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麼才能控制好血糖?

用戶6665283154


作為一個資深糖友,希望回答這個問題能幫到大家。

現在血糖控制挺好的,我把病例和過程分享一下,希望糖友引以為鑑!

發病:

由於年輕時身體好,多年不注意飲食,大吃大喝的,後來發胖以後發現傷口不宜癒合,查一下血糖15.7,確診糖尿病,後來通過加強鍛鍊,天天去健身房,騎山地車,爬山等運動,血糖降到6點多,趨於正常,之後就又不注意開始喝酒了,血糖就居高不下了。

後來去北京309醫院做個胃轉流手術,血糖值5.0-6.0,終於正常了,之後又開始沒皮沒臉的喝酒(當然和工作及酒友多也有關係),血糖又升到13以上……

高血糖不僅僅是併發症可怕,還有更可怕的就是煩躁,脾氣大,易衝動,耽誤很多事...

控制糖尿病方法很簡單,做到卻非常不容易。

那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少食多餐是很不錯的方法,

人不餓就不饞,

不饞就不想喝酒。

另外推薦一款降糖藥安達唐,也叫達格列淨,《我聲明不是給這家藥廠做廣告》。我吃這款藥比較好用,體重下降了十多斤,血糖控制在5.6-9.0之間,偶爾血糖也超過10.0,這個藥的機理是阻止腎臟對糖分的二次吸收,通過尿液把高糖排出去,副作用是容易患尿路感染和膀胱炎,一定要多喝水,最好喝黑茶。

總之,糖友要做到少食多餐,儘量不喝酒或少喝酒,每天多走路,經常檢測血糖。

糖尿病,並不可怕,什麼都可以吃,我現在每天還吃一粒薄荷糖呢,對血糖影響也不大,不會影響壽命。


過客霍姥爺


大家對糖尿病都很害怕,因為糖尿病發病率在10%左右,也就是說我們中國有一億以上的人會有糖尿病,這和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富裕,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有特別重大的關係。

我的父親有糖尿病,我的奶奶有糖尿病,所以我在中老年之後也可能會出現糖尿病,那至少比大部分人得糖尿病的概率要高很多。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能夠引起那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引起心血管腦血管和下肢血管的閉塞引起糖尿病腎病失明腳部的壞死截肢等等

血管外科跟糖尿病足有直接的關係,而血液透析和糖尿病腎病有莫大的關係。

很遺憾,目前尚沒有根治糖尿病的辦法,但是糖尿病可以通過多種的治療手段進行控制,因為糖漿的併發症主要來自於血糖控制不好,那麼怎麼去控制主要包含五個方面。

一糖尿病的患者教育

二自我監測血糖

我們也可以把它簡化為糖尿病治療的三駕馬車飲食運動加藥物。

三者缺一不可

藥物治療還需要醫生幫助進行判斷幫助選擇合適的藥物來配比。一般包括各類口服的藥和胰島素,大家也不要懼怕胰島素。胰島素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藥物,之前有很多患者會提到打了胰島素之後會上癮,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其實是沒有這個道理的。胰島素的發明是糖尿病治療當中的里程碑事件,給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部分清醒的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就可以相對比較好的控制病情。

運動可以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體脂含量,增強體力而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可以選擇散步快走跑步或者游泳等等各種類型的方式。


血管外科蘇磊


大家好,我是李藥師。

糖尿病一旦確診以後我們可以利用糖尿病的,“五駕馬車”來治療糖尿病,達到一個控制到合理的血糖水平。

五駕馬車是那五個方面呢?

一教育

就是要進行規範的患者教育,告訴他糖尿病危害不重視的一個危害會發生很多併發症引起患者的注意。

二飲食控制

麵食儘量少吃,選擇一些低GI的食物。如下圖






三運動

他那病患者要選擇一種合適的運動規律性運動把體重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內。

簡單的計算生身高體重是否在合適的範圍內的共識給大家?,

女性:(身高的釐米數-100)*0.8

男性:(身高的釐米數-100)*0.9

利用這個公式,你就可以測量一下自己的體重是否在合適的範圍內,如果不再儘快調整。

可以有上下10%的波動,這個是正常的。

自己不要隨便停藥,減少劑量,這個很重要,很重要。

五血糖監測

買一個血糖檢測儀,或者是去社區門口藥店去檢測血糖,一定要養成規律性檢測血糖的一個習慣,一週至少要檢測3到5次。

我是李藥師,擅長皮膚病和慢性病用藥和健康管理。請留言轉發評論,有什麼問題我們一起交流。


李藥師健康管理


西藥降糖不病,揚湯止沸,治標不治本。

五駕馬車控血糖,自欺欺人,掩耳盜鈴太愚蠢。

這就是西醫為什麼,二型糖尿病終生治不愈的原因。

血糖值升高和體溫升高是一樣的,都是體內發生疾病所表現的一個指徵,所不同的是:血糖值是從血液檢測得來的,體溫高是體溫計測的。這兩個都是不病因,只有針對病因的治療,才能徹底治癒疾病。而不是治標不治本,治標不治本,疾病無愈期。這是鐵的事實。

血糖值的升高是個結果,導致這一結果形成的原因是:胰腺功能減退分泌胰島素不足造成的,胰腺功能減退才是二型糖尿病的真正病因,不針對病因的治療,又怎麼能治癒糖尿病呢?這就是糖尿病治不愈的原因,也就是說西醫在治療糖尿病方面是:出現了方向性錯誤。

純中藥治療二型糖尿病,不運動,不控制飲食,不吃一片降糖西藥,採用純中藥治療,把血糖值降到4點5,停藥永遠不反彈。可以杜絕一切併發症的發生。

本人2017年,7月23號體檢,空腹血糖9點47,當時不相信,第二天早上自測十點零,當時就懵了,糖尿病一一不死的癌症,象魔咒一樣壓在了心頭。我是一箇中醫坐堂醫生,中醫為主,西醫也略知一二,吃西藥一生治不好糖尿病,這是鐵的事實。

由於我的中醫水平高,自認用中藥沒有治不好的病,而且可以除根,今天遇到了糖尿病,不正是大顯身手的時機嗎?再者,吃西藥不也花錢嗎?空腹十點,不體檢真不知道自已血糖高,夜尿多認為是前列腺增生,是男人的通病,口渴認為自己愛吃鹹飯,是正常的,真沒想到是糖尿病。西藥治不好,就用純中藥治療,到2018年10月28號,血糖降到5點1,停藥十天後,血糖又升高到8點2,又吃中藥,到元月一號連續測得血糖4點8,停藥至今,血糖還正常。己經一年零4個月了,如果吃一片降糖西藥,就是王八蛋。運動過兩次,血糖升高了兩次,再也不敢運動了,正常生活,走一天路也沒事。

中藥治療期間,為什麼不運動,不控制飲食,不吃西藥呢?

因為只有不運動,不控制飲食,不吃西藥,才能看到中藥的真實療效。這樣才能治好病。

如果中藥治療期間,你運動,吃西藥,控制飲食,血糖下降了,是中藥的真實療效嗎?不但看不中藥的真實療效,反而掩蓋了病情。不還是治不好病嗎?


用戶338273999004772


糖尿病對人們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的巨大,請看糖尿病併發症:

心肌梗死,腦梗塞,腎衰,失明,周圍末梢神經病變,爛腳丫,截肢等等等等。

控制血糖這個學問太大了,必須個體化治療,每個人都一個樣,而且敏感性大,血糖受生活影響更大,大家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儘量做到醫生的要求。

王醫生給大家講幾個原則,也就是糖尿病控制的“五駕馬車”:

1、 糖尿病教育,是重要的基礎管理措施,是決定糖尿病管理成敗的關鍵,簡單理解,醫生不僅要給糖尿病朋友開藥開胰島素。一定要告訴大家注意事項,糖尿病危害,糖尿病具體飲食等等。


2、 醫學營養治療,糾正代謝紊亂,達到良好的代謝控制,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提供最佳營養以改善患者健康狀況。也就是正確的飲食習慣。

3、 運動治療: 餐後半小時左右較好,微微出汗 早餐前運動,只要運動時間掌握得當,沒有不適,亦可接受,只要有運動的觀念,平時在生活、工作中運動時機、運動內容都可以靈活選擇。

4、 血糖監測:基本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因為血糖受很多因素影響,尤其我們多吃幾口,少走幾步。

5、藥物治療:這個最複雜,交給醫生吧。

總之,大家一定要知道糖尿病的危害,一定要儘量定量飲食,定量活動,儘量不要嘴饞!


心血管王醫生


控制血糖的秘訣主要就是兩條,現在公開分享。

一是控制飲食,控制飲食是控制血糖的關鍵途徑和秘決。控制飲食主要是控制熱量的攝入。糖尿病人每天碳水化物的攝入量不超過250g。這其中主要以吃粗雜糧,全穀類食物為主。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不吃零食及各種甜食,營蕎全面均衡。少喝粥或糊類餐飲。糖除了內分泌、代謝異常障礙所致外,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從口中吃進的糖多少,對控制血糖平穩十分重要。

二是運動控糖,每天堅持一小時中等強度的步行或其他有氧運動,把多餘的熱量消耗掉。運動有很好的降糖、控糖、降脂效果,糖友只要堅持必有效果。

上面這兩條是一線防治高血糖、糖尿病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兩條秘訣。

三嚴重的要在堅持兩條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藥物干預。藥物干預要根據個體情況,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控糖藥物。


李昌平8


高血糖應嚴格地長期堅持飲食控制。注意以下飲食事項:

1、少吃蛋黃、動物的皮以及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的食物。

2、限制蛋白質攝入量,來源應以牛奶、瘦肉、雞蛋、海產品等優質蛋白為主。

3、不吃蔗糖、葡萄糖、蜜糖及其製品。

4、少食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如土豆、山藥、胡蘿蔔等。

5、少食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最好不要食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油。

6、食用新鮮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比如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這些能補充在血糖控制不好時造成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過量流失的損失。

7、多吃高纖維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南瓜等,食物纖維不被小腸消化吸收,但在體內吸水膨脹能帶來飽腹感,有助於減食並能延緩糖和脂肪的吸收。麥片、穀物豆類食物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能吸附腸道內的膽固醇,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

8、注意熱量攝入與消耗盡可能保持平衡。

9、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保障在餐後血糖不會突然升太高。

10、少吃葵花籽、花生一類的食物。這類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脂肪含量高,易加重血管負擔。

11、在控制飲食的同時要加強身體鍛鍊,提高免疫力。

以上就是高血糖患者飲食上的一些注意事項。


和序健康


西藥降糖不治病,越吃越重。

只有實事求是用純中藥治療,才能治癒二型糖尿病,不吃西藥,不運動,定時定量飲食,吃純中藥把血糖降到4點5,停藥才能不反彈。這就是二型糖尿病治癒的條件。

中醫界的能蛋們,標準定出來了,有本事去實現去。中醫大師也好,博導也罷,不按照這個要求治療二型糖尿病,你就是個大騙子。


京城名醫張一帖


梁老師每年都會經治數以千計的糖尿病患者,能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的,很少,真的很少。

印象中,有那麼幾名到幾十名患者,血糖能控制在正常範圍。有幾個控制的非常好的,都有印象。

其中一個是我的老同事,本人以前在120工作,退休以後因為多飲多尿門診就診,確診了糖尿病,本人非常重視,直接辦理住院手續,接受規範胰島素強化治療。住院期間胰島素最多給到過每日50多單位,個人毅力非常大,飲食按糖尿病餐進食,一口不多吃。給他交代的是每天4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他實際的運動量則要乘以2,甚至要乘以3,每天就見他在窗戶外頭一圈兒又一圈兒的快走。 出院時只給了一隻甘精胰島素和二甲 出院以後一個月隨診,老先生已經停用胰島素,停用二甲雙胍,每天七八公里的快走、飲食控制,血糖非常理想。出院後一年隨診血糖也都在正常範圍,精神狀態非常好。

還有一名病人是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也是多飲多尿入院,個人比較有毅力,可基本執行糖尿病飲食和規律運動,經過強化治療以後,改用二甲雙胍加阿卡波糖口服,到前一個月他來開藥,血糖一直理想。

這兩個是我印象最深刻,血糖控制最理想的例子。

那怎麼才能把血糖控制得如此理想?還是老生常談,回到了糖尿病治療的5架馬車之上。

1.飲食,梁老師認為飲食屬於糖尿病5駕馬車之首,因為只有飲食控制的良好,餐後血糖才能平穩,餐後血糖有可能會影響到第2天的空腹血糖。我們該如何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最重要的就是一點,就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每餐2兩,包括我們北方的面小米粥,南方的大米,肉蛋奶相對要寬鬆,蔬菜每餐一斤左右,強調的是綠色富含纖維的蔬菜。

2.運動,運動被梁老師放在糖尿病治療的第2位,也是日常治療中的經驗,比如同樣一個餐後血糖,不運動和餐後40分鐘的運動相比較,運動後的血糖控制更理想。

3.教育,目前糖尿病發病率很高,只有糖友掌握了基本的控糖知識,醫生才能集中精力去治療更為棘手,更需要醫生關注的那些疾病。在社會各階層包括政府,醫院,社會民間組織,都對糖尿病教育投入很多。拿我們醫院來說,每名患者就診時都會有床頭宣教,每週二都會有糖尿病科間宣教,每個月14號會在醫院大會議室進行糖尿病專科講座,每年還有糖尿病年會,以及每年都還會組織2~3次大型知名專家教授來我們這裡專業授課。

4.血糖監測,監測很重要,也是被我們所忽略的最重要的一點。拿梁老師前一個微頭條所發的。發現糖尿病一年不監測不用藥,體重減輕20公斤才來就診,情況就很危急,我們血糖的水平是高是低,有沒有發生低血糖?只有檢測才能知道,

不用每天都監測,測就測一天4次,穩定的話停幾天再測一天,就再多隔一段時間。不穩定的話調整藥物,再檢測,大家記住,我們監測的目的就是為了血糖穩定。

5.藥物治療,老師把藥物治療放在了最後,藥物治療,你只要執行醫生的醫囑就行了。該三次你就吃這三次,囑餐中嚼服,你就餐中嚼服,胰島素就按點按量打,藥物治療涉及到和醫生、營養師的合作。如果血糖波動或者發生低血糖,一定要和你的家庭醫生聯繫。需要把血糖控制好,同時也要避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


Bentham


首先我想說的是,發現血糖高就尋求“控制”,無疑是一種錯誤的對抗方式。這種對抗方式只關注血糖指標,而不關心血糖升高的源頭,結果往往並不會令人滿意。

面對血糖高,你需要知道的是哪些情況引發了血糖高,即便不是特別清楚具體原因,也可以在某一個方向篩查一下可能的原因。

血糖升高的幾種原因:

1、長期攝入過多糖類食物,細胞儲存大量由血糖轉化來的脂肪,體積增大,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減少,產生胰島素抵抗血糖居高不下。

典型血糖症狀:空腹和餐後血糖都高。

2、高血脂導致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結合障礙,胰島素效率下降,血糖升高。

典型血糖症狀:餐後血糖高。

3,低血糖導致反彈性血糖高

低血糖很容易出現,比如飢餓、運動、進食不及時、過度服藥。當出現低血糖時,我們的身體會啟動升糖機制,胰高糖素分泌,促進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抑制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減少細胞利用血糖。血糖升高。

4、壓力、緊張引起血糖高

我們總要面臨各種壓力,但是當壓力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休息、影響心情、進而影響血糖。壓力狀態大腦為了保證正常運轉,需要更多能量供應。身體會啟動升糖反應,腎上腺素、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胰島素作用受到抑制,肝糖元分解出血糖,肌肉中的蛋白質以及脂肪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血糖,提高身體的血糖儲備。

5、焦慮引發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抑制胰島素作用,血糖升高。

6、甲狀腺素增加引起血糖高

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傷等原因導致甲狀腺素分泌增加。甲狀腺素可促進小腸黏膜對葡萄糖的吸收,同時促進糖原分解及糖異生作用,從而升高血糖。甲狀腺素增加還會出現三多一少反應,極易與糖尿病混淆。

7,應激性糖尿病

應激性糖尿病是指在嚴重應激狀態下,胰島素拮抗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性激素等分泌增加,引起的暫時性糖尿病。

壓力、緊張、熬夜、失眠、酗酒、高負荷工作、負面情緒、頻繁低血糖都是常見的應激因素。當應激反覆發生時,身體就會進入一種“長期應激”狀態。長期應激時,人體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身體內最強的升糖激素——皮質醇分泌增加。皮質醇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一種,擁有超強的升糖能力,幫助身體快速做出反應。當一輛發瘋的公牛向你衝過來的時候,你可以一下跳開,就是皮質醇起了的關鍵作用!但是皮質醇分泌增加,血壓血糖都會升高。

典型血糖狀況:空腹高。皮質醇分泌高峰在造成早晨6-8點,一般隻影響空腹血糖。

當前,由於壓力、高負荷工作等應激導致的血糖高情況異常普遍,去年,全國醫院中的護士由於熬夜,新增一萬多例糖尿病,這一類大多應該屬於應激性糖尿病,而不應該是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是身體主要的降糖激素,但是你也要知道,胰高糖素、生長激素、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等都是升糖激素,在我們面臨各種狀況時,幫助身體升高血糖獲得更充足的能量。所以,我們的血糖很容易被多種升糖激素影響。

糖尿病常規檢測單純依賴血糖指標,(通常空腹血糖超過7,餐二或隨機血糖超過11,你就被認定為糖尿病)而從不檢查升糖激素,導致很多誤診的可能,無法判定你血糖高的病因。這種狀況急需加以改變。

最新的2019版美國糖尿病診斷標準中,首次把焦慮引起的血糖高按照焦慮症來轉診治療,這是一大進步,但是還不夠徹底。

焦慮引起的血糖高應該治療焦慮,同樣的,壓力引起的血糖高應該消除壓力,睡眠不足引起的血糖高應該好好休息,負面情緒引起的血糖高,你甚至需要找心理醫生。這才是對待血糖高甚至糖尿病更靠譜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懷疑你是應激因素導致了血糖高或者應激性糖尿病,請務必與醫生溝通,即使醫生不認可應激,因為過去認為應激性糖尿病只發生在外傷燒傷等少數情況。必要時補測腎上腺皮質激素(GC)或者胰高糖素的含量,以免耽誤康復。應激性糖尿病是繼發性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可是公認可以治癒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問題留言。

Vista從事慢病康復11年,多種慢病的非藥物調理方法都在我的悟空問答裡面,糖尿病的非藥物調理、應激反應、低碳飲食方法都無償提供。本文是Vista在悟空的第554個回答。

Vista專注非藥物調理,給你的都是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