從而在造型上兼有唐朝雄健和宋朝柔和的特色,是遼朝建築的一個重要實例。

殿內的遼代彩塑珍品及壁畫,和唐代仕女畫一脈相承,這是古代雕塑家以當時生活的人物形象施於佛圖的典型實例。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梁思成曾在其著作《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門考》中對於獨樂寺的保護工作進行了大篇幅的論述和具體的建議。他認為保護獨樂寺,應當首先引起社會對獨樂寺文物保護的關注,使公眾知曉知獨樂寺在文化上之價值;以及獨樂寺觀音閣的閣門在中國文化史上及中國建築史上之價值。獨樂寺觀音閣及山門,在我國已發現之古木建築中,固稱最古,且其在建築史上之地位,尤為重要。統和二年為宋太宗之雍熙元年,北宋建國之第二十四年耳。上距唐亡僅七十七年,唐代文藝之遺風,尚未全靡;而下距《營造法式》之刊行尚有百十六年。《營造法式》實宋代建築制度完整之記載,而又得幸存至今日者。觀音閣山門,其年代及形制,皆適處唐宋二式之中,實為唐宋間建築形制蛻變之關鍵,至為重要。謂為唐宋間式之過渡式樣可也。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獨樂寺的建築與眾不同,它擁有多項全國之最,尤其是它 的“建築三絕”。

第一絕,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尊貴的廡殿頂山 門。它的屋頂由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組成的四面坡形式,正脊 兩端張口吞脊、長尾翹轉向內的鴟吻,是我國保存在建築屋頂 上年代最早的鴟吻。

廡殿頂在古代建築中屬於單層的最高等級, 只有宮殿廟宇中最尊貴的建築物才使用廡殿頂,採用這種建築 形式說明當時的獨樂寺等級是非常高的。

第二絕,獨樂寺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高層 樓閣。從外表看,大閣為上下兩層,實為三層,中間夾一平 座暗層,是我國最古老的結構層,在暗層中,內圈柱間使用 斜撐柱、夾泥牆做法,內外圈柱間施以斜戧柱,加強了整體 結構的剛度,達到實用與功能的統一。

為了容納高達16米的 巨大觀音造像,在內部配置了長方形井口、六角形井口和八 角形的鬥八藻井,這樣不同形式的井口配置,不僅使建築物 更加穩定和協調,同時也起到了富於變化的藝術效果。特別 是上頂鬥八藻井的配置,為我國最早的“鬥八藻井”實例。 觀音閣正是由於設計的獨具匠心,歷經千年風雨侵蝕和28次 地震的破壞,,仍屹立於京東大地之上,這無疑是我國建築史 上的一個奇蹟。

觀音閣的幾個簷角出簷深遠,最遠處長達5。 2 米,主要靠斗拱支撐,觀音閣根據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共使 用了 24種、152朵斗拱,它粗壯碩大的斗拱,如翼的出簷, 閣頂和緩的坡度,以及古樸壯觀的建築風格,無不讓現代人 為之嘆服。

第三絕,觀音閣內的觀音菩薩像是我國現存的最高的古代 泥塑。

作為獨樂寺的主像,巨大的觀音造像共有11面,莊嚴肅 穆。這尊巨像通高16米,立於須彌壇上,穿過暗層直達閣頂, 呈頂天立地之勢。它積累了南北朝、唐朝的敷彩經驗,色彩清 新淡雅,由青、綠、朱、赭、白相交織,使觀音人物具有獨特 的風格。

獨樂寺讓梁思成讀懂了“天書”丨天津獨樂寺的建築價值居然這麼大

百澤全域旅遊X中富國旅,專業天津地接旅行社

去旅遊、品美食、漲知識~

優惠景區門票、演出票務、旅遊團隊、散客遊覽

關注、聯繫我們!隨機送粉絲福利哦~

咱們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