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說是房價高限制了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是真的嗎?

小春城興義市歡迎您


買房的高回報率讓很多做企業的都去幹房地產了。幹企業有資金流通,工人工資,工人消費,貨款流通。買房以後錢就沒有流通了。房地產限制企業的發展和滅亡(與房地產相關的企業除外)。


追風客8


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你想想看我2008年來深圳的時候,花個100萬就可以全款在深圳買到一套不錯的房子。然後現在呢,你花個100萬,就連房子的三成首付款都可能不夠,更別說全款了。

過去十年,全國房價基本上漲了四五倍。這麼大的漲幅難道只是因為物價高,成本高了,所以房價才那麼高麼?當然不是,房價高主要就是有人炒。過去十年很多上市公司將公司的閒置資金拿去買房,一買就是買幾百套的那種。這麼一來實體經濟就沒人用心搞了,都炒房賺快錢去,最終肯定影響到實體經濟的發展。

比如今年5月15日晚,*ST海馬(000572)發佈公告稱,為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要賣出部分閒置房產,這家上市車企竟然一口氣拿出了269套住宅和15套商鋪掛牌出出售。

據悉,這些房產賬面原值為30899943.54元,包括住宅269套(總面積14685.04平方米),商鋪15套(總面積2729.12平方米),擬通過招標和/或委託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等方式公開出售。 一個月擬出售401套房,價值約4.4億人民幣。

看看這些上市公司光是房產價值都好幾個億,由此可見房地產的泡沫有多大。這個泡沫就是大家的錢都投進去了,所以它才會越來越大。泡沫終究是會破的,所以我相信未來房價肯定會下跌,只有這樣實體經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月牙亮投


房價高確實限制了其他行業的消費與發展,我比較認可這個說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崛起和發展,房地產越來越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產業和老百姓的發家致富最主要的手段。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房價一年一個臺階,以令人不可思議的速度在增長。我居住的泰安市是一個山東三線城市,房價竟然穩居前三甲,開盤動輒一萬七八,或者兩萬多。雖然也帶動了水泥,磚瓦等行業,但也給其他行業帶來沉重的包袱。

我從事的是製造業工作,一直是租賃的廠房。在2000年左右,兩個大車間和兩個大倉庫,年租金是一萬左右,每年百分之十遞增。隨著物價,房價,原料價的各種增長,房東竟然要求是一年一簽,沒辦法,逼的我是遠走他鄉啊。

這是我的親身體會,高房價的受害者,你說是不是高房價限制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呢?





雲曉雲霄


最近,有網友提問,有人認為,是房價高限制了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但我卻發現,正是因為房地產業繁榮,才帶動了相關上下游十幾個行業的發展。比如水泥、鋼鐵、傢俱、家電、裝潢、搬家等,解決了大量人員的就業問題,高房價真的限制了其他行業的消費和發展嗎?。

對此,我們認為,這位網友把高房價和房地產市場混淆在一起了。在2015年之前,國內房價還不算太高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繁榮的確能促進與其相關的行業發展。但是房價越漲越高,蘊藏著巨大泡沫後,就會對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起到不利的影響:

首先,高房價推高房租,這讓很多實體店倒在了高房租上,而且對於生產製造企業也是巨大壓力。前幾年,華為任正非就埋怨深圳龍崗區房價太高,導致華為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大漲,華為只能將生產和科研基地都搬到附近的東莞松山湖地區。事實上,華為還是中國的龍頭企業,其他企業的發展更是受到了嚴重影響。

就在不久前,我去菜場調研物價情況,看到一家蔬菜店在關門,老闆告訴我們,每個月房東收房租就要一萬元,還要預交半年房租,他一個做蔬菜零售的實體店,基本上都替老闆打工了,這樣高的房租,做實體蔬菜零售店是沒法生存的。

再者,如果房價年年都在上漲,有誰還願意做實體產業的呢?有一個故事流傳很廣。老公辦個小工廠,天天起早摸黑,一年也沒賺多少錢,弄不好還要虧損。而老婆拿了錢去大城市炒房產,一二年房價就翻倍,輕輕鬆鬆都賺了幾百萬。試問,如果搞實體產業風險如此之大,誰還願意投資實體經濟?大家都拿錢去做房地產好了。所以,房地產要打破穩賺不賠的局面。這樣資金才能流向實體經濟。

再次,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於消費需求,而並不是房地產市場。而如果房價處於高位,購房者每個月的收入一半都要還房貸,剩下一半用於消費,那其消費能力肯定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現在居民消費啟動不起來,實體經濟一直低迷就是房價高造成的。當然在高房價的背景之下,年輕人購房後創業的積極性也被清理乾淨。

最後,本來如果房價不高,處於較合理的區間內運行,那麼就會促使其上下游幾十個行業的發展。如果房價過高,居民即使買了房後,也因為欠了一身的債,購買力也大打折扣,凡是能不買就不買,能省就省了,這樣反則不利於促進房地產下游相關行業的發展。

如果房價處於合理的區間裡,的確會促進很多行業的發展。但是如果房價漲得離譜,並存在較大泡沫,那麼大量資金都流向房地產業,還有人因為要付高房租、還高房貸。反而遏制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和投資。所以,房地產應該回歸理性,這樣才能對國內的實體經濟發展更為有利。中國需要房地產與其他行業協調發展,而不是任由高房價畸形發展,其泡沫還被肆意被吹大。


不執著財經


感謝支持。現在很多專家認為房價高不但不影響消費,還能通過使人把壓力變成動力,促進人的進步。但這種說法小編不相信,高房價影響居民的消費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現在很多行業的從業者都能切身的感受到最近的生意非常不好做,居民的消費意願明顯降低,消費降級嚴重。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房價漲幅過猛,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經脫鉤嚴重。很多年輕人到了結婚年齡根本買不起房,沒有家庭六個錢包的支持就只有望樓興嘆的份。過去還房貸一個月二、三千就夠了,現在很多人得還六、七千,有的甚至得還一萬元以上。

所以說,現在大多數人的錢都用於還房貸了,哪有錢去消費?說房價高不影響消費純屬睜眼說瞎話!


雨桐撩樓市


前十幾年的房價上漲,帶動的是實體行業的發展,刺激的是消費。

但是現在這個位置還在繼續上漲,其實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目前高房價,已經導致了實體的高租金,餓死了創業者,困死了房東,還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炒房者炒房。大量的資金和貸款進入房地產,自然沒有更多的閒錢去投資,去做實體,去消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人每個月的工資是10000元,身邊擁有200萬的存款,本來可以創業,投資,還可以有很多的消費能力。

但是如果一旦買房了,200萬的錢全部交了首付,可能每個月1萬的工資還要上交一半還貸款。

所以說房價的上漲,以及刺激大家過度的炒房,無疑是壓榨了實體的發展,並且透支了消費。

對於過去的20年來看,我們確實依賴房地產帶來了經濟的提速,消費的刺激。

但是對於未來的10年來看,絕對不能繼續過重依賴於房地產了。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專欄】有乾貨,歡迎“品嚐”。


琅琊榜首張大仙


這個觀點肯定錯誤,高房價說明需求很大,但並不是某些人認為的房子需求很大,鶴崗房子價格很低,誰要??????

所以,中國人必須清楚目前中國人需求的是房子,還是房地產?

什麼是房地產?肯定不是光住人的房子,否則你去買鶴崗玉門房子就是了,買好後天天睡大覺。

實際上中國絕大多數人都需要真正的房地產,需要有資源價值的房地產,需要北上廣大城市房地產。

高房價地區的房子就是高資源價值的房子,不可能低價得到它,先輪到我再說。

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徹底清醒?痛苦!


清逸231799974


肯定的。中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有限。一旦購了一套房連裝修至少得花百萬左右,而這還只是在小縣城,如果在一,二線城市,同樣大小的一套房,單毛坯房就需要二三百萬,簡直是天文數字,多數人都是靠房貸才買的,然後每個月就得還房貸,開始當房奴二三十年,哪有什麼錢去消費其他的?只能省吃儉用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當下,房子是一座大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

房價一直不降,挺讓人活得太累!其實,希望年輕人應改變住房觀念,居有定所,安居樂業的舊觀念能不能轉變?否則,當房奴不值!

有房未必是家,有愛才有家。


天馬行空80476


、

如果房價處於合理的區間裡,的確會促進很多行業的發展。但是如果房價漲得離譜,並存在較大泡沫,那麼大量資金都流向房地產業,還有人因為要付高房租、還高房貸。反而遏制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和投資。所以,房地產應該回歸理性,這樣才能對國內的實體經濟發展更為有利。中國需要房地產與其他行業協調發展,而不是任由高房價畸形發展,其泡沫還被肆意被吹大。


標峰理評論


這個問題是典型的只看表象、不究根由,沒看到房價高背後的市場規律。

是買房需求高,限制了那些收入能力跟不上的買房人的其他消費,而不是房價高

想買房子不是需求,願意且有能力支付房價,才是需求。

房價高,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是因為買房的需求很強烈,願意且有能力支付房價的買房人很多。

對很多人來說,租房不是家,自己有房才叫有家,房子的需求度非常高。有調查顯示,與發達國家對比,我們的平均買房年齡是27歲,發達國家是40歲左右,可見我們買房的需求非常高,明顯比發達國家同齡人強烈、急迫了很多倍。

強烈、急迫的買房需求,讓我們比發達國家的平均買房年齡提前了13年,擁有了自己的住房;而我們的人均收入遠比發達國家要低,如果收入能力跟不上,自然要付出節制消費的代價。

一般情況下,人的一生收入是遞增的,27歲的收入是比不過40歲左右的,年輕時本來收入就少很多,優先滿足買房的需求,自然沒有更多錢去消費了。

但房價高只是限制那些收入能力跟不上的買房人在其他行業的消費,對收入能力足夠的買房人以及其他更多人來說,不可能限制他們在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

作為個體,如果房價高不買房,不就有更多錢去消費了嗎?消費的選擇權和自主權,不是從來都在購買者自己手中嗎?

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價格很高,比如名牌包包、珠寶、手錶、皮帶及成衣等等,低則幾萬到十幾萬一個,幾百萬幾千萬的也有,如果單單說價格高,這些名牌奢侈品的價格不高嗎,為什麼不說奢侈品限制了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呢?

這就是由個體需求決定的。買不起奢侈品一般不會著急去買,有些勉強買個名牌包什麼的,接下來半年就要吃土了。

房價高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有利於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

房價高的地方,都是一些經濟發展良好的大中城市,過去幾十年人口不斷向這些大中城市轉移。

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房價越高;越是偏遠落後的小城市,房價越低。

這其中是市場規律在起決定性作用:

從城市發展來看,房子是稀缺度很高的商品;從人口需求來看,經濟越好的城市人口越多,買房需求越強烈。

任何一個城市,用來建房的城市土地是有限的,只會越建越少,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

這就使得任何一個城市的房子總數,一定是有限的。

顯然,買房需求不斷成倍增加,而有限的房子總數,每供應一部分就會少一部分。

這意味著,能賣的有限,而能買的遠遠超過能賣的,按照商品交換規律,自然就會價格不斷上漲。

顯然,房價長期穩步上漲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良好的表現,說明這個城市的稀缺度高、需求度高,更多人用腳選擇,願意去這樣的城市發展,房價才能漲起來。

那麼,這樣的城市自然具備強大的人口吸引力,源源不斷的吸引新增人口,具備無窮的發展活力,形成工作機會更多、生活更優質的良性循環,自然非常有利於各行各業的消費和發展。

這樣的城市裡,雖然一個人如果勉強買房,會影響買房人個體在其他行業的消費,但城市整體的人口總量是持續增加的,消費總量也是持續增加的。

據統計,2018年主要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行榜,全國消費力最強的十大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武漢、成都、深圳、南京、蘇州、杭州,都是房價高的大城市。

而那些房價低的小城市,說明大家都不願意到那裡發展、到那裡買房,不具備人口吸引力和發展活力,沒什麼人消費,拿什麼去支撐各行各業的發展?

總結:

“房價高限制了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根據市場規律,從買房人個體來看,是買房需求高限制了買房人其他行業的消費,如果收入能力跟不上,優先滿足買房需求,自然沒有更多錢去消費。

從城市發展的整體來看,房價高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房價高的大城市相應的人口吸引力和發展活力更高,非常有利於其他許多行業的消費和發展,房價低的小城市則消費水平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