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蘇軾行書《歸安丘園帖》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蘇軾書法行書《歸安丘園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軾啟。前日少致區區,重煩誨答,且審臺侯康勝,感慰兼及。歸安丘園,早歲共有此意,公獨先獲其漸,豈勝企羨。但恐世緣已深,未知果脫否爾?無緣一見,少道宿昔為恨。人還,布謝不宣。軾頓首再拜子厚宮使正議兄執事。十二月廿九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 范仲淹 行書《邊事帖》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1]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2] 。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邊事帖》,粉花箋本,縱30.5cm,橫42cm,行書,13行93字。

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札帖》其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邊事帖又稱鄉曲帖,釋文:   “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為起居萬福。施鄉曲之惠,佔江山之勝,優哉樂乎。此間邊事,夙夜勞苦。仗朝廷威靈,即目寧息,亦漸有倫序。鄉中交親俱荷大庇,幸甚。師道之奇,尤近教育,乞自重,自重。不宣。仲淹拜上,知府刑部仁兄左右。三月十日。”   信中“知府刑部”是富嚴,他曾官刑部郎中,此時正在蘇州知府任上。范仲淹本蘇州人,因此對富嚴給予自己家鄉親人的關照深表謝忱。而仲淹這時則遠離故鄉,以陝西招討使的身份,率部戍邊,抗擊西夏。故信中說:“此間邊事,夙夜勞苦。”   此帖書法瘦硬方正,清勁中有法度。人常將此書風喻其人品,稱“公書莊嚴清澈,信如其品”。   此件作品曾經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遞藏。清阮元《石渠隨筆》、內府《石渠寶笈·續編》等書著錄。


————————————————


明 張路 神仙圖冊 上海博物館藏


張路(1464—1538 ,一作1464—1537)明代畫家。字天馳,號平山,大梁(今河南省開封)人。繪人物,師法吳偉,山水學戴進“狂態”,用筆豪放縱逸,水墨酣暢淋漓,與朱端、蔣嵩、汪肇等同為“浙派”名家 。亦工鳥獸、花卉。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海-神仙圖冊之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山-神仙圖冊之二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福-神仙圖冊之三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壽-神仙圖冊之四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海蟾-神仙圖冊之五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白鹿仙-神仙圖冊之六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列子-神仙圖冊之七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四皓-神仙圖冊之八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五老-神仙圖冊之九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仙姑-神仙圖冊之十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拐李-神仙圖冊之十一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湘子-神仙圖冊之十二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國舅-神仙圖冊之十三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鍾離-神仙圖冊之十四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純陽(呂洞賓)-神仙圖冊之十五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採和-神仙圖冊之十六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果老-神仙圖冊之十七

古書畫欣賞:​蘇軾,范仲淹,張路,各一幀

青陽仙子-神仙圖冊之十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