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一、婆婆跟親媽不一樣

我是一個喜歡清淨的人,因此一直拒絕婆婆的照顧,但是媽媽在我的整個孕期中,只陪伴了不到5天的短暫時光。

這事一直糾結到我臨近預產期的前一個月,我還是要面臨一個以前從沒有想過的情況,那就是以後與婆婆共處一室怎麼辦。一天晚上我裝作心不在焉地問先生,“再過一些日子你媽過來照顧我和寶寶,4個人怎麼住?”

當時他正看著書,頭也沒抬就回答,家裡三房一廳當然一起住啦!

其實我不用問都知道了這個答案,但心裡終究有點不甘,問道,“不過等到寶寶長大了,難道我們還一起住啊?”

他終於抬起頭瞄了我一眼,不然咧,你讓我媽住哪裡?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這時我就繼續說:“你家又不是隻有你一個男丁,你媽要是一直在我們這住也不行吧,你哥怎麼也得有個表示吧,你媽也不能一輩子就跟小兒子住一起是吧。你想啊,到時你媽來了,那我們就再也沒有個人空間了,想做什麼都沒有自由,那我還不如跟你嫂子一樣,天天去上班,這樣她就管不到我了。”

先生白了我一眼,嘀咕道,你這人真沒良心。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先生其實也早就瞭解我這人的性格,一直喜歡自由懶散,一下子屋子裡多了個人肯定會很不習慣。在我心裡,婆婆啊就應該快活地度過晚年,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而不是年紀這麼大了還參和在兒子的生活裡邊,不單照顧孫子還要操心家務活,多累啊。換成我這樣的性格,我肯定會趁這個養老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時刻被兒孫的雜事牽絆。

不過中國婆婆帶孫子這幾千年來的固定模式哪能說破就破,很多老人家內心裡覺得帶孫子表示看得起她,如果不讓她們帶反而會覺得沒有情面,會因為這事而變得鬱鬱寡歡。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二、婆媳關係之殤

因此,世界各地的婆媳關係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沒有任何話題能夠如此之統一。

早就有中國專家指出,我國的傳統家庭裡面側重親子直系關係,卻忽視夫妻伴侶關係。這樣的觀念與現代教育中倡導的把愛情為紐帶的夫妻關係視作家庭的核心的這一觀念產生衝突。

尋根究底,婆媳之間出現問題可以歸根為以下3點: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婆婆不懂得尊重子女的隱私,甚至常常會翻看子女的櫃子、抽屜、衣服等物件。

★婆婆非常強勢,什麼事情都要管,甚至掌控家庭的經濟和話事權,需要其他家庭成員臣服,導致家庭不和。

★依舊使用老掉牙的育兒方式養育孩子,媳婦按照科學育兒,但婆婆經常充耳不聞,甚至經常為此而爭吵,時不時就丟一句,你老公都是我這樣帶大的,沒有半點問題,所以我的經驗比你豐富得多,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講育兒經驗?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昨天看了一檔家庭關係調解節目,講的就是婆媳關係,主題是一個媽寶男聽老媽的話想跟老婆離婚的事情,那個錄播現場劍拔弩張,隨時都有可能引起婆媳大戰。

其實啊,我們局外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媽寶男跟老婆都愛著對方,可惜,中間卻夾著個霸道婆婆。

剛開始時,這位霸道婆婆沒有跟媽寶男住在一起。後來也是因為老婆身孕不便,便把老媽接了過來一起住。後來這事就這樣了,媳婦不喜歡婆婆的專政,婆婆也覺得媳婦不禮貌,並且揚言不要這個媳婦。

因此要媽媽還是要老婆的問題就壓到了媽寶男身上了,當然,既然是媽寶男,他當然會聽媽媽的話,因此也就堅決要跟老婆離婚了。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其實啊,在我看來,出現這樣的婚姻危機和家庭破裂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個霸道婆婆。為什麼呢?

一、在節目中,有介紹說婆婆每到半夜就會把兒子叫過去陪她聊天,總是拿自己身體不舒服為藉口需要兒子按摩活血。開始時老婆也沒在意,後來天天如此,她便不滿婆婆的做法。後來這些做法證實是婆婆想趕走兒媳婦的計謀。

二、就是即便成家了,媽寶男賺的錢居然還是全部交由媽媽管理,老婆只能自己賺錢自己花,一旦開銷超支都還得開口找婆婆要。而婆婆還是那個陳舊觀念,不管是媳婦要買什麼都會覺得是浪費,每次拿錢出來都顯得相當不情願。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婆婆嘴裡總是提起往事,說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成人,是這個家的最大貢獻者,把錢給她管理天經地義,於是說什麼也不肯放歸家庭的財政大權。

這樣的做法就導致了媳婦覺得自己是個外人,而婆婆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婆婆不僅掌控著他們兩人的生活,甚至嚴重干擾了原本屬於他們兩個人的私人空間。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因此,媳婦覺得他們應該去外面租房生活,(因為房子是婆婆買的,房產證寫的是婆婆的名字,老公心裡卻認為出去租房花錢,況且跟媽媽一起住肯定比租房好得多),這樣她就不用天天跟婆婆見面,弄得相當不愉快。這便是問題的根結所在。

節目中專家狠批了媽寶男的愚孝,接著說他們還深愛著對方,其實這事情解決起來很簡單,隨後他就說出婆婆的錯誤做法: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一、作為家裡的長輩,不該一再地侵犯兒子媳婦的生活隱私權,干擾他們的正常生活。

二、不該掌控兒子的工作,因為這工資是兒子兒媳的共同財產。

最後專家為了調解這一家,就給出了兩個解決建議: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一、夫妻倆出去租房住,不過要經常回來看望老人,迴歸正常人的生活。

二、兒子不再將工資交予媽媽掌管,而是自己或者給老婆管理。

他們全家人同意了專家的調解建議,於是都回歸了正常的生活,而夫妻兩也和好如初。

這個故事其實在我們千千萬萬個家庭中上演,不少家庭因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導致家庭關係不和甚至破裂。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三、智慧女人的婆媳相處之道

相比起來,國外婆媳關係就單純得多,她們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婦都遵循個人主義,特別尊重個人隱私和權力,對於父母來說,她們把子女養到18歲,就不會再操持子女的生活及其他,也就更加沒有兒女結婚買婚房的說法了。

反觀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推崇的都是群體生活。在大部分中國人心裡,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產物,自己要努力保護好這私有產物,並讓他(她)不會比別的人差,因此買房買車嫁妝聘禮的攀比嚴重。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對於中國老人來說,孩子結了婚,他們也就自自然然住在孩子家,在這個過程中這些老人不懂得尊重兒女的隱私更加無法想象需要個人空間,圈子越來越小,最後將目光全部聚焦在子女家裡。也是因為習慣操持家,這個時候婆媳長期共同生活,由生活習慣,三觀,育兒理念等不同造成的磕磕碰碰也就非常常見了。

那麼,智慧女人的婆媳相處之道會是什麼呢?

打個比方,比如帶小孩,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如果需要婆婆帶,而兒媳呢有自己的工作,那這個時候呢就不要去計較什麼婆婆強勢啊,帶不好寶寶啊這樣的瑣事了。我們作為後輩應該多包容理解一下老人,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要麼選擇自己帶孩子,一步一步變成家庭主婦,要麼坦然面對閉上嘴巴,乖乖做個好兒媳,不斷髮展自己的事業。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有一位名人說過,婆婆對自己的孫子那麼喜愛,而自己更是深愛著孩子,這也說明了自己和婆婆就是同路人,既然是同路人又有什麼好計較呢。所以那些智慧的女人啊,她們不僅不會計較,還會心裡感激婆婆如此疼愛自己的孫子,那可是我的親骨肉啊!

而作為可親可敬的老人家,則要做到能不麻煩子女便不要輕易麻煩。如今已到了晚年,更要懂得凡事講求順其自然,帶孫子也不是說自己的工作,兒子需要的話就幫忙帶,不需要也沒什麼好怨言的,畢竟這可以獨自享受晚年不知多快樂。而且要考慮到兩代人養育小孩的方式必然不同,順應時勢最重要。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這就是智慧女人的思考吧,也是智慧女人與婆婆相處融洽的法寶。

所以,總結起來啊,那就是聰明的人善於計較,而智慧的人則懂得取捨。而智慧的人在取捨之間,卻又活得了幸福,反正,聰明的人卻因為計較卻活得鬱鬱寡歡。

畢竟誰都是一路走來的,誰不曾是誰的女兒,又成為了誰的兒媳,誰又不曾是誰的親媽又成為誰的婆婆。相互體諒相互尊重不再計較懂得取捨,這就是婆媳相處的最佳方式啊!

婆媳關係不是洪水猛獸,這樣相處家庭更幸福,智慧源於生活

所以說,婆婆不是媽,關係親近時比之為同事或者朋友關係,關係不好時則要當作領導,多一點敬重,少一點見面接觸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