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年純收入20~30萬,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處於什麼水平?

陳琦


按照一年純收入20~30萬元的水平,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去除那些企業高管的高收入之外,在所有普通工薪階層中肯定是處於中上游的。

我們從北京市統計局今年早些時候發佈的數據來看,2018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達到10萬以上,而這遠遠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也是唯一超過10萬元的城市。

但要是以您說的純收入20萬元以上來看,那明顯是很高的,如果一年下來有30萬元的收入,最起碼可以在北京購房6-10平方米㎡的房子。而這是其他普通工薪階層根本在北京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當然,比起那些年收入100萬甚至千萬元以上的高薪人群來說,30萬元也不算什麼。

總之,相對來說是比較不錯的群體,畢竟北京市的平均年收入也就10萬左右。那麼,你明顯已經跑贏80%以上的人群。


東震木


我覺得你說的純收入是扣除所有開銷和稅費的,那麼你的毛收入其實是不好預測的,因為如果你掙100萬花80萬也是有可能的;我們姑且認為你是年薪50~100萬左右吧;

這裡面有幾個權重,房子,車,孩子,有無貸款,家庭開銷等等;

這些全是要花錢的,我來說一下我在北京真實的開銷吧,先說家庭開銷,沒孩子保守估計要1萬每月,有孩子至少要兩萬,這就是12~24萬沒了,如果有房貸那麼保守也是這麼多錢沒了!加上車子一年開銷,25~50萬之間吧!

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不是做生意,或者祖上有產業,你的職業高峰期就是10~20年,但是高額開銷會持續30~50年,而且還會增長!

所以呢北京本地有房有車有娃的家庭都很焦慮,更何況其他在北京打拼的人呢!在職業高峰期儘可能的多掙點錢沒錯的,抗風險吧,這樣命運才能在自己手裡!



白大仙說說


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你的年齡,是你一個人收入20-30萬。

還是一個家庭收入20-30萬。以及你的戶口是哪裡的。

這都是直接影響到你的生活水平的因素。

舉幾個列子吧。

1、我認識一個小姑娘,不到三十,沒有結婚。

在國貿上班,每個月20000多,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收入達到了您說的20-30萬。

可是,她基本是月光族。

她自己說:我們工作的環境,老闆和合夥人都是高消費的,有時候中午會一起吃飯。

AA制,可是老闆他們去的地方都是人均一兩百的館子。

你不去,就顯得不合群。

去了就是高消費。

怎麼辦。

有時候前輩還要和自己一起去逛國貿,萬達。

稍微上點檔次的衣服就好幾千。

再有化妝品。。。。

這些消費舉不勝舉。

2、我還有一個親戚,兩口子都掙20-30萬。

他們買的房子還房貸要20000多。

孩子要上貴族學校,學費一年就十幾萬。

有兩個車,就是兩個車位。

我們不提買車位的費用,就說一個月的車位的服務費。

就是一千多。

這都是支出。

所以,他們的收入看著不錯。

在北京也是月月光。

2、當然,還有舒服的人。

家裡有房的北京人。

家裡拆遷給了兩套房。

一套在單位附近,一套在五環外。

收著一套的租金,掙著20-30萬的工資。

本人又是北京人的性格。

在穿衣和形象上沒有特殊的要求。

穿的衣服是幾百塊一身的中檔名牌。

不用化妝美容。

吃飯就是北京特色,時不時的來一頓滷煮炒肝兒。

煎餅果子。

越是有錢就越能存錢。

這三種情況,您是屬於哪一種呢?

要我說,各有各的樂趣。

您說呢?

哎,別急著走,關注一下唄,點個贊也行,實在不行就交流一下?


九門吏部尚殳


你說的這個純收入是什麼概念?如果按照術語,年純收入,指一年勞動所得的所有收入減去產生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也就是說,你全年總收入減去總支出,剩餘二三十萬元。如果這個水平,你即使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大都市,也是80%以上的人上人了。北京的富人很多,千萬億萬富豪畢竟只佔一小部分,大多數人還是工薪族。純收入二三十萬元,相當於年收入四五十萬元。別忘了,北京2018年社平工資才10300元,你超過4倍。

但是,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比如說,你沒有北京戶口、有沒有北京住房、有沒有北京號牌的汽車。這是你一個人的純收入,還是你一家的純收入?這些問題都要計算。

也有可能你的概念不清楚,你把稅後收入當作純收入。你認為稅後拿到手的就是純收入,那麼你稅後二三十萬元,又要分有房沒房有戶口沒戶口了。

第一種,你的純收入指扣除支出後的淨利潤。這個收入還是可以的。如果你有北京戶口北京住房北京汽車的話,這二三十萬元,你還可以做許多事情。比如,一年出國一兩次度假遊,可以偶爾買個名牌包包,可以送孩子去最好的國家留學。但肯定不是富人生活,起碼算箇中產小資生活吧。前提是,不要生大病,不要遇到大事,不要碰到碰瓷的,不要撞傷老太太,不要被騙了,不要找情人被無窮無盡的要錢(如最近的國民大叔都不堪忍受)。反正你攤上一個大事,你照樣被打回屌絲原形。

第二種,你的稅後收入二三十萬元。你就是一個一般人兒,還是一個屌絲。稅後二三十萬元的人群:企業中層人員、互聯網企業的技術骨幹、金融行業的優秀者、有點才華的畫家作家自媒體人、小公司老闆、小飯店小超市老闆、有點創收能力的老師、敢收紅包的醫生、有點成果的大學教授等等。這些人如果租房、打車、送孩子去國際學校(一年二十萬),估計也剩不了多少了。

第三種,就算你純收入二三十萬元,如果你想買套房子。二三四環的新房子,你就斷了念想吧。五環邊的新房子,高檔小區新房子也十萬了,買一套一百平米的兩居室,也要一千萬了,你需要掙四五十年。買箇舊房子,也要五百萬元,你需要掙二三十年。看看周圍,你收入不算低,但你連個自己的家都難以擁有?大家都活得不容易。


職場火鍋


假設一年純收入是26萬,一般單位最後會有年終獎,所以除去年終獎你大概年收入24萬,那麼12個月平均月薪2萬。2萬的月薪,在北京大概是在大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了起碼5年以上(可能還不止)的水平。但是月薪2萬,除去五險一金(都按最高標準繳納),到手只有13500多,其中公積金因為可以提取,所以差不多是15000塊。

當然,工資應該分行業。比如搞技術、搞金融的,起薪就應該是這個數目,如果樓主是大文科背景出身,那真的還算不錯了。

比完了薪資水平,來算算生活水平。如果你在北京有房,這一切都不用再說了。如果是外地人的話,想要住在三環內,租金平均在3000左右,那麼你除去租金大概能花1萬。接下來怎麼花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有朋友到手1萬2的薪資,每月只能淨存2000,年終出去旅遊全靠年終獎救濟。為什麼呢?因為她喜歡出去吃飯、聚餐、玩耍,女生的話,還有買各種化妝品、衣服、包包。這麼說吧,如果沒有強大的定力,北京是很難存錢下來的,尤其是你的工作環境中周圍的人都在怎麼消費,會在無形中影響你。例如互聯網公司,大家花錢的氛圍就很開放,很愉悅;如比如我在機關單位工作,就算可能其他人有錢,平時上班衣服穿的樸素,包包不被名牌,上班騎車,很少有人帶妝上班,所以口紅買多了可能都會生鏽。這種氛圍,漸漸地,你就會沒有花錢的慾望了。。。。花錢捯飭自己,給誰看?

20多歲的年紀,還是多存存錢吧。這樣的收入算是標準中產了,很多北京985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工作後第二年差不多也是能拿這個數目的,我身邊有一半的人是這個薪資水平。不過接下來的生活水平和理財什麼的,還是要修行了。


南方駱駝


一年純收入20到30萬,在北京這樣一線城市,處於什麼水平?如果屬於北京本地人,在北京有房子的人,一家三口過的還算小康水平,如果屬於外地人,在北京無房無戶,在北京也就是一箇中下水平。

在北京年純收入20萬到30萬元,三口之家,平均每人10萬元,家庭開支平均每人5萬左右,一年就需要15萬元,剩下的5萬到15萬元,如果北京租房住,一個三口之家,至少要租個一室一廳的房子,每年開支需要5到6萬元,如果自己買房子,現在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500到800萬元,首付30%,需要200到300萬元,你需要北京工作1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每月還貸3到5萬元,如果是這樣的生活,年純收入在北京20到30萬的人,日子是非常緊張的,可能連幾身好點衣服買起來都比較困難。

北京是一個人才扎堆的地方,從個體來看,一年純收入的確不少,但是從過日子的角度來看,在北京一年純收入20到30萬真的不高,如果和內地的成都和重慶相比,也就相當於重慶和成都的10萬年薪的水平。我們不拿房價來作比較,因為真的沒有可比性。在重慶或是成都,如果年薪30萬,五年買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北京五年下來只夠買10平方分米的房子,你說這日子還怎麼過?從日常生活來看,在重慶早上吃碗小面6元錢,在中午20元一份的盒飯可以達到二葷二素,那麼在北京50元一盒的午餐,那真是沒法比。

哈哈,說了這麼多,最終就是一句話,在北京一年純收入20到30萬元,屬於中下等生活水平。當然如果屬於當地有房有車來看,應該是中上水平,如果外地打工族,不在北京買房買車,以後錢找夠了回老家來消費,你可能也算有錢人,但想在北京買房置業,安家落戶,最後的可能你還是北京的中下層人員。


幫兄愛唱歌


一年純收入20~30萬,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處在中等收入水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產家庭。

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有錢的人太多,高收入的人也太多,千萬不要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與人家攀比,在這種一線城市你想攀比受傷的只是你自己,一線城市富豪太多,牛人太多,水太深。生活在一線城市要學會夾著尾巴做人,低調做人,千萬不要像小城市的有些人那樣,動不動就攀比,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普通人是沒有資格攀比的。

一年純收入20~30萬生活在一線城市,如果你有房有車,就是個幸福的中產階層了,就是中產家庭了。如果你的工作是穩定的,你的生活是穩定的,你就是非常幸福的。

其實最幸福的人就是你這種一年純收入20~30萬的人,這個群體的人工作穩定,生活穩定,一切都是穩定的。太高收入的人,操心的事情太多,收入高和地位高的人,在今天的社會,如果你的智商和情商不夠的話根本駕馭不了,各種明爭暗鬥太複雜,稍微不謹慎就可能出問題,一出問題都是大問題。

一年收入純收入20~30萬的中產家庭,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幸福指數也是最高的。至於你處在什麼水平,不要去攀比,你自己生活滿意就行了,你自己覺得幸福你就是最幸福的。

您的企業發展或理財投資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財富總管投融資聯盟圈子或到財富總管諮詢。誠邀全國各地有資源、有能力的合夥人加盟財富總管(www.財富總管.com)。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融資,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一年純收入二三十萬在北京應該算是中等收入的水平了!

我認為的純收入二三十萬是除開了五險一金和扣稅之後的工資,如果是稅前你的工資應該在4萬元左右,這個工資在工薪階層中應該算是中等收入水平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這個收入雖然不錯,但想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買套小三居還是比較難的,畢竟稅後一年才二三十萬元,在北京買套房怎麼著月供也在1-2萬左右,這樣你一年的收入裡面有近一半的收入都用來還房貸了,壓力大不大可想而知,如果是不買房的前提下,那麼你這個收入可以在北京過的不錯,只是要租房住。

如果你的純收入是除開了各項稅前和個人開支後的純收入,那麼你這個工資就算比較高了,你的年收入流水可能有七八十萬甚至更多,在北京這種城市不僅能夠買的起房,對於生活中的其他開支還能夠應付,關鍵是這些都支出了你還有二三十萬的存款。

如果你是比較穩定的工作,那麼你這個收入基本上過完這輩子是被多大問題的,如果是做生意賺到的錢,只能說你的生意還做的不夠大,後期生意好不好做將會影響到你的收入。

一線城市不僅房價貴,而且各方面消費也很高,在我看來如果想要在北京過上買房舒適的生活,年收入稅前要達到100萬是比較合適的,因為你買房月供就要佔到工資1-2萬元左右,教育、日常等消費的開支可不低,在北京讀個幼兒園,一年花上大幾萬甚至10萬很正常,平時家裡人吃的穿的也不會太便宜,一年的家庭開支至少都要準備二三十萬元。

一個家庭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房貸車貸家庭開支後每年還能有一二十萬二三十萬的存款是最好的,像那種家庭開支完後就月光的,後期的風險壓力會很大!


樓盤網


我現在恰巧處在這種水平,經營著一個小公司,餓不死也吃不飽!姑且來回答一下!

一年純收入二三十萬,首先要看是否除去了基本生存成本,最大頭大概就是房屋了;其次要看自己所追求的生活質量了。雖然題主提到“純收入”,但我想並沒排除生活成本,那些每年花費百萬租別墅,開豪車,年底還能淨剩二三十萬的人大概不屬於題主想問的那類人!

如果年入二三十萬,但沒有自己的住房的人,基本屬於工作了五年以上的普通白領了,比如《歡樂頌》裡的樊勝美,生活偶爾小資一下沒問題,但相當部分收入都付給了房東,還需存錢買房,這部分人也基本是各公司幹活的主力,生活壓力大,不敢生病,不敢輕易失業!在北京,他們不一定比那些有房但年薪十萬左右的年輕人活得瀟灑,屬於有面子沒裡子的一類人!至於什麼水平,中等偏下吧!窗玻璃上的蒼蠅——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想有所突破卻不容易!這類人,還處在財富積累階段,畢竟買房是個大頭,生活質量就不提了!

如果已經有房,那生活就會輕鬆許多,但也要看這二三十萬是純工資還是有相當部分是工資外收入!對於純工資收入的人來說,失業就成為最大壓力,生活的幸福就和公司的命運息息相關!行業變化和公司興衰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花錢雖說不會太吝嗇了,但也不會過分大手大腳,畢竟需要隨時準備一些備用金來應付失業風險!但無論如何,處於中產水平還是夠格的!

最後一種,就是除去衣食住行外,“純”收入二三十萬,而且來源穩定,比如房產出租,銀行理財,各類投資!這類人屬於中產偏上水平!生活會注重質量,工作更在乎成就感,更關注工作體驗而不是工作任務!有事業心的為了雄心壯志工作;沒事業心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為祖國的花朵奉獻青春也挺好!


乾乾34


如果你在北京,一年的純收入能得到二三十萬,那恭喜你,你比大部分人過得好。


很多人會覺得,怎麼可能,在北京一年掙個二三十萬的人,大有人在啊?


可是,他們一年能剩下多少?


所謂的純收入,說的是每年的收入,減掉支出剩下的錢。也就是說,每年到了年底,還能剩下二三十萬。


這就厲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