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29 善攝生思想老子的善攝生思想被莊子表述為養生主思想。《道德經》是珍愛生命的經典,一切以生命的美好為歸宿。《道德經》五千文,每一個字都體現了對生命的珍愛善攝生思想不是簡單的求得長壽,更不是俗諦的長生不死。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老子說:

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

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

虎無所措其爪,

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這是老子對善攝生者(養生主者)的描述,善攝生的思想貫穿《道德經》始終。為什麼要觀妙?觀妙是善攝生的密法。這段經文引起極大的迷惑,很多解讀者難以領會老子的微妙境界。

善攝生的關鍵是“以其無死地”,怎樣才能無死地呢?

莊子說了二句話:“聖人藏於天”,“純氣之守也”。善攝生者是大覺聖人,不是普通聖人,他的境界中已經“無身”,這個肉身丟在地上,如同大海中的一個瞬間破滅的小水泡,玄照妙心遊於太虛空之中,這就是“藏於天”。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玄照妙心已經化為真元之氣,這是“純氣之守”。這樣的玄照妙心,兕虎無所投其角,兵無所容其刃。身體總是最為脆弱的,但世人認這個身體是真我,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人一輩子不會心安,清淨妙定不得而聞。人在徼的牢籠中,不在妙的六合之外。

《楞嚴經》中佛對阿南宣說的也是此理,法身遍滿十方虛空法界,遊六合之外。《楞嚴經》說:“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若湛巨海,流一浮嘔,起滅無從。”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修得清淨法身,遍滿虛空,反過來觀這個肉身,實在渺小,如同虛空界中一粒微塵,被吹的飄動不定,沒有著落;又如同大海中一個小水泡,在波浪洶湧中隨時破滅。善攝生的關鍵是玄照妙心與身體的分離,徹底棄絕這個肉身,當然無死地。

老子說:“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無身,無有何患?”(第13章)古代典籍中確實記載了與虎同遊,相依為命,不離不捨的公案,印度蛇藝人與蛇共舞的表演總是吸引很多遊客。人與猛獸是否有心靈溝通能力?大宗師的內在和氣能否傳遞給兕虎這樣的猛獸?老子似乎認為是可能的。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莊子已經對養虎的技藝有清晰的描繪,對虎的心理狀態的培養了如指掌。莊子說虎“媚養己者”,說明華人馴虎與印度人馴象一樣都是古老的傳統。

要知道什麼是善攝生者,就要了解莊子的《養生主》這篇論典。明代四大高僧釋德清是會三歸一(儒釋道歸一)的倡導者,他不僅佛教地位崇高,而且深研《道德經》、《莊子》和《論語》,併為之作注。釋德清說:“《莊子》一書,乃《老子》之註疏。”認為《莊子》“全是從彼中變化出來。”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中國古代儒釋道是三駕馬車,互相詆譭是常事,包容含納是極為罕見的,教內規定不準讀“外道”書。但釋德清衝破了這一教規,開創了儒釋道會三歸一的文化會流。今天把儒釋道稱為國學,但依然隔閡很深,對華夏文明和文化發展並非好事。

《莊子》內篇七篇,養生主是第三篇。今天世人都知道養生,但知道養生主的人鳳毛麟角。什麼是養生主呢?釋德清說:“此篇教人以養性全生,以性為生之主也。”養生主就是養“生主”,養生命的主宰,也就是養性,養玄照妙心,養如來藏心,不是今天說的養這個肉身(父母所生身)。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養生與養生主是二條不同的道路,養生就是養隨風飄蕩的微塵身,養大海中隨時破滅的水泡身,這個身不值得養,也無法改變它隨時破滅的命運。世人用功用錯了方向,丟失了無比珍貴的玄照妙心,這個父母所生身也必將破滅。

後世道家沒有能夠繼承老子的深刻精神內核,把老子道家演變為丹道派,煉九轉金丹,希望找到長生不老藥,羽化成仙,說白了就是在肉體的徼上下功夫,不是在心靈的妙上契悟佛教傳入,華人最有思想深度的文化精英都轉向了佛教,僧肇、道安、慧遠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老子和莊子開創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嘎然而止,華夏本土文化的精神內核萎縮了,與印度佛教的距離愈來愈遠。在徼上下功夫,爭愈加激烈,和遙遙無期。人類的精神世界是極其豐富的,值得最深刻的文化精英終身探索。

莊子養生主的內涵正是老子道家的繼承,與後世道家養生不是同一條道路。《養生主》講大宗師老聃顯示死相,弟子秦佚來弔唁,秦佚哭了三聲就離開了。這是不符合當時喪禮的,視師如父,弟子應該悲哀痛苦,形銷骨立才符合禮法。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秦佚的弟子問老師,為什麼這麼沒有人情?在還算弔喪嗎?秦佚答“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其心”。從前的老聃是人的一員,今天的老聃(身體)已經不屬於人了(土塊無異),所以我不哭。老聃的教誨是按照道的安排,不要違抗,心中不能讓喜樂和悲傷侵入,我必須遵從老師的教法。

最後秦佚說:“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生命就像薪火相傳一樣,不會熄滅。秦佚知道,老聃師尊傳給他的是養融入虛空法界的玄照妙心,而不是養速腐之肉身。老子說“死而不亡者壽”(第33章),“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第59章),老子的善攝生就是養心,不是後世的養身體。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養心才是養“生主”,心才是生命之主。如果是修肉身,一定會被兕虎角觸死,也必然會被刀兵斫傷。雖然傳說有挽虎而遊,刀斫不傷的公案,這不可思議道力,不可妄求。

經文“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錯其爪,兵無所容其刃是修法身,不是修肉身肉身非我,法身才是真我。法身,遍滿虛空法界的玄照妙心也。

如何理解老子的“善攝生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