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美軍驅逐艦裝備激光致盲武器,能將對手“照瞎”,你怎麼看?

森林狼6


美國搗鼓激光武器並不是什麼秘密,早就開始了,曾經安裝在飛機上,後來又開始安裝在艦船上進行測試。早在2014年美國就在“彭斯”號兩棲攻擊艦上實驗性的安裝了激光武器系統。美國的這款新的激光武器系統名為“光學炫目器”,不過它並非是為了“照瞎”對手的眼睛。,這款激光武器更像是對付空中目標的,例如,無人機,反艦導彈之類的目標,屬於防禦武器的一個部分。


美國對於研製激光武器起步很早,但實用化激光武器並不是美國先搞出來的。美國對於伯克級驅逐艦上安裝的激光武器性能諱莫如深,這個也可以理解。不過這款激光武器用來致盲的可能性不大,首先,軍艦上的人員作戰時,除了駕駛室有人員,其它的都在軍艦裡面的戰位上,激光並不能傷害到它們。至於致盲艦載武器的可能性更不大,軍艦上有光電探測系統,但用激光武器對抗這些設備戰時意義不大。為什麼這麼判斷呢?實戰,這才是判斷一款武器用途的最有效途徑。現在軍艦交戰已經不是可視距離內交戰了,沒有一艘軍艦會跑到這麼近的距離交戰,超視距交戰是軍艦作戰的常態。而激光可不會拐彎,直來直去的,受地球曲率限制,軍艦的視距內距離並不遠。

這款激光武器的作用是為了對付無人機和來襲彈藥,至於能否對抗作戰飛機,估計目前還沒有那個國家能做到。我們總是能聽到激光武器反衛星,打戰鬥機等消息,而從目前實際裝備的激光武器而言,都是戰術激光武器,攻擊距離並不遠,只能用於近程防禦,而且主要是對抗無人機,海上的近距離小艇。雖然試驗中能擊毀炮彈,並不代表實戰中就能起作用,兩碼事。所以,這款安裝在伯克級驅逐艦上的激光武器其實就是一個近防武器系統,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激光武器,不是化學能武器,就這麼簡單。
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上安裝激光武器並不新鮮,美國搞了這麼多年出成績很正常,但也要看到這款激光武器對於交戰沒有本質的意義,除非它能夠對抗來襲的超聲速導彈,否則只能做為艦船上的一個末端防禦武器。至於致盲什麼的最好別想,受地球曲率限制,雷達對艦船目標的探測距離通常不超過幾十公里,而激光武器位置低於雷達,會更近。激光也不能像雷達波那樣貼近水面,會被海浪所損失。下面舉個例子,軍艦雷達探測距離和雷達高度有關係(對水面目標探測受地球曲率的影響),雷達高20米 時直線探測距離約27.64公里, 15米 高度約25.17公里,激光武器不會超過這個距離。而反艦導彈,艦炮的射程都超過這個距離,所以,激光武器對艦作戰無法支持。


綜上所述,美國的這款激光武器就是和近防武器系統一樣的作用,至於能攻擊多遠距離,美國方面不可能說,說了也是假話,價值不大。不過從目前的技術來看,距離不會遠,並不會有太大的新意,試驗性質更大一些。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美海軍宣佈: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杜威”號上配置試驗“ODIN”激光武器系統、獲得成功。(2019年4月安裝)。



早在2014年


美海軍就在兩棲運輸艦“龐塞”號上就進行了類似試驗。
(“龐塞”號兩棲遠輸艦)

2018年3月2日美國《電子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分析網站報道:

美海軍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一份1.5億美元的合同,由“洛.馬”公司設計生產兩套ODⅠN/“高能光學激光器”系統、也是“水面激光武器計劃”第一階段的一部分。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高級研究員“羅布.阿夫扎勒”:“我們將走出(科學和技術”領域、向海軍提供高性能實用性激光武器系統”。

美國海軍“OD|N”/高能激光與綜合光學殺傷監視系統-集成3種應用模式:

一是高能激光器產生60~155千瓦的穩定功率、足以小型艦船和無人機癱瘓或者損毀。

二是使用光學激光系統蒐集情報、監控、偵察與“宙斯盾”系統信息共享。

三是利用低功率激光束照射對方艦船、飛機電子設備產生“目眩”……致盲。

以上簡單介紹的就是美國海軍“水面海軍激光武器系統”計劃的第一階段的發展計劃。

其實、研發、技術論證、試驗“激光武器”系統幾大國都沒有閒著。


孔乙己亂彈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要死人的;於是現代戰爭就變得非常“人性化”了——最大限度避免人員的傷亡,或者儘可能的避免誤傷無辜;

因此,人們就開始研製出各種新式武器以及具有震懾力的方式來“威嚇”對方,並非從肉體上將對手消滅;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橡皮子彈”“催淚彈”以及“高壓水龍頭”就是警察青睞的“武器”。

還有一種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武器,即“精確制導”導彈;這種導彈往往被用於“定點清除”,既可以殺傷某一個具體目標,也能夠避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出於同樣的考慮,激光致盲武器也就應運而生了。激光致盲武器,只不過是諸多類型的激光武器中的一種;與一般常規武器或者其它激光武器相比,具有這麼一些特點:

首先,它的速度是無法比擬的;激光束以每秒30萬公里,根本無需考慮攻擊目標的時間提前量,因此,命中率也相當高;

其次,與一般火炮或者導彈發射不一樣,激光武器沒有後坐力;操作起來非常靈活,可以迅速調整攻擊的方向;

最後,激光致盲武器消耗能量少,非常經濟適用。由於激光致盲武器的設計理念不是以毀傷對方的武器或者殺死對手為目的,只需要“致盲”,即使對方人員“暫時失明”或者電子元器件失去效能,所以不需要太大的功率。

沒有大規模的人員傷亡,這樣的致盲武器是不是顯得非常“人道”但是又極具震懾力呢?——對手的飛機、坦克甚至艦船都是完好無損,人員也沒有死亡,但是全都成了“睜眼瞎”(人的眼睛以及電子元器件毀傷),這難道還不可怕嗎?簡直就是如同科幻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