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非洲卡拉什尼科夫說,有絕大部分都不是AK47,而是56式衝鋒槍


中國56式衝鋒槍:該槍是仿製自蘇聯AK-47型7.62mm突擊步槍,在1956年生產定型,研製小組的組長為趙瑞之工程師,由於當時我國的武器思想較為傳統,因此把這種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稱之為衝鋒槍,因此定型時稱之為衝鋒槍。

卡拉什尼科夫曾經說過:我的槍可靠、耐用、很輕,不論誰都會使,因為它構造簡單。你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幾個星期,然後把它從水中拿出來,給它上膛,就能嗒嗒嗒地射擊。便宜耐操讓AK47在非洲大陸上成為硬通貨,當然也很有可能是中國仿製的56式。

俄羅斯做過統計,截至2001年,AK47系列及其仿造品,一共生產了8000萬支,排行世界第一。AK47能夠如此大量的生產,主要取決其製造工藝的簡單,零部件大量採用衝壓工藝,生產成本低,利於大量生產,造價低廉,便於大量製造。

AK47作為一把神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1949開始服役,歷經68年風風雨雨之後,現在仍然能在很多地方見到它的身影。但是就像很多阿迪達斯來自莆田一樣,實際上有絕大部分都不是AK47而是中國產的56式衝鋒槍。因此56式衝鋒鎗也被稱為AK47的親兒子。

20世紀50年代,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軍工業。在當時接受大量蘇聯援助的情況下,武器的研製也是從全面引進的基礎上開始起步。各項技術數據、生產設備甚至樣品都是直接從蘇聯引進。56式衝鋒槍與AK-47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例如AK-47的準星為半包式兩側護翼,而56式衝鋒槍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56式衝鋒槍最特別的是採用了摺疊式的三稜刺刀,充分發揚我軍“刺刀見紅”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