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子夜“疫”報員:“我不能讓一個數字出錯”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彭旻)2月25日,是湖南向國家報送每日疫情數據的第35天。凌晨3時的長沙依然被黑暗籠罩,但像謝穎一樣為疫情防控而堅守的戰士們,還在緊張工作中。

子夜“疫”报员:“我不能让一个数字出错”

自願成為“機器”,確保數據準確無誤

謝穎,是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疾控處的調研員。40出頭,有著17年的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剛參加工作那年就遇上了非典,是一名經歷過非典疫情考驗的戰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毅然接下向國家報送湖南省3類19項疫情信息的任務。

每日的疫情數據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1月22日起,全國實施新冠肺炎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每日凌晨3時前報告前一日24時的疫情情況。自那以後,謝穎就夜夜深耕到凌晨3時,再也沒睡過一個完整的覺。

謝穎清楚,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意味著什麼。要做好數據報送工作,他必須對湖南14個市州、123個區縣(市)、幾百名工作人員相當的熟稔,在收集數據和反饋問題的過程中,以便能精準地找到具體責任人,保持高效溝通。他必須對各種類型數據的定義瞭然於胸,時刻關注和掌握國家發佈的新版本防治規範動態和要點,把準每一個數字的意義,及時核實發現的疑點。他必須成為一臺“機器”,付出巨大精力和時間的同時,忍受枯燥數字的折磨,確保統計結果報送準確無誤。

每一個數字直關國家對疫情走勢的判斷,“我不能出錯”

“這一個多月來,我在‘中東時間’工作,但同時必須遵守‘北京時間’。”謝穎說,為做好每日0時至12時的疫情報送,累了,困了,就在凳子眯幾分鐘,又精神抖擻繼續核對。

剛開始,數據收集並不順利。由於是各地人工填報,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數據出錯,就需要層層核對,謝穎因此練就了火眼金睛,總能在最短時間內把這些錯誤找出來。為了不讓報送數據的同志重複犯錯,白天他就逐一聯繫出現錯誤的同志,耐心講解數據間的邏輯關係及重要性。

為了保證時效性,謝穎會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比如打印前一天的數據,結合網報上收集的部分數據去推算當天的數據,經過一整套嚴格的審核過程,才能讓大家及時看到準確、實時的數據更新。

每一個數字,都有可能影響省級和國家級專家對疫情走勢的判斷。謝穎說:“我不能出錯,也不能拖延,儘管辛苦,但充滿幹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