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感覺曾國藩打呆仗慢慢行軍,看上去違背了兵法的夫兵形象水和兵貴神速,為什麼依然取得了成功?

孫仁文


別那麼看不起曾國藩的“打呆仗”戰術!李鴻章以其為楷模,蔡鍔也推崇,袁世凱也採用,蔣介石也表示要師承。歷害吧?所謂“各師有各教”,你在充分了解了曾國藩的“打呆仗”戰術之後,相信你也會伸出起大拇指了。

那麼,什麼是叫做“打呆仗”呢?從字面上就可以顧名思義,“呆”者,呆板、遲緩也。沒錯!曾國藩行軍打仗就是這樣。他每到一處,必先安營紮寨,深挖壕溝。敵勢強盛時,他堅壁清野,拒不迎戰。敵勢衰微時,他也不乘勝而長驅直入,而是繼續掘壕,層層推進,步步為營。

在安慶戰役中,湘軍使用打呆仗的戰術,不斷地修壘營堡,深挖壕溝,以至地面變形。

軍事家、政治家、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曾是曾國藩的學生,也譏笑過曾國藩不會打仗。正如題主如說,兵法講究“兵貴神速”。一現先機,當迅速出擊。

為什麼曾國藩固執地使用這種打呆仗的戰術呢?

①這是他在比較了湘軍和太平軍的優劣之後,從而採取應對的作戰方案。

太平軍皆農民子弟,武器簡陋,大多為是大刀長矛,槍炮不充足,且射程短,火力小。所以他們擅於野戰,勇於衝鋒陷陣,展開肉搏。適合正面交鋒,近距離搏殺。

但湘軍資金雄厚,武器先進。購有洋炮洋槍,適合遠距離作戰。而如果近距離搏殺,槍炮反而發揮不了優勢,反而還不如銳器。

於是曾國藩採取深掘壕溝的“打呆仗”戰術,用於兩軍對峙狀態之時。穩打穩紮,步步為營。

②圍困敵軍,迫使敵軍既糧草不斷,又無法脫圍,仍然是深挖壕溝,紮緊口袋。然後以炮火攻城。這才將敵軍插翅難飛。

曾國藩這種“打呆仗”的戰術究竟有沒有效果呢?

我們就以湘軍攻陷太平軍的首都天京(今南京)一戰為例。

1861年,曾國藩的湘軍猛撲安慶,使太平軍的天京失去了西部屏障。此後節節東進,開往天京。1862年,湘軍已經圍困天京。次年10月15日,曾國荃(曾國藩弟弟)及蕭太衍部駐紮在天京城東孝陵衛。此時,天京城只剩下太平門、神策門與外界相通了,其它各門都被湘軍構壘營堡或挖掘壕溝嚴防堵死了。

忠王李秀成向天王洪秀全建議:“鑑於湘軍壕深壘固,封鎖嚴密,天京內無糧草,又難以獲得外援,不如放棄天京……”。洪秀全不允。天京城內糧食斷絕,處境艱難。

1864年2月24日,湘軍又在太平門、神策門外駐紮,對天京形成了合圍之勢。曾國荃又用雲梯攻城,但沒有成功,於是曾國荃又從3月開始,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十多處地道,準備將城牆轟塌。

4月27日,天王病逝,天京城內一切軍政事務交由李秀成執掌。

湘軍在5月30日攻佔了紫金山地保城後,居高臨下,可以監視城內的一切動靜。湘軍又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之間修築數十座炮臺,日夜轟炸天京,壓制太平軍的火力,掩護其攻城。

同時,湘軍又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之間填塞大量蘆葦、蒿草,上面蓋上沙土,高度與城牆齊,為攻城鋪平道路。還在距城十幾丈處晝夜不停地挖地道,準備攻城。

(湘軍圍困天京後,在城四周挖溝壕、築炮臺)

6月16日,湘軍齊聚太平門,轟發地雷,城牆被炸開很大的缺口,湘軍蜂擁而入。黃昏時分,天京各城門均被湘軍打開。天京淪陷了。

天京失奪後,李秀成被俘被殺。太平起義軍餘部以及活躍在雲貴高原的少數民族的起義武裝也逐漸被遷滅。

(太平天國後期主要將領:李秀成)

曾國藩就是這樣“打呆戰”。圍困天京八個月,而不急於攻城。花時間,有耐心地在城外掘壕溝、填蘆草、築炮臺。待到太平軍插翅難飛時,曾國藩才十拿九穩地攻城。

這就是曾國藩“打呆仗”的戰術,不急於求成,不急功就利,先將基礎打牢、夯實。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不值得我們點贊嗎?

曾國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和“中興第一臣”,還是名不虛傳的!


衡陽泉湖人歷史觀


那就是曾國藩提出的:“扎硬寨,打呆仗”的思想。

後半句有時候又稱為打死仗,不管是打呆仗還是打死仗,這都很好理解,然而“扎硬寨”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文人出身的曾國藩,在帶兵之初,因為經驗缺乏,曾經被太平軍多次偷襲,吃足了苦頭。嶽州之敗就是一個例子。後來,他總結經驗,思考不足,又通過高人指點,並結合自己的個性,提出行軍打仗安營時必須“扎硬寨”。

所謂“紮營寨”,就是部隊每到一處住宿時,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冰雪,都必須挖掘戰壕。這個戰壕怎麼挖?曾國藩曾經是這樣要求的:

築牆須八尺高,三尺厚;壕溝須八尺寬,六尺深;牆內有內濠一道,牆外有外濠二道或三道;壕內須密釘竹籤。

曾國藩對於這個做法極為看重,他不僅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不打折扣的執行,即使他後來坐鎮指揮,很少親臨前線,但每次湘軍將士出戰,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此事,視為湘軍的法寶。

這個方法弊端是很明顯的,首先,它耽誤了行軍的速度,安營時,部隊要挖溝挖壕壘牆,拔營時又需要將竹籤等一一帶走,非常耽誤時間。其次,它讓部隊減少了訓練和休息時間,更多的時候,湘軍就像一支工兵部隊,走到哪裡修到哪裡。再次,這個方法嚴格執行下來,必然會導致延誤戰機,左宗棠就說過曾國藩用兵“每苦鈍滯”,貽誤戰機。

但是曾國藩就不以為然,堅持要用這個方法,而且憑藉它一支打到天京城下,剿滅了太平天國運動。因為這個方法的優點實在是太大了。

第一,它防備了偷襲,讓湘軍永遠處於不敗之地。自從採用了“扎硬寨”的方法,李秀成多次要偷襲湘軍都無功而返。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更是將此法發揮到極致,攻城時也採用,以致於獲得了“曾鐵桶”的外號。

曾國荃攻打安慶、天京時將這個戰法發揮到了極致。他甚至一圈又一圈的修築高牆和深溝,雨花臺一戰,曾國荃僅帶著兩萬人的“吉字營”湘軍面對李秀成帶著的幾十萬人大戰了四十六天都立於不敗,全靠這個方法。

第二,這也讓湘軍減少了傷亡損失。曾國藩深知,朝廷沒有授予他無限制的權力,他只能從湖湘招募士兵,而兵源是最可寶貴的資源,他沒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將士,不可能用人命去堆積勝利。

因此湘軍採用這個陣法,守城中能讓太平軍無計可施,攻城時,每到一個地方,先不急著和太平軍打,還是扎硬寨,而且是一圈又一圈的扎,知道對方援兵打不進,突圍衝不出,在城中彈盡糧絕才攻擊。所以在湘軍歷史上,陣亡三千人的戰鬥很少,僅僅在武昌出現過。

曾國藩立下不世之功,可是後人彷彿數不出他的經典戰役,他彷彿就是在不斷的圍城挖壕之中,又笨又慢的贏得了一仗又一仗。

別人說他不善奇謀,他就不不指望自己能有什麼奇謀,更不認為自己善於帶兵,他在意的是自己先不輸,這樣每一次贏一點,積小勝而大勝,直至完勝。他如同最高明的拳師,每一招都是大巧不工,從不投機取巧。

同樣,也就是這個方法,培養了湘軍獨特的氣質。那就是老老實實,從不投機取巧,不麻痺大意。他們知道,勝利不是靠一兩個雕蟲小技能獲得的,而是憑藉紮實的基本功,靠著吃得苦霸得蠻的倔強作風而取得的。



御前帶刀侍衛


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是非常有效的戰法,看起來慢,實際上效果好,最後打敗了太平軍。這是雙方軍隊的特點造成的。我們分別看看他們的長處和短處。

1.湘軍兵少兵精,太平軍兵多精兵少

曾國藩從建立湘軍的開始,就特別注重將領的選拔和軍事訓練,他按照戚繼光的訓練方法訓練湘軍,所以湘軍人數雖然少但是都是精銳,戰鬥力強。

太平軍的精兵往往都是廣西來的老兵,信仰深,戰鬥力強,但是人數越打越少,而且天京事變中自相殘殺,損失慘重。其他的部隊,饑民多、俘虜兵多,缺乏訓練,戰鬥力不強。

2.湘軍糧草充足、武器精良,太平軍後勤補給不如湘軍

湘軍有一個大管家胡林翼,在九省通衢武漢坐鎮,給湘軍提供兵源、糧餉等,而且湘軍水師戰鬥力強,控制了長江,源源不斷的支援前線。

而太平軍沒有建立有效的籌糧籌款的後勤保障體系,長江又多半被湘軍控制,所以後勤補給遠遠不如湘軍。太平軍的武器大刀長矛比較多,火器相對湘軍比較少,而湘軍的火器已經佔到了一半。太平軍的武器,除了李秀成的部隊比較精良外,其他部隊的武器還是相對原始。

3.湘軍不善野戰,善於深溝高牆圍困。太平軍善於野戰,被圍後只能死撐。

湘軍步兵多,在野戰中多次被太平軍伏擊,在運動中多次被殲滅,所以湘軍逐漸開始以圍困為主,每到一地,先深溝高牆修營地,圍困太平軍,所以看起來雖然慢。但是人數多的太平軍反而被人數少的湘軍圍困在據點裡。

太平軍善於野戰,多次在運動戰中取勝,但是當被圍困的時候,湘軍切斷了補給,只能死撐到最後一刻。

4.湘軍打殲滅戰,太平軍全軍被殲滅

湘軍圍困住安慶、南京等地後,長期圍困,最後突圍的太平軍極少,基本全部被消滅。

所以,看起來慢,實際上快。否則太平軍只是被擊潰的話,很快就會重整旗鼓,再次壯大。事實證明,結硬寨打呆仗是太平軍的剋星。


陳健4396


一提到曾國藩,大家就會想到一句話:“結硬寨,打呆仗”,意思是說曾國藩打敗太平天國的訣竅就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取巧,不投機,始終掌握戰略主動,這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不過,仔細想想“結硬寨,打呆仗”這種打仗的方法其實是違背軍事常識的。

一般來說,在戰場上,攻守雙方,心急的是進攻一方,防守一方反而不著急。為啥呢?因為攻城這事其實很危險。長時間攻不下來戰略要點,會延誤整個戰場形勢,更麻煩的是,敵方援兵隨時可能趕到,自己被人反包圍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到時候外面的援軍往裡攻,城內的守軍衝出來,內外夾擊,可就是大敗啊。

也就是說,樂於“結硬寨,打呆仗”,不怕耗時間的,一般都是防守方,很少見到曾國藩這種進攻一方卻要去“結硬寨,打呆仗”的。

那麼,曾國藩為什麼會採用這種怪異的戰法呢?

說到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太平軍其實在湘軍之上。在幾次硬碰硬的對決中,湘軍都是慘敗,以至於曾國藩屢次要自殺。

但湘軍在一個方面明顯優於太平軍。實際上,說太平天國就敗在這上面,也不誇張。

湘軍的優勢就是糧餉充足,太平天國卻始終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糧餉供應系統,各軍所需糧餉,要分頭自籌,一旦進入戰場,就不再有後勤補充。

這樣的結果就是,兩軍一旦開仗,即使初期太平軍憑藉戰鬥力取得優勢,也很難持久,戰事一拖延,糧餉就供應不上,不管打贏打輸,都要撤離。

湘軍這邊呢?卻是糧餉源源不斷運上來,暫時被打敗,沒關係,回去吃飽了明天接著打。所謂“屢敗屢戰”的背後,不僅有主帥的頑強意志,更重要的,是大兵們能按月領銀子,天天吃飽飯。

實際上,即使在缺糧的情況下,太平軍也有過不少頑強作戰、繼續堅守的例子。

相比之下,湘軍這邊只要供應出現問題,立刻士氣低落、紀律鬆懈。

有一次糧餉短缺,軍中不得不喝粥度日,曾國荃急得團團轉,說:“一月不破城,必成瓦解之勢。”正因為糧餉極為重要,所以曾國藩對籌餉官紳大加讚揚,說他們的功勞不比前線的官兵小。

可見,湘軍之勝,其實主要勝在經濟上。而太平天國之敗,主要也是敗在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財政制度,停留在“遊寇”狀態。作為湘軍主帥,曾國藩不僅在政治、軍事上有過人之處,在經濟上,也是個理財高手。

從湘軍的成立、發展、壯大,到最終戰勝太平軍,解甲歸田的整個過程中,曾國藩出色的經濟才能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說起來,曾國藩的經濟能力,也是被逼出來的。

太平軍來勢兇猛,咸豐皇帝不得不允許曾國藩在湖南組織軍隊,可是錢肯定是沒有的。

一方面清朝當時財政很緊張——長江下游的財賦區都已失陷,另一方面,鑑於明朝的歷史教訓,清廷不敢在國內加捐加稅。對曾國藩組織軍隊,清廷是隻給政策,錢,你自己想辦法去吧。

正規國家撥款沒有,曾國藩只好到處想辦法籌錢。

先是在湖南、四川等地向鄉紳勸捐,找人家伸手要錢,口舌費了不少,但效果不大。有一次還惹了禍,一個大貪官的孫子找到曾國藩,說願意捐錢,條件是給他爺爺翻案。

曾國藩明知那個貪官一點也不冤,但看在錢的份上,硬著頭皮向朝廷上書,提請翻案。咸豐皇帝看了大怒,給了曾國藩一個“降二級留用”。

四處討錢不易,曾國藩又心生一計,向朝廷要了四千張空白監生資格,出售給湖南士紳。對士紳們來說,這種功名很有吸引力,“賣文憑”的錢解了湘軍創立時的燃眉之急。

但這些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打仗還是要有穩定的收入。

當時,湖南、江西等省的財政都很緊張,應付日常開支已經費勁,再供養湘軍,實在為難。既然如此,曾國藩就上書朝廷,不給錢,那就再給個政策吧,讓我開收“厘金”,朝廷同意了。

“厘金”就是收買路錢,在交通要道設上關卡,商人每過一道關卡,按貨值繳納1%(一釐)的稅,所以稱為“厘金”。1%看上去不多,但問題是每過一道關卡就是1%,過上一二十道,稅也就繳了10%到20%了。

1861年,湘軍攻克安慶,控制了長江水道,在水道上收厘金就更方便了,厘金成了湘軍主要的軍餉來源。

因為打仗急需錢,湘軍收的厘金往往很重,五里一卡,十里一局,但大多數國內商人還是寧可走湘軍控制的地方,這是因為,如果走其他地方,遇到了太平軍,那就不是繳稅的問題了,而是會被沒收全部貨物。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厘金雖然在打敗太平天國上作用巨大,不可替代,但也成為國內工商業的沉重負擔,並且破壞了中央統一的財政制度,為後世各地軍閥割據埋下了禍根。

曾國藩自己也深知厘金的危害,攻下南京以後就上書建議朝廷廢除厘金,恢復對軍隊的正規撥款制度。

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以清廷的弱勢和財力,想讓各地政府放棄這筆大收入,太難了。實際上,厘金制度此後長期延續,一直到1931年才由蔣介石宣佈廢除。

曾國藩的算盤能力,還不僅體現在籌款上,他在解散湘軍的過程中,也做了很好的制度創新。

要知道,軍隊平定了一場大亂,往往是另一場大亂的開始。

比如東漢末期的黃巾起義被剿滅,結果就招惹起袁紹曹操這樣的軍閥坐大。唐朝末年,朱溫鎮壓了黃巢農民軍,但隨後順手就把唐朝給結束了,自己當了皇帝。

所以,太平天國被滅之後,其實清代朝廷的另一場危機也在萌芽中。

因此,怎麼裁撤曾國藩的湘軍,就成了大難題。甚至可以說,裁軍之難,不亞於當初的建軍。

打了勝仗的軍隊,胃口變得很大,不讓他們撈個盆滿缽滿,大兵們是不肯善罷甘休的。本來是手執武器、人見人怕的虎狼之兵,回家可就成了老百姓,必須抓住這最後的機會能撈盡撈。所以,裁撤軍隊往往需要花一大筆錢。

對這個難題,曾國藩也找到了高招。

第一招是讓朝廷的戶部出面擔保,把拖欠湘軍的軍餉、應發的獎賞等等,轉成20年的期票。退伍湘軍憑此期票,20年內可以持續從地方政府領取本金和利息。這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20年內您要是造反鬧事,這期票可就成廢紙一張了。

至於20年以後嘛,各位也就年事已高了,想造反想鬧事也無能為力了,這是在時間上把這批人鎖死。

第二招是在空間上把這批人鎖死。曾國藩拿出庫存的幾百萬兩銀子,買下大量的海鹽,分給退伍湘軍折抵軍餉。當時湖南鹽價是沿海地區的10-20倍。退伍湘軍只要把這些鹽帶回家一賣,就可大賺一筆。這其中顯然也包含著大家都老老實實地販鹽賣鹽,誰也別鬧事,悶聲發大財的用意。

隊伍散了,人回老家了,自然也就沒有戰鬥力了,朝廷的危機也就解除了。


蕭立誌


曾國藩屬於大智若愚型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懂得揚長避短。曾國藩打仗顯然不夠機靈和隨機應變,那麼首先不貪功貿進,穩紮穩打,不給太平軍可乘之機,然後等待太平軍的破綻。

這與司馬懿防備諸葛亮是類似的,司馬懿是做好防備,等待蜀軍糧草耗盡這一弱點,曾國藩則是做好防備,等待太平軍暴露行軍打仗過程中的問題。其實曾國藩的策略本身就符合兵形像水,至於兵貴神速講的是行軍爭利。司馬懿說過,為人處世就是應變之道,不可偏執於一端。


太宗歷史


曾國藩治軍打仗講究查見其形,後發制人。發現敵人的缺點後一擊制敵。他一生講就“穩”和“慎”,他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沒把握的事是不會幹的。

在一個呢,曾國藩不光在戰略方面很用心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苦費心機,主張用儒家學說治軍,即用封建倫理綱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禮忠信作為治軍之本去陶冶官兵,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來維繫軍心,培植出一支完全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私家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制後製人”。所以他取得成功是在戰略和自身軍隊上下了大功夫的。





貓咪叔叔


曾國藩打仗,就像是價值投資,他的背後,是雖然不是很強大,但是掌握國家權利的大清王朝,他不需要為吃喝拉撒這些事情犯頭疼,也不用去想兵員的事情,背靠大樹好乘涼。而太平軍就不一樣了,他們本身就不被太多的人接受,他們要徵兵徵糧,同時還要接受上司的各種瞎指揮,他們根本就耗不起。


教育資本論


兵法的核心是什麼?

孫子兵法第一篇開宗明義: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什麼叫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第九篇: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兵貴神速的前一句是靜若處子!沒有靜若處子,亂動就是找死!沒有動若脫兔,安靜到最後還是找死!

這兩者本就缺一不可!


大象a三角法則


曾國藩帶兵打仗是他的短處,他的長處是決勝千里之外、運籌帷幄,統帥全局,不具體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