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妒忌心是比出來的,人與人為什麼不能比?

妒忌心是因心理需要產生的情緒情感,人人都會有。

我們的生命航船之所以能夠揚帆乘風破浪,是因為有了動力,而這個動力在心理學上叫“需要”。

妒忌心是比出來的,人與人為什麼不能比?

生理上,吸入氧氣是生命需要,呼出二氧化碳也是生命要完成的。因為吸入了氧氣,必須呼出二氧化碳。

心理上,有愛、尊嚴、自我實現,是伴隨生命存在出現的心理需要,因為這些心理需要,產生了一些心理現象,妒忌心就是其中之一。

克服妒忌心,首先要認清妒忌心的危害

妒忌心,是別人好於自己時產生的詆譭、怨恨別人的心態。它會像病毒一樣,佔居心理一定位置後發作,破壞良好心態,產生各類報復式的思維,如不及時消除,容易產生行為偏差,傷及自己或他人,更有甚者危害公共安全,損人不利己。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妒忌心沒有解決好的人做傻事,或無中生有,或趁火打劫傷害他人,其結果自己也受到了損害。

妒忌心是比出來的,人與人為什麼不能比?

克服妒忌心,主要是解決盲目攀比的心理問題

俗話說,人比人得死。說明了盲目攀比心理的危害。人之所以不能盲目與人攀比,是因為客觀條件和心理條件不同。

█客觀條件不同,不能盲目攀比。

比如基礎不同。同樣是上臺表演,一位是練了十年功的,另一位是臨時抱佛腳的。前者演得好,後者有妒忌心了,問問人家下了多大功夫就明白了。

還有機遇不同。儘管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但有準備的人不一定都能獲得機遇來提高自己。得機遇者勝出了是正常的,其他人不必妒忌,如果你得了機遇也一樣。

再就是經濟實力不同。經濟社會,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經濟實力。這方面條件不同,投入不同,成功的效果自然不同。別人輝煌了我們不必妒忌,因為我們對此力所不及,而對方有這個實力。

█心理條件不同,不能盲目攀比。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差異在心理因素。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樣的症狀程度、一樣的救治條件、一樣的家人關愛,有的人病癒出院,有的人卻撒手人寰,決定的因素是人的心理差異。意志力強、有信心和懷疑、自暴自棄效果當然不同。

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我們有些事情堅持得好,效果就有了。而有些事情遇到困難就放棄了,自然留下了遺憾。這在心理上是意志力不夠。

人和人的心理因素是不同的,做事的結果也一定會有差別,只看結果不看差異是在自己騙自己。

妒忌心是比出來的,人與人為什麼不能比?

人生好比攀登,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寫到: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近的、好走的地方遊人多;遠的、險的地方遊人少。而好風景常常在人少的地方。意志和身體條件都有了,才會到達理想的境界。如果只有意志沒有身體條件,是達不到的,別人達到了,我們不必妒忌。有了身體條件,堅持不下來,也不會到達理想境界,別人到達了更沒有什麼妒忌的,因為自己的意志力不夠。

承認客觀條件和心理條件的不同,主要是取長補短,找準自己存在的問題,把妒忌心變成自己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