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路南區:防疫“媽媽團”一起做貢獻

今年開年是特殊而難忘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在大夥宅在家中, 做各種美食的同時,有一群人卻有家不能回,作為惠民道街道的防疫者,他們時刻在為這場疫情勞累奔波。

疫情的爆發伊始,街道衛計辦首先緊張起來,作為街道疫情防控的主要科室,三名衛計辦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奮戰了30多天。從上級政策的解讀、防控措施的落實、防疫宣傳引導、信息數據統計等等,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每天加班加點,卻無人退卻。

路南区:防疫“妈妈团”一起做贡献

肖倩是衛計辦負責人,從年前接到疫情消息便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大年三十,本應是闔家團圓,舉杯歡慶的時刻,肖倩卻在辦公室為疫情防控,人員排查等做著緊張的準備,作為科室負責人,她承擔著政策解讀的重要職責,從疫情防控開始,她的電話就一直繁忙,耐心細緻的回覆著每一個社區遇到的問題,防疫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加班加點是常態,有時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點,每天24小時待命,隨時有工作任務,即使下班在家也立即投入工作狀態。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最小的才2週歲,但她深知自己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來臨的關鍵時刻,工作和群眾更需要她。

路南区:防疫“妈妈团”一起做贡献

陳蘭、王藝璇每天負責外地流入人員、個案排查、社區疫情彙總等的統計工作,街道所轄12個社區3萬5千餘人口,龐大的信息量需要統計彙總,統計工作繁雜而瑣碎,她們每天都要對轄區所有數據進行梳理,對新增人員信息進行核實,檢測重點人員體溫等等。由於趕著報表統計,她們經常錯過午飯,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看花了眼睛,她們短暫休整後依然繼續認真核對、仔細篩選,她們說信息上報反映著街道防疫整體狀況,容不得半點懈怠和馬虎。陳蘭有一個10歲大的孩子,王藝璇也是2個孩子的母親,她二人的愛人也都戰鬥在市、區的防疫崗位,家裡的孩子缺少照顧,可即使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兩個寶媽媽也沒有請一天的假照顧孩子,關心也只能通過電話視頻,短暫的問候,零星的話語,傳達的是媽媽對孩子的愛,更是對自身職責的堅守。

路南区:防疫“妈妈团”一起做贡献

為了進一步掌控流動人員健康情況,街道開展了大流調大排查,肖倩和陳蘭被抽調到街道流調工作組,她們在街道分管領導的帶領下,逐個社區開展專題培訓,規範流調過程、檔案制度,完善動態更新流調機制,擔負起基層流調員的責任,確保應調盡調、不漏一人。

路南区:防疫“妈妈团”一起做贡献

從早到晚,衛計辦公室裡充斥著鍵盤聲,電話聲和三個寶媽媽的工作熱情,在疫情面前,她們卸下媽媽身份,擔起防疫的重任,她們是街道防疫戰線的縮影,是眾多基層防疫者中的一員,正是她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堅守,增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