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70後,真心聽不慣周杰倫的歌,想請教專業人士評價一下為啥80後的人喜歡他的歌?

史萊克888888


不管你是否喜歡,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有點傷感,呵,都老了吧,從意氣風發懵懵懂懂的純真少年,到現在飽經風霜依然掙扎在人間的奔三大叔。

回憶真的很美,第一次聽到周董的歌,是初三年,同桌在哼唱,那時沒啥感覺,喜歡武俠的我就記得一句“如果我有輕功飛簷走壁”。

高一時候,記得班級裡幾個同學爭相抄寫著《東風破》的歌詞,儼然一種風氣,好奇之下拿來一看,華麗的歌詞把我驚呆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運用到極致——“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等等……接著班級裡的卡帶播放機開始播放著一首首周董的歌(記得當時流行的還有阿杜),歌詞唯美也就算了,連歌聲都那麼棒,優美的旋律飄蕩開來。

那不僅是音樂,還是伴隨著那個學生時代漸漸消逝的歲月。

也許班級裡的牆已經開始剝落了吧。


回首再遺忘


哈哈?說到心坎裡了,這可能就是“代溝”。我是83年的,我十八九歲正是周杰倫歌曲剛流行的時候,那時候滿大街音響店都放周杰倫的歌,我就是在街邊聽著才喜歡上的,所以就買了他的專輯(盜版,正版30多買不起),回到家中放到vcd 裡面連上功放音箱,把聲音調到最大,我陶醉的聽起來。然而他吐字不清的歌聲很快引來了抗議者,我家人包括鄰居一些大一點的玩伴,都衝我大喊,小點聲這是誰?唱的是些什麼玩意?舌頭能不能捋直了?你怎麼聽這些歌?劉德湖、王菲、張宇的歌多好聽你不聽?聽這麼些噪音?我當時還得意的說,你們過時了,現在周杰倫才是最流行的!我們有代溝沒有共同語言哈哈。然而,時光流逝啊!周杰倫現在也已經40歲了,我也不再年輕,但是對周杰倫的喜愛從來沒有該改變,去年周杰倫青島演唱會,我節衣縮食買了張靠前的票一睹偶像風采,圓了心中多年願望。周杰倫的歌伴隨我從小青年變為油膩大叔,他的歌我會一直喜歡下去!到了現在,樂壇各種小鮮肉盛行,此起彼伏爭奇鬥豔,我卻聽不慣他們的歌,覺得他們唱的都是些什麼,能不能還好唱?不怕教壞小孩?...這是一個循環啊!


大貓是大狼狗


別說你70後了,我一個80後,高中時完全不能理解同學怎麼會喜歡周杰倫,字都唱不清,曲風也跟時代格格不入,長的還醜!大學時開始覺得還是有幾首歌不錯的啊。工作後覺得原來大多數都挺好聽的。工作10年後開始反覆聽,從第一張專輯開始聽。現在認為周杰倫是過去30年華語樂壇第一人!


lawmic


因為你不愛聽不是你的喜好方向啊,我小時候喜歡周杰倫的歌是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而且也有一些家庭不和諧的情況,他的:以父之名,聽媽媽的話,爸我回來了等歌曲讓我很溫暖。到了中學以後,聽他的歌感覺很能表達青春懵懂時期情感萌發的小衝動,小青澀,他的很多歌曲也是酷酷的,以及很多中國風歌曲,包括蘭亭序之類的,可能也是因為當時要背很多古詩的原因吧。成年以後他的歌以及他對我們從小激勵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在心中了,每個人對人事都有自己的喜好,就像那麼多人熱愛黃家駒一樣,不喜歡黃家駒的人自然不明白為什麼那麼狂熱的喜歡,我想那是因為他們能給我們鼓勵,為我們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所以我們都有看不慣,看不明白的人事,但又有我們自己熱衷的人和事,也許也有別人不理解你的事情,但是他對你肯定有了一些正面的影響,個人體會,本人90後。


悄悄呢2


我85後 高中那會周杰倫火了 然後前期的歌曲都是那種吐字不清的 也是很不喜歡 大學後周圍同學都在聽他的歌曲 後來開始出中國風的歌曲就喜歡上了 而且我最最喜歡的居然是夜曲 也是吐字不清的[捂臉] 周杰倫的歌詞都很不錯 尤其是中國風的 意境都很美


阿洛洛洛洛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流行,無論是歌曲,還是其他。我也不喜歡周杰倫,當然似乎有幾首歌還是不錯的。不過他並不妨礙,在歌手裡是一個天王級歌手,能創作,能演唱,甚至是一個年代潮流的引路人。我不喜歡不是因為周杰倫不好,而是我跟不上這個時代了。我是七五年出生,當我少年的時候,我的父親也說我每天挺的都是什麼東西,他喜歡的是郭蘭英,李谷一。所以感謝那個年代留下了我們喜歡的經典,我們自愛我們喜歡的歌曲,不要去指責現在的年輕人。只不過偶像可以帶給年輕人的人生觀。現在似乎是陰盛陽衰的年代,一切順其自然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杭州和之道


70後就聽你那個時代的歌就得了,因為你內心在排斥新生代的歌手覺得你那個時代才是最棒的,正如我上了年紀叫我聽蔡什麼坤,我沒聽過就已經在排斥,更不會去聽。另外能唱歌的人一大堆,但能創作的歌手實在實在太少了。周的出現2001年讓當時華語原來唱歌加入說唱也挺不錯,加上方文山的中國風歌詞原來唱歌還可以跟寫詩那樣表達,當時就炸了。最牛逼就是前7只專輯真找不到主打歌。


benli2181889619


老實說你這個問題不簡單啊,以前我可能會籠統概括為“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現在我也只能給你提供幾個可能原因:

1. 絕大部分人的記憶力高峰期在十幾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時期,而在這期間會大概率喜歡剛出現的新鮮事物並深刻記憶,80年代的青少年時期在00年代左右,周杰倫第一張專輯01年發佈並大火,03年上時代週刊名氣變大;

2. 99年前後香港樂壇黃金期結束,華語樂壇出現空白期,唱片公司轉變營銷手段且營銷造勢能力變強,華語樂壇中心從香港轉向臺灣;

3. 94年中國大陸獲准加入互聯網,00年代80後開始有經濟能力,mp3等硬件流行;

4. 00年代大眾審美標準逐漸從物慾橫流轉向創意和獨特另類,據說90年代音樂屆就有“編曲聽香港,原創聽臺灣”的說法,可能也是臺灣音樂發展的原因,而周杰倫的“中式rap”在當時是很有創意的演唱風格。

以上可能是80後喜歡周杰倫的原因吧,時勢造英雄的事誰也說不準,但你畢竟70後了,看問題也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吧,成年人哪有什麼巧合,剛好被喜歡又剛好火那麼久,我90後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了[黑臉]



機智的LeoXiong


首先周杰倫的曲調比較優美,非常符合時代青春潮流,是非常積極勵志的曲風。而歌詞卻為何多半比較朦朧呢?因為那是一種寫實的反應當今青年真實的內心世界,是那種需要理解但又覺得自己也長大了應該承擔當今社會普通生活遭遇的壓力而說不出口!。。。

所以有些人認為是不容易唱的歌就難以喜歡。不要以為我是周杰倫的傑迷,我實際上是武漢前幾名的古典音樂發燒友,從沒有樂器伴奏的格里高利聖歌到簡約派音樂、什麼彌撒、安魂、經文歌、歌劇等我都非常喜歡。估計我連古典音樂都越來越雜食了所以流行音樂我也稍微研究一些。周杰倫的歌曲真的很棒,剛開始不要隨便買後面的專輯,最好聽的是前面4個專輯,“范特西”“八度空間”“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另外個人認為“范特西”的封面設計不怎麼突出,可能不夠吸引人,造成你不知道他最好聽的歌就是這盤。但我們需要先了解一種RNB文化風格才能感受他們的歌,這是一種最平民最接地氣的文化生活,是沒有上層社會那種光鮮的,那是一種努力生存每一天的社會上最多的人口!



易斌形蜀黍自走生物


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覺的不是什麼聽慣聽不慣的問題,而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時代偶像,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本人60後開始也是不喜歡這種無病呻吟慵懶的唱法,因為年輕歌手都是這幅樣子,音色沒特點或不突出這是他們的通病,清唱就更差了!

但是偶爾聽了幾首周杰倫的歌,感覺對我慢慢有吸引力了,雖然我分不清什麼是R&B、搖滾、民謠、鄉村音樂等,但一首歌聽起來旋律舒服,或是歌詞美麗就足以吸引我,至於該歸入什麼類型,我已經沒有興趣。

周杰倫的歌,有些剛開始聽會覺得怪怪的,但越聽越好聽,曲風多變,且在情歌氾濫的今天,他關注的題材更加廣泛,挺健康向上的,閒暇時偶爾聽下他那,口齒不清的旋律在耳邊環繞,還慢慢覺得挺舒服的,當然這種舒服是見仁見智,只是一種感覺。

一名60後的我喜歡周杰倫的歌,是因為有正能量體現在他的歌曲裡,如:《爸 我回來了》反家暴,《懦夫》反吸毒,《止戰之殤》反戰爭,《紅模仿》做真實的自己,《稻香》鼓勵從失敗中站起!

他還能把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結合起來,以一種輕鬆的方式演繹出來,通過自己獨特的嗓音,成功唱火了很多中國風,比如《天涯過客》、《菊花臺》、《東風破》,《蘭亭序》等,每一首都火遍了大街小巷,也把周杰倫推向了音樂樂壇的巔峰。

周杰倫還是一名全才音樂人,是罕見的作曲天才,他包辦了自己專輯的全部作曲,他不僅會唱歌,而且也會寫歌,彈鋼琴、彈吉它都很專業!藝人的演藝生涯是可短可長的,周杰倫很明顯屬於長的那種類型,這跟其所秉承的音樂風格是有密切關係的!

雖然對於含糊不清的歌詞和吐字不清,但這影響不到有些年輕歌迷對於他這種音樂的欣賞,相信這對於極少數像我這種60、70後,和以80、90後為代表的年輕聽眾,都把周杰倫代入了自己的青春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