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日常生活中你肯定見過這樣的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永遠不會安安靜靜的待著,就算在板凳上,也老是喜歡動來動去...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很多人會認為,對於這些“活動量大”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動個夠,儘量“放電”。但事實是電永遠放不完,而且電量還會越來越大。


而那些需要靜下來培養的能力,比如學下棋、學畫畫、學積木…等,沒有興趣的孩子會產生更多的行為情緒問題,令人頭痛。


其實,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可能是前庭調控出了問題!


前庭覺位於人體內耳,它能感受平衡、重力改變(高度改變)、動作經驗和身體在空間中的位置。當前庭覺接受到刺激時,反應過度(敏感)或反應過低(鈍感),都可能造成孩子生活及生理發展上的影響。


前庭反應不足表徵:

1.走路不好好走

2.喜歡跳來跳去或倒立

3.很愛轉圈,滑行類活動

4.多動,不懼怕危險(比如喜歡從高處往下跳)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我前面說過,對於前庭敏感的孩子,如果不願嘗試,家長可以透過漸進式的前庭刺激使其獲得改善。那麼對於前庭反應不足,經常動來動去、坐不住的孩子,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答案:加強孩子前庭的調控能力!但這不僅僅是讓孩子去蕩蕩鞦韆、溜溜滑梯這類的前庭活動就可以完全滿足的,而是需要由專業的測評師評估孩子適合的是線性還是旋轉前庭刺激,判斷孩子需求量為多少,並進行系統專業的訓練。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遊戲訓練,增加孩子的調控能力呢?


家長也可以透過一些控制力活動,來增加孩子的調控能力,這裡為大家整理了三個:


1.一二三特務變身:


其實就是升級版的“一二三木頭人”,我們增加了很多孩子喜歡的人物角色與動作,例如睡美人—就要蹲或躺在地上睡覺,蜘蛛人—就要模仿蜘蛛、鋼鐵人—做出鋼鐵人招牌動作……等,讓孩子玩起來更有意思,一個活動就能挑戰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與控制力。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2.隧道賽車:


準備一個棒子、一顆小球、10張A4大小的紙和膠帶。

將10張A4的分別寫上1~10,並依序將紙的兩端黏在地板上如同隧道,準備的小球要能通過這個隧道,在隧道的兩端分別設起點及終點,利用掃把或棒子讓球依序通過這些隧道,紀錄到達終點的時間,到達時間最短者為贏家,也可以玩個人挑戰賽,突破大的目標者可以有小獎勵。這個活動能挑戰孩子的控制力、耐挫力與協調力。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3.海龜猜拳:

兩人趴在地上,手掌朝下,輪流喊“烏龜烏龜翹”,同時各自任意翹起手、腳或頭,如果兩人翹起的部位不同,那就繼續,若相同,則喊的一方贏。來看看哪隻海龜最厲害,先獲得10勝成為猜拳王。

別忽視:孩子老是動來動去、坐不住、原來是大腦這裡出了問題

最後,提醒再次各位爸爸媽媽,每個小孩可能都會存在著感統失調的小問題,大部分會隨著大腦功能的發展越來越適應成熟或改善。

但是倘若孩子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他日常生活活動,甚至社交、學業、專注力等,那麼可能就不是小問題了,建議儘快找專業的機構和人士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