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只喜歡一個人獨處的人,會讓人覺得很孤僻嗎?

康存亮


  • 如果把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就定義為性格孤僻,是不是太過武斷了?
  •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以獨立的個體呈現,即使是連體嬰也有各自的思想。

獨處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思考。

  • 那些令人羨慕的成功者一定都是喜歡獨處的。當夜深人靜,萬籟俱息的時候,他們行單隻影還在挑燈夜讀。

獨處讓我們內心獲得安寧。

  • 為了生活,白天我們疲於奔波應酬,只有獨處的時候,才可以遠離喧鬧,靜靜聽一聽曲或一段文字……從音符裡、字的行間裡感受快樂與沉澱……

而孤僻是指一個人不合群,不能與人保持正常關係,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比如網絡孤僻症就是典型的例子。

  • 這類人過度依賴網絡,淡化了自己與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以至於與家人、朋友疏遠,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主要特徵為,社會交往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現障礙、異常動作以及複雜多樣化的行為。
  • 網絡發達的今天,人人一部手機,連小孩都愛不釋手,因為有很多好玩的遊戲,不需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做家長的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別讓這些未來的花骨朵成長為孤僻症患者!

蘭花幽香


hello!我是雨多多!

這個問題還蠻適合我的☺

我個人挺喜歡與自己獨處(因為我發現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套路都挺深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就是如果你讓我自己在家裡呆一個星期不出門(前提是儲備夠我吃一星期的糧)我真的會不出門。我感覺自己一個人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打掃家務吧!我可能會用掉一天時間,我個人有點強迫症,就是一定要把細節打掃乾淨(每次打掃衛生我都很慢,但挺享受的)再比如我喜歡用投影儀看恐怖電影😱把燈關上簾拉上,保證一點光都投不進來!我還喜歡躺沙發上看小說吃零食,追《陳情令》舔“一戰”顏😍

健身打卡,養生打卡,護膚打卡,自言自語,自彈自唱,自娛自樂,打個王者,刷個抖音,拍個段子,答個頭條問題,睡個與天同長的覺,做個不願醒來的夢(好多小心心😍)你說!我為啥要感覺孤獨!是飯不好吃還是床不夠舒服(😏我家的床又大又服服)

寄個燒雞麼麼噠^3^


是你的雨多多


真的會,我原來就這樣。出去吃飯,我總是坐在一個角落,不說話,就算是和家裡面的親戚出去吃飯,我也是這樣。酒吧一次沒去過,同事有什麼聚餐,我也是能不去就不去,實在推不掉,去了也很少說話。很多好朋友都說我太孤僻。其實,我是覺得孤僻的人,內心都有傲氣,我只是不願意去迎合別人,不願意去說虛偽的話。不願意去進行一些我感覺很弱智很簡單而別人覺得很開心的互動。。。。其實有一段時間,我都覺得我是不是得抑鬱症了。現在身不由己,為了生活,為了工作,我也只能融入社會,做那些我曾經不想做,懶得做,甚至鄙視做的事。朋友越來越多,應酬也越來越多,但只有夜深一個人的時候,才是我覺得最放鬆,最享受的時候。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如果一樣的話,我想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7平方的家


喜歡獨處的人他們不會感到孤獨,更不會讓人覺得孤僻。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獨處的能力,獨處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喜歡一個人獨處,我覺得是一種生活的能力,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這種能力。

獨處的人可以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態永遠保持很好,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生活充滿希望,哪怕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依然過得有聲有色,日子過得充實踏實。

很多喜歡獨處的人,我們尊敬的偉人,某項領域有研究貢獻的人,大都是喜歡獨處的人。他們把心思放在專研上,他們的精神從來都不會孤獨,他們以書為伴,享受其中。他們的眼神永遠是炯炯有神的,他們對知識的追求永遠是不停止的,他們善於喜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其實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更加的懂得思考,一個人學會了獨處就是學會了生活,懂得了生活。

孤僻是一個貶義詞,嚴重孤僻的人甚至是一種心理疾病,他們不懂得跟大家相處更不懂得跟自己相處


孤僻的人是不和群體的,孤僻的人不喜歡跟人交談,孤僻的人只能獨來獨往,他們是融不進大家的生活,是很被動的很消極的生活態度

孤僻的人是不自信的,性格孤僻的人心理是不健康的,已經嚴重的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時候,我們倡導這種性格的人可以去看心理醫生。發現問題,能及時的從這種性格中走出來,走向更好的生活狀態中去。

我們每一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個體,因為我們父母會老去,我們的愛人也不可能無時不刻的陪伴著我們,我們的孩子也會離開我們去追求屬於他們的人生。獨處是一個人的時候依然可以和自己愉快的相處,不會輕易的被現實壓垮,生活依舊保持著熱情,充滿信心,充滿好習。

學會獨處是項本事,我們都應該學習如何更好的跟自己獨處,學會這項項本事。


怕冷的嘛小姐


這是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僻靜。

喜歡一個人獨處的人,屬於性格內向,好安靜,不愛湊熱鬧,但思維活躍,內心豐富。內向的人有很多優點,專注、韌性有恆心,若從事某一領域會有所造詣。所以喜歡獨處的人按自己性格選取適合職業,會超越於自己。

喜歡獨處的人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益智健身,從中會感受到許多樂趣。





天道酬勤YU


以前我會確定以及肯定地告訴你:會!

現在嘛:不一定。

並不是說我心態方面的改變,只不過嘛,嘿,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呢,差不多也是一個這樣的人,但是呢,一個人獨處也不是喜歡不喜歡的問題。

嘿,關於我自己的例子就不多說了,說多了也不見得喜歡聽。

以前,只喜歡一個人獨處,會讓人覺得孤僻

要麼是不合群,要麼就是自己不喜歡。

就像有潔癖的含光君一樣。

大家都在一起快樂地玩耍,要麼聊天聊地,要麼就分享吃的、玩的、互換光盤追動漫,就連學霸們都是成群結隊地沉迷學習無法自拔。

那個時候就算你不合群,有這個心但就是找不到一類你這樣的狐朋狗友,一個人獨處都會被人看作孤僻。

更別說你內向,不喜歡跟著大部隊來往了。

現在,喜歡一個人獨處或許會看作孤僻

現在嘛,人手一部手機。

低頭族不僅坐著看,躺著看,聚會也是看手機。差不多每個人都是獨處的吧。

熱鬧中的獨處。

聽起來好像是在熱鬧中保持自己獨有的一份寧靜。

你以為是不愛熱鬧、原離凡世的高潔,你覺得你很高級,和他們不一樣。

但其實,你們都是一樣的,面對面也找不到話聊。

於是拿起手機打遊戲,看熱點,寫評論,找懟,似乎你們的朋友只存在朋友圈裡。

有甚者還把刪除、拉黑、設置權限這無聊的把戲當成分手與絕交的儀式。

所以說,一群人都聊不到一塊兒,那還不如一個人獨處呢,省得浪費各自的時間與精力。

和一群人一起都感覺不到快樂,那又何必公式性地應付呢?

有些人喜歡呼朋引伴一群人,那是因為他們享受那樣的熱鬧,他們覺得快樂開心,可是你並不喜歡呀。

加上現在虛擬網絡的助力,一個人看著搞笑視頻都能樂上半天,而與人交往中也能顯得大方得體,這樣的人你說他孤僻嗎?

或許是都是成年人了,越來越沒有勇氣,連說話都要思前想後,說得也就越來越少。

大環境都這樣了,你還覺得喜歡一個人獨處是孤僻嗎?


鎮觀溪


是的,經常喜歡一個人獨處,會給別人一種孤僻不合群的感覺。慢慢就會失去很多朋友,很多娛樂的機會。

一個喜歡獨處的人,一方面心裡是渴望友情的,一方面又享受獨處時的安靜。

這樣的人一般都是有點雙重性格的人。

說實話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曾經約好和朋友一起做事。總是因為各種原因,變成了一個人的事情。

久而久之我發現一個人不管做事,還是出門哪怕買件衣服,效率更高。時間更快!

在很多時候更能體現自己的風格,思維不被打擾,得到一個完整體現自我的機會。

有時候,比如一個集體活動,就必須要有一個團隊精神,只有團結力量才能導電達到的效果,我會盡力配合。變得活躍不輸任何人。

選擇性的生活,我還是喜歡獨處的,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坐在窗前,聽鳥鳴。欣賞花開花落,享受生活的安靜空間。

久了難免被別人說孤僻,被自己的孤獨嚇到。越來越孤僻不願意合群。

李誕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朋友不會孤獨麼?有了也一樣。”

更喜歡一句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華子和華子


♥樓主大大:你在人際交往上會感覺不順手、不開心、有煩惱,你會發現自己缺少傾訴的對象,好像周圍的人也不是特別能理解你。

長時間的獨處可能真的會讓我們進入一個人的圍城。人際交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你有意願交往、有意願做朋友,對方感受到了才會向你伸出友愛之手。如果你不發出這些信息,誰都不願意“熱臉貼冷屁股”,當然就只好自己跟自己玩了。

造成你對人際交往缺乏應有的熱情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小缺乏人際交流經驗。可能你早年在父母身邊生活的時候,父母之間、父母與你之間的交流就比較少,家庭中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的往來也不多,你缺乏這方面的鍛鍊,以至於到成年以後,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會覺得人際關係處理起來問題很多,比較棘手,有恐懼和焦慮感,所以你想逃。

2.早年有心理創傷。小時候父母對你的掌控比較多,更多地要求你按照他們的意志去做事,你自我的意願被忽視、被壓抑,時間長了會形成你對他人拒斥的態度,這種態度的心理語言是:“別靠近我、別影響我”,外在行為表現是不主動接近他人,對他人的互動回應冷淡。當你成年了離開父母,他們對你的管束、影響漸漸減少的時候,這種能夠看見自我、滿足自我的感受讓你很珍惜、感到很難得,所以你想盡可能多地享受它,不希望還有他人來重蹈覆轍壓抑你的自我。

3.近期存在較大壓力。如果原來並不喜歡獨處,只是最近才有的這種變化,可能要考慮一下近期自己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遭遇了較大的壓力不能擺脫、疏解,導致出現了情緒低落、鬱悶,對人際交往失去動力、興趣的可能。

這裡有一些建議供參考:

一、適當獨處對人有益

獨處,可以讓自己免於世事的侵染,可以讓自己有時間和空間靜觀自己、善待自己、總結自己,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沉澱、自我休養的機會,為更好地面對社會生活積蓄力量和智慧。所以適當的獨處是有益的。

二、鍛鍊自己親近他人

與人相處總是有規律可循的,一個人的交往模式跟一個人的性格一樣,是相對穩定的。如果你熟悉了對方的交往模式,你就可以自如地跟他相處了——在交往的過程中,你會有辦法照顧對方的需要也照應自己的需要,雙方相處起來都會愉快。如何才能熟悉對方的交往模式呢?這需要你跟他接觸、跟他學習,你只有親近他,你才有機會和可能把握這部分。剛開始可能會碰釘子、會有衝突和不愉快,但只要堅持一段時間,並且在相處過程中留心總結經驗教訓,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的。

三、專業幫助

前面已經分析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這是需要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解決的。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同你一道探索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找到並處理掉,再輔導你採取適合你的人際互動方式參與到人際交往生活中,問題得到解決。

沒錯,人是群居動物,需要歸屬感、需要彼此的認可肯定、需要愛,所以除了獨處,我們也需要相處。


墳場鬼妓7160


沒有實幹,就沒有發言權。

每個人心裡想法不一樣,看待人或者事情的態度就不一樣

大概我們所有的成年人,都在扛著責任、孤獨的生活著,這份孤獨感和你身邊的熱鬧、繁華都沒有關係



愛夜讀的小魷魚


這怎麼會是孤僻呢?

喜歡獨處的人,

是內心渴望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