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查扣偽劣口罩、線上法律援助 政法機關這樣保障復工復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6日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對《關於政法機關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做出介紹。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王洪祥介紹,《意見》強調精準執法,一手抓嚴厲打擊,一手抓“溫情執法”。區別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出現的嚴重犯罪、一般違法犯罪和企業、民間發生的各類糾紛等各種不同的情況,嚴格執法司法政策與標準、界限,防止過度執法、粗暴執法,既體現嚴厲打擊,又體現人文關懷。

  妨害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相關犯罪都包括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述元介紹,主要包括依法嚴懲車匪路霸、插手物流運輸、破壞正常的交通秩序這些黑惡勢力犯罪,包括依法嚴懲破壞交通設施的犯罪,依法嚴懲偽劣產品、假藥劣藥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的犯罪,要依法嚴懲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這樣非法經營的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切實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順利進行。疫情發生以來,湖北、江蘇、山東等地的基層人民法院依法及時審理了一些涉疫情犯罪的案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有力維護了疫情防控的秩序。

  除了嚴懲上述犯罪情形,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稱,公安機關還嚴厲打擊非法捕殺、非法交易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和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截止到24號,全國公安機關先後查處涉及疫情的各類違法犯罪案件2.2萬起,刑事拘留4260人。截至目前,偵破製售假劣口罩等防護物資的案件68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60餘名,查扣了偽劣口罩3100餘萬隻及一批防護物資,涉案價值達到1.74億元。

  不過,張述元表示,依法能夠採取較為輕緩寬和措施的,儘量不採用限制人身財產權利這些強制性措施。需要依法查封、扣押、凍結的,一般應當預留必要的流動資金和往來賬戶,對涉案企業正在投入生產運營或者正在用於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的設備資金和技術資料等,原則上不予查封、扣押、凍結。對於處於審判階段的企業經營者,慎用有關羈押性的強制措施。

  陳國慶也表示,對疫情防控相關的公益訴訟案件,特別是涉及到口罩、防護服等重要醫療防護物資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要準確把握法律監督和支持復工復產並重的原則,積極延伸辦案職能。

  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和農民工該如何獲得法律援助?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介紹,可通過中國法律服務網、熱線平臺、微信公眾號、APP等線上手段進行法律諮詢,申請法律援助,並可適當放寬經濟困難審查標準。

  截至2月24日,中國法律服務網從部級和省級兩級平臺一共接到涉及到疫情方面的法律諮詢4195件,主要涉及到疫情防控期間勞動爭議、活動糾紛、民事糾紛、消費維權、侵權糾紛、債權債務、社會保障大概7類法律問題。

  熊選國表示,最近涉及到合同糾紛類的法律諮詢上升。合同糾紛主要是房屋租賃類合同、房屋買賣合同類的諮詢增多,主要包括到期延期、合同解除、商鋪無法經營造成損失的租金減免等問題。(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