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導語:

公元1032年,西夏首領李德明卒,李元昊繼位,開始了6年的厲兵秣馬與各種建國籌備。

1038年,李元昊築壇登基,建立大夏國,他要當皇帝,與宋、遼皇帝並肩同齊,而不是向他們俯首稱臣。這惹惱了兩個超級大國,都要教訓這個撮爾小國。

1040年,宋發兵討伐西夏,大軍駐紮在宋夏邊境,以示恫嚇,而元昊底氣十足、毫無懼色。主動挑戰,在陝西延安西北的三川口,萬餘宋軍被俘或陣亡。

1041年,宋朝調整作戰方略,繼續出兵征討西夏,這次由夏竦掛帥,韓琦、范仲淹為副元帥,意圖拿下西夏,在好水川,近兩萬宋軍又戰死沙場,但宋將任福英勇異常,身中數箭仍搏擊不止,直到力氣用盡……

1042年,寧夏固原西北的定川寨之戰,宋軍16名將領被殺, 9400餘人喪生。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連破數寨,所到之處,宋軍皆壁壘自守。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宋夏戰爭

宋朝人提起西夏、李元昊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把西夏叫“蕃賊”、“羌賊”,或簡單的一個字“賊”,把李元昊叫“昊賊”。

口口聲聲罵人是賊有什麼用?大個子被小個子胖揍,這是大個子的窩囊。

宋帝國擁有富庶的中原和江南地區,是當時世界上經濟力量最雄厚的國家,國力殷實。西夏雖然擁有河西走廊和寧夏平原,但疆域內大片土地是沙漠或戈壁,人口稀少,國力孱弱。宋帝國有將近5000萬人口,西夏人口不足200萬。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是什麼原因讓西夏在對宋的戰爭中一次次獲勝?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西夏有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隊伍——“鐵鷂子”。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鐵鷂子

一、鐵鷂子的來源及殺傷力

鐵鷂子是西夏騎兵裡裝備最精良的一個兵種,西夏騎兵分帶甲的重騎兵和不帶甲的輕騎兵兩類,重騎兵殺傷力強,輕騎兵機動靈活。鐵鷂子是人和馬都全副武裝的重騎兵。

在西夏對宋的戰爭中,往往有三輪衝擊:鐵鷂子、強弩兵和步拔子,鐵鷂子首當其衝。

以好水川戰役為例:

1041年,受韓琦之命,任福帶領一支18000人的隊伍準備抄西夏軍隊的後路,途徑好水川,兩山間夾著的一條河谷,任福感到不祥,這樣的地形敵人很可能設有埋伏。

這時兵士彙報路邊有一些泥封的木盒子,那裡面是西夏人的信鴿。不明就裡的任福下令打開,數百隻帶著哨子的鴿子騰空飛起,傳達了宋軍進入埋伏圈的信號。

這種信號比烽火臺燃起的狼煙還迅捷有效,頃刻之間,一列列帶甲騎士騰著漫天煙塵直衝進宋軍隊伍,他們全身披掛,臉部除了眼睛也都護在面罩裡,他們所騎的馬也全身披滿鎧甲。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西夏騎兵

在出徵前,馬上的騎手用鉸鏈連在馬鞍上,即使騎手戰死,仍然騎在戰馬上奔馳,而若戰馬倒下,這個騎手也基本無法生還。這就是西夏的特種部隊之一“鐵鷂子”。

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宋史·夏國傳》

西夏舉國之力大約有50萬軍力,鐵鷂子大約有3000人,是精英中的精英。

鐵鷂子的騎手一般來自党項貴族子弟,他們有著身先士卒、蹈死如生的騎士精神。宋軍中大多數為步兵,面對洶湧而來的鐵鷂子,無異於徒手搏鬥裝甲戰車。

面對鐵鷂子的第一輪衝擊,對手基本敗局已定,而隨即而來的強弩兵和步拔子則是為了最後的絞殺。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宋夏戰爭

二、西夏馬

好的騎兵隊伍首先要有好的戰馬,與宋相比,西夏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擁有良馬,稱為河西馬或党項馬,是大宛馬與本地馬雜交而成的品種。

河西自古出良馬,愛良馬。在武威出土的雷臺漢墓,有一批奔馬雕塑,為首的一匹三足騰空,將一隻鷂鷹踏於蹄下,這反映了漢朝征服河西走廊後,鐵蹄將匈奴踏於馬下的雄偉氣概。河西歸入大漢後,為了給漢帝國開疆拓土培育優良戰馬,霍去病在山丹一帶設置皇家軍馬場,以後的唐朝、西夏,及後來的其他政權,都在這個地方養馬。

《三國演義》裡關羽的那匹赤兔馬,日行千里,就出自河西。河西人進貢給當時的權臣董卓,名將配良駒,董卓為了籠絡呂布,把這匹寶馬又送給了呂布,呂布被關羽打敗,這個馬就成了關羽的坐騎。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駿馬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彷彿只有山丹的水草適宜養馬,數千年來,這裡一直出產駿馬良駒。筆者於2018年夏天到山丹軍馬場時,驚詫於它的面積之大。

香港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山丹軍馬場面積329.54萬畝,1平方公里=1500畝=0.15萬畝,香港陸地面積=1104.32×0.15=165.6萬畝,一個山丹軍馬場相當於兩個香港那麼大。

宋夏交戰中宋朝處於下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將士所乘馬匹根本不能與河西馬相提並論。宋朝雖然面積遠大於西夏,但卻沒有山丹軍馬場那樣優質的草場,養育不出那麼優良的駿馬。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具裝鎧甲

西夏鐵鷂子之所以能在戰爭中無往不至、刀槍不入,還因為騎手和馬匹從上到下都披掛戰甲。

三、馬甲與鎧甲

西夏的重裝騎兵,無論是人甲還是馬甲均為鐵甲,要達到敵人“刺斫不入”的效果。

宋代《武經總要》裡面有一幅具裝鎧甲示意圖。馬甲由6個部分組成:面簾、雞頸、當胸、身甲、搭後、寄生。

《天盛律令》中,馬甲每個部分應該用幾片精蕃馬鎧,幾片舊蕃馬鎧都有精準的要求。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天盛律令》中鐵鷂子馬甲6個部分需要甲片的情況

《天盛律令》中不僅記載了馬甲每個部位甲片的數量,還有大小、尺寸、厚薄的要求。

騎手穿戴的護身鎧甲,包括護頭、護肩、護腿、護肘、護胸等部分組成。西夏鎧甲中有一類“瘊子甲”,因為甲面凸起的部分很像人皮膚上長的瘊子而得名,十分有名。

“瘊子甲”採用冷鍛技術打製而成,冷鍛工藝不僅能使甲面光滑潤澤,無斑點,且硬度極高。這種工藝通過改變鐵合金的內部結構,提高金屬的硬度和韌性,增大其機械強度,是強化金屬的先進加工手段。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瘊子甲

為了測試西夏鎧甲的可靠性能,宋將韓琦做過一系列實驗,他讓士兵站在五十步遠的地方,用強弩連續射擊鎧甲,結果沒有一箭能射穿。即使偶然有一箭紮了進去,卻發現那只是鑽入了甲片之間綴合處的鑽孔,射入箭頭還被鑽孔的一層鐵皮包住,足見這種鎧甲的安全性能。

戰爭中軍士和馬匹披甲是為了可靠的防禦性能,一般來說,鐵甲防護性越好,重量就越重,但這也會影響作戰的靈活性。

西夏的鎧甲之所以好,一是堅韌可靠,二是輕巧舒適。

正因為冷鍛工藝改變了鋼鐵的延展性和堅韌程度,與一般熱處理工藝得到的甲片相比,厚度可減少2/3。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勇士、戰馬與鎧甲

“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鍛之,比原厚三分減二乃成。”《夢溪筆談》

西夏陵園中出土了大量瘊子甲片,外表鎏金、厚薄均勻,每片上都有排列有序的針狀小孔,以便於穿梭綴合鎧甲。這足以證明史載不虛。

西夏鎧甲的設計還考慮季節特點,有夏裝和冬裝兩款。西北的冬天風大天寒,西夏鎧甲在瘊子甲的基礎上又加上牛、羊、駱駝毛,製成冬裝款的“氈鎧甲”,既能禦寒,又增強了保護功能。試想穿著單薄、披掛簡單的宋兵從南方到冬季的北方打仗,遇到的是穿著暖和、刀槍不入的西夏兵,哪個佔上風?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西夏鎏金銅甲

四、西夏鎧甲的製造

西夏建國前武器質量還很差,沒有完善的武器製備技術,李繼遷時代,西夏軍士需自備弓矢,李德明曾請求從宋朝購買弓弩,被宋以武器禁運為由拒絕,這說明西夏武器裝備的匱乏,但也可能是李德明有意迷惑宋朝。

自李德明、李元昊起,西夏統治者非常重視武器的製造,他們在戰爭屠城時會特意留下手工藝人,尤其是能製造兵器的人。

《西夏事略》中記錄了這樣的例子:

渾源籍甲匠宋威,善制“筋翎根鎧”,獻給元昊,元昊射之,不能透,大喜,於是賞以金符,授以諸路工匠總管。

西夏系統規模地製造軍需物資,是在征討河西走廊之後。

據《西夏事略》記載:“滅回鶻後,始有物產,始有工匠,始有器械……滅吐蕃虜,百工之事,於是大備。”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党項人

戰事頻繁,武器消耗巨大,所以西夏政府設立鐵工院、木工院等機構專門負責兵器製作。各種兵器的製作有專門的工匠,如鐵匠、弓箭匠、槍柄匠、披鎧匠、箭袋匠、繩索匠、炮工、氈匠等,分工明確精細,業精於專,自然製作出的兵器就比較精良。

對於鎧甲的製備,西夏有著嚴格的國家標準。《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記載:

甲者,胸五,頭寬八寸,長一尺四寸;背七,頭寬一尺一寸半,長一尺九寸;尾三,長一尺,下寬一尺四寸,頭寬一尺一寸;脅四,寬八寸;裾六,長一尺五寸,下寬二尺四寸半,頭寬一尺七寸;臂十四,前手口寬八寸,頭寬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口目下四,長八寸,口寬一尺三寸;腰帶約長三尺七寸。

解讀一下,“胸五”即胸部有5個甲片,第一個甲片寬8寸,5個甲片共長1尺4寸。各部位按尺寸製作,最後連接成一具完整的鎧甲。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瘊子甲

對披的規格也有大致相似的規定。由此可見西夏製作的甲、披多麼複雜、細緻。

西夏的鎧甲質量超過宋朝。宋陝西經略安撫判官田況上“兵策十四事”,其中一事就是武器裝備,特別提及西夏甲:

工作器用,中國之所長,非外蕃可及。今賊甲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弩可入。自京齎去衣甲皆軟,不足當矢石。以朝廷之事力,中國之伎巧,乃不如一小羌乎?由彼專而精,我漫而略故也。《續資治通鑑長編》

西夏鎧甲勁弩射不穿,宋朝衣甲連砸來的石塊都擋不住,並不是工匠技藝比不上西夏,而是缺乏工匠精神。

五、西夏兵器的配發及管理

1、西夏兵器配發制度

相比於宋朝,西夏物資並不充裕,即使西夏出良馬,並不是每個軍士都有資格擁有馬匹,從文獻記載來看,西夏正軍都配有馬匹,但是數量不多,1個正軍就配1匹馬,而遼、金1人能配3匹馬,蒙古大軍1人配備馬匹多達6匹,馬匹的輪換,及大地提高了行軍速度與部隊的戰鬥力。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党項族尚武的一面


凡正軍給長生馬、駝各一,死則償之。《宋史·夏國傳》

這種記載在《天盛律令》得到證實,並更加詳細。對正軍、輔主、負擔的裝備都有詳細的記載。輔主和負擔的裝備相同,有弓1張、箭20支、長矛杖1支、拔子手扣全。而正軍除了擁有這些,

還有官馬、箭袋、槍、劍、囊、弦,正軍擁有的箭比輔主和負擔多40支。

西夏的武器配備有明顯的等級性,即使同為正軍,負責皇室安全的正軍就比農場主或牧場主手下的正軍可以得到更好的配給。弓、箭、射箭用的拔子手扣人人都發,但是馬匹只有正軍及以上的人才會擁有。

從而看出,西夏軍械物資並不充裕,這既體現了西夏國力、軍力並不那麼強大,也體現了西夏兵器配備的實用性。最好的器械要優先配發給戰鬥力強的正軍,所謂“好鋼用到刀刃上。”

2、西夏兵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最大限度保證戰鬥人員的安全,除了精湛的軍械製備工藝,實用合理的武器配備制度,對武器的嚴格校驗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猶如化工裝置需要定期大檢修一下,軍隊的武器也需要大校驗,大校驗是西夏國內有組織的大型武器審驗制度,這也是殿前司的分內工作。若沒有大校驗的條件,則必須要各下級部門,比如各軍溜的首領組織審驗,這就是以小校驗代替大校驗。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西夏軍人

原則上,西夏軍械一年一次大校驗,日期是每年的十月一日。三年內必須有一次嚴格的大校驗。

校驗武器,是為了及時發現軍士手中的武器是否有損毀、短缺、質量不合格?有沒有倒賣、替換?有沒有隱匿不報,私藏武器的?有沒有上級剋扣下屬的?若發現情況,會有相應的懲處,比如:或鞭抽杖打,或判刑入獄,或革職查辦,但很少有處死的事例,這體現了西夏軍法的嚴格與合理。

結語:

沉浸於西夏往事,我常常感慨於宋朝與西夏的國力懸殊,鼎盛時期,宋大約有5000萬人口,西夏大約200萬人口;宋擁有富庶的江南和中原,西夏國土2/3是荒漠,在文化及武器製造方面,宋也遠遠在西夏之上,但是宋每每敗在西夏之手,這是為什麼呢?

綜上所述,無外乎三點:勇士、戰馬與鎧甲。

若說西夏戰馬優良是因為其擁有得天獨厚的牧場,那麼鎧甲呢?宋臣田況都感慨西夏之所以能造出那麼好的鎧甲,是因為專心,而宋朝則敗在了漫不經心、敗在了忽略上。

除此之外,緣於血緣關係的西夏部落兵制,靈活的點集制度,以及党項人深入骨髓的忠誠,使得他們號令統一,上下一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宋朝將士每每遇到西夏攻城,就請求援軍,而幾次大戰失敗都是援軍在途中幾近全殲。

勇士、戰馬與鎧甲,西夏騎兵“鐵鷂子”戰無不勝的原因分析

宋夏戰爭

宋朝軍隊看起來很龐大,實際上很分散,西夏總兵力遠不如宋朝,但總能集中兵力合圍宋軍,他們實行的是靈活機動的游擊戰,充分體現孫子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備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的戰術。

與西夏打交道多年的韓琦、范仲淹論及西夏,不免發出感嘆:

種落散居,衣食自給,或忽而點集,並攻一路,故嘯聚之眾動號十餘萬。以我分守之兵,拒彼專舉之勢,眾寡不敵,連足於敗。《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軍遇到西夏軍,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奈!


參考文獻:《宋史·夏國傳》、《續資治通鑑長編》、《西夏簡史》、《西夏特色兵器的研究》、《中國古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