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寫《滕王閣序》的王勃是不是一個特別有才的人?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他能否超越“李杜”?

用戶5512326918


我認為,才高氣大的王勃,如果沒有遺憾早逝,恐怕也不能超越李杜。

因為一個人的成就,除了與自身的才華和努力有關,也離不開時代的造就。

王勃生於650年,是個天賦秉異的早慧少年,他六歲善辭章,九歲能指出顏注《漢書》的錯誤,十六歲被稱為神童而推薦作官。

王勃詩風清麗,細膩中又兼曠達,最出名的詩作是千古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全詩文字質樸,剛健清新,胸襟開闊,氣象壯大,一掃初唐詩歌唱頌歌、助娛樂的風氣。

王勃的賦體文章以《滕王閣記》最為著名,不但有極致的景物描寫、抒發了不平之氣,更創作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絕唱。

在詞工方面,王勃是不輸於李白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時運不齊,命途多舛”,寥寥數字,已說盡全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千百年來是我們吟詠友誼的名句。

王勃小小年紀已宦遊了三秦和五津,“興象婉然,氣骨蒼然”,如果不是天妒英才,一定會給中國詩歌史留下更多的名篇!

然而,單篇只句驚豔絕世,在唐代詩人中並不少見,但零散的名句名篇,不等於渾然一體的七寶樓臺。

當韓愈高聲唱著:“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時,他已看到李杜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度,是高峰上的高峰。

不論是現實主義的詩聖,還是浪漫主義的詩仙,在光輝燦爛的唐代詩壇名冠當時、光照千古。

因為所處的時代,王勃先天上有弱點和缺點。

王勃活躍在初唐時代的第二個三十年間。彼時文壇由上官儀所創造的“上官體”統領,屬於“綺錯婉媚”的宮體詩,內容上主要反映宮廷和貴族生活,多是稱頌類型的應制詩。

聞一多認為,王勃作為低等士子,書寫的是宮廷以外的廣闊世界,盡力改寫著浮靡文風。他說:“五律在王(勃)楊(烔)的時代由臺閣移至江山塞漠。”.

可是以王勃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對六朝文風的改良是不徹底的。程千帆先生認為,王勃的作品未脫齊、梁餘習, 對於六朝詩風來說, 只是有所改良, 而非徹底的變革。

所以當盛唐來臨,人們對詩歌的寫作手法、價值取向充分認識後,王勃及初唐四傑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下降了。

杜甫在《戲為六絕句》其二中寫到: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寫這首詩時,王勃已離世85年。

那時的盛唐人已經看出王勃在先天性上的弱點和缺點, 因為他是初唐詩人,他不可避免地要和齊、梁詩風有天然關聯。

因此,王勃身處南北朝詩歌向盛唐詩發展的過渡階段,上接晉宋,下開盛唐,他在內容上追求遠大的人生理想,在詩風上改良了齊、梁詩風, 為盛唐詩歌的高峰鋪平了道路, 承前絕後,繼往開來。


月遙


唐朝詩人王勃特別有才或者說特別有文采這是毋庸置疑的,從《滕王閣序》這片即興之作,可見一斑,從某種程度上講滕王閣也是因《滕王閣序》而聞名。

如果王勃不死,詩歌成就能否超越“李杜”,這個實在不好說,因為歷史不能用假設來解釋 ,雖然王勃英年早逝,但短短二十七歲就給我們奉獻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成為一代大師一點問題也沒有,但要超越“李杜”,不見得,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唐朝的不同時代,能夠成為詩仙詩聖除了他們的天賦和勤奮之外,還有就是他們的特殊生活和閱歷也成為他們詩歌傑作的重要來源。我們拿出李白、杜甫和王勃的詩放到一起,可以說各有千秋,李白的浪漫,杜甫的現實, 可以說是詩的天才,李白的詩仙、杜甫的詩聖稱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當然因為是假設,也只是推測而已,個人看法,不一定準確。





文可之


難呀!王勃(650~676),李白(701~762)。唐代人們平均壽命50歲。如果王勃與李白杜甫同一時代,可能會被埋沒。從出身到成名,他的名氣都無法與李杜相比。王勃代表的是初唐的文學成就。而李白杜甫代表的是盛唐的文學成就。從這一點來說,王勃就沒法比了。盛唐是在初唐許多人努力的基礎上又發展而成的。是唐代文學的最高峰。這也給後人留下了麻煩,後人如韓愈柳宗元等人面對盛唐文學,盛極難繼,不得不革新。由此可見,巍巍盛唐,文學成就有多高了。怎麼比,你告訴我?初唐意味著文學發展還不成熟,後經過陳子昂,劉希夷,張若虛等人的共同努力,對唐詩的風骨,意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盛唐集六朝文學之大成,在詩這一領域成就最高。有了初唐的基礎,盛唐把唐詩發展到了高峰。一些人只看到了詩,殊不知李白杜甫對詩發展的重要意義。只是單純認為王勃的文章好。我也承認王勃的文章的確好。但無法與李杜比。李白詩自成一派,杜甫對律詩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杜甫讓詩的體裁發生了大的轉變。開創了以律詩寫組詩的先河。這個王勃能比嗎?他還拓寬了律詩的表現範圍和表現手法,對後來的韓愈白居易李賀孟郊等人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今天你如果要寫律詩,杜甫的詩就是你的重要參考。你需要學習律詩格律。這點王勃能比嗎?


rainingsunshine679


一篇《滕王閣序》,廣博宏麗,文韻勁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國有四大詩神,兩大文豪,王勃在其列,李也在,杜不在列。


川上翁


王勃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奇才。

但說實在的,王勃和李杜各有千秋,並不需要比,也沒法比。王勃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初唐,而李杜屬於盛唐文人,時代不同,對文人的創作風格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01

王勃少有才名,是個和駱賓王差不多的天才少年,並且他年少時就很懂得推銷自己:

十三四歲就開始向當朝宰相劉祥道上書,直陳政見,表明自己的才能和積極用世的決心,被劉祥道贊為“神童”!

之後又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進獻《乾元殿頌》,一舉得到唐高宗的青眼接見,贊為大唐奇才。

王勃十六歲一舉成名,應幽素科試及第,成為大唐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弱冠而仕,榮耀非凡。

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擅長五律和絕句,文風豪邁疏朗,可以說初唐到盛唐文風的轉變,王勃功不可沒,從他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見一斑。

但正因為少年成名,恃才傲物,難免受挫。

就拿《滕王閣序》來說,其實王勃的文采絕對一時無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足以驚豔世人。

但其實閻都督滕王閣新成,舉行宴會其實是為了給自己的乘龍快婿一個機會,讓他揚名立萬,其他人都心照不宣,不去搶風頭,單單就王勃偏偏上去一氣呵成一首《滕王閣序》,是不懂其益還是故作不知,都體現出王勃鋒芒太露,必不長久。

王勃成名過早,鋒芒太過,恃才傲物,所以即使他沒有英年早逝,也一定會有別的打擊,但如果真沒有天妒英才,王勃的後半輩子如果能夠打磨自己,前途也不可限量。

02

李杜詩篇萬口傳 ,李白和杜甫的地位自然不需要我再說。李白繡口一吐,張揚的是大唐盛世的驕傲風采,杜甫沉鬱頓挫,是歲月滄桑的沉澱,他們代表的是不可一世的盛唐之氣、盛世華章,這不僅他們自身文學素養極高,更是時代賦予他們的底氣。

所以說,王勃天縱英才,但不需要與李杜相比,因為沒有可比性,不存在誰強誰弱。



西園公子墨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碧海晴天58930576


滕王閣序屬駢文,

當之無愧第一名。

用典足有三十七,

對仗一律很工穩。


饒強711


做自己就好了,幹嘛要長短相較,天地間只有一個李白、一個杜甫,為什麼要拿王勃去與他們爭高低,有意義嗎?李白即使是詩仙也寫不出杜甫的詩,王勃即使再寫,他永遠都是自己,不可能寫出超越自己的東西出來。

杜甫雖然稱詩聖與太白平分秋色,但他卻非常崇拜謫仙,曾寫下很多詩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取自《寄李白二十韻》一詩,詩如下: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蕙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當年杜甫如此青眼於李白,欽佩他的詩才,但百年之後與其共爭光輝也許是他自己都無法超越的。正如他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之所有有此成就,就是因為他超越了自己,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才能與詩仙比肩詩壇。

所以,不管王勃生死,只有做自己才有可能超越,否則永遠只是模仿,活在巨人的影子裡。


曲終人已散121627961


做自己就好了,幹嘛要長短相較,天地間只有一個李白、一個杜甫,為什麼要拿王勃去與他們爭高低,有意義嗎?李白即使是詩仙也寫不出杜甫的詩,王勃即使再寫,他永遠都是自己,不可能寫出超越自己的東西出來。

杜甫雖然稱詩聖與太白平分秋色,但他卻非常崇拜謫仙,曾寫下很多詩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取自《寄李白二十韻》一詩,詩如下: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雲滿後塵。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蕙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時法,誰將此義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當年杜甫如此青眼於李白,欽佩他的詩才,但百年之後與其共爭光輝也許是他自己都無法想象的。正如他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之所有有此成就,就是因為他超越了自己,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才能與詩仙比肩詩壇。

所以,不管王勃生死,只有做自己才有可能超越,否則永遠只是模仿,活在巨人的影子裡。

水寒雅芙隨筆2019年1月12日22:18




水寒雅芙


天妒英才,歷史無法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