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18-02-04 吉林信訪

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月26日在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景俊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和2017年發展情況

  本屆省政府任期的五年,是吉林振興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府和全省幹部群眾一道,深入實施“三個五”發展戰略,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穩步實施“十三五”規劃,吉林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五年,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1939.2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5288.9億元,跨越4個千億元臺階。一汽大眾奧迪Q工廠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產業、民生項目相繼落地建成,固定資產投資年均規模保持在萬億元以上,民間投資佔比超過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5%,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達到60%左右。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建設,糧食總產連續五年超過700億斤。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長春新區等創新平臺載體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吉林一號”衛星成功發射,目前在軌運行衛星達到10顆,長客公司生產的“復興號”新一代高鐵投入運營,一批國內外專家、知名科學家等高端人才走進吉林,累計申請專利7.7萬件、授權4.3萬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5%。

過去五年,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堅持“加減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無中生有”一起抓,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振興工程紮實推進,醫藥健康、裝備製造、旅遊等優勢產業迅速崛起,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吉林市獲批成為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新的增長點破繭而出、發展動力蓄勢增強。服務業攻堅深入推進,增加值佔比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44.8%。冰雪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白雪換白銀”初步顯現。地方級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穩定在千億級水平。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格局,中東西“三大板塊”呈現出融合互動、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發展態勢,吉林中部(長春-吉林-松原)獲批成為全國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東部綠色產業、沿邊開放等先導工程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超過50個,西部河湖連通工程獲批並全面開工建設,溼地湖泊恢復改善面積超過1500平方公里。城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高速公路、鐵路里程分別新增867公里、634公里,“一主多輔”機場格局基本形成。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獲批建設,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1.4%。

過去五年,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經濟體制等重點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本屆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實施,政務服務“一張網”建成運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三去一降一補”取得階段性成果。國資國企改革攻堅邁出堅實步伐,扭虧增盈基本實現預期目標。國家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深入開展。司法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9.1%。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成功舉辦三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兩屆全球吉商大會等活動,進出口總額累計完成6869億元。

過去五年,民生實事全面實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累計完成200餘項重大民生實事,投入民生資金12981億元,佔全省財政支出總量的80.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為7.3%。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69.5萬人。脫貧攻堅紮實推進,五年成功減貧141.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1.3%下降到1.3%。340萬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實施“吉青·關愛青少年大病救治工程”,免費成功救治7500多名農村貧困心臟病患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平安吉林”加快建設,食品藥品等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

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省廣大幹部群眾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搶抓機遇,奮勇前行,吉林全面振興邁出新步伐。

 (一)千方百計穩增長,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決端正發展觀念,推動質量效益提升,經濟新常態趨勢性變化充分顯現,發展速度實現換擋,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營商環境繼續優化。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3%。開展“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出臺穩定工業經濟20條政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提高2.3個百分點,旅遊業總收入增長21%。開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等行動,康乃爾60萬噸甲醇制烯烴一期工程等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長白快速鐵路開通,長春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長雙高速全線通車,松原、白城機場成功通航,吉林至扎魯特特高壓配套工程竣工。培育信息消費等熱點,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等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7%。開展國際市場開拓行動計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

 (二)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糧食總產達到744億斤。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種植面積增長27.9%,帶動農民增收23.6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33萬畝。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佔比提高5個百分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造農村廁所15.1萬戶,建成美麗鄉村116個。長春、吉林等11個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有序推進,22個省級特色示範城鎮建設成效顯著。縣域經濟增長5%左右。

 (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退出煤炭產能266萬噸,全面完成“地條鋼”取締工作,商品住房去庫存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紮實推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8.1%,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堅持分類實施國企改革,駐吉央企綜合改革試點進展順利,一汽集團、吉化公司產值分別增長10.6%、19.5%。省屬國企全面深化改革,吉煤集團產值增長35.1%。醫藥衛生、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深入推進。“絲路吉林”大通道加快建設,通化國際內陸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60萬噸,鴨綠江開發開放經濟帶啟動實施。成功舉辦外交部吉林全球推介、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等活動,啟動與浙江省、天津市對口合作。成立東北地區首家民營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在我省開設省級分行,一批戰略投資者選擇吉林、投資吉林,增強了吉林的影響力。

 (四)下大氣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福祉不斷增加。全部兌現承諾的28件民生實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8%。城鎮新增就業53.2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106.4%。實現664個貧困村退出、16.3萬人脫貧。改造各類棚戶區11.9萬套,惠及33萬人。81.2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鞏固提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增長8.8%、9.4%。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要求,立行立改,群眾環保信訪案件辦結率達到96%。清潔空氣、水體、土壤行動計劃深入開展,河流全部有了各自的河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60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驗收,吉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東北師範大學、延邊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健康生活·悅動吉林”系列活動紮實開展。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全國最低。精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安全生產主要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攻堅,信訪總量下降18.9%。“平安吉林”加快建設,社會治安大局和邊境地區持續穩定。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雙擁共建取得新成效。奪取了防洪抗震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的重大勝利。援疆、援藏工作紮實推進。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外事僑務、港澳、民族宗教、老齡、殘疾人、地方誌、中醫藥、婦女兒童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政府系統“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不斷增強。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7部,制定政府規章5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21件、政協提案301件。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糾正“四風”。機構編制又一年實現零增長。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強化行政監察,推動政府系統反腐敗鬥爭向縱深發展,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政風之變。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堅強領導、凝心聚力的結果,是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結果。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解放軍駐吉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中直各單位,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廣大僑胞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吉林振興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生動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得到了一些有益啟示:一是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振興發展的顯著成就,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只有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我們才不會在前進的征程上迷失方向,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和困難都會一往無前、奪取最終的勝利。二是必須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吉林過去五年所走的發展之路,實質都是創新之路。無論從吉林的發展條件、體制機制、供需結構、市場環境看,還是從推進轉型升級、加快動能轉換、防範重大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看,都需要增強創新思維,深化創新實踐,推動創新發展,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這是新時代我們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新路的關鍵。三是必須堅持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五年來我們所有工作的歸宿都是為了人民。實踐表明,最有品質的發展,是讓人民更加富裕;最有效果的改革,是讓人民得到實惠;最具公平正義的社會,是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最好最美的環境,是讓人民舒適順心、幸福安康。在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吉林的進程中,必須始終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到位,時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四是必須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過去五年,本屆政府取得的成績,是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凝結著歷任省長和班子成員以及各級政府幹部職工的辛勤汗水。振興吉林、發展吉林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續奮鬥。我們的責任,就是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傳承優良作風,緊跟時代步伐,一屆接著一屆幹,不喊口號,久久為功,腳踏實地,堅韌不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奮力書寫吉林全面振興發展新的時代篇章。

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老工業基地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突出,深化改革、理順體制、搞活機制任務十分艱鉅;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創新能力不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比較突出;財政收支矛盾依然很大,城鄉居民增收渠道需進一步拓展;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生態環境問題仍很突出,社會穩定形勢不容樂觀,風險隱患仍然存在;少數幹部精神狀態不佳,服務發展意識不強,攻堅克難辦法不多,政府自身建設需要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仍需持續用力。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一定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奮鬥目標和總體安排

  未來五年,是我省加快轉型升級、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吉林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全球經濟仍在深度調整,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表明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這個歷史機遇,不僅是中華民族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極具引領力感召力的機遇,也是吉林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的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歷史的機遇,正等待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我們要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揮比較優勢,搞好戰略謀劃,明確戰略方向,強化戰略支點,選準突破口,在搶抓機遇中創造未來,在新的時代征程上鑄就吉林老工業基地新輝煌。

做好未來五年政府工作,我們一定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搶抓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歷史機遇,堅持實施“三個五”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推動中東西“三大板塊”建設,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新規律中尋求新突破,在振興老工業基地中集聚新動能,在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取得新進展,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展現新風貌,走出振興發展新路,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吉林,奮力開創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發展新局面。

根據中央和省委部署,今後五年,我們既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繼續向全面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宏偉目標邁進,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這樣的前進目標和偉大實踐,飽含著中央的期望和囑託,承載著時代的使命和召喚,寄託著人民的願望和心聲。我們必須自覺肩負起歷史重任,主動擔當,奮發有為,朝著既定目標闊步前行。

未來五年,我們的具體奮鬥目標是: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形成,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集約式、內涵式發展特徵更加突出,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結構優化明顯提升,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裝備製造、醫藥健康、旅遊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建築、光電信息、遙感衛星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培育;區域發展質量明顯提升,中東西“三大板塊”更加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紮實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取得重大突破,綠色經濟成為全省發展的底色;改革開放成效明顯提升,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國際國內合作重點更加突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全方位大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法治吉林”“平安吉林”“誠信吉林”“幸福美好吉林”建設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誠信體系更加健全,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未來五年,我們的工作佈局是: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結合吉林實際情況,統籌謀劃,系統安排,協調推進。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全省各族人民翹首期盼的美好夢想。決勝全面小康,讓人民夢想成真,艱鉅任務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要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全力踐行這一莊嚴歷史承諾。我們建設的小康,是全面發展、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進步的小康。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打造形成“五縱四射三橫”的高速公路網、“蝴蝶型”鐵路網格局,加強機場、航線建設,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形式更加豐富,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文化強省建設基礎更加堅實。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明顯縮小,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衛生制度,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吉林天藍山綠水更清、空氣更潔淨、環境更優美。全面小康社會是等不來的,是需要人人為之付出的艱辛事業。全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都要不懈奮鬥,向這個目標衝刺前進。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當前,我們正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必須真刀實槍、不擺樣子地推動改革,在體制上加快改革步伐,在流程上優化重構再造,在政策上務實管用透明,在服務上優質高效便民。這考驗著我們改革的定力、決心和智慧。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系統風險可控的體制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逐步完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省直部門和事業單位所屬國企實現徹底脫鉤,推動省屬重點企業引資重組,實現集團化統一管理,減少管理層級,混合所有制經濟佔比提升,支持優勢企業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在省市縣三級推行審批流程再造,實現網上不見面審批,審批時限大幅度壓縮,形成投資環境的比較優勢。穩步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現代財政制度加快建立。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加快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建設“美麗吉林”。

第三,全面依法行政。要成為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積極實踐者。堅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開展工作,建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執法嚴明、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堅持依憲執政,維護憲法權威,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主動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司法監督和各方面監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立法推進力度,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範化、法律化,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打造遇事不求人、規則無偏見、投資有商機的良好環境。強化對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健全問責方式,加大問責力度。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崇尚法律、敬畏法律成為全社會共識。建立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風,使全省各項事務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要以法治精神、誠信精神構築新型的政商關係和公民關係,讓行政更有質量,讓各界更加信賴,讓社會更加和諧。

第四,全面從嚴治政。

要按照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政引向深入。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認同核心、愛戴核心、擁護核心、捍衛核心、緊跟核心,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全面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夯實全省上下團結奮進的思想根基。各級政府必須強自身、重黨建,強隊伍、守紀律,政府系統工作人員必須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馳而不息轉變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以及省委實施辦法要求,堅決防止“四風”回潮復燃。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作為總結推廣經驗、解決困難問題的重要環節。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徹底肅清孫政才、蘇榮、王珉等流毒影響,堅決在思想上劃清界限,讓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嚴起來、實起來,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見到“蒼蠅”就拍,淨化基層服務空間,基本建成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實現審計全覆蓋,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強化狠抓落實的導向,向市縣鄉村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用制度約束不作為,用培訓解決不會為,用法紀懲治亂作為,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加強政府幹部隊伍自身建設的同時,也要敢於向社會毒瘤開刀、向黑惡勢力宣戰,讓社會正氣充盈,讓公平正義彰顯。

未來五年,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解決吉林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在發展。我們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走出振興發展新路戰略思想,把轉型升級作為主攻方向,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推動吉林新一輪全面振興。

 第一,聚焦創新轉換動能。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建立更靈活、能匹配、可操作的工作機制和政策措施,激活科技、教育、人才等創新要素,營造集聚之勢,激發創新活力,轉化創新動能,帶動全面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突出科技創新核心地位,加強創新體系、平臺和能力建設,強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區等創新作用,主動對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等專項,實施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14.9%。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弘揚科學精神,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制度體系和環境保障條件,建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真正把人才培養好、吸引來、留得住、有舞臺、發展好,著力建設人才強省。優化就業創業環境,簡化人才落戶手續,開通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吸引外埠人才專家要大幅增加,高校畢業生本地就業人數要大幅增加,吉人回鄉創新創業人數要大幅增加,充分釋放人才紅利。實踐證明,善預者立,善學者明,善變者贏。我們要始終以創新的理念主動預測未來的變化,以終身學習的韌勁不斷提高本領應對變化,以主動求變的態度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相關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要立足吉林,胸懷全國,放眼世界,對經濟技術發展走勢做出準確判斷,不斷更新思路,不斷夯實舉措。建立以高校為主、社會為補充的培訓體系,既開設常規班次服務少量脫產學習,又開設夜間、星期天班次服務大量在崗學習,讓吉林各行各業的幹部群眾任何時候學有所上、知有所新、才有所長。我們正處在一個創新推動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模式層出不窮,必須主動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聚焦協調統籌兼顧。統籌發展全局,兼顧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等重點,既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又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更加註重資源向均衡發展方向配置,讓協調成為內生特點,努力實現平衡發展、兼容發展、協調發展。優化空間佈局,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開展地理國情常態化監測,突出特色與重點,推動中東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700億斤階段性水平,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500個美麗鄉村。抓住人的城鎮化這個核心,抓好各級各類城鎮化試點,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第三,聚焦綠色培育產業。著眼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樹立大局觀、長遠觀、生態觀,加強生態建設,保護好綠水青山黑土地,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實現永續發展。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堅決消除環境汙染這個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努力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抓好生態建設行動計劃,以東部森林、中部黑土地和西部草原溼地三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為重點,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工程,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5%。實施清潔空氣、水體、土壤行動計劃,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80%。實施河湖連通等工程,早日實現以水而興、以水而活。重點流域、重點湖泊水質明顯改善。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超過95%,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1個重點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堅決不上高汙染、高耗能的項目,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和低碳循環經濟,倡導綠色消費。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第四,聚焦開放配置資源。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的經濟最具活力、最有競爭力。必須放眼國內外,發揮東北亞地理幾何中心、沿邊近海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歷史機遇,以與俄共建“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為突破口,全面佈局對外開放新舉措和新空間,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平臺和新格局,大張旗鼓地讓吉林更加開放。加快互聯互通,打造“絲路吉林”大通道,圖們江出海通道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借港出海”實現突破,近海優勢進一步展現。深入實施長吉圖戰略,擴大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建設一批國際國內產業合作園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深化各級各類開發區改革創新,讓開發區成為改革排頭兵、開放最前沿、創新最亮點、發展新動能。全力加快長平經濟帶、白通丹經濟帶建設,深入推動四遼鐵通經濟協作區建設,積極謀劃向北開放和白齊興生態經濟合作區建設。聚焦歐美和東北亞等國際地區,發揮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中國-北歐經貿合作交流活動等開放平臺作用,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配置市場資源。聚焦“北上廣”“蘇浙津”等國內地區,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緊密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在項目投資、市場共享、產業轉移承接、跨省勞務協作和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組織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吉人回鄉,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第五,聚焦共享穩步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終與人民心連心,把群眾共同關心的事辦好辦實辦長遠,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持續推進,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緊緊抓住老百姓所盼、所急、所憂、所怨的問題,在脫貧和教育、就業、收入、住房、醫療、社保、環保等方面,每年實施一批民生實事。全面發展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加強安全生產、信訪、社會治安和邊境管控等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立足共建共享,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民力,鼓勵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形成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共享生活的生動局面。堅持把共享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各經濟社會主體牢固樹立共享發展意識,讓共享既成為生活方式也成為發展方式,讓共享經濟在吉林蓬勃發展。

未來五年,我們的工作路徑是:振興吉林,要把引進增量、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高質量作為關鍵行動。引進增量既要引進投資增量,在擴大基礎設施投資的同時,注重增加產業有效投資增量,通過增加有效投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要引進消費增量,通過旅遊業等業態蓬勃發展,把外部的消費能力引進來,既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促進有效需求增長。盤活存量要在“盤”上下功夫、“活”上做文章,既要盤活全社會存量資產,又要盤活全省存量資源,把存量有效資產配置到有效生產之中,發揮生產的最大效益;既要用好一次性資源,更要用好可再生資源,還要對人才、旅遊等各種資源永續利用,做到“資”盡其用,人盡其才。做大總量要立足吉林省情實際,加快發展、科學發展,逐步擴大經濟規模和體量,努力把“蛋糕”進一步做大做好做實,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實力。提高質量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立足吉林發展階段推進方式變革,真正把思維模式、工作方法、政策措施聚焦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推動經濟結構優化、轉型升級,加快產業梯次轉移、騰籠換鳥,優化體制機制和資源配置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實現經濟有效益、企業有利潤、居民有收入、稅收有增長、環境有改善、風險有防控。振興吉林,要把改善營商環境作為重要條件。環境是生產力,是競爭力。要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加強營商環境建設,讓企業真正感受到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美譽度越來越高,吉林有機可尋,吉林吉祥如林,吉林好企林立。深化“放管服”改革,該取消的取消,該簡化的簡化,該共享的共享,該下放的下放到該放到的層面,讓市縣政府和省級以上開發區擁有更多自主權。相配套的要加強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確保權力放得下、用得好、效率高。深化服務流程再造,完善政務服務“一張網”功能,努力做到一個廳、一張網、一枚章、一個窗口高效辦事。振興吉林,要把建立徵信系統、形成講誠信的濃厚氛圍作為內在要求。誠則聚,信則興,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要建立健全誠信紅黑榜,形成大數據,實行跨部門、跨地區信用聯合激勵與懲戒,讓講誠信的社會主體暢通無阻,讓失信的社會主體寸步難行,讓講誠信形成新風尚,讓講誠信成為競爭力。振興吉林,要把打造富有活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作為根本保障。要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加快改造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要用新市場、新路徑、新舉措大力支持裝備製造、生物製藥、電子信息和旅遊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要用新眼光、新戰略、新環境精心培育衛星遙感、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服務、生產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等新產業增長點。著力破解制約我省振興發展的瓶頸問題,特別是針對我省當前的“窩電”現象和儲量豐富、可再生利用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優先發展大數據與雲計算、數據災備等高載能高新技術產業,為吉林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未來五年,我們的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著力打造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矢志不渝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檢驗我們是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標誌。任何時候都不能淡忘群眾、脫離群眾,要與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推出的每項民生工作都要又好又實、可持續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建設教育現代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形成更合理更有序的收入分配製度,全面建成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治理,增強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守住風險底線,使振興發展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各級領導幹部、企業經營者、各行各業管理者以及社會各界都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服務於民、讓利於民,與民共惠、與民共享,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形成良性循環,成就可持續發展之道,在增進人民福祉的過程中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2018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又是新一屆政府未來五年工作的開啟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單位GDP能耗下降2%左右,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穩中有降態勢。在實際工作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注重把力量集中到提高質量效益、保障改善民生、培育發展新動能上來,爭取更好結果。

 (一)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我們要牢牢把握這條主線,緊緊抓住結構性問題,振興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建設製造強省、質量強省為引領,重塑產業競爭力,增強實體經濟實力。全面落實中國製造2025吉林實施綱要,爭創國家級示範區,拉長補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重點實施“四大工程”:一是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紅旗、解放等自主品牌汽車,既加大對傳統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又超常規支持一汽集團等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石化產業深入開展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行動,推動發展精細化工、生物化工;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推進行業整合和差異化、規模化發展,打造品牌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產業,支持建設和擴大燃料乙醇生產基地,建立綠色全產業鏈。二是優勢產業發展提速工程。支持醫藥健康、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等產業發展,加快長春裝配式建築產業園、亞泰醫藥產業園、金賽醫藥產業園、京東吉林基地等建設,抓好通化醫藥高新區、航天信息產業園等項目,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強勁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三是新增長點培育提高工程。圍繞大數據、雲計算等,深化互聯網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開展5G網絡商用試點,建設工業互聯網,推動長春等地大數據產業聚集發展。加快高密度LED顯示等領先技術產業化,構建大數據產業鏈。四是服務業轉型提質工程。突出發展研發設計、信息服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歐亞城市彙集商業中心、天都國際商務中心等建設,實施梅河口市現代服務業示範區等項目,增加高端服務供給。堅持把旅遊業作為重要增長點,用文化豐富旅遊內涵,用旅遊兌現文化價值,做大做強冰雪和避暑休閒產業,抓好中國吉林冰雪體育旅遊產業基地等項目,辦好第三屆國際冰雪旅遊產業博覽會,打造紅色、鄉村、工業、邊境、生態等特色旅遊產品,提升客運能力和改善旅遊環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郵政快遞、會展經濟等業態,打造10個新的服務業名牌,新認定1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提高到45%左右。

持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堅持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堅決淘汰無效供給,引導“殭屍企業”依法有序退出。支持吉煤集團、通鋼集團等企業轉型發展,完成煤炭去產能年度任務。加快組建省水泥集團,化解水泥過剩產能。加強糧食產銷協作,實現國家政策性糧食去庫存目標。積極穩妥化解國企和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債務風險,支持重點省屬國企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深入開展清費減負行動,實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動態管理。實施一批民生公益、生態環保、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加快補齊發展短板。

 (二)堅定不移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要優化供給結構,又要適度擴大總需求。我們既要順應居民需求升級擴大消費,也要靠創新性和差異化主動引導消費,更要著眼調整結構增加合理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完善消費促進政策,推進新一輪消費升級。大力培育品質消費、服務消費、綠色消費等熱點,開展市場化發展養老、健康等“五大幸福產業”試點。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搞好文化消費等試點,促進大數據等信息消費。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社區“雙進工程”,實施“百兆鄉村”示範,啟動韻達集團吉林快遞電商總部(公主嶺)基地等項目,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0%以上。穩步提升消費能力,完善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等機制,推進國企負責人、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調整社會保障各項待遇水平,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開展優化消費市場環境專項行動,全面實施“放心消費在吉林”創建活動,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確保消費者安全放心。

發揮有效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深入開展“三抓”“三早”“冬季三項促投資”等行動,既保持適度投資規模,又帶動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重點抓好“三類項目”:突出重大基礎設施網絡類項目,實施松原灌區、中部城市引松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推進長白鐵路提速,搞好敦化至白河客專等2個鐵路項目,推動京長(北京至長白山)快速鐵路瀋陽至白河段客專開工,力爭長春市三期軌道交通規劃獲批,長春地鐵2號線等4個項目開通運營。建設集安至通化、龍井至大蒲柴河等12個高速公路項目。開工建設長白山機場擴建工程,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竣工。基本完成豐滿水電站重建大壩土建工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新開工60公里。突出重大產業創新類項目,重點抓好人工智能、服務製造、綠色製造等,加快長春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長春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長春璀璨產業園、吉林通用機械鋁鍛工業園、吉林化纖轉型升級、吉林油田勘探開發、松原嘉吉生物化工產業園、白城光伏“領跑者”基地、白城梅花集團300萬噸玉米深加工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突出重大民生公益類項目,改造各類棚戶區9.5萬套,開展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程,加快農村廣電網絡升級改造。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民間投資作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出一批民間資本可投資的項目,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潛力。緊盯國家政策導向,強化重大項目謀劃儲備。

 (三)堅定不移推進創新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堅持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人才為支撐發展第一資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自主權,賦予科研單位及研發人員更大的科研成果收益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實施科研投入提升計劃,支持企業提高研發支出佔比。有效運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政策,促進企業研發創新活動。充分發揮專利保險功能作用,搞好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推進創新體系建設,科學佈局項目和平臺,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向培育形成“獨角獸”企業方向邁進。抓好現有30個省級中試中心,新建8個省重點實驗室。支持長春光機所、應化所創新基地建設,鼓勵各級政府與企業聯合建設“雙創”基地,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繼續抓好重點院校科技成果轉化試點,爭取長吉圖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獲批。實施一批重大科技研發項目,推進吉林大學“大科學”工程建設。深化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加快精密儀器與裝備、戰術車輛、碳纖維等領域軍民融合項目建設。推動省內重點創新園區與國內外重點創新園區的長期互動合作,進一步聚合創新要素,讓創新發生鏈式反應。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研發人才團隊支持計劃。建設一批高等院校工程創新訓練中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開展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支持計劃,搞好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建設留學人員創業園,千方百計吸引域外院士、“千人計劃”專家、知名企業家到我省發展。加大政策吸引力度,在高端人才薪酬、聘用、落籍等方面研究出臺具體舉措。弘揚企業家精神,培養一批優秀企業家。建立各級各類人才協調服務機制,形成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濃厚氛圍。

 (四)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按照省委部署,突出抓好一批具有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重大改革。

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和有效監管體制,強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加快國企戰略重組,實現同類聚合、集團化發展。支持一汽集團等企業戰略調整、吉化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基本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等工作。推進省屬國企深化改革、扭虧增盈,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任務。突出發展民營經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支持白山、遼源等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城市建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6%以上。抓好中小企業入規升級專項行動,新增200家規模以上企業。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搞好國家農村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吉林銀行、吉林信託等機構增資擴股,推動省金融控股等集團做大做強。啟動實施“金融集聚”和“上市驅動”工程,抓好“百千企業掛牌成長”計劃,搞好長春東北亞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吉設立分支機構,吸引民營金融機構總部落戶吉林,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儘快上市掛牌融資。同時,統籌推進財政預算、醫藥衛生、社會保障、農墾、供銷合作社等重點領域改革。

進一步擴大開放。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交流與合作。深入實施長吉圖戰略,啟動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修編工作。大力培育邊境貿易、服務貿易等新業態,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推動口岸升級開放,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左右。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抓好6個首批試點,搞好長春新區、延龍圖新區等建設。加強互聯互通,與俄共建“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加快推進對俄口岸通關通道及過境運輸便利化,做好扎魯比諾萬能海港等項目前期工作。精準搞好招商引資,搭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提高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建立各地抓項目落地開工投產協調服務機制。辦好“京商、滬商、粵商、浙商吉林行”“央企吉林行”“臺企吉林行”等活動,深化與浙江省、天津市對口合作,開拓與其他省市合作新模式。

下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打造重商、親商、近商、安商、富商的市場環境。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試點,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總結推廣聯繫民營經濟制度經驗,與企業手拉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依法平等保護企業產權和合法權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證照分離”和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常態化、標準化、智能化。實施“吉商回巢”行動,既請回來,辦好第三屆全球吉商大會,又走出去,在重點城市舉辦吉人回鄉投資創業懇談會,讓吉林成為投資興業、幹事創業的熱土。

 (五)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塑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種植業結構調整成果,籽粒玉米調減面積穩定在550萬畝左右,新建標準化棚室面積高於去年。新建成高標準農田200萬畝以上。開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推動農安、乾安等4個縣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菌業等特色產業,抓好汪清黑木耳、撫松人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提質擴面,加快白城市等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及應用推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1.5個百分點。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啟動示範性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佔比提高3個百分點。重點打造吉林大米等六大“吉字號”國家著名品牌,推動創建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出臺鼓勵城鎮居民和農民工等人員下鄉返鄉創業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在農村有序投資創業,帶動農民增收。多種形式搞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打造“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抓好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鼓勵農民盤活土地等資源。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支持有條件的鄉村率先建設美麗鄉村。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堅持不懈搞好“廁所革命”,改造農村危房2.8萬戶,建設“四好農村路”1500公里。

 (六)堅定不移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統籌推動中東西“三大板塊”發展,全面建設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突出抓好4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等平臺,打造國家級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優化城鎮體系;全面建設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滾動實施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壯大特色資源、生態旅遊等產業,發現和提交礦產地18處;全面建設西部生態經濟區,加快推進河湖連通等工程,打造綠色能源基地和草原生態“名片”。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賦予城市規劃部門綜合規劃協調職能,做好“多規合一”工作,搞好省域城鎮體系規劃修編試點。加快50個左右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抓好一汽集團“新紅旗綠色智能小鎮”等項目。開展城市管理效能提升行動,完善城鎮公共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啟動實施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示範工程。

 (七)堅定不移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這是“三大攻堅戰”的首要之戰,必須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監測體系和全社會徵信體系,集中力量攻堅,務求取得實效。堅決防控金融風險,搞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工作,妥善化解交易場所風險,深入開展非法集資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以果斷的手段讓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受到嚴懲,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決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一步摸清隱性債務底數,規範政府舉債行為,嚴禁新增隱性債務,必要的新增債務必須合規合法,壓縮債務存量,逐步減少債務總量。堅決防控房地產領域金融風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地價房價、推波助瀾,房價必須穩定,確保老百姓住得上房,切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八)堅定不移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今年計劃減貧10.2萬人,實現539個貧困村退出。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精準發力,加大對深度貧困縣和150個深度貧困村政策支持,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量部分給予重點傾斜,著力破解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等難題。落實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要求,加快低保、扶貧“兩線”銜接,強化教育、醫療等長效制度保障。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內生動力,鼓勵通過政策幫扶、自身勞動實現脫貧。搞好扶貧資金監管和工作作風問題專項整治,開展減貧任務核查驗收,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九)堅定不移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制定實施規劃和政策意見,啟動汙染治理攻堅行動。全面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帶動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管住汙染源,重點突擊,加大力度,加強大氣汙染防治,下大氣力治理霧霾,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國家要求77%的目標,建成25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項目。深化完善“河長制”“湖長制”,健全配套專業巡檢制度和治理舉措,推進松花江、東遼河、伊通河、渾江等重點流域治理,確保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搞好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加快建設18個低碳能源示範縣,加強市縣天然氣儲氣能力建設,新增電能清潔供暖面積800萬平方米。推動汙水提標改造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統籌搞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全面完成國有林場改革主要任務,清收還林25萬畝。加快建設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啟動省級環保督察工作。

 (十)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紮實辦好民生實事。重點實施十個方面35項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城鎮零就業家庭援助率達到100%,幫助7000名城鎮殘疾人實現創業就業。整合改造20個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新建100個農村養老服務大院。改造剩餘10萬平方米貧困縣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校園校舍。對100所農村中小學校實施取暖改造。在6個縣級中醫院建設中醫藥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堅決守住民生底線,結合各地最低工資標準變化提高全省失業保險金標準,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為19萬名7歲以下兒童免費開展視力篩查,為2500名貧困家庭腫瘤患者減免治療費用。突出解決民生熱點,新增、更新常規城市公交車500輛,其中新能源客車佔比不低於30%。實現240個行政村4G網絡覆蓋。推動戲曲進校園、送演出下基層3000場,為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和進城務工人員免費發放民生讀本115萬冊。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推動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鞏固提高均衡發展水平。全面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穩步推行中、高考綜合改革。落實省部共建職業教育改革試驗項目,加強縣級職教中心建設,推進產教研融合、校企合作、校村合作。既面向企業培養工業現代化人才,又面向農村培養農業現代化人才。支持國家“雙一流”大學、學科建設,堅持高校分類管理,加快省屬特色大學、特色學科“雙特色”建設。加強文化強省建設,認真實施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吉劇振興工程”,支持長影集團等省屬重點國有文化企業做優做大,啟動建設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舉辦“書香吉林·全民閱讀”主題活動,推進吉林文藝繁榮發展。深入開展“健康生活·悅動吉林”系列活動。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城鄉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啟動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加快多層次醫療聯合體建設,繼續實施“吉青·關愛青少年大病救治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第十八屆省運會。做好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推進新時代雙擁共建工作,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全面發展老齡、慈善、婦女兒童、殘疾人、地方誌等事業,紮實做好外事僑務、宗教、氣象、防震減災、測繪等工作。

精心維護社會穩定。啟動“安全生產治理年”,推動十大專項治理工程,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飲食用藥安全。深入推進“七五”普法,建立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互聯網綜合法律服務平臺。加大信訪積案化解攻堅力度,依法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推動“三道防線”“雪亮工程”等平安載體建設,嚴密防範、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快邊疆發展,加強邊境管控和基礎建設,確保邊疆鞏固、邊境安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各位代表!

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新的責任和使命催人奮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只爭朝夕,勵精圖治,為譜寫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吉林篇章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