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年過去了,有些人已經擁有很多東西,而你卻還在原地踏步?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這兩天,突然想起來了多年前自己的樣子。那時候從大學剛畢業多久,還沒有在社會上有什麼經歷。所以就與很多人一樣,覺得這個世界是"是非分明"、"對錯清晰"的。而那時候的自己為了貫徹內心的對,也做過不少現在看來不必要的事情。

就比如,那時候我認為,"我上了你的出租車,你於情於理都不應該再拉別人",於是,當出租車司機開始沿路拉一些順路,或者方向差不多的乘客時,我的內心裡就會蹦出來一股無名火,還有幾次實在忍受不了,就提前下車,自己慢慢走向目的地。

還真是會自己折騰自己,不是麼?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這些年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了,曾經的滿身戾氣、計較對錯,也變成現在這種一般沒有多少情緒起伏、能接受很多事情,仍是青年,卻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

這種改變不能說有多好,因為確實有時候少了活力與激情;這種改變也不能說不好,因為也確實比曾經少了很多煩惱、壓力與自我糾纏,能更專注於當下。

不過還真是不得不感嘆,經歷比父母的教導、為人熟知的道理、電影電視裡的劇情、前輩的叮囑更有力量,因為它們都沒有改變我們,只有經歷做到了。

而我想,如果回顧自己的前半生,你也會有這種"如果我當時認真聽聽他們說的話"的感覺吧。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為什麼經歷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影響呢?

但我想,這裡更應該問的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必須經歷了才能改變呢,不是明明已經有人提醒過我們了麼"。

而如果要挖掘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需要從這個問題本身開始。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明明已經有人提醒過我們了,但我們就是不聽,必須自己去經歷才肯改變"。我覺得它描述的是,在遭遇一些不好的經歷之前,我們從其他人那裡得到了"這些經歷可能出現"的信息,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不覺得對方提到的可能性會出現,更覺得自己壓根兒就不可能遇到這樣的事情。

可我想現在你也知道了,我們覺得不會發生,不代表世界就會聽我們的、按照我們所想的發展。

但在那個時候,我們把自己當作了天選之人、當作了擁有主角光環的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會向我們靠攏。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在人生的一開始,我們確實是每個家庭的核心,這個家庭的主要資源一般都會向我們傾斜,這時候我們過著想要的家人會給我們買、想吃的家人會給我們做、想完成什麼也有人替我們完成這樣的生活,即便有時候調皮了,連陌生人也只會覺得我們可愛,哈哈一笑就過去了,而不會感覺到他們正在被侵犯。

這種來自他人和外界的關照,是對我們的保護,是為了讓我們在"沒能力獨立生存"的時候可以生存下去。而如你所知的一樣,這種關照也會持續一些歲月。

那麼,伴隨著這種關照,我們也不自覺的產生了"世界就是如此"、"我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會大概率心想事成"的錯覺。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倖存者偏差。它所描述的是,我們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是人生的特例,覺得所有小概率發生的幸運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陷入一種盲目的樂觀與自信中。

而被世界關照了一段時間的我們,順理成章的認為自己是"倖存者",所以用倖存者偏差來看待這個世界。

那麼這時候的我們,並不是單純的認為父母口中的事情不會發生。是的,我們已經意識到存在其他的可能,但是在我們的內心中,還是固執的覺得我們的選擇才是最後會發生的、會變成現實的。

當然,雖然這個時候我們陷入了倖存者偏差,但相對於剛剛的"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會向我們靠攏",還算有一點進步,畢竟我們開始承認世界的多樣性了。

而倖存者偏差帶來的啟示也並不是只有這些。它更多的是在告誡我們:

1、 不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要看的更加完整;

2、 不能因為自己期待收穫某樣東西,而忽略另外的可能性;

3、 要平等看待所有可能性,並對所有可能性都做好準備;

4、 清醒的認識到,可能性雖然有多有少,但在沒發生之前,它們的可能性都是同樣的50%。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但在那個時候,我們往往還看不到這些,還是會執著於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想要的可能、想要的方向。

於是若干年後,經歷過一些打磨的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像之前一樣了,接著可能就會誕生一些改變。

而說到打磨,可能你的內心中會泛起一絲苦笑,然後不自覺的說著"前些年真不知道過的是什麼日子,一直都在失去、一直都在磕磕絆絆、一直都很不如意"。就讓我敬你一杯酒,以致敬我們類似的經歷和共同的成長曆程。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接著我們還是要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必須經歷了,才肯改變、才肯真正的放在心上"。

我想這時候你的內心裡會出現這樣一句話,"已經因為這個摔那麼多次了,誰還會一直傻傻的?都是因為疼夠了才肯改變的"。

可如果我們單純只是怕疼、不想再疼的話,我們只需要遠離讓我們不開心的人、事、物就可以了,不需要有任何改變。

而試想一下,今天這個人讓我不開心了,我選擇和他保持距離、明天那份工作讓我不開心了,我選擇離職、再往前,我的朋友讓我不開心了,我也選擇離開,如此循環下去,最終我的生存空間、社交圈是否越來越小了呢?

生存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頭等大事。生存空間、社交圈的不斷縮小,自己因為不斷調整、遠離、逃避而帶來的能力得不到鍛鍊,以及基於以上種種所產生的內心壓力,都會使我們難以完成生存這件事。

那麼由此看來,遠離疼痛這個方向並不可取。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我不否認,疼痛在改變中是有一定位置和作用的。不過相對於它直接改變我們,我覺得它的作用更傾向於是提醒我們。也就是,"你已經因為這個習慣/行為/想法吃了很多苦頭了,該改改了"。

在這個契機的作用下,我們開始有了一段深度的自我反思。開始將過去的一些經歷和自己的特點鏈接在一起、開始將過去的一些經歷和曾經聽到的道理鏈接在一起。就拿剛剛提到的那四點來說:

1、 我遇到了一個對我挺好的人,我很快就被對方感動了,想要和對方好好的在一起。可慢慢接觸才發現,對方只是對誰都好,而不是隻對我好,我才知道對方並沒有想要跟我在一起。於是我意識到,生活還有很多可能。

2、 辦公室來了一位新同事,我第一眼就喜歡上ta了,於是換著法子想跟他說話。可能是因為剛到辦公室比較拘束,所以他只是禮貌性的回覆。漸漸的ta開始活躍起來,偶爾會多跟我說幾句話,我就覺得對方也喜歡我,就表白了。可誰知道對方沒有這個意思,只是不拘束了。於是我意識到,世界有它自己的樣子。

3、 一位時間長不聯繫的朋友跟我借錢,我內心有些猶豫,心想據說他最近借了很多錢,都還沒還呢,現在借給他,不知道未來能不能回來。但又轉念一想,畢竟是朋友,肯定沒事兒的。結果誰知他一直賭博,欠了很多錢,最終都沒還。於是我意識到,有些事情該發生,是肯定會發生的。

4、 我最近開始玩遊戲,看了看自己抽獎中獎的幾率已經到了95%,便花錢準備讓自己抽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誰知道在這麼高的成功率下,自己還是抽獎失敗。於是我意識到,概率只是用來參考的。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之前我們聽過很多道理,我們也都明白這些道理是什麼意思。但是這裡就產生了一個誤解,那就是,我們以為明白了就能起作用。可我們之所以明白,是因為我們是這個國家的人、在這個國家的文化氛圍中被薰陶多年。

那麼在這種時候,道理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它們勾勒出了一幅幅基於道理產生的畫面,但是缺乏了一個最重要的靈魂,那就是基於感受產生的真實感。

沒有真實感,道理所勾畫出的畫面、告訴我們需要承擔的代價,以及擺在桌面上的風險,我們最多隻是"哦,我知道"、"哦,我會注意"、"哦,好的",這樣感覺跟我們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反應。而本應警惕的我們,也因此會放鬆警惕。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不同的。現實世界有客觀規律需要遵守,如果我們不遵守規律,那等著我們的就必然只是碰壁。

道理雖然不是絕對正確的,但也描述了一個大概率對的方向。於是,我們的事不關己、不尊重道理、不遵守規律、自己的任意妄為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嚥下的淚水、入喉的酒,以及深夜撕心裂肺的痛哭。

是的,我們的痛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堅持自我,不肯尊重現實才產生的。接著因為有了痛,我們有了體驗、有了感受、有了真實,之前的道理不再只是一幅感覺跟自己很遠的畫面,而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觸覺、痛覺、眼淚、絕望、無助、撕心裂肺……

這樣,一些道理、叮嚀、關心,由語言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種種,我們終於從明白變成了懂得。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而這時候我想你也看到了,所謂的經歷,其實就是我們與現實互動的過程。當我們尊重現實規律,現實就成為了我們的夥伴,會助我們走向自己想要的地方;當我們只顧著盲目的堅持自己,現實就成了牆、成了坑、成了釘子。

現實不可能適應我們,不可能因為我們而改變,因此它比我們有力量。但它的力量是安靜的,也就是你不去觸碰它、你和它保持距離,它也不會太撩撥你。

那真正改變我們的,並不是經歷,而是如剛才所說,當我們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我們開始沉下心,把過去的種種與自己聯繫起來、把過去的種種與道理聯繫起來,這樣我們懂得了自己、懂得了道理,才有了改變的契機。

是的,反思讓我們看到,看到了之後才有做的可能,而持續去做,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有了改變才能與現實結成協作的夥伴,從而共同進步。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當然,上面描述的只是一個被動的、十分一般的過程,它具備一定的普遍性,卻不代表我們只能如此。

因為什麼時候做反思,在於我們自己、能從經歷看到多少,也在於我們自己的積澱與用心、改變可以在多短的時間內固化成習慣,自然也考量的是我們的自律與踏實的程度。

那麼你也看到了,裡面有很多因素是我們可以掌控的,也就是成長可能會伴隨一些痛苦,但卻不是一件做不到的、十分辛苦的事情。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我想看到這裡,你也會明白"等疼痛帶給自己成長的契機"這樣的模式,確實有些太過被動了。而在現實中很多朋友是在採用這樣的成長模式。

那這時候他們與積極成長、主動成長的人差距越來越大,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

同時,還有另外三種延緩自己成長的模式,那就是:

1、 即便生活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痛苦,可我們還是不肯改變,始終給自己找理由開脫、始終覺得自己是對的、始終想要撞穿南牆;

2、 我不想面對痛苦,所以我選擇忽略掉我所有的痛苦,以及與痛苦相關的經歷和回憶;

3、 總是想要走捷徑、總是想要依賴、總是想要藉助他人、總是想要佔便宜、總是想要不經歷麻煩等。

不肯改變,自然不會有改變;忽略痛苦,不僅失去了契機,更失去了從痛苦中獲得經驗、感悟、教訓、成長的機會;而不親自去做,又怎麼可能真正成長自己呢?

是的,成長是一個選擇,需要我們主動去做。而直面痛苦、接受痛苦、擁抱痛苦、對每件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親力親為,我們才能將痛苦經歷與雞湯、觀念、道理等聯繫在一起、才能將理論落地現實,從而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看到、真正的改變、真正的提高。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當我們不再逃避,而是擁抱自己的經歷與痛苦,那麼我們與經歷、痛苦、自己的關係就變成了平等、和諧的協作關係。而這份協作便是成長的基礎之一。

所以我覺得可以說,那些成長比較快的人,都是與痛苦、經歷、自己關係比較好的人,而那些成長比較慢,甚至原地踏步的人,都往往滿身情緒、敏感易怒、不肯承認錯誤、總想證明自己才是對的。

我想,稍作回憶你便能從身邊的人中找到實際的例子。而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成長速度稍微提高一些,那在充分考慮上面的嘮叨之外,也可以調整一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經歷的關係。

畢竟,自己永遠不可能離開自己、經歷也不可能完全忘記,如果與它們的關係不好,就相當於始終有一份重擔壓在自己肩膀上、拖慢自己前行的腳步,不是麼?

心理學丨你與自己和經歷的關係,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當然,世界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挺好、覺得被動成長也挺好,那我也支持你的選擇。在這裡嘮叨這些,只是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