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門源:用無私奉獻將愛與力量傳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身影:他們在一線奔走,在社區值守,他們助力宣傳動員、負責排查管控……主動請纓、不辭辛苦,他們閃光的言行中有情、有義,用無私奉獻將愛與力量傳遞。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疫情發生後,門源3000餘名黨員、團員、群眾志願者,163支志願隊伍迅速響應,秉承“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毅然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用自身言行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穩防穩控的重要力量。

黨員志願者隊伍,用先鋒模範成就最美的“紅色”逆行。

門源縣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來自全縣39個縣直機關單位和21個省州駐縣單位黨組織,6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浩門鎮127個居民小區,自願放棄假日休息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人員信息錄入、夜間值班堅守、電話溝通詢問,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履職盡責,將初心浸潤在最前線,將使命彰顯在戰“疫”中。廣大農牧民黨員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以志願者的身份投身到防控隊伍中,帶頭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帶頭落實防控措施,當起了村裡的疫情防控“宣傳員”、環境衛生“保潔員”、重點場所“守門員”、禁令執行“監督員”、移風易俗“勸導員”,全面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讓黨旗飄揚在了防控一線陣地。“我是一名黨員,我不會醫術,但我會開車,能吃苦,只要出力的活我都能幹,如果有去支援武漢的,我第一個報名參加。”這是1月30日晚,東川鎮尕牧隆下村年輕黨員李永軍發給鎮上幹部的一條信息,隻字片語中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連日來,李永軍積極參與到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貢獻著自己的那份力量。

青年志願者隊伍,在默默奉獻中綻放最美的青春擔當。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門源縣各級團組織始終與黨和政府同心同向、同頻共振。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紛紛響應號召,加入青年志願者隊伍,共同扛起“抗擊疫情”的青春擔當。“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就應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場所,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地方,待在家中儘量不要出門,勤洗手、多通風……”蘇吉灘鄉藥草梁村團支部書記王軍一大早就來到了村口疫情防控勸返點,對過往車輛的車牌號、來源地、目的地、原由等信息進行登記。王軍說,在參與志願活動的過程中,有許多牧民群眾自發為他們送來熱奶茶、油餅、麻花等食物,使他們打心底裡感動。111支青年志願服務隊承擔防控值班、文明勸導、政策宣傳、車輛排查、人員登記等工作,累計參與服務6673人次。“無論遇到何人、何事都是經歷,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比起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和警務人員,我們微不足道的奉獻顯得如此渺小,所以更應該儘自己所能做好能做到的事情”這是青海民族大學在讀大學生馬宏萍《志願服務工作日誌》中的一段話,她放棄假期主動加入青年志願者隊伍,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參與到抗擊疫情中來。截至目前,已有104名通過團省委統一招募平臺報名的青年志願者在浩門鎮無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和3個大型超市配合開展防疫志願服務,累計服務時長5397小時。

文藝志願者,發揮特長彰顯“輕騎兵”隊伍正能量。

這場戰“疫”中,信息和信心成為了抗擊疫情最好的“疫苗”。散文詩《那一刻》、《如果你還愛著故鄉》、《永遠在一起》,書畫作品《逆行者》《出征》,花兒《病毒像春雪著消完》,眉戶戲《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阻擊戰》……門源縣廣大文藝志願者用攝影、戲曲、書法、美術、夜聽、民間文藝、視頻等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以文藝形式記載我們所感應的時代脈動,讚頌黨和政府的英明決策,謳歌一線工作者的感人事蹟,用藝術傳遞正能量,用文藝團結一切力量,展現出我縣文藝志願者的自覺擔當和家國情懷,充分發揮了文學藝術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獨特作用。

農牧民志願者,一呼百應盡顯同心同向最美身影。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相信群眾是打贏這場全民戰役的不竭動力。門源縣用群眾的力量、人人的力量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築起堅實的“防火牆”。義務宣傳隊、防控巡查隊、愛心服務隊……除了帶隊的村幹部、黨員,更多的是主動加入志願者隊伍的普通老百姓。珠固鄉初麻院村脫貧戶謝銀卓才郎就是其中一位,他主動找到村黨支部書記請求在村口勸返點值班留守並捐款500元現金,謝銀卓才郎說“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國家幫我脫貧致富,如今國家有難,我必須回報國家”。像他一樣的普通老百姓紛紛投入到轄區疫情防控的宣傳、排查、值守等各項工作中,他們守望相助、共阻疫情,用最樸實的行動書寫著新時代雷鋒故事。

不同志願行,一樣抗疫情!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座城也不會缺少溫暖,全民備戰、全民參戰,愛心接力、暖心持續,點滴善舉終能守得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