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疫情防控我們不見面,就業在線我們天天見!

畢業生求職招聘工作全面轉戰線上,做就業信息的搬運工就成了很多就業工作老師的日常工作。從簡單二傳手的幹活式搬運到靠譜搬運工的專業式搬運,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跟蹤和閉環。今天這篇推文,是對自己工作的思考,也是與就業工作老師們的探討,咱們一起碰撞思維,儘可能將過手的每一條信息榨乾吃盡。


跟蹤和閉環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一篇網文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個人感覺其關於靠譜評價的關鍵就在於跟蹤和閉環。

就業工作需要有客戶意識,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是就業工作老師們的客戶。增強工作中的客戶意識,由二傳手幹活式的搬運到靠譜的專業搬運,能有效提高就業信息的使用效率。跟蹤和閉環能讓咱們經手的每一條就業信息儘可能用好用足、榨乾吃盡,榨乾一條就業信息可以這樣四步走。


促信息送達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通過跟蹤和反饋確認就業信息的送達是榨乾一條就業信息的第一步。做信息二傳手聽起來簡單,但要做靠譜的二傳手就需要多花點心思。一條就業信息發佈給了畢業生,無論是群發還是單發,發出只是第一步。在完成送的工作後,需要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對送達的跟蹤和反饋上。

畢業生的一條收到是反饋,一個表情是反饋,朋友圈裡關於這個單位的某些信息轉發也是反饋,和他們通話、聊天時同學們的所感、所思、所為還是反饋。信息完成了送達,就要敏銳地觀察它激起的漣漪。如果一條信息送出去了沒有反饋,那咱們可能還需要在畢業生中攪一攪,送達的強度再提升一點,持續跟蹤一直到送出去的信息聽到反饋的響。


促簡歷投遞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通過跟蹤和反饋促進求職簡歷的投遞是榨乾一條就業信息的基礎。疫情防控會讓線上就業工作有全面的提升,但個人認為我們還應該抓住就業促進工作的關鍵。線上就有很多風口,AI匹配、空中宣講、視頻面試等等現在都很熱,但個人覺得,提高就業信息發佈後簡歷的投遞率才是關鍵。

能為用人單位提供技術更先進的線上招聘服務很好,但讓用人單位儘可能多的收到求職簡歷才是關鍵。並不是說畢業生們不積極,但在現實大家居家求職的情況下,沒有往日同學們比著找工作的壓力,老師們可能還真得變著法的給同學們加點壓。就業工作老師和HR老師就像是在跑接力,咱們的這一棒,目標就是幫助HR老師儘快盡多地收集求職簡歷,沒有簡歷投遞反饋的招聘信息送達是無效的送達。


通過跟蹤和反饋促進求職簡歷的投遞是榨乾一條就業信息的基礎。疫情防控會讓線上就業工作有全面的提升,但個人認為我們還應該抓住就業促進工作的關鍵。線上就有很多風口,AI匹配、空中宣講、視頻面試等等現在都很熱,但個人覺得,提高就業信息發佈後簡歷的投遞率才是關鍵。

能為用人單位提供技術更先進的線上招聘服務很好,但讓用人單位儘可能多的收到求職簡歷才是關鍵。並不是說畢業生們不積極,但在現實大家居家求職的情況下,沒有往日同學們比著找工作的壓力,老師們可能還真得變著法的給同學們加點壓。就業工作老師和HR老師就像是在跑接力,咱們的這一棒,目標就是幫助HR老師儘快盡多地收集求職簡歷,沒有簡歷投遞反饋的招聘信息送達是無效的送達。


促簽約就業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通過跟蹤和反饋促進簽約就業是榨乾一條就業信息的重點。畢業生們都想找份好工作,關於好工作的思考在兩個時間點最為突出:一是在招聘信息篩選時,二是在簽約就業時。在還沒有確定用人單位能夠錄用自己時,畢業生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求職失敗;在用人單位通知簽約之後,畢業生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這家單位不足夠好(或者是說擔心還會有更好的單位)。

不少同學在想要做出簽約決定前,是會向家長、老師、朋友徵求意見的。面對畢業生的決策性諮詢怎麼辦?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觀點,應該幫助他們逐步澄清,不停的靈魂反問這個問題你自己怎麼看?這種思路很好,但個人覺得不太適用,等弄清了靈魂的追問工作機會可能也沒有了。生涯規劃應該在求職前,而不是在簽約前!按照穩妥的思路,咱們應該來個一分為二看問題的辯證法。這種思路很對,但個人覺得也不太適用,穩妥到不能再穩妥的回答就是拒絕回答。

個人覺得關於學生類似的諮詢,老師可以表達個人的觀點,或者說可以更多表達鼓勵和支持學生簽約就業的觀點。你可能會覺得我是被就業工作逼瘋了,什麼點子都敢出,其實不是。大家想一下,如果這個工作同學們不喜歡,幹嘛要投簡歷做面試費這麼多勁去爭取簽約機會。既然畢業生已經在前期投入了那麼多的心力,那咱們就可以給簽約就業的行動推一把。當然,如果發現簽約就業有現實風險,那毫無疑問應該提出預警或者提出拒絕簽約的建議。沒有促成簽約就業的就業工作,是低效能的就業工作。


促處深度合作


觀點|一條就業信息是這樣被榨乾的

通過跟蹤和反饋促進深度是榨乾一條就業信息的願景。怎麼樣才能和HR老師交上朋友?人和人的交往總是一個從生到熟的過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和HR老師交上朋友。收到一條就業信息後只做二傳手,活幹了和用心幹活,在結果上是有區別的。

和HR老師還相對陌生的時候,要求自己有跟蹤有反饋,讓HR老師能夠感受到你真的是在為單位的畢業生招聘做工作,通過最基礎的跟蹤和反饋,與HR老師建立起弱鏈接。促成畢業生簽約之後呢,與HR老師建立強鏈接的機會就來了。一家單位能簽下一名畢業生,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由這位種子選手開始,利用朋輩效應逐漸擴大單位在同學們中的影響,把單位招聘客戶逐漸發展為招聘大戶,咱們和HR老師就能真正交朋友。

鏈接可以建立得再強一些,和HR老師成為朋友後還可以促進學院、學校與用人單位成為朋友。畢業生就業工作是窗口工作,雖然咱們工作在學團工作口,但教學、科研、技術轉移這些院企、校企合作咱們一樣可以牽個線搭把手。


我們不生產招聘信息,我們只是用人單位信息的專業搬運工!我們搬運招聘信息,我們更是招聘信息的榨汁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