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圖書:《當下的啟蒙》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ISBN:9787213089831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推薦理由】

● 比爾·蓋茨喜愛的一本書。理查德·道金斯心中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尤瓦爾·赫拉利2018年喜愛的書之一。

● 當代偉大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全面超越自我的之作,一部關於人類進步的英雄史詩。

●《當下的啟蒙》用數據和事實揭示出世界的真相:不是黑暗,而是光明;不是喪,而是燃;我們沒有退步,而是一直在進步,還將繼續進步。用這本書點燃生活的勇氣,親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一上市就火爆,長期佔據亞馬遜榜。《紐約時報》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內容簡介】史蒂芬·平克對當前世界進行了全景式的評述,讓讀者瞭解人類狀況的真相,人類面臨怎樣的挑戰,以及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他呼籲我們避開驚悚的頭條新聞和灰暗的末日預言,相反,用數據說話:通過75幅震撼的圖表,平克論證人類的壽命、健康、食物、和平、知識、幸福等都呈向上趨勢,這種趨勢不僅限於西方,而是遍及全世界。這是啟蒙運動的禮物——理性、科學和人文主義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作者簡介】史蒂芬· 平克,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1976年取得麥吉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在2013年《前景》雜誌“最偉大思想家”評選中,名列第三。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精彩書評】

即便我們感覺起來不是那麼回事兒,但世界的確正在越變越好。有史蒂芬·平克這樣才華橫溢的思想家幫助我們看到世界變遷的大圖景,實在令我高興至極。《當下的啟蒙》不僅是平克迄今為止寫得zui hao的一本書,也是我zui喜愛的一本書!

——比爾 蓋茨

微軟公司創始人

史蒂芬 平克胸中丘壑萬千,那裡滿是晶瑩如玉的智慧,深如海洋的知識和對人類的無限同情。如果諾貝爾文學獎有朝一日發給了科學家,那麼平克就是zui jia人選。

——理查德 道金斯

著名生物學家,《自私的基因》作者

《當下的啟蒙》是我2018年zui ai的書之一。這本書充滿了樂觀精神,書中內容當然有可以探討的餘地,也正因此,這本書是如此有趣!

——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簡史》作者

這本書棒極了!平克在一個非常廣泛的尺度上衡量了人類的進步,從健康狀況到戰爭、從環境到幸福、從貧富差距到生活質量,應有盡有!

——《紐約時報》

振奮人心的鴻篇鉅製!

——《經濟學人》

一部激動人心的科學作品!

——《科學》

《當下的啟蒙》充滿了令人驚歎的數據和有趣故事。

——《金融時報》

平克雄辯地證明:自啟蒙運動以來,人類歷史的主線是進步。

——《科學美國人》

平克對於人類進步的研究清晰又細緻,太鼓舞人心了!

——《出版人週刊》

人類的進步絕對不是誤打誤撞的奇蹟,而是理性在暗夜裡英雄主義的抗爭。平克也絕非淪於精英主義的自我陶醉,而是恰如其分地闡釋啟蒙思想這個稀釋在幾個世紀裡的概念的現世意義。

——豆瓣網友gavin.j

此書可以顛覆人們關於自身處境和當前人類境況的錯誤觀點與感性判斷。作者對於人類的現在和未來,抱持鮮明且有理有據的樂觀態度。用數據和事實證明,當今這個時代,是人類歷史上zui hao的時代。不只是比歷史好一點,而是好很多。不只是在某幾個方面遠超以往的時代,而是在幾乎所有方面都優於過去。這一切進步和成就,源於對啟蒙運動核心觀念的踐行:理性、科學、人文主義。這些觀念和價值,需要通過新一輪啟蒙運動來捍衛併發揚。它們是人類及每位個體解決自身所面臨的問題的zhong ji武器。

——豆瓣網友林雪哲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圖書目錄】

前 言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第一部分 啟蒙運動

01 勇於運用自己的理智

02 熵、進化與信息

03 反啟蒙

第二部分 進步

04 進步恐懼症

05 壽命

06 健康

07 食物

08 財富

09 貧富差距

10 環境

11 和平

12 安全

13 恐怖主義

14 民主

15 平權

16 知識

17 生活質量

18 幸福

19 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20 進步的未來

第三部分 理性、科學和人文主義

21 理性

22 科學

23 人文主義

致 謝

參考文獻

注 釋

譯者後記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慼慼。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歡迎關注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一日一書 ‖《當下的啟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