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1990年美國暴打薩達姆之後,為何沒有攻入伊拉克?

非夢王子


1990年8月伊拉克出動10萬大軍悍然入侵鄰國科威特,不到十個小時伊拉克軍隊就佔了科威特,把科威特變成了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美國隨即在聯合國的授權下組建了近70萬人的多國部隊進行干預。當戰爭開打之後人們赫然發現原來戰爭早已不是自己原來所熟悉的樣子:美軍超過300架C-141和C-5向海灣地區快速集結,在沙特達蘭空軍基地每7分鐘降落1次,22天的運輸量就超過了1949年柏林空運11個月的量。與此同時美國的運輸船從全球戰略基地運來物資,三艘的運量就已相當於3000架C-141的運量。海空並用運送30天后海灣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名美軍。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4個月美軍又繼續晝夜不停地搬運,最終50多萬名士兵、近2000輛主戰坦克集結,運送物資達1200萬噸!本來以為美軍在中東沒什麼軍事力量存在的薩達姆還做著“強龍不壓地頭蛇”的美夢,這麼一看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力量是呈幾何級數在膨脹啊。本來人們以為美國與伊拉克那麼多坦克、裝甲車相互對峙,是要打現代版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戰”,伊拉克甚至還指望利用人海戰術在巷戰中打擊美軍。結果戰爭一開打佔據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的多國部隊就先行摧毀了伊拉克的預警雷達及相關設施,佔據絕對制空權優勢的多國部隊最終幾乎在沒怎麼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就在不到兩個月內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協議。這場戰爭給伊拉克造成了二千億美元左右的直接經濟損失,伊拉克軍隊在海灣戰爭中整體作戰能力損失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四十多個師被摧垮,傷亡人數達八點五萬至十萬人,而伊拉克海軍在這次戰爭中完全被摧毀。相比之下聯軍方面付出的代價是陣亡223人、負傷697人、被俘13人。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並沒趁勝攻入伊拉克,而是在與伊拉克達成停火協議後停止了軍事行動,直到時隔13年後美國才再次啟動伊拉克戰爭。那麼為什麼海灣戰爭時期的美國不趁機攻入伊拉克境內推翻薩達姆政權呢?事實上當時的伊拉克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擁有10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大約48萬預備役部隊,近6000輛輛坦克、3700門火炮、7500輛裝甲車、700多架作戰飛機。除此之外伊拉克還有中東最完整的現代化綜合防空體系——其“KARI”防空系統包括:4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16個截擊引導中心、70餘個防空指揮與報告中心。伊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力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在經過8年的兩伊戰爭的錘鍊之後伊拉克軍隊的實戰經驗也相當豐富。儘管在戰爭中伊拉克損失慘重,但仍有15萬現役軍隊,可動員的最高兵力高達百萬。而且當時薩達姆的軍隊對於薩達姆還是比較忠誠的,這和在歷經美國十餘年封鎖制裁後國內矛盾空前激烈的伊拉克不可同日而語。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勝就是因為依託先進科技掌握了制空權、制電磁優勢,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這種依託於新式電子技術的高科技戰爭儘管已展現出強大的力量,但還遠遠達不到成熟的地步。當2003年美國重啟伊拉克戰爭時實際上在隱形飛機、電磁干擾等軍事科技領域已佔領絕對優勢,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儘管美國也已在軍事科技領域佔據先發優勢,然而各種新式技術都還處於被系統整合之前。以美軍當時的實力利用軍事科技優勢足以在幾乎不需要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可一旦攻入伊拉克境內恐怕仍不可避免會與伊拉克發生激烈巷戰,這和2003年的形勢是完全不一樣的。

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在美國的政治體系框架之下總統只有對外使用軍隊的權利,但必須獲得國會的通過,只有通過國會上下兩院聽證會投票通過才可以對外用兵。在這種體制下美國如果要發動戰爭在相當程度上必須遵循國內民意,而美國人對戰爭傷亡又格外看重——越南戰爭就是因為傷亡過重導致國內反戰浪潮高漲,最終迫使美國撤出了越南。事實上在海灣戰爭之前薩達姆就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國社會連一萬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在他看來: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曾有過被越南、阿富汗這樣的小國利用本土作戰的地緣優勢打敗過,只要自己對美軍造成較大傷亡就會迫使美軍自動撤退,正如之前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一樣。事實上薩達姆的分析也並非全無道理——這時美國國內對是否動武的確存在爭議:當時美國國防部後勤局對傷亡情況的模擬結果是:死亡人數1.5萬到1.7萬。美國民眾表示不能接受這一結果,甚至有人直接質問當時的老布什總統:“你是否會把自己的孫子送上戰場?”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曾一度試圖與薩達姆進行和解,然而薩達姆見美國人主動提出談判並沒見好就收,反而得寸進尺的強硬拒絕了美國要求其從科威特撤軍的要求。薩達姆以為美國不會為了科威特這樣的彈丸之地而真正下血本大動干戈,然而他失算了:自二戰以來美國就致力於維持自己的世界霸權,這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堅決避免某地區出現一國獨大的區域霸權。尤其是考慮到中東地區對美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的巨大意義,身為產油國的科威特又怎會不涉及美國利益呢?事實上當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之後美國已然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同時聯合國也只授權美國組建多國部隊干預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這意味著美國的行為至少在名義上看起來是師出有名的正義之舉,因此也得到了相當一部分阿拉伯國家的支持。可如果美國一旦攻入伊拉克境內就顯得師出無名了,而美國的阿拉伯盟友也未必會支持這種公然對一個阿拉伯國家的入侵行為。

當然有句話叫做“計劃沒有變化快”——即使一開始美國的戰略意圖只是迫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那麼隨著戰事的順利發展就沒想過索性趁機連伊拉克也一併拿下?對此我們無法判明當時的美國決策層究竟是怎麼想的。也許他們當時曾一時有過拿下伊拉克的念頭,可最終還是選擇與之達成停火協議。這就涉及到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根本原因了——顯然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不是為了侵佔伊拉克的領土,因為殖民時代早已過去,即使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美國也沒吞併伊拉克,而只是扶植了相對親美的新政府。那麼既然不是為了侵佔伊拉克的領土,那又是為了什麼呢?其實我在上文的敘述中已從側面提到了美國對伊拉克動武的原因——這其實就是為了霸權。美國不能容許某一區域出現一國獨大的現象,尤其是在事關石油美元霸權的中東地區更不能允許。當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後美國實際上並沒放過伊拉克——儘管不再使用直接的軍事手段打擊伊拉克,然而在此後的十餘年間美國一直對伊拉克實現封鎖制裁的政策。其實如果我們以更為宏觀的視角看待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那麼我們就能發現:這兩場戰爭之間實際上是具有連貫性的。儘管兩場戰爭相隔13年,可在這13年裡美國其實一直在打壓伊拉克,只是把打擊方式由直接的軍事打擊換成了更為隱蔽的手段。我們可以把這種方式理解為圍而不攻的消耗戰——我可以一下打下你,可這樣做損失太大,所以我暫時不打你,但斷絕你和外界的一切聯繫,等到你彈盡糧絕精疲力盡之時再一舉拿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帶領聯合國軍,包括埃及,沙特,阿聯酋等國的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薩達姆80萬大軍,打的無還手之力。當時美國基本使用巡航導彈,定點清除式戰鬥。依據中情局關於薩達姆軍力部署,和主要軍事設施的情況,通過導彈,幾乎將薩達姆地面指揮系統打癱瘓,薩達姆空軍根本不敢升空,最後薩達姆在損失了大量裝備,15萬精銳共和國衛隊的情況下,徹底撤出科威特,海灣戰爭宣告結束。很多人都會有個疑惑,為何此時美國不趁勝追擊,直接打進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第一,薩達姆實力依然很強。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雖然損失了很多先進裝備,還有15萬軍隊,但是,其國內依然還有百萬雄獅。這仍然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當時薩達姆的軍隊對於薩達姆還是比較忠誠,並沒有像伊拉克戰爭,那樣一觸即潰。因此,美國如果此時登陸作戰伊拉克,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和人員傷亡。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

第二,聯合國的阻力。美國海灣戰爭的發動,有聯合國的授權。但是聯合國的授權主要在於阻止薩達姆吞併科威特。並沒有讓美國入侵伊拉克。所以,美國一旦要入侵伊拉克,那麼聯合國不會同意,原先支持美國的中東國家也會反水,美國正義的行動,立馬就會成為以強凌弱的入侵,所以對於美國來說是不明智的。


第三,美國還沒準備好。我們分析看到,2003年,美國為何發動伊拉克戰爭,那是因為伊拉克在美國封鎖制裁下,已經民不聊生,奄奄一息,國內民怨沸騰,軍隊離心離德。而且美國情報滲透已經很透徹,可以說是萬事俱備。所以美國開打後一擊而中快速解決問題。但是,在海灣戰爭時期,美國還沒有這方面的充足準備,同時伊拉克內部經濟沒什麼問題。內部則比較團結。所以對美國來說一擊而中的把握幾乎沒有。因此,對於美國來講時機不成熟。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海灣戰爭是美國發動的最後一場機械化戰爭,機械化戰爭的特徵就是大兵團作戰,海灣戰爭也是如此,這和2003年的現代化聯合作戰不同,海灣戰爭還是分為大規模空襲階段和大規模陸地進攻階段兩個階段,並不是聯合的作戰,這樣效率受到影響,聯軍龐大, 後勤支撐沒有做好準備,而伊拉克當時本土作戰,還有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存在,這是美國難以一口氣吃掉的,這和2003年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海灣戰爭時期的伊拉克陸軍機械化部隊,這樣的部隊在機械化戰爭時代不是那麼容易擊敗的。


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兵力超過70萬,飛機數千架,坦克和裝甲車輛4000多臺,航母8艘,分散部署在寬闊的沙漠地帶和波斯灣上,而盟軍司令部要對這麼多國家、軍兵種部隊實施高效的指揮控制,協調一致地對伊拉克軍隊實施大縱深、快速機動的空地一體作戰,沒有穩定可靠的通信保障是不可能實現協同動作的,而當時聯合作戰才剛剛開始進入發展期,並沒有能力提供這樣的系統。

伊拉克軍隊擁有化學攻擊的能力,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就曾經多次使用過化學武器,使伊朗軍隊苦不堪言。海灣戰爭中,美軍為了防禦伊拉克軍隊的化學武器襲擊,除了實施核威懾,聲稱以核報復作為回擊伊拉克軍隊使用化學武器的對等手段外,還紮紮實實的進行了核生化防護的各種準備。

圖為聯軍的空軍基地,大量的作戰裝備需要進行後勤保障。


美軍先後在海岸地區部署了4個陸軍化學營營部、12個重型洗消連、12個雙重任務連、3個煙幕連、4個核生化偵察排以及若干個防化增援小隊。整個專業防護力量包括45個單位,6028名士兵,450多輛專業偵察、探測、洗消和發煙車輛。多國部隊還向每位參戰人員配發個人防護服和裝具,為一線作戰部隊配備化學報警器材、偵毒器材和防護帳篷。在沙漠盾牌行動期間,各部隊還進行了防生化訓練和演習。為了及時救治化學戰傷員,美軍還專門調用了2艘醫院船開到了海灣地區。可以說多國部隊從最壞處著想,做好了核生化防護的充分準備。

此外,多國部隊的其他作戰保障也在進行,如在導航定位方面,美軍使用GPS系統對海灣部隊和艦隊進行導航和定位服務,並緊急採購了數千部導航星全球定位機動接收機,優先裝備了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電磁頻譜管理上,針對海灣戰爭電磁環境惡劣、電臺數量多以及武器系統發出的電磁波、對敵方的干擾等情況,美軍採用了AN/TR2Q-35(V)和AN/TRQ-42(V)戰術頻率管理系統,以避免電磁信號互相干擾,造成混亂。

要滿足70萬人的吃喝,這需要源源不斷的提供各種物資,當時聯軍的後勤還沒有準備好。


但是這個時期,所有的先進武器都處於被系統性的捏合成整體之前的時代,他們還是各自為戰,比如伊拉克就曾將利用兩個機械化師遲滯了聯軍陸軍的突進,這也證明在機械化戰爭時代,如果聯軍攻入伊拉克,那麼從各種軍事理論和系統到後勤保障上,都沒有做好準備。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你是指1990年海灣戰爭吧,海灣戰爭美國出兵理由是解放科威特。所以戰爭主場是在科威特以及伊拉克的部分領土。在伊拉克投降後,美國沒有理由再攻擊伊拉克。而當時美國也確實很想侵入伊拉克,當時就子虛烏有的懷疑伊拉克有生化武器。但是當時美國是拉著一群國家一起解放科威特的,以蘇聯為首的國家反對入侵伊拉克,所以最終也就不了了知了。而其實一直到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打完了,美國也沒有找到伊拉克使用生化武器的有力證據。

所以,美國那時候沒有推翻薩達姆政權,完全是因為師出無名。畢竟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個911在等著美國。


歷史臆想愛好者劉宇


那要問老布什了,91年聯合國授權多國部隊把伊拉克從科威特趕出去,當伊拉克軍隊退至幼發拉底大橋後,大熊斯瓦茲科普夫主張一鼓作氣,全殲伊軍,老布什叫停,理由是聯合國授權的是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而不是消滅伊拉克。這就是政治家與軍事家的區別,師出有名麼。


太陽125933863


小編,應該是1991年吧?當時美國及世界幾十個國家是受聯合國之託解放科威特的,薩達姆被打怕打殘了已經宣佈從科威特撤軍了多國聯軍已經沒有理由再繼續進攻伊拉克了,只能眼睜睜的在河對岸看著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屠殺伊拉克庫爾德人,薩達姆是個禦敵無方殺民有法的惡魔


普通人149136064


因為美國只想恢復科威特的主權!並不想消滅薩達姆!為了地區力量的平衡,美國敲打薩達姆的目的是改變薩達姆的政策,使薩達姆聽從美國的話,繼續和伊朗糾纏下去!沒有想到薩達姆並不領情,薩達姆更沒有想到和美國對抗沒有好下揚!在有關國家的暗助下,薩達姆走向了和美國對抗的不歸路!為了威脅美國,薩達姆有意無意的暗示伊拉克有核彈,這反而又成了美國,西方國家制裁,檢查伊拉克的藉口!為了擺脫制裁,薩達姆冒天下之大不韙,棄用美元結算石油,影響了美國的美元地位!終於美國下定決心消滅薩達姆!而這個時刻,暗助薩達姆的國家又不敢站出來幫助,導致薩達姆被消滅!其實薩達姆臨死以前,最恨的就是有關國家!但是,美國消滅了薩達姆以後,伊拉克遜尼派式微,什葉派坐大!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伊拉克伊朗成了盟友,所以第二次海灣戰爭,薩達姆美國兩敗俱傷,得益者是伊朗!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第一次海灣戰爭,確切地說應該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12國聯軍在聯合國的授權下,以恢復科威特的領土完整為名,而對伊拉克進行的局部戰爭。其實美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檢驗它的最新高科技武器,比如制空、制電磁、精確制導等,同時也要通過這次海灣戰爭,加強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強化與海灣地區國家的軍事和政治合作,從而使美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在該地區駐軍。另外,通過這樣一次戰爭,還可以鞏固一下美元在世界的主導作用。最後,伊拉克在美國長達42天的空襲,以及在科威特和沙特與伊拉克的邊境地帶100多小時的陸戰下,不得不從科威特撤軍,並最終接受了聯合國660決議。當然了,美國的主要目的完全達到了,就沒有必要進入伊拉克。至於說後來美國借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生化武器,支持恐怖分子之名進行的第二次海灣戰爭,那是後話。總之,美國每次要對一個國家發動戰爭之前,都要先大搞輿論戰,然後找個莫須有的罪名,再堂而皇之的進行赤裸裸的侵略。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個千瘡百孔,難以收拾的局面。


否極泰來139260168


原因有很多,雖然當時美國為首的國家,在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進行了閃電戰的進攻,使伊拉克軍隊大敗而歸,完全撤出了科威特,但是薩達姆依然牢牢的把握著伊拉克百萬大軍的指揮權,雖然伊拉克軍隊沒有做像樣性的反抗與進攻,但經過兩伊戰爭的伊拉克軍隊實戰實力還是很強的,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完全消滅掉,特別是陸地上伊拉克號稱百萬大軍的陸軍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就地消滅掉的,必須出動大規模的地面部隊與伊拉克軍隊進行巷戰,再加上當時的薩達姆還沒有接受後來的聯合國經濟制裁,手中的石油還可以換取大把的鈔票,還可以穩定軍心,再加上薩達姆阿拉伯復興黨的多年在軍隊的經營,有很多薩達姆的鐵桿支持者與粉絲,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沒辦法一口氣完全佔領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如果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這樣做就完全超出了聯合國的授權,將會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將為遭受全世界國際社會的反對,因為入侵伊拉克發動地面戰爭將會造成很多人員與平民百姓的死亡,將讓那些西方國家標榜的人權自由民主至上的謊言一被揭穿,聯合國授權的神主牌與聯合國的權威將會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挑戰,聯合國名義將受到損傷,致使聯合國處於難堪之境,所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沒有對伊拉克發動全面入侵地面戰爭,因為將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以前說的為維護世界和平的謊言將被國際社會看穿,所以當時美國暫緩全面入侵伊拉克戰爭,推之尺推翻薩達姆的行動,改用以聯合國授權的方式已經濟制裁為主困死薩達姆的金錢來源,達到後來順利的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的重要殺手鐧。


鐵木真1651636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