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去西藏自駕,輪胎需要準備多少?

張保民


那要看你選擇的路線路況以及駕駛的經驗技術!以我的經驗,若是常規的進藏自駕遊,如果出發之前檢查過輪臺,且四個輪胎都屬於良好的狀態,那麼一個備胎進藏夠用了。而我2019年的那次“新藏青U型大環遊”之旅,途徑的路段和路況,也可以說比較複雜多變了,比如G219新藏線的高海拔路段,以及全程多處因施工設置的戈壁便道路段、比如G318相對較好的路段、以及G109崎嶇坎坷的路段,包括在新疆境內的沙漠路段,總計全程5200公里,我的輪胎也可謂“飽嘗辛酸”了。其實我的駕駛方式並不算平和,所以,對輪胎的“折磨”也是到達了臨界點,儘管如此,我的備胎依舊未曾“落地”,因此我想說的是:準備多少備胎不重要,關鍵是在人的使用和保養上。下面就以我的經驗,來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雖然進藏的路線四五條,但總體來說路況都還不錯,即便有複雜惡劣的路況也只是其中一小段,因為對輪胎的磨損尚未到達報廢的程度,因此原車的備胎足以解決日常的行車需求,如果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多準備一條備胎,如此已經是“終極”配置了,數量完全夠用了,除非路況惡劣到3個輪胎同時爆胎。

西藏,因為地處偏僻、距離遠海拔高,向來都是自駕遊愛好者的嚮往之地,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私家車的普及,自駕車進藏就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愛好自駕遊的小夥伴,尚未獨自駕車去過西藏。其中一分部小夥伴甚至擔心車子和輪胎的問題,其實這些擔心有些過度了,雖然西藏的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地方建設的需要,進藏的公路日趨完善,路況相較從前也有不小的提升,因此只要是1.4L以上的機動車(包含1.4L),都能從容的面對進藏的漫漫長路。幾條常規的進藏公路,路況總體來說還不錯,屬於鋪裝路面,即便有比較複雜的非鋪裝路況,也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已,其對輪胎的磨損尚未到達影響行駛,甚至報廢的程度,因此原車的輪胎就能解決進藏的所有路況,而原車自帶的備胎(全尺寸)足以應對突發情況下的輪胎更換。若是仍不放心,且後備箱空間較大,或者有車頂行李架,也可以多帶一條備胎,這種配置已經算得上自駕遊的“終極配置”了,一般我們在新疆穿越無人區時,最多也就準備兩條備胎(原車和多餘各一條),除非3個輪胎同時出現爆胎需要更換,否則足夠了。


二、輪胎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原車配備的是公路四季胎,因此足以應付日常的路況,類似沙土地越野或者無人區穿越,必須更換大花紋的AT胎,條件允許的話記得連同輪轂一同更換(防脫圈),切記,什麼路況用什麼輪胎,什麼季節做什麼準備。就好比北方的冬天車輛都需要更換雪地胎。

無論是平日裡的正常通勤,或是偶爾的越野進山,還是沙漠無人區的穿越,輪胎的使用都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現在的汽車,出廠時原車配備的都是公路性質的四季胎,這種輪胎胎面較薄花紋較淺,在鋪裝路面的抓地力還是不錯的,因此足以應付日常的路況。而前面提到的越野進山和無人區穿越,則需要更換有大花紋凹凸性更大的AT胎。以此來增加特殊路況的抓地力和脫困能力,一般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連輪轂一同更換掉,最理想的當然就是具有防脫落功能的防脫圈了。切記,開車上路什麼路況用什麼輪胎,什麼季節做什麼準備。就好比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天騎車都需要更換冰雪輪胎,以此來增加輪胎在冰雪路面的抓地力和防滑性。特別是像新疆、西藏和東北多地,因為冰雪和低溫的原因,車輛不更滑雪地胎甚至寸步難行,即便僥倖起步順利行駛了,也會剎不住車引起安全隱患。如果你選擇10月以後走G219新藏線,也必須更換雪地胎,因為藏地海拔高多風且溫度低,因此結冰路況常見,特別是掛壁公路的轉彎處,如果不更換雪地胎,車輛減速都會帶來側滑的危險,甚至發生碰撞等重大交通事故,或者連人帶車翻落到山下,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輕身經歷。


三、進藏的主要公路四條:其中以G318川藏線為主,作為“此生必駕”的網紅公路,318國道雖部分路段有施工維護,但總體路況相對較好,因此一般的公路四季胎足以應付;另外就是格爾木到拉薩的G109青藏線、葉城到拉孜的G219新藏線(老新藏線)、景洪到蘭州的G214滇藏線(丙察察路況複雜,原車原胎基本可以應對)。

目前進藏的主要公路一共有4條:其中以大家耳熟能詳有“此生必駕”美譽的G318川藏線為主(南線為主,北線為輔),其中南線全長2150公里,路況基本屬於鋪裝路面,雖然有部分路段施工維護,但改道引流順暢,總體來說路況相對較好,且海拔爬升的較慢,所以車輛能夠漸漸適應。另外三條分別是:從青海格爾木到拉薩的G109青藏線、從新疆葉城到拉孜的G219新藏線(老新藏線)、從雲南景洪到蘭州的G214滇藏線,這其中G219除了海拔爬升快,沿途施工頻繁之外,就屬G214的丙中洛到察隅段的山路路段最為複雜了,即便如此,只要車速夠慢,能夠謹慎行事,且駕駛經驗豐富,也一樣的能夠從容順利的通過,這段不到300公里的路段,對車輛的輪胎磨損比較大,有爆胎的可能性,但是一條備胎也應該能夠應付了。其實G109的路況相比來說比較差,特別是進入可可西里境內的路況,更是顛簸坎坷,因此對車輛和輪胎有一定的損害,不過只要保持車速,不會發生爆胎的情況。這4條進藏公路,我分別自駕和乘車遊覽過,且全程都沒有更換過備胎順利走完,因此進藏自駕,技術和謹慎剩餘更多的硬件數量。


【編後語】除了G214是我在2017年,乘車自駕走過之外,其餘的G318、G109和G219,我個人都先後駕車走過,整個行程下來,沒有更換過輪胎,備胎也從未“落地”。旅程途中,也遭遇過險境和惡劣路段,但都順利的通過了,我想這主要得益於駕駛的經驗和技術,同時謹慎的駕駛習慣也起到很大作用。因此進藏自駕,題主不用為準備多少備胎而糾結,而是為行程計劃多做準備(包括路線的選擇,路況的掌握),同時在出發前,對包括輪胎在內的整車各部位進行系統的檢查,確保車輛的性能出遊巔峰狀態即可,最後在行駛途中加些小心,就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最終也能備胎不落地的走完全程,並安全順利的返回。最後請記住,駕駛的路上,大部分時間是人定勝天,當然除了不可抗的自然原因。我是棟哥遊新疆,歡迎大家就新疆和西藏自駕遊的問題諮詢我,最好預祝朋友們旅途順利愉快,別忘了關注我呦!

棟哥遊新疆


前段時間去西藏,帶了一輛寶馬5系,帶了一輛奔馳,寶馬在去色達的路上,輪胎被扎,找了好幾個地方補胎,找不到地方,即使找到了一兩個地方,一看是這個輪胎,補不了,最後在爐霍找到一家,補的一般,後來去了理塘縣城,又重新補了一次,才算完事兒,好在的是紮了個釘子,跑個幾百公里還沒事的。



去西藏自駕遊,輪胎要準備多少個,其實走個川進青出,準備一條備胎就夠了,有的車還沒有備胎,比如說,奔馳寶馬,這些車型現在都是用的防爆胎,根本沒有備胎,所以,這些車去西藏的時候,的確要準備備胎,為什麼必須要準備備胎呢,特別特別的簡單,因為你也不知道會不會輪胎被扎破,那邊能不能修?

現在很多,車輛的備胎,都不是全尺寸的,去西藏自駕遊,一定要帶一個全尺寸備胎,可能會更靠譜一些,否則只能應急,當然,走川進青出,還無所謂,如果去新藏線,那必須要帶一條全尺寸備胎,有的甚至帶兩條,有的甚至要帶保障車,你覺得輪胎,重要不重要?

最後再說一句,題外話,很多驢友,去西藏也帶了,車載充氣泵,其實都是廢物,只有買那種大功率,才可以使用,小功率的,基本上沒有什麼用處,根本打不起氣來,曾經,我就上過這樣一次當,後來找了一個驢友,他是帶隊的,帶的是大功率充氣泵,才給我解決。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西藏自駕,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回覆關鍵詞,就會有一系列關於到西藏自駕的一些小常識,最後祝你們玩得開心。


超級自駕遊


GL8胖頭魚,4個鄧祿普的HT胎,18年7月份為了走新疆換的。今年8月出發西藏前,本來考慮換AT胎抗造,後來看看才走了2萬多公里的HT胎,貌似胎紋深度還不錯,有沒有補過,決定就這麼去西藏再說。沒帶其他備胎,只有一個出廠的小尺寸備胎。結果出了318巴塘-芒康後早晨發現左後胎胎壓1.9bar,心一驚啊,趕緊補氣到2.4,然後一路開車密切觀察左後胎胎壓,還好穩定了沒有繼續洩氣。途經317兩段超級爛路輪胎也沒有狀況。離開昌都出發前四個輪胎都補氣一遍到2.4,然後安全一直回到上海。做保養時發現左後輪胎戳了一個螺絲釘,好在沒有脫落。在途虎花了80元蘑菇釘補胎,好大一個通孔,拔掉那個螺絲釘氣立馬撒光了。



watchingcat


你覺得你的車能拉幾個輪胎?我認為原車只要一個原尺寸的原車自帶的備胎就可以了。

我從03年到17年,廣州出發開車去過六次西藏,川藏滇藏,青藏還跑了新藏公路,只有09年那次進藏第二天在東川紅土地被石頭紮了一個輪胎。其他幾次氣都沒漏過,除了丙察察差點外。其他的進藏路都很好了,丙察察的路況,九月有倆朋友走完回來,輪胎也沒啥事,

輪胎的損耗和個人開車習慣有直接關係,帶多少個輪胎都不如養成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進藏路上,你應該準備的是電動氣泵。和一套快速補胎工具。以及一個應急啟動電源。還有3-5公斤的液化氧氣瓶這些才是最實在的。











信天游KWAN


2010年5-7月第一次騎自行車走318進青藏線出(那時候的路很爛),共四十七天,到達青海西寧,中途連氣都沒有加過.上個月又騎自行車走大理,貢山,瀘水,"丙察察\

西部風土人情


本人今年三月底從從成都經317國道進西藏,從青藏線返回,全程近8000公里歷時近一個月,連輪胎都沒有換過,不遇非常特殊狀況,選擇正常使用的輪胎加狀況良好的備胎即可。再不放心全車新胎。如果配備全尺寸備胎更好了


水起龍現


朋友自駕西藏,好!自駕進藏的無疑都是好漢,當然也包括在下。你問到:輪胎需要準備幾條?這是一個實際、而且具體、但不好回答的問題。


(西藏路雖還好走,小尖銳石子特多,防不勝防  圖中穿紅衣服人是本文作者)


為什麼你的問題不好答呢?因為去西藏,不是可以開玩笑的,準備工作只要牽涉到具體數量,就說不準了,不能隨意說一個數字,帶幾個吧,那是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我在西藏炸過胎,理解你對這個事情的焦慮。


(我在西藏炸過胎,理解你對這個事情的焦慮)


我們知道,西藏自駕遊準備的用品,吃、用、穿、行要求細緻全面,一個衣裝要準備春夏秋冬四季,其他吃用拉撒都必須兼顧到。車子將裝得滿滿的。

人準備好了,車子呢,它也要準備好。屬於車子要準備的東西也很多,你今天提出的“輪胎需要準備幾條“問題,只是汽車零配件中的一項,如果要列出其他來,就複雜了。所以回答你的輪胎問題,就是回答汽車幾乎所有易損配件問題,一定不能給出數據,也給不出數據,給出就是亂說。

咱們只有按常俗、按道路狀況、以及你的車況來說這個事,看看能不能給你提供一個思路。


(山道上經常有大大小小石頭滾落下來 作者攝)


常俗是指一般情況,就是大家是怎樣的,那麼建議你也如此。

我們所知道的一般情況是:不增加備胎,因為你車上本身有一個備胎。當然,有一些進口車沒有備胎。如果你車上也沒有備胎,那就準備一條外胎帶在路上以備急需。

西藏現在的道路狀況很好了。高速、國道、甚至鄉道都很好跑。雖有一些天然亂石流地段,也無關大礙,記得在那樣的路段要開慢一些,不讓尖銳的石子剌爆了胎。最最要緊的是,在出發前,你必須對自己使用的車輛輪胎要有一個評估,時間、磨損程度,稍覺不新,你就把它們都換了,堅決換掉,反正以後還可以用,全新出發,就安全多了,你心理上也踏實多了。何況,還有一個備胎在那兒。


(炸了一個,再炸一個怎麼辦, 作者在藏地換胎)


那年,我去藏地,記得是前往梅里雪山靠近雨崩路段,天氣很不好,一路上雨,看得了前面,看不太清路面,炸了一個胎。西藏路雖還好走,小尖銳石子特多,防不勝防。

炸了一個,咱有一個備胎,再炸一個怎麼辦,心裡便慌起來。山高路遠,哪買去?不要說沒有店,人都看不到一個,總不敢說不會炸了吧,心情是緊張的。三天後到達拉薩,才買到一個新胎,咱有備胎了,於是放下心來。


(再炸一個怎麼辦,心情是緊張的  圖片作者提供)


你問:去西藏自駕,輪胎需要準備幾條?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輪胎的問題,提3點建議,供你參考:

1,所有車載裝備,人員供給,任何人做不到周全,若一定要備全來,車子裝不下,那沒法出去了。建議汽車零配件,運行正常的不要動它,到拉薩立即進行車輛保養,有需要換的,4S店說話。

2,出門前,如果車子輪胎超過了1-2萬公里,4個全換(回頭還可以用)。

3,記住,西藏的山路一慢頂千言。慢慢走,不急,安全就在其中。這個慢,不是將汽車當板車用,是指比正常速度約慢。約慢,可確保無虞。

好,就到這裡,但願對你有用,祝朋友西藏之行愉快、順利!


稀夫文字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自駕西藏現在受到越來越多車友的青睞。隨著基礎建設能力的日益強大,西藏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定要越野車才能去的聖地。連之前被廣大越野大咖奉若神明的察察線,目前也已經基本鋪裝完畢,成為了滇藏新通道。現在的各條傳統進藏路線上,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家用轎車穿梭自如。兩驅車跑西藏完全能夠勝任。

現在很多車型(尤其是七座車)已經取消了備胎,而被補胎液和車載氣泵所取代。其實如果是走常規線路,不是趕上雨季進藏的話,正常的依靠車輛自帶的備胎就足夠了,不需要額外配置備胎,那些原車沒有配備胎的車型,儘量小心一點開也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

我說的常規線路是指川藏南北線、滇藏線、新藏線和青藏線,不包括大北線和一些導航上沒有的非鋪裝道路,如阿里地區和日喀則的一些便道。如果你想挑戰這些不是太常規的線路,還是選一輛四驅完備的性能車,如陸巡、牧馬人、FJ、帕傑羅等,換上大一點花紋的AT胎,個人比較傾向於百路馳、固鉑等品牌,如果有條件,雙備胎是最好的。最後祝旅途愉快











Jeep蟲子


西藏屬高海拔地區,地廣人稀,沿途的車輛也比較少,而且在很多地段都是沒有手機信號的,路上一旦遇到車輛爆胎,如果沒有備胎的話,很可能會被扔到半路上,很長時間得不到救援。至於要帶多少條輪胎,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自己的行車路線,車輛狀況等情況綜合確定,至少要帶1條備胎,有條件的話可考慮帶2條甚至更多。

為什麼在高原地區車輛容易爆胎?

高原地區空氣稀薄,造成了氣壓比較低。汽車如果在平原地區胎壓正常的話,內外壓差平衡,一般不會出現爆胎現象。但是到了高原以後,輪胎內側壓力仍然是平原地區的壓力,但是輪胎外側壓力則成了高原地區的壓力,要低於平原地區的壓力,此時輪胎就會由內向外鼓包,如果輪胎用的時間比較長,膠皮老化嚴重的話,很可能發生爆胎。這其實是物理上關於大氣壓的知識。上高原的人可以做個試驗,在高原上拿一個空的礦泉水瓶子,把瓶蓋擰緊,等你把這個瓶子拿到高原下的時候會發現,瓶子會嚴重變形,整體向裡面凹進去了,也就是說平原地區的空氣壓力要大於高原地區的空氣壓力。

針對以上這個情況,我們在上高原的時候,為了預防爆胎,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最好帶上一個充氣泵,能夠顯示胎壓的,當車輛向高海拔地區攀升時,過一段時間就放出一點氣體,使得輪胎內外壓差不要太大,等到下高原時,按照相反順序逐步給輪胎充氣,這樣一般就不會爆胎了。

為什麼說準備備胎的數量與行車路線有關係?

沒有上過高原的人,肯定認為高原上的道路情況是非常複雜的,這一點的確不假。但是高原道路複雜指的並不是路面,而是指的經常要翻山過達板,彎道比較多,有些路段還屬於凍土層,對行車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就拿幾條主幹道來講,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基本上全路面都是柏油路鋪裝,包括那曲到獅泉河的那獅公路,經過整治目前也是全部成了柏油路面,對輪胎的磨損不是很嚴重。

但是通往一些鄉鎮的鄉村路,以及往邊防方向去的一些國防道路,目前還沒有實現全柏油路面,大多數還都是沙石路面。如果到西藏去旅遊,計劃要到這些地方去走沙石路面的話,對車輛輪胎的磨損會比較大,所以要多帶一些備胎,以防不測。如果只是走幾條主幹道,那麼沒必要帶的太多,因為上高原要帶很多生活物資,車內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能節約還是節約一點空間。

高原遇到車輛爆胎的緊急處置措施。

要講清這個問題,還要區分不同的路段來講。首先,對於相對較為平坦的路段,這裡指的是起伏不是很大,彎道不是很多的路面,一般車速比較快,遇到爆胎就要按我們平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爆胎的情況來處置,把穩方向盤,點踩剎車,儘量使車輛不要脫離路基,逐步減速停下來。其次,對於在翻越達坂過程中遇到爆胎,翻越達坂時,車速一般較慢,但是對於達坂地形來說,道路狹窄,一面是山,一面是懸崖,所以遇到爆胎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防止車輛墜下懸崖,此時要把方向往靠近山的一面打,並迅速點踩剎車,減速停車。

不管對於哪種情況,當使車輛平穩停下來之後,先要在適當位置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引發二次車輛事故。然後可以使用隨車工具進行更換備胎。需要注意的是,高原上幹什麼事情都要慢一點,否則會引發高原反應,嚴重的話會危及生命。所以換備胎時也不能著急,慢慢來,只要能換上即可,如果此時有過往車輛,可以尋求幫助。


出門在外,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在西藏地區,為了避免因車輛爆胎而被困於路上,如果車輛空間夠大,還是多帶幾條備胎,以便應對不測。


隨心飄飛


去西藏自駕,關於輪胎,這樣的準備是正確而能保證旅行順利和安全的。

一、出發前檢查輪胎磨損程度。

自駕川藏、青藏、新藏進出,再加上家鄉出發的路程,一行的公里數是不會少的。且來回20天以上的時間,車輛每天都在行駛,輪胎幾乎每天都是在滿負荷承壓下飛奔。磨損程度60%以上的輪胎在長下坡或硌上石頭,碾壓到路面大點的坑或包,是很容易爆胎的。

出發前將磨損較嚴重的輪胎換掉,最好四根輪胎的磨損程度都低於30%,再加上一根全尺寸全新備胎,即使單車去西藏常規路線自駕,也是基本無需顧慮輪胎問題的。

二、進入西藏有深度行計劃,或進出西藏有走丙察察、丙察左類的路線

單車,出發前建議四根輪胎加備胎最好是全新,這樣基本是能順利走下來的,且安全無虞。

如果兩車以上,能相互照應,”幹活“的四條輪胎磨損不嚴重,各車有一條備胎就夠用,如果各車輪胎型號相符,那就更是旅行順利和安全的保障。

提示:一旦輪胎破損,在非常規熱線的進藏線路上,或在西藏深度旅行經由的縣城及以下鄉村補胎比較困難,即使補上,可能也是使用的摩托車補胎用貼。在欠發達的地方(包括縣城)補的胎最好做為備胎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