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聚焦藍天白雲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也是一句和窮富有關聯的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也同樣是人們看待貧窮與富裕的態度。



兩句農村俗語直指人們對於窮和富的各種觀點,我是極其討厭以窮富來論親戚的,可能是我不富裕的原因吧,無論誰有多富裕,無論誰有多貧窮,在我這裡都是不近不疏的關係。

親戚只怕親戚窮,那是過去地主心態,地主家中糧食很多,窮親戚沒有糧食吃的時候總是會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上門討口飯吃,於是地主給吧,覺得肉疼,不給吧,覺得面子過不去。

放在現在社會看,親戚只怕親戚窮,估計有好幾層意思,我們用樂觀向上的觀點來剖析這句話,親戚之間誰不盼著親戚過的富裕幸福啊,親戚過的窮了,自己不得惦記著跟著著急啊。


從另一個角度看,親戚只怕親戚窮,是怕被窮親戚帶累,怕窮親戚上門借錢,更害怕窮親戚借錢不還錢。而且現在和過去不一樣,現在的社會,只要人不懶惰,正兒八經的過日子,基本上沒有窮人,因此窮人除了是生了重病之外的,只有懶惰的和不務正業的人,這樣的人借了錢確實不好還。

親戚只怕親戚富,很多人是攀比心理,過日子總想比鄰里之間過的好,於是有人見不得鄰居比自己富裕,還有一種是,鄰居富裕了,會覺得身份高了,在別人面前他們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給其他鄰居帶來彆扭的感覺。再有就是過去老話為富不仁,怕鄰居富裕了會為富不仁影響到自己。

窮親戚給人以擔心,擔心親戚日子不好過,需要自己幫忙,富鄰居有壓迫感,覺得人家條件好,自己在人家跟前顯的微不足道。

沒什麼太多意義的一句老話,現在過日子農民們也是個人過個人的,富不驕傲,窮不自卑,俗語中的那些看法怕存在在極少數人身上,大多數人對此並無說辭。


悠然見東山


這句“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農村老俗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這也說出了人性的本質,也說出了世態炎涼,不但大部分的農村人都是這樣想的,而城市中也是如此,那麼其中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呢!

親戚只怕親戚窮

我們大家想一下,窮人最缺的是啥,那不用想肯定是錢吶,尤其逢年過節的時候,窮人沒錢過怎麼辦,只能借錢了,跟誰借錢呢,左鄰右舍處的好的會借給你,關係一般的肯定不會借錢給你,那借錢最多的就是親戚了。

說到這點我是深有體會,2017年的時候,我媽得了一場大病,我家的條件也不好,但是主要治療還要花很多錢,住院時來看望的親戚不少,很少有人會說有錢吱聲的一類話,即使有的親戚提了一嘴,也只是那麼一說,我都知道那只是一種刻意的關心而已。



而我媽的親姐弟是二話沒說,直接把錢送到醫院的,直到現在這些錢還沒有還上,但我舅和我姨堅持不要了,所以有的時候我就在想,什麼樣的親戚最值得交往,這會心裡有數了,誰家啥樣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因為那些親戚怕你找他們借錢,然後還不上又錢,而自己又不好意思總催著還錢,只要一提到錢,基本上所有的親戚都害怕。

鄰居只怕鄰居富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有這樣的心理,自己認識的人突然發達了,有錢了,我們就會心生嫉妒,而我們不認識的人和我們不熟的有錢人,我們就會心生羨慕,並沒有一點的嫉妒心裡,為啥會這樣,因為很多人都看不得自己的熟人好,看到自己認識的人,過得不如自己就感覺自己有了一種優越感,心裡就會想我比你有錢吧,你就羨慕去吧!

我們村裡就有兩家開賣店的挨著,兩家平時見面也不說話,而且競爭都是各自有各自的手段,總是想法把對方弄倒閉了,我感覺這句話就是對於人性最好的總結!

那麼,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草根小閆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親戚只怕親戚窮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窮人,但窮人也能變成富人,舉個例:我家姐的舅舅做藥材生意白手起家的,剛開始成擺地攤做到供應商,有自已藥材基地(鐵皮石斛)城裡自已有幾間藥鋪,他創業致富後帶領整個家族做起藥材生意,兄弟姐妹過去窮,但人窮有志氣自然團結,現在城裡的藥鋪他們家族就佔了半壁江山。



當然一個窮人有志氣沒人幫扶也很難變得強大富有。但一個窮人既沒志氣又懶惰,親戚也會避而遠之,都說扶不起的別扶。



居鄰居只怕鄰富在村裡聊得的鄰居常常串門互相幫助,在我家過去媽媽很幸苦帶大四個孩子,以前孩子多家裡窮會被別人看不起。媽媽常說:"人要有志"記住那些看不起你的,長大了要努力做出事業被人看。現在家裡孩子長大各自成家立業了,生活不算差,在父母的心裡希望就是看到自已的子女比過去的自已有出息,心裡就得到安慰!



但日子好過了鄰居卻少聚坐在一起。生活中怕得是當我有錢了你還在原地,就像同學聚會上混得好與不好能明顯得看到這種貧富差距一樣。

古人的智慧總結出來的經驗很貼切生活!說說你們家鄰里關係有什麼變化嗎?歡迎留言


榕樹下的山裡妹


人都是在比較中過日子,越熟越比,沒熟沒親的比較沒有多大意思。所以比較攀比多在親戚熟人鄰里中進行,不比較,不知誰窮誰富,誰優誰劣,誰好誰壞,一比較,窮富優劣好壞全見全分了。人怕窮親多,又怕富鄰多。為什麼呢?誰沒思想心理?誰不想好於人?誰不愛面子有點虛榮妒忌心?

人總是有親戚熟人好友的,親戚好友熟人多而窮,親戚好友熟人多窮,只有自己富貴,那麼窮親賤戚貧友會不來求借?自己借不借?借又難,不借又難,這是兩難的,幫親助戚濟友是理所當然,但親朋戚友窮的多了也幫不過來,顧及不周的,心理也是有害怕擔憂的,長貧難濟,何況又多了,不幫不顧,又會被說絕情絕義,更何況人都愛面子,有點虛偽的,自己窮親賤戚貧友多,也是很沒地位面子的。所以,人都怕窮親貧戚多的,誰都想親戚朋友中多富貴的,就是依靠依憑不到,也可壯壯名聲,藉藉氣勢,狐還假借虎威,狗仗人勢呢。

人怕富鄰,窮不走親,富不串門。誰沒自卑心,虛榮心,嫉妒心,這三心總會在人腦裡作怪。己窮鄰富就自卑,多少會生嫉妒,自卑虛榮嫉妒心一生,往往就不理性,就開始任性失智易做錯事了。所以人是怕鄰富己窮的,要是己富鄰窮就有得意樣,而鄰富己窮就自矮自卑幾分了,要是心態不端正,就很易做出不理智的傻事來,這是很不好的。





樹德漢碩


看到這句農村俗語,恐怕有人會提出疑問,居家過日子,關起門來自家過自家的,親戚窮一些,鄰居富一些與自己關係都不是很大,為什麼還能說“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呢?細細一想,也許這就是人們自私貪婪的一面吧。不過,農村人總結出來的一些話語,可不僅僅是適用於農村的。

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有的時候這親戚和鄰居都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特別是親戚,這是因為血緣為紐帶而結成的親屬關係,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而且親戚與鄰居的貧窮與富有,也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

親戚只怕親戚窮,是自私心理兒在作怪

但在人們潛意識裡,都希望自己的親戚能夠富有一些,這樣如果自己遇到資金上的困難,也好尋求幫助。而如果攤上窮親戚,一年到頭找自己沒有別的事情,不是讓自己幫忙,就是手頭不寬裕,向自己借錢,確實挺鬧心的。

過日子誰家也都有個長短不齊的時候,如果換做是你,你肯定會在借錢之前,在心裡盤算很久。張嘴向哪家親戚借錢能夠有個大概齊呢?哪家借不出來都會思量個差不多,這才會上門去借。同樣的道理,別人如果向你借錢,也都是覺得和你家的關係還不錯,覺得你會幫他這個忙,才會向你張嘴的。

怕親戚窮,就是怕到時候親戚麻煩你。都知道現在錢難借,有的時候借的時候容易,要起來難,所以都不想往外借。但親戚如果找到你的門上,你還好意思不借嗎。所以我覺得怕親戚窮就是自私心理兒在作怪,怕親戚沾上你的光而已。

鄰居只怕鄰居富,是攀比心理兒在作怪

農村是個熟人社會,都是好幾代人在一起做了很多年的老鄰居,這誰傢什麼樣彼此間都清清楚楚的。人吶,有的時候就是看不得別人好,總覺得鄰居過得好了,富有了,不顯得自家無能了嘛。人活著有時候過不去的就是自己這張臉面,曾經平起平坐,經濟水平差不多的倆家鄰居,忽然間人家富起來了,總覺得自己心裡空落落的。其實,這就是虛榮心、攀比心在作怪。

生活中有時候你會看到這種現象,一些人家看到鄰居買了車,就覺得不舒服,總想著不能被鄰居不下去,所以即使是沒有買車的需求,也會“打腫臉充胖子”,狠狠心也去買輛車。平日裡也沒有什麼業務,就放在門口放著,這也算臉面嘛。這“臉面”是裝出去了,可事後後不後悔只有自個兒心裡清楚,都是攀比惹的禍。

其實農村的這句“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說的是人們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對於身邊人貧富的不同心理兒。這種心理兒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兒,與其怕親戚窮,不如幫他一把,從根本上解決親戚的現狀。看到鄰居富了,應該從行動上去趕超,學習人家勤勞致富的精神,而不是攀比。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會坦然面對親戚窮和富鄰居。


建行漸遠


農村裡也有句話說親戚希望親戚富,鄰居希望鄰居窮,小時候特別不理解這種思維,長期在農村生活或許你就能明白。農村本就是人情社會,親戚也好,鄰居也罷,生活方方面面肯定是有交集的,“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這句俗語更是道盡人間百態。



我們都知道親戚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而農村人一直以來就重視血緣關係,因而普遍認為親戚間相互幫助理所當然。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就是有一家親戚特別富有的話往往會帶其他親戚共同致富。比如常聽到有人說困難了去找某某親戚,他那麼有錢等等之類的話。

反之如果親戚有困難,有條件援助卻不幫助的話會認為不正常,甚至還要被其他人說閒話。


可是鄰居卻不一樣,農村裡的鄰居並不是一戶兩戶,而整個村莊都是熟人。雖然生活上也會相互幫助支持,但是涉及到金錢的時候往往不會有太多交集,而村民會想這麼多人為什麼就要自己幫?而且這麼多鄰居也幫不過來,所以就算不幫也被認為正常的。

但是為啥還怕鄰居富呢?舊時村裡最富有的人就是地主,在農民朋友心目中就沒有好印象。而有些人富裕了在村裡就趾高氣揚,甚至仗勢欺人。加上農村本身就有攀比現象,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就會“眼紅”妒忌別人,見不得別人好。加上鄰居又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心裡就有種不平衡,因而不希望鄰居富裕。


老實巴交鄉里人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這句農村俗語,反映了農村人情冷暖的社會現實。雖然說起來有些殘酷,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一種真實的反映,另人感嘆和反思。

親戚只怕窮親戚

親戚間是有親情維繫者,這種親情無論貧富都是割不斷的,親戚間的互相幫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誰家都是支門過日子,這種幫襯又是有限度的。如果遇到窮親戚,一是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榮耀,還會連累自己跟著丟人現世。再是,遇上窮親戚,難免會上門來求告,需要幫這幫那的。如果是知道上進的還好,給予一定的幫助,能夠扶助起來過好日子,那自己也感到高興。但是,窮人往往好吃懶做或者破罐子破摔的多,很難扶助起來。偶而來借點吃點,倒也無所謂,但是長此以往,誰也感覺不是事,特別是夫妻之間,往往會因為這些產生矛盾,影響自己的生活。

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人窮莫走親”,因為貧窮本身被人瞧不起,走親戚多了也會讓親戚討厭,而藉助他人,畢竟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貧窮的人還是要靠自己立志,發奮圖強,當然,危難之時親戚的幫襯也必不可少。

鄰居只怕鄰居富。

我們知道,鄰居之間一般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只是同村居住的同族人或者街坊。其實農村人更爭強好勝,攀比心更重,這也是長期的小農意識造成的。誰家好過了,鄰居在羨慕的同時,更大的是嫉妒,是害氣。人們普遍地以為,鄰居比自己日子過得太好,肯定會瞧不起自己,兩家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互相交往便沒有底氣。而遠親不如近鄰,誰都盼望鄰居間互相照應互相幫助。而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鄰居,就會失去這種作用。

二是,富人難免仗勢欺人。俗語說財大氣粗,有錢的人,往往說話辦事總會壓別人一頭,人有錢了說啥都有理,沒錢人放屁也不響。鄰居之間最講究和睦相處,而你如果遇到一個暴發戶的鄰居,難免在日常生活中受人壓制,這是誰也不會樂意的。因為以上兩條原因,農村人往往有了最怕鄰居比自己富的思想。

綜上,人情冷暖世人知,親戚鄰居不可比,為人還要自拼搏,靠人不如靠自己。


齊東晏子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都是人們經過多少代人總結出來的,它都會說明一定的道理,告訴後人處事的做法。對於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山村梅花認為這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反映,下面梅花來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說“親戚只怕親戚窮”,作為親戚,都會有著特殊的感情,怕與不怕、親與不親都改變不了親戚之間的血脈之情。不過,有了窮親戚,往往會在自己的心裡產生一定的負面擔心。作為親戚,你不好過,家裡窮,本應該幫助,可是回想一下你為什麼窮?如果你有能力,大家都會幫,但是如果你自己不行“屬於扶不起來的阿斗”,那別人也幫不上了。再說,窮親戚上門,不是求事,就是借錢。不幫,讓人覺得沒有親情,不借,讓人覺得沒有人味。你幫了,恐怕他給你砸盤子,你借了,恐怕“肉包子打狗”,真是讓人為難。



“鄰居只怕鄰居富”,這也是說明人的一種心理現象――看不起人。如果左鄰右舍中,屬著你過的富過的好,家裡有事,過年過節的時候,親戚朋友們來了,一看周圍屬著你富有,大家肯定是一頓誇獎,你在心裡也是非常高興。反過來,鄰居家裡比你家富有,你一定會心裡自卑,在親戚面前會底氣不足。


山村梅花認為,“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只是說明了人的一般心理作用,但是,不管你是富還是窮,只要你擺正心態,努力做好自己,相信你一定會富起來。


山村梅花


意思是親戚之間有一定的血緣關係,有“磨不開”的情面,如果有哪位親戚窮了的話,要麼自己得幫他,否則,自己會過意不去;要麼他有可能問自己借錢,還不還還在兩可,會造成自己的經濟負擔。而鄰居呢?如果有一方富裕的話,會顯得自己沒本事,遭人恥笑。所以,從“面子”上講,也不希望鄰居比自己富裕。


這句話是老百姓對生活經驗的形象總結,既具有歷史意義,也具有現實意義。

事實上,大部分親戚之間、鄰居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有的人一旦窮了,就會突然發現真正關心自己的親戚會無私地伸出援手,給予幫助;而那些不是真正關心自己的親戚,就會突然遠離,極力與自己撇清關係。而作為富鄰居和窮鄰居而言,大部分窮鄰居往往嘴上不說,但心裡時刻在嫉妒著富鄰居。一旦富鄰居有不測出現,窮鄰居就會幸災樂禍。



其實,這些都是人性的正常體現!無論是誰,都是凡人,都有無私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只是說各種“成分”所佔的比例會有“多與少”的區別而已。


不過,老胡認為:做人,一定要多展現無私的一面和善良的一面,讓這個世界充滿陽光。如果自己遇到了窮親戚,要力爭盡其所能,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如果自己的鄰居比自己富有,也沒什麼面子問題可以顧及,要向他們學習致富經驗,爭取使自己也能早日脫貧致富。

總之,人生十之八九會不如意。都有可能會遇到窮親戚、富鄰居的現象。關鍵是自己一定要端正心態,正確處理這些關係。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老胡說三農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這句俗語說了一些現狀,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親戚只怕親戚窮”意思是親戚都怕自己的親戚窮,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是親戚窮的話,你家比他們家有錢,那麼他們在經濟上是肯定會經常找你的了。就算你經濟不太好,他們來找你借錢了,還是會幫助一下的。如果不幫助,可能親戚從此就斷了呢。所以為什麼一些人有錢以後都害怕窮親戚,借錢給他們吧,又怕還不上,不借吧,又覺得不好意思。雖然我沒什麼錢,但有的話都是救急不救窮,總的來說還是看情況。有的親戚窮,你幫助太多了,他們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鄰居只怕鄰居富”意思是鄰居都怕旁邊的鄰居比自己有錢,其實說白了就是嫉妒、攀比心太重。就說我家的吧,我家剛搬到下面來起新房子的時候,那時候家裡沒什麼錢,鄰居比較有錢也比較高傲,但路過我們家的時候,我們也會打招呼,但是過了兩年在我來裝修好房子後,車子也買了,他們就變了,話也不說了,現在見面也不說話了。總之我覺得鄰居之間有的人會有攀比心、嫉妒心,但有的人哪怕有錢,他們也挺好相處的。



其實這俗語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在我眼裡,遇到窮的親戚,我是看情況幫忙的,但一些窮還不上進的親戚,我都是直接拒絕了,說我冷血也好,因為我填不了這個坑。至於鄰居,有錢是別人的事情,不會去嫉妒,自己努力掙錢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