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開封現在有沒有擺脫掉地上河的局面?你怎麼看?

傅船山


  開封段依然是地上河,目前的形勢比建國前好的多,但依然沒有擺脫地上河的局面。目前黃河下游河床已平均高出大堤背河地面3—5米,比兩岸平原高出更多。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近40年間,黃河年平均輸送到河口地區的泥沙約10億噸,年平均淨造陸面積25——30平方公里。

為減少泥沙危害,國家在河南洛陽北的小浪底修建了大型水庫,定期排水衝沙,對緩解下游懸河壓力起到了一定作用。



馬澹寧


首先要明白為什麼黃河在開封會形成地上河

黃河之所以叫黃河,就是因為在流經黃土高原時很多支流攜帶了大量的泥沙,致使河流變黃。這是開封段黃河形成懸河第一個原因。


並且開封地勢平緩,黃河流經開封時流速緩慢,造成大量的泥沙沉積河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地上河。這是黃河在開封形成懸河的第二個原因。

治理開封段黃河要對症下藥

第一、要避免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或者不攜帶泥沙。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長達近千公里,且有大量的支流也同時攜帶泥沙匯入黃河,而改道勢必影響生態環境,將黃河圍起來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因此在源頭便很難治理。


第二、要清除黃河開封段已經淤積的泥沙。黃河河床在開封高出地面十幾米,根據現在的技術手段,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可一旦僅在開封河床下降幾十米,勢必會引起黃河下游倒流。因此還要在下游持續清除淤泥,如此一來,便是浩大的工程了。

總之,我認為現階段開封還無法擺脫地上河,不能抑制黃河在黃土高原攜帶泥沙,也就難以治理根源,而黃河清淤也是需要多地聯動的問題。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喜歡請點右上角加關注,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小浪底水庫每年的排沙作業可謂一石二鳥,既排走了水庫死庫容內沉積的泥沙,又可以利用大流速、大雷諾數Re製造的紊流流動向下、向前沖刷河床,據測量對開封附近河道的下切效應達到每年一米左右。最重要的是,上游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強有力的遏制,水土也得到了很好保護,退耕還林、退耕還草見到了驚人效果。黃河帶來的泥沙少了,想製造黃河懸河都困難了。

歷史上黃河河道離開封很遠,在一、二百公里更北邊的檀淵之盟的濮陽附近流過。後來黃河多次改道,在黃海和渤海數百公里之間輪流入海。這樣改道後的黃河才“有機會”從開封北郊經過。但是必須承認最近幾百年來真正淹掉開封並徹底摧毀古都開封的大水災並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李自成對此次故意撅開黃河黑崗口難辭其咎。之於後來蔣介石炸開黃河花園口,淹沒的是鄭州的中牟縣,開封城內無恙。

可以負責任地說,解放後國家對開封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視,即使黃河有百年不遇的洪水經過開封,國家也不會再讓它在黃河南岸決口淹沒開封。這就是國家戰略也是國家的顏面,跟長江有洪水國家一定力保武漢荊州長江北岸大堤的道理如出一轍。所以現在不要再拿黃河嚇唬開封人了!


劉大哥BigBroLeo


在宋代及以前長達數千年時間裡,黃河並不臨近開封,而是在離開封還有百多里地的新鄉城南。

因為開封及以南地區相對開封以北地區來說地勢較高,所以當時黃河下游的走向是從滎陽邙山北側斜流向東北方向,沿新鄉滑縣內黃等地流入河北在天津以南入海。

到是宋代以後元明清時期,因為首都從開封改到了北京,所以統治者為了打壓開封防止開封復興威脅北京首都氣運,和維護北京及周邊安全,才人為地黃河改道到了開封。

同時為了斷絕開封水脈及水運,還將開封大運河(汴河)改道到了徐州及山東境內,並又將開封重要的水源金水河在中牟改道南流成為賈魯河入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