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朝接近300年的歷史中,長安一共被攻陷過幾次,都是怎樣的?

最後一個獵人兒


都城,不僅是一個國家政治,而且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因此歷朝歷代對都城的防護可謂費盡心思。然而,唐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在它269年的歲月中,都城長安卻先後被六次攻陷。

01.安史之亂

陷落時間: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

唐朝建國以來,歷經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政啟開元,唐王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手中達到巔峰,然而隨著四海昇平,唐玄奘一方面開始沉迷酒色、任用小人、疏於朝政,另一方面由於施政錯誤,導致邊鎮開始逐步做大。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由,起兵十五萬發動叛亂,迅速控制河北全境。十五日,在確定安祿山叛亂後,唐玄宗任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放手洛陽,同時令第六子榮王李琬為元帥、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率兵東征。

然而,由於唐朝的主力軍隊全部為邊軍,短期內根本趕不回,高仙芝只能臨時招募軍隊,但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極為有限,結果安祿山於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便攻陷了洛陽。常清、高仙芝被迫採取守勢,堅守潼關不出,然而唐玄宗由於聽信監軍宦官的誣告,卻以“失律喪師”為名將封常清、高仙芝處斬,起用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率兵20萬鎮守潼關。

潼關乃是長安以東最重要的關隘,哥舒翰進駐之後立即加固城防,安祿山多次發兵進攻均被擊退,被阻於潼關以東數月。安祿山見強攻不成,於是便將精銳隱藏起來,只以老弱病殘示人,結果唐玄宗聽信判將崔乾佑“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之言,於天寶十五年(756年)五月命令哥舒翰出關迎戰。

雖然潼關守將哥舒翰和在河北攻打叛軍的郭子儀、李光弼均認為唐軍應該死守潼關,但唐玄宗卻再楊國忠等人的讒言下,強令哥舒翰初戰。哥舒翰被迫於六月初四領兵出關,結果被叛軍打的潰敗不已,逃回潼關的僅剩八千餘人。到初九日,潼關告破,哥舒翰被迫撤往關西驛,重新收攏殘軍意圖再戰,但旋即再度戰敗,哥舒翰被俘後轉投安祿山。

△唐玄宗出逃途中發生馬嵬驛兵變

潼關告破之後,長安已經無險可守,唐玄宗得知消息之後,連夜帶領貴妃姐妹、皇子、皇孫、公主、妃子、楊國忠等人出逃,長安隨即被安祿山叛軍佔領。不過,叛軍佔據長安之後,隨著次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所殺,再加上唐軍的反攻,長安於至德二年(757年)便又被收復。

02.吐蕃入侵

陷落時間:廣德元年(763年)十月

安史之亂持續時間長達八年,歷經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三代帝王,才於廣德元年(763年)被平定。這八年之中,為了平定內亂,朝廷抽調了大量邊軍,以致邊防空虛,這使得唐王朝周邊的少數民族得以趁虛而入,這次吐蕃入侵便是典型的例子。

趁著唐王朝西部邊軍被調走,西部邊防空虛的機會,吐蕃趁機出兵東侵,數年之間連續侵佔陝西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的蘭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十餘州,盡佔河西、隴右之地。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出兵攻佔奉天(今陝西前線),兵臨長安城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吐蕃大軍,唐代宗李豫再度出逃陝州避難,而長安城中的士紳大夫和大量百姓則逃往荊襄或逃入深山峽谷之中,長安旋即陷落。

吐蕃攻佔長安之後,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帝,縱兵搶掠焚舍。唐代宗連忙以雍王李適為元帥,重新起用郭子儀為副元帥反擊吐蕃。郭子儀命令長孫全緒率二百騎出陝西藍田為疑兵,並以數百人化裝潛入長安製造混亂,吐蕃士兵以為郭子儀率領大軍來攻,慌忙撤離,長安陷落十五日後再度被收復。

03.涇原兵變

陷落時間:建中四年(783年)十月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繁鎮割據現象開始逐步嚴重,尤其唐代宗竟然“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使得安史降將搖身一變成為了地方節度使,這些人本就與中央朝廷離心離德,而唐朝藩鎮格局的嚴峻局面,正是從河北地區開始氾濫的。

唐德宗李適繼位之後,面對“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 的割據局面,開始力圖削藩,加強中央集權。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去世,其子李惟嶽於是請求承襲其父之位,魏博節度使田悅亦也代為請求,但卻被意在削藩的唐德宗拒絕。於是,李惟嶽和田悅便聯合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起兵反唐。同年七月,李正己去世,其子李納亦請襲父位,唐德宗同樣予以拒絕,李納遂反。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發動叛亂,並攻佔襄城,唐德宗派遣哥舒曜將鳳翔、邠寧、涇原、奉天、好畦兵萬人討伐李希烈,但卻被叛軍圍困於襄城。唐德宗於是又派涇原兵去解圍。當時,涇原節度使朱泚因其弟朱滔在幽州謀反而被軟禁於京師,涇原兵在路過長安時,因賞賜不公挾持節度使姚令言譁變。

唐德宗李適無奈出逃奉天,叛軍進入長安後推舉朱泚為首領,史稱涇原之變或涇源兵變。之後,奉詔討伐朱泚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參與叛亂,唐德宗又被迫逃亡梁州。直到興元元年(784年)五月,隨著李晟等攻克長安,唐德宗這才重新返回長安。

04.黃巢起義

陷落時間:中和元年(881年)十二月五日

唐僖宗李儇繼位後不久,關東地區遭遇大旱,然而官府還要催繳各種租稅、差役,王仙芝於是聚攏百姓發動叛亂。王仙芝起義爆發後,黃巢也在冤句與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起兵,響應王仙芝。

黃巢起義爆發之後,卻因各州縣卻欺瞞上級,導致朝廷不知實情,而各地擁兵的節度使為求自保,也是坐視觀望,致使起義軍發展很快。後來,黃巢率部南下進攻浙東,開山路700裡突入福建,攻克廣州,而後又回師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直進中原,並最終於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攻陷東都洛陽。

攻佔洛陽之後,修整十餘天便開始揮兵西進,之後更是僅用時六天便攻克了潼關。之後,黃巢起義軍直撲都城長安,田令孜率五百神策軍匆忙帶領僖宗和少數宗室親王逃離京城,先逃往山南(漢中),又逃往四川。十二月初五,黃巢前鋒柴存未受到任何抵抗即順利進入長安,長安城再度宣告陷落。

黃巢進入長安之後,建立大齊政權,年號金統。不過,黃巢的起義軍軍機敗壞的極為迅速,不久之後便“殺人滿街,巢不能禁”。中和元年(881年)正月,唐軍開始反撲,並一度收復長安,但官軍入城後因燒殺搶掠而陷入混亂,結果又迅速被義軍殺退。直到中和三年(883年)四月,唐朝各藩鎮軍隊匯聚長安,多次擊敗義軍,再加上義軍糧食耗盡,黃巢這才匆忙撤離長安。

05.李茂貞兩破長安

陷落時間:乾寧二年(895年)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本是平叛功臣,因參與圍攻黃巢義軍,而被封為神策軍指揮使。從光啟二年(886年)開始,李茂貞便因護從唐僖宗有功,先後被加封為武定節度使,鳳翔和隴右節度使,之後還被封為隴西郡王,並被賜名李茂貞,字正臣。

之後,李茂貞開始割據鳳翔地區,因其離長安很近,因而常常插手朝中事務,這招致了剛剛繼位不久的唐昭宗不滿,於是下令調李茂貞任山南西道節度使,並以鳳翔節度使由宰相徐彥若接替他的位置,但卻被李茂貞直接拒絕。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不顧大臣勸阻,堅決出兵討伐李茂貞,李茂貞擊敗朝廷軍隊後,直接領兵進軍長安問罪,直到唐昭宗依言殺了宰相杜讓能這才退兵。

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和李克用又因河中節度使繼承問題發生衝突,李茂貞直接發兵進入長安,逼迫唐昭宗改換了節度使的仁宣,直到李克用發兵來援,自知不敵的李茂貞這才撤軍。八月,唐昭宗返回京師後招募軍隊,李茂貞卻認為唐昭宗這是在防備自己,於是又領兵進攻長安,唐昭宗新招募的軍隊不堪一擊,無奈逃出長安投奔華州韓建,李茂貞攻入長安,縱兵大加搶掠,將許多宮殿付之一炬。

06.朱溫篡唐

陷落時間:天覆元年(901年)十月

朱溫早年曾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義軍,後於中和二年(882年)改投朝廷,後因平叛有功而被賜名“全忠”,並被加封為宣武軍節度使,進封梁王。之後,朱溫以河南為中心,迅速擴大勢力,逐漸成為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宦官劉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次年,與朱溫關係密切的宰相崔胤與護駕都頭孫德昭等殺劉季述,昭宗復位,改年號為天覆,進封朱溫為東平王。此後,崔胤想借朱溫之手殺宦官,而韓全誨等宦官則以鳳翔(今屬陝西)李茂貞、邠寧(今彬縣、寧縣)王行瑜等為外援。

天覆元年(901年)十月,崔胤矯詔令朱溫帶兵赴京師,朱溫乘機率兵七萬由河中攻取同州、華州(今華縣),兵臨長安近郊,韓全誨等宦官則劫持昭宗到鳳翔投靠李茂貞。之後,李茂貞因多次敗於朱溫,被迫於天覆三年(903年)正月殺韓全誨等二十人,與朱溫議和。朱溫挾持唐昭宗返回長安,唐昭宗就此淪為傀儡,對朱溫唯命是從。

天佑元年(904年),朱溫強迫唐昭宗遷往洛陽,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襄陽趙匡凝等則聯名討伐朱溫,朱溫西征之前,於同年八月殺死唐昭宗,改立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宗。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哀帝禪位,朱溫正式稱帝,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唐朝至此滅亡。


香茗史館


唐朝是我國古代上承隋朝下啟五代十國的朝代,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唐朝自建國共歷21帝,統治289年,其間,武則天在690年以周代唐,15年後恢復唐朝國號。初期通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開創了萬邦來朝的盛況,安史之亂後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國力漸衰,最後因黃巢起義影響其根基而滅亡!

在唐朝統治的289年之間,首都長安一共被攻陷了6次!

1.公元756年,安祿山的叛軍攻破潼關,殺入關中,攻破了長安,導致唐玄宗倉皇逃入蜀地。

2.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剛剛被平定,吐蕃突襲長安,並於11月攻克該城,唐代宗被迫逃跑。

3.公元783年,唐德宗調集原本防備吐蕃的5000涇原兵去鎮壓軍閥李希烈的叛亂。誰知涇原兵剛剛到達長安,就因待遇而譁變,亂兵殺入長安,逐走了唐德宗。

4.公元881年,沖天大將軍黃巢率領數十萬流賊殺入長安,唐僖宗從長安向四川狼狽逃去。黃巢率軍進長安後,黃巢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年號“金統”。

5.公元893年,秦王李茂貞出於對朝廷的不滿,攻破了長安城,唐昭宗逃出了長安。

6.公元903年,軍閥朱全忠打跑了李茂貞,佔領了長安城,為了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朱全忠派自己的部下摧毀了長安城。

唐王朝幾乎在騷亂中度過了整個王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王朝,安史之亂之前大抵是唐朝上層貴族內部的爭鬥撕殺對平民影響不大,安史之亂之後的戰亂卻嚴重影響到平民大眾的生存!


大江侃歷史


自李淵於617年攻佔長安並定為首都之後,唐朝的都城長安共被攻陷過七次,最終唐朝滅亡。

隋唐時期的長安城始建於582年,隋文帝楊堅以漢長安城地勢較低,城中比較潮溼為理由,在漢長安的東南方向建設“大興城”。主要原因是漢長安城城池狹小,水汙染比較嚴重,已經不具備都城的條件了。唐朝初年,將大興城改為長安城,寓意長治久安之意。

安祿山第一次攻陷長安。

攻陷時間:756年6月;

攻陷軍隊:安祿山叛軍;

收復時間:757年9月28日;

收復軍隊:唐軍;

收復軍隊主帥: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王李俶、副元帥郭子儀、前軍李嗣業、僕固懷恩等。

第一次被攻陷的原因:

唐朝對待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叛軍派出了封常清到洛陽招兵買馬,拒守洛陽,短暫時間內之招收了六萬兵馬,然而這些士兵大都沒有很好的訓練就和安祿山的叛軍交戰了,可想而知戰敗是常態了。封常清一敗再敗,只得一路退守,切斷道路橋樑,阻隔叛軍進軍的步伐。此時唐玄宗任命高仙芝擔任潼關的守衛之職,高仙芝接應封常清之後,瞭解到叛軍勢頭兇猛,於是退守潼關,並任命封常清輔助自己。

從軍事戰略來看,高仙芝、封常清都是名將,對當時的整個戰略把控還是十分到位的,但唐玄宗不管這個,在宦官邊令誠的誣陷之下,756年1月24日,先後斬殺封常清、高仙芝,換上了名將哥舒翰。哥舒翰到達潼關之後,也認為固守潼關是上上之策,這樣安祿山的叛軍就攻擊不到長安,等叛軍懈怠之後再圖消滅。

唐玄宗十分愛面子,不顧當時的戰略態勢,強令哥舒翰出兵潼關與安祿山叛軍作戰,這正是安祿山叛軍求之不得的事情。哥舒翰出兵與叛軍交戰,結果大敗,哥舒翰也被安祿山俘虜,唐軍在逃回潼關之時,慌不擇路,很多唐軍死在原來唐軍在潼關之前挖掘的壕溝之中。潼關丟失,長安的大門洞開,而唐軍在長安的主力部隊都在潼關,長安城很快就在756年6月被叛軍攻陷。

此次長安失守的主因之一是長安、洛陽的唐軍主力承平日久,沒有多少作戰能力,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非常瞭解唐軍作戰能力,初期的一敗再敗就證明這一點。而唐玄宗和監軍宦官卻不管不顧,一味與叛軍交戰導致長安失守,這也是長安被攻破的主因之一。(安祿山像,唐玄宗的錯誤指揮導致長安被攻破)

吐蕃軍隊第二次攻陷長安。

攻陷時間:763年10月;

退出時間:763年10月-11月,佔據約15天時間;

撤退原因:吐蕃軍隊疫病大流行,最有可能的是吐蕃軍隊一直在高原作戰,到達平原之後產生了“氧中毒”現象,不得不退軍;另郭子儀佈置疑兵迷惑了吐蕃軍隊。

攻陷長安軍隊:吐蕃指揮下的吐谷渾、党項等軍隊20萬;(郭子儀像,兩度收復長安的名將)

被攻陷長安的原因:

唐朝為了消滅安史之亂的叛軍,將西部的軍隊主力大都調回作戰,西域等地兵力空虛。吐蕃瞭解到這一情況之後,趁火打劫,先後攻佔了秦、渭、洮、臨、成、河、蘭、岷、廓等九州之地,兵峰直達長安城下。

當時唐朝是唐代宗李豫在位,長安城的兵力空虛,在吐蕃大軍壓境之下,唐代宗逃到陝州避難。吐蕃軍隊佔領長安之後,擁立了金城公主的弟弟廣武王李承宏為傀儡皇帝。唐代宗任命郭子儀為副元帥,雍王李適擔任名義上的元帥。郭子儀佈置疑兵,迷惑吐蕃軍隊,並安排幾百人到長安城散播謠言,稱郭子儀已經率領大軍到來,不日就要到達長安。加之吐蕃軍隊非常不適應平原氣候,軍中疫病流行,不得不撤軍。

763年12月,郭子儀等長安城安定下來之後,唐代宗返回長安。此次長安被攻破除了吐蕃軍隊強大之外,唐代宗排擠郭子儀,重用宦官程元振也是主因之一。(李承宏形象圖,吐蕃立他為唐朝皇帝,他是金城公主的弟弟,金城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赤德祖贊)

涇原兵變,長安第三次失陷。

攻陷時間:783年10月;

攻陷軍隊:唐朝涇原兵5000人;

攻陷後事件:兵變士兵擁立唐朝大臣朱泚為帝,建立大秦,年號應元;784年建立漢國,年號天皇。

收復時間:784年5月28日;

收復軍隊:唐朝李晟部、駱元光部、尚可孤部;

被攻陷原因:

782年,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聯合王武俊、李納、田悅、朱滔等五個藩鎮割據勢力各自稱王,同時圍攻河南襄城。唐德宗在各地抽調人馬平亂,當時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領5000涇原兵被抽調,涇原兵在途徑長安是都希望唐朝廷能夠厚待他們,然後出兵平叛。

涇師離鎮,多攜子弟而來,望至京師以獲厚賞,及師上路,一無所賜。時詔京兆尹犒軍士,唯糲食菜啖而已,軍士覆而不顧,皆憤怒,揚言曰:“吾輩棄父母妻子,將死於難,而食不得飽,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國家瓊林、大盈,寶貨堆積,不取此以自活,何往耶?”行次滻水,乃返戈,大呼鼓譟而還。(《舊唐書.姚令言傳》)

涇原兵不但在長安沒有等到優待,給的都是粗茶淡飯,到離開長安時也沒等來皇帝的賞賜。士兵就要上陣殺敵了,士兵們怒了,節度使姚令言差點被殺。這5000士兵一舉攻入長安,唐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陝西乾縣的舊稱)。朱泚率領軍隊進攻奉天,被唐軍李懷義擊退。

此次長安失陷純屬唐德宗時期的上下腐敗,不肯出一點東西犒勞上陣的涇原兵,讓士兵餓著肚子上戰場,不導致兵變才怪。(涇原兵變中被擁立的皇帝,朱泚形象圖)

黃巢起義軍攻陷長安。(第四次)

攻陷時間:881年4月;

攻陷部隊:黃巢起義軍;

收復時間:883年4月;

收復軍隊:沙陀兵等軍隊;

被攻陷原因:

880年黃巢攻佔洛陽,於次年1月糾集60萬大軍進攻長安,唐僖宗於881年3月就已經逃亡到四川成都避難。唐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鄭畋傳檄文於各地藩鎮齊聚長安,共同討伐黃巢起義軍。各地的藩鎮認為唐王朝已經不復往日的輝煌,都起兵到長安,希望分的一杯羹。

已經佔據長安的黃巢利用藩鎮唐軍各部不相統屬,進長安之後肯定哄搶財物、美女,於是撤軍離開長安。藩鎮的唐軍進入長安之後,果然如預料的那樣,貪圖錢財、享樂,根本形不成合力。於是黃巢反戈一擊,各地藩鎮士兵大都搶了不少財物,各自奔逃,黃巢趁機再次佔領長安,兵發多路追擊藩鎮唐軍,大獲全勝。

黃巢在四面被圍的情況下,誘使各路唐軍進長安,唐軍貪圖錢財、美色從而喪失戰鬥力,導致長安城被黃巢佔據。(黃巢雕像)

李茂貞兩次陷長安。

攻陷時間:893年、895年;

攻陷部隊:第一次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部隊;第二次為李茂貞、韓建、王行瑜三個割據勢力佔據長安;

恢復長安:第一次李茂貞進佔長安,逼迫唐昭宗殺死宰相杜讓能,罷兵而回;第二次,李茂貞用宦官殺死了宰相崔紹緯,唐昭宗被軍閥韓建扣留了三年時間。

攻陷原因:

887年,唐僖宗從四川返回長安,遇到了軍閥李昌符的攔截。唐僖宗命令李茂貞率兵擊敗攔截部隊,並殺死了李昌符,唐僖宗大喜,封李茂貞為鳳翔、隴右節度使。沒想到的時李茂貞擔任節度使之後,率軍四處攻略,勢力非常接近長安城。地盤人馬越來越多的李茂貞突然對唐朝的內政有了興趣,時刻威脅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安全。

893年,感到威脅的唐昭宗派軍討伐李茂貞,反被李茂貞擊敗。李茂貞率軍進逼長安城,逼迫唐昭宗殺死宰相杜讓能才撤兵出長安,而唐昭宗早就逃到了石門避難。

唐昭宗返回長安之後,開始招募兵馬,以防不測。臨近的李茂貞感覺受到了威脅,這是唐昭宗在針對自己,於是聯合兩個節度使韓建、王行瑜再次進攻長安(895年)。長安城中唐昭宗招募的軍隊不堪一擊,紛紛潰散,李茂貞再次佔據長安。

其實,唐昭宗在李茂貞兩次攻佔洛陽這一時期,已經完全失去了勢力,沒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成為了光桿皇帝。在唐昭宗被囚禁期間,李茂貞等人殺害了十一個唐王朝宗室的王爺。(李茂貞動漫形象,兩度佔據長安)

朱溫攻佔長安。

攻陷時間:903年;

攻佔部隊:朱溫的軍隊;

守衛部隊:李茂貞等部隊;

攻陷原因:

898年5月,扣押唐昭宗的李茂貞、韓建等人鑑於唐王朝的局勢發生了鉅變,將唐昭宗送返長安。

此時,朱溫已經攻佔了東都洛陽,割據形勢大變,迫使李茂貞、韓建、李克用等人聯合對抗朱溫軍事集團。

900年11月,宦官集團和官僚集團的矛盾不可調和,宦官將唐昭宗囚禁了起來,計劃擁立新的太子,換掉唐昭宗。但是宦官不敢殺死唐昭宗,擔心李茂貞、韓建等藩鎮興師問罪,宦官集團吃不了兜著走。

901年,在朱溫的干預下,參與政變的宦官被清除,唐昭宗復位,朱溫獲封梁王。此後唐朝的宰相崔胤希望藉助朱溫的力量剷除宦官,而宦官韓全誨則和李茂貞聯合,李茂貞派遣了幾千兵馬守衛長安。

朱溫不久興兵進攻長安,長安很快被攻下,李茂貞、韓全誨帶著唐昭宗逃到了鳳翔。朱溫緊追不捨,圍困鳳翔一年多,李茂貞被迫誅殺了二十多位宦官,送還唐昭宗。朱溫得到了需要的人,誅殺了宦官,隨即撤圍迴歸長安。(朱溫像,他最後佔據長安,並拆毀了千年長安城)

904年,朱溫將唐昭宗身邊的宦官700多人誅殺,原來的侍衛軍也所剩無幾,徹底成為孤家寡人。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時遷移長安的居民到洛陽居住,拆除長安城的宮殿、、城郭、民居,木材順黃河而下,長安城內有用的建築材料也大都拆掉另做他用,長安城徹底被毀。


穿越再現彼岸


唐朝開國時期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家,但經歷了安史之亂後,開始衰敗,長安前後一共經歷了六次被攻陷破城。到底長安城經歷了什麼?都是怎樣的呢?

1.首先是安史之亂打破了唐朝的盛世,也稱天寶之亂,這是一場爭奪統治權利而爆發的內戰,由當時的將軍安祿山與史思明發起的,最終以失敗告終,這場內戰導致了百姓流離失所,國家動盪,繁榮盛世漸漸沒落。究其原因,也是朝廷內部開始衰敗群導致。

2.平定安史之亂後,留下了大量藩鎮,導致後來藩鎮反叛,攻進長安,雖說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又使國家動盪了一次。

3.黃巢之亂,黃巢領導農民進行起義,再一次動搖了唐朝的根基,瓦解了唐朝的根本,建立了,齊國政權,但經歷了幾次戰爭後,最終也走向了滅亡。

4.平定黃巢之亂後,由於國家力量大大減小,再一次被藩鎮攻打,最後雖然勝利了,但只剩下一座千瘡百孔的城池。

5.朱泚之亂,由涇原籍士兵爆發的戰亂,最終也戰敗了。

6.唐帝被藩鎮擄走,經歷黃巢之亂後唐朝基本破滅,擄走的唐帝后來逃回長安,被朱溫逼著禪讓,建立後梁,唐朝滅亡。

長安城經歷了這麼多,從盛世到滅亡,被稱為都城被破次數最多的,其原因就是因為,統治者能力不足,軍事弱,政府內部開始腐敗,不作為。


佳伊媽媽講歷史


  對於一個王朝而言,都城非常重要,這是一個政權的統治核心所在。一般而言,都城被攻破,意味著這個王朝的終結,但是有個王朝,它的都城被攻破六次,直到最後才覆滅,它的統治時間也是中國歷史上所有朝代中最長的。這個王朝就是創造封建盛世的大唐帝國! 第一次:唐玄宗統治後期,邊將安祿山於公元755年12月起兵叛亂,史稱“安史之亂”,自此唐朝走向衰落。公元756年6月,叛軍攻陷長安,與此同時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但唐朝並沒有滅亡。公元757年,唐軍趁著叛軍內亂之際,出兵收復了長安。 第二次:公元763年,當時的皇帝是唐代宗。吐蕃趁著“安史之亂”之際,先出兵佔領了鳳翔以西的十幾個州,接著又進兵長安,立李承宏為皇帝。最後在郭子儀的謀劃下,吐蕃軍隊被迫退出長安,這次陷落時間為15天。 第三次:公元781年,唐朝與地方藩鎮之間發生戰爭,即“四鎮之亂”。公元783年,唐德宗派遣關內諸鎮兵去平叛,結果涇原兵在路過長安時譁變,叛軍攻入長安,擁立朱泚為帝,是為“朱泚之亂”。唐德宗先逃到奉天,又逃到漢中。直到公元784年5月,李晟收復長安,唐德宗才得以返回都城。 第四次:“黃巢之亂”公元881年叛軍進入長安,黃巢自立為帝,建立大齊政權。不過兩年後,唐軍反攻長安,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最終黃巢敗退,唐軍再度收復長安。 第五次:“藩鎮之亂”公元895年,王行瑜與李茂貞、韓建聯合,率軍攻入長安城,殺死宰相,甚至想廢掉皇帝。李克用聞訊,率軍勤王,才將這些藩鎮。 第六次:唐昭宗想重振唐朝,招兵買馬,引起了李茂貞的不滿,他於公元901年再度起兵,攻入長安城,還將唐昭宗挾持到鳳翔。這引起了另一位藩鎮朱溫的不滿,他興兵討伐李茂貞,最終把唐昭宗奪了回來。


LHC否極泰來


長安被吐蕃攻陷過一次,那是在臭名昭著的安史之亂剛剛結束的公元763年,之後吐蕃連鳳翔都難以越過,何談連番攻唐之首都呢,而在安史之亂期間,回紇趁機洗劫了洛陽,這就是傳說中的被異族輪番蹂躪。在安史之亂期間的吐蕃攻一次首都、回紇劫兩次大都市,然後傳來傳去就變成多次了。

攻陷長安最多的還是內部勢力,安史之亂、涇卒兵變、黃巢起義以及朱溫等末年的軍閥。計所謂的首都淪陷,756年內部一陷,7年後的763年外部一陷,再20年後的783年內部一陷,其餘的內部攻陷都是880年後的天下大亂了。沒有安史之亂的前提,任何一個外族政權都不可能攻陷作為都城的長安。而從784年至879年這將近百年裡,長安未曾淪陷過,說明在收復長安後,唐朝穩固了首都的防禦,並增強了中央實力,使得不論是外族還是國內叛亂都不足以威脅到長安。歷史上很多王朝和世界帝國,首都淪陷一兩次就萬劫不復了,然而唐朝是一隻九命貓,最終亡於自己的軍閥,而非亡於外族。





羅蕭弋


在唐朝近300年中,被攻破了6次。


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核心,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城市,是對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稱謂。作為天下要害之地,首都不僅要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同時也要成為一個強大、堅固的軍事要塞。若首都被攻破,天下便將因群龍無首而陷入戰亂。因此,歷代政權均會花費大量力氣經營首都,將之變成一個令敵人望而生畏、固若金湯的超級堡壘。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為強大的一個。而其首都長安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超級城市。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唐朝近300年的國祚中,竟被攻破了6次。其首都被攻破的次數,據歷朝之冠。那麼,長安城為何如此脆弱?為何連強盛的唐朝也守不住這裡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就先讓我們來回顧長安城六次淪陷的歷史的吧。 長安第一次淪陷是在安史之亂時期。公元756年,安祿山的叛軍攻破潼關,殺入關中,攻破了長安,導致唐玄宗倉皇逃入蜀地。 安史之亂後,吐蕃趁火打劫,他們趁河西、隴右兵力空虛之機,逐漸將該地郡縣全部蠶食,吐蕃軍的主力距離長安不過數十里的距離。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剛剛被平定,吐蕃卻突襲長安,並於11月攻克該城,唐代宗被迫逃跑。不過吐蕃人並未停留多久,他們因不適應長安的氣候,留下個傀儡皇帝便撤回國內。 到了唐德宗年間,朝廷本圖振作,平定藩鎮的叛亂。公元783年,唐德宗調集原本防備吐蕃的5000涇原兵去鎮壓軍閥李希烈的叛亂。誰知涇原兵剛剛到達長安,就因待遇而譁變。亂兵殺入長安,逐走了唐德宗。 唐德宗後,關中局勢逐漸穩定,而長安獲得了近百年的平靜。然而在公元881年,沖天大將軍黃巢率領數十萬流賊殺入長安。 由於黃巢的破壞,長安已經殘破不堪,再不復當年的輝煌。公元893年,秦王李茂貞出於對朝廷的不滿,攻破了長安城,而唐昭宗和他的先祖一樣,慌忙逃出了長安。 公元903年,長安終於迎來了末日。軍閥朱全忠打跑了李茂貞,佔領了長安城。為了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朱全忠派自己的部下摧毀了長安城。自此以後,原本宏偉的長安再也得不到恢復,也再也沒有成為過首都。 回顧完長安的苦難史,讀者們或許會問,長安城為何如此脆弱?為何連唐朝也守不住這樣的雄城?首先,這就要從長安的前生今世的來說起了。 長安城,實際就是隋朝的“大興城”。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舊長安“卑溼”為理由,在漢長安城的東南方向修建了一座新城——大興城。根據《唐六典》記載,大興城的規模相當龐大,東西長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七里一百七十步。根據現代考古勘測,隋唐長安城總面積達到84平方公里,面積是明朝西安城的六倍,其氣勢之雄偉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在大興城的修建中,隋朝統治者過分突出了城市的宗教以及政治功能。根據史書記載,大興城(長安城)的設計,體現了中國古代宇宙論的圖示。其中太極殿正對北極星,象徵著天子上應上帝,受命治國。太極殿前承天門到外郭城的正門明德門,形成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也構成了一條國家禮儀的延長線,一些禮儀建築如太廟、太社,對稱地列於兩邊。 可以說,隋唐的長安乃是宇宙之都、禮儀之都,其存在就是為了體現帝國的強大和皇帝的威嚴,是宇宙秩序在人間的投影,其重點放在了國家統治理念的視覺化方面。因此,長安城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該城的軍事功能。也就是說,長安城根本不是用來守的。這是一個巨大的設計缺陷。 自古以來,大城就不如小城容易防守。這是因為大城的城牆實在太長,到處都可能成為漏洞。防備小股敵軍騷擾和土匪入侵尚可,若遇大規模入侵,就根本守不住。長安位於平原,沒有山河天險為依仗,城牆又長的可怕。若遇到大股敵人攻擊,戰線很容易拉長,兵力便會分散。在安史之亂後,長安主要依靠15萬神策軍進行防守。雖然人數不算少,但相對於漫長的長安城牆,這點兵力就如同將一把沙子灑進水裡。敵軍若想攻擊長安城,只要聚集兵力攻其一點就可以,而城內的守軍很難給予及時支援。 除此以外,長安城的人口實在太多,盛唐時期達到百萬以上。若遇到敵軍圍城,市民會迅速消耗光存糧,而長安將面臨可怕的饑荒。也就是說,長安不僅守不住,而且還經不起圍城。 隋唐統治者之所以忽視長安的軍事功能,很大程度是因為該城位於“金城千里”的關中。關中地區是封閉地形,有山河之險。在長安四周有潼關、散關、蕭關、武關四大關隘,相對於直接防守長安,防守這四座小城要更容易。 若其中一個關隘被攻破,無險可守的長安城便沒有防守的必要。這也是唐朝長安六次被攻破的原因。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唐朝皇帝往往選擇拔腿就跑,以期未來的東山再起,而與關中一體的巴蜀,便是最好的逃亡去處。



洪果果


長安被攻破六次.

1,公元756年安史之亂,被安祿山攻破.

2,公元763年,被吐蕃攻陷.

3,公元783年,被士兵譁變攻陷.

4,公元881年,被黃巢攻陷。

5,公元893年,被秦王李茂貞攻陷。

6,公元903年,朱全忠摧毀了長安.

由此可見,安史之亂對大唐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間接摧毀了大唐盛世。





紅鬍子老王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的詩句描述當時唐朝強盛時期的景象,每當我們談起唐朝,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這些無不讓國人感到自豪,展示了民族自信心。大家可知道,唐朝有近300年曆史,長安被攻陷了幾次?讓我們來數一數:

第一次被攻陷就是唐朝強盛末期,天寶十五年,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這次的動亂直接導致唐朝由盛轉衰;

第二次是唐代宗廣德年間,吐蕃、回紇聯軍攻陷長安,讓唐代統治者再次丟下長安出逃陝州,這讓本來就走下坡路的唐王朝更加衰弱;

第三次是唐德宗建中三年,爆發“涇原兵變”,叛軍佔領了長安,使得唐德宗帶著妻兒老小倉皇出逃,攻陷後的長安被這幫叛軍大肆掠奪金銀,對唐王朝破害極大;

第四次是“黃巢起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說到做到,以詩為證。率領農民起義軍,輕鬆拿下長安,當然最終還是政治能力不成熟,導致了起義失敗;

第五次,乾寧二年,唐紹宗被節度使李茂貞和王行瑜趕出長安;

第六次天覆元年,主角還是唐昭宗,雖然沒有被軍隊攻佔了長安,但作為皇帝的唐昭宗卻被宦官劫持到別的地方了;

第七次,也就是唐朝近三百年曆史中,最後一次被攻陷,也同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主角依然是悲催的唐昭宗,這次沒有那麼幸運了,直接被反叛者朱溫殺死,從此長安再也沒有被後來的封建朝代作為首都了。





梁一


唐朝是歷史上被攻破都城最多的朝代但是也是命最硬的朝代,直到第6次才真正滅亡,在這期間皇帝更是逃跑了9次。

第一次攻破的時間是安史之亂,時間在756年的6月,這是唐朝的都城第一次被攻破,然而唐朝並沒有滅亡。

第二次,安史之亂不久,吐蕃又開始了早飯,在當時吐蕃出兵佔據了長安大部分的領土。不過這次攻佔長安的時間只有15天,但也是唐朝歷史上的恥辱。

第三次是朱泚之亂,在781年。在當時這個將軍不滿唐朝對他的待遇。直接派出了軍隊攻佔了長安,並且朱泚還當上了皇帝。一直到了784年,過了三年之後,長安城才被收復。

第四次是黃巢起義,這一次黃巢同樣當上了皇帝,並且建立了齊國,兩年之後才被收復。

第五次是藩鎮割據,在當時很多地方都出現了藩鎮。皇帝的話沒有人聽,895年的時候,當時的李茂貞當上了皇帝,還好在當時李克用及時的出現了,這個時候長安城才回到了唐朝的手中。​

最後一次被攻破是901年,當時朱溫又一次攻破了長安,然而這次的唐朝真的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