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2月24日上午,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決定,自2020年2月24日9時起,將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持續32天的“一級響應”結束。

出門必須戴口罩、在家裡“雲辦公”、不能去餐廳吃飯、進出各類公共場所要測體溫、快遞不再送貨到家……過去的32天東莞人的生活進入了特殊的節奏。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無論對於東莞的決策者,還是普通市民來說,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遭遇戰,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一個多月來的艱辛抗擊、頑強堅守,城市的應急能力經受住了重重考驗,疫情防控工作趨勢逐漸向好。

然而,當前的防控工作仍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東莞這座千萬人口的製造業大市正鉚足了勁,探索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兩全之策”,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以非常之役,迎戰非常之“疫”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除夕清晨,“黃旗古寺,登高祈福”這個東莞人最重視的新年傳統活動被果斷叫停,通知在朋友圈裡刷屏。不僅如此,公園不再迎客、電影院緊閉大門、所有大型活動按下“暫停鍵”……原本隨著大量人員返鄉過年而顯得有點冷清的東莞街頭,越發變得門可羅雀。

前一天1月23日,武漢封城,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同日,東莞市委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市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一級響應”的最強戰鬥警報下,全市四套班子領導全部下沉一線,從各級黨委政府到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火速進入了“戰時狀態”的緊張氛圍。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東莞之策分秒必爭,快速落地。

全面排查。全市鋪開對確診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觸者、重點疫情地區來莞人員、全市發熱門診重點人群的大排查,共設置集中醫學觀察點998個,累計集中觀察1萬多人。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外防輸入。1月26日,東莞暫停至湖北省際道路客運;1月27日,全市5個主要對外鐵路客運站出入口對過往旅客進行體溫檢測;1月29日,全市高速公路出口設置聯合檢疫站。東莞市各大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口、汽車站等關鍵要塞,共設置了129個卡口,“逢車必檢、逢人必查”,為城市構築起了第一道“戰疫防火牆”。

內防擴散。抗疫鬥爭打響以來,東莞全力推動防控重心向基層下移,黨員幹部、村(社區)幹部、社衛人員、網格管理員乃至社工、志願者紛紛加入,開展入戶大排查行動……一個個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死角的疫情防控網格迅速建立。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隨著節後返工潮的到來,擁有超過800萬外來人口的東莞面臨的壓力激增。2月6日至12日一週時間內,全市一批“硬核”措施密集出臺。僅以東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下簡稱“指揮部辦公室”)名義,就發佈了10份通告。封閉小區,全力切斷傳播途徑;暫停堂食,防止病毒從口入;強化申報,做好防疫信息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疫情防控強度不斷升級的同時,還提出了建設性指引,體現出極為周密的考慮。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嚴字當頭抓防控,以非常之役,迎戰非常之“疫”,凸顯的是東莞作為與擔當。

把孤島連成大陸,讓光束簇擁光束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1月30日,正月初六,春寒料峭,東莞這封《致湖北返莞或來莞朋友的倡議書》卻帶來了溫暖人心的春意:“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來到美麗的東莞……我們誠邀您和我們一起,為您和家人的健康及公眾的健康出一份力、作一份貢獻。”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就在國內出現個別排斥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人員的極端、簡單、粗暴做法時,東莞已經向他們張開了溫暖的懷抱,一場用心、用情做好人員隔離檢查和生活保障的行動拉開了序幕。

2月13日,指揮部辦公室發佈《關於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強人文關懷的通告》,進一步明確從檢疫檢查、健康管理、醫學觀察人員及其親屬的保障、後續關懷服務等四個方面加強人文關懷。2月20日,指揮部辦公室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進一步落實便利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在莞人員出行、加強防疫工作中的人文關懷等問題。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危急關頭,人心愈暖。

“我看不清你們的臉龐,甚至分不清誰是醫生誰是護士,但我能看到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睛……有你們的守護,我知道我一定會平安離開這裡。”這是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們收到的來自醫學隔離患者飽含深情的感謝信。

“風雨同心,我們安危與共。”在大朗鎮醫學隔離點,大朗自然資源分局首批支援防疫一線的黨員志願者梁國塘和葉禮斌,每天在為被隔離人員派餐時,都會暖心地在飯盒上附一張寫著鼓勵話語的小紙條。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2月17日,解除醫學觀察的劉亮撥通了求助電話。隨即,石排鎮社會事務局立即聯繫了他,並送來了防護物資和救助金。次日,劉亮順利拿到了一張企業的工作證。

更多企業和市民也加入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征程。

從1月26日開始截至2月21日16時,東莞各鎮(街道)工商聯、商協會、會員企業、個人捐贈資金、物資總額達到2.26億元,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在莞城步步高小區,90後茶餐廳老闆提前開鋪,免費為素未謀面、居家隔離的小區鄰居提供14天的午飯和晚飯;在厚街寶屯社區,瞿女士解除居家隔離後,帶著員工為30餘名社區工作人員及民警、輔警提供免費剪髮服務;在洪梅,退伍軍人張凱組建起志願愛心車隊,“隨叫隨到”為當地的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隨後車隊服務覆蓋全市……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2月16日凌晨,東莞新冠肺炎痊癒患者魏先生的血漿,成功輸入到一名危重症患者體內,這名危重症患者目前康復情況良好。魏先生說:“我被幫助過,現在能夠幫助別人,我肯定得幫。”

把孤島連成大陸,讓光束簇擁光束,“海納百川,厚德務實”的城市精神在這裡折射。

浮雲過後豔陽天,快步邁向“春天裡”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從2月10日開始,機器的轟鳴開始在莞邑大地上重新響起,聲聲喜人。

作為由一道道生產線組成的城市,東莞集聚了逾122萬家市場主體、17.8萬家工業企業、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

復工是經濟問題,防疫是安全問題,經濟問題與安全問題的邊際平衡點是現代化治理問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這道“兩難”考題,考驗著決策者“十指彈鋼琴”的本領。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早在2月5日,指揮部辦公室發佈的第1號通告中,就要求企業在復工前必須做到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內部管理等“四個到位”;2月11日,要求復工復產企事業單位做好集體用餐安全工作的通告發布。從企業的責任機制、應急預案到環境衛生整治、臨時醫學隔離點設置,從用工摸底、分類指引員工返崗到特殊時期員工待遇的計算,從規範食品加工到減少集中就餐交叉感染,不厭其細地詳細指引。

2月20日,指揮部辦公室又一份重磅通告下發,要求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堅決糾正偏頗和極端做法,對企業不能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

2月17日開始,東莞市府辦、市人社局牽頭安排了12個工作組,對全市1300多家重點企業、30多個重大項目進行走訪、“一對一貼身服務”,通過精準包乾解決企業用工緊缺難題。粵西、貴州、昭通等地的勞務協作返崗專車專列,點對點地將數以萬計的務工人員接回東莞。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為幫助企業吹氧助燃,東莞積極落實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20條”等措施,市政府還出臺了“助企撐企15條”以及“企業復工達產10條”等政策,為企業做好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繳費、房租減免乃至口罩供應等保障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待到春暖花開之日,讓我們一起相約在灣區都市美麗的東莞,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2月22日,東莞市政府發出《致廣大客商朋友們的一封信》,誠邀投資客商、廣大企業員工攜手並進,贏得發展。

莫道春風歸來晚,浮雲過後豔陽天。雖然目前疫情未松,拐點未到,必須繼續做好防護工作。但東莞,終將快步邁向經濟發展的“春天裡”。


拐點未到,穩住別浪!先看看32天來東莞經歷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