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麼定義一首詩?並非所有換行的都叫詩,那到底什麼樣的才叫詩?

吃香蕉的魚塞納格


詩,尤其是古詩,在古代我們連標點符號也沒有,讀古文需要有一項基本功,那就是斷句,至於詩,是按照韻部來判斷句子的,這些對古人是家常便飯,對我們則很不適應。

什麼是詩?言志抒情就是詩,詩因為字數句數的限制,所以詩有獨特的語言,那就是詩語言。我們判定一首詩,不僅僅需要從格律上判斷,還有詩的情語,景語,物於情,情境,物境,意境,虛實,收放,動靜,風骨,無一不體現詩的內涵與精巧。

詩語言,是藝術感染了力非常強,當然,需要會讀詩,明白詩的基本規則,如此才能談詩。當然我說的是中國古詩,至於現代詩我不懂,不在討論範圍。


形意無名


凡是寫詩的人,都避免替詩歌下定義。

初看時,認為此詩很有道理。但到上大學時隨便翻了翻世界各國文學理論,發現事實上不是這樣,常有大多數人爭著給詩歌下定義。信手就能拈出上百個詩歌的定義。現列出十幾個主流的說法:言志說(《尚書。堯典》、《詩大序》),緣情說(陸機《文賦》),摹仿說(亞里土多德《詩論》),想象說(華茲華斯《關於浪漫主義》),押韻說(全世界都有,除希伯萊外,他們沒有韻母,但也有它法,如從上至下貫頂法等),靈感說(柏拉圖),語言結構說(二戰時法國提出,具體誰我一時記不起了),此外還有感覺說,思維說、法度說、表現說等。縱觀這些定義法,都不全面,都似盲人摸象,各摸一處。都拿合自的詩歌觀來定義詩。

一、詩歌定義之我見

朱光潛先生的定義我較贊同,但還不全面。我個人認為:詩不光要有韻律,最重要是要有建行形式。我們判斷一首詩時,首先是看他的分行,若有分行,我們形成了第一主觀印象,“哦,這是首詩,不是散文或小說,因為有詩的明顯特徵,它有分行”,完後了,我們才開始閱讀,從韻律或其它“評判準繩”進行判斷,確實這種詩是好詩,還是壞詩。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美國有文學評論教授做過個實驗,把許多個毫無相關的名人的名字、格言放在一起,然後中間做了斷行,看起來是詩的樣子,因為在斷行上,至少是詩的形式。然後他告訴學生,說這是首詩。這些文學博士生們開始挖空心聯想,對這首本不叫詩的詩中的名人名句做出各種不同的評價,結果得出,這是首偉大的詩。”,我舉此例是想說,詩歌建行性的重要性。此例的前提條件:這是一首詩,因為它有詩的建行形式。所以,詩不光有韻律,還要有建行。

二、詩歌審美之我見


當我們大多數人讀一首詩,或接觸一事物時,多受到別人的推介,稱讚或貶低,我們就帶上了有色眼鏡來讀詩,或看待一事物。如上例中的教授,把前提條件定成:這是一首詩,然後大家就以詩的目光來看待這首“詩”。在生活中我們大多也這樣,比如大家都說某某歌星唱的好,說過幾十人後,既使他唱的著實不行,你也就不會去懷凝他,反而懷凝起自己的欣賞能力了。說到這,忽想起六祖惠能在廣州法性寺,看到風吹動旗幡,聽到兩小和尚在爭,是風動還是幡動。他忽悟出“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啊”。以此來喻詩,也是同理。我們讀者在讀一首詩,或欣賞一藝術作品時,大多添加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見識等去審美,去欣賞。就像現在研究《紅樓夢》的專家一大堆,有的從《紅》中看出了階級鬥爭,有的看出了政治形態,有的看出了千古愛情,有的看出了爾虞我詐等,若你看了這些所謂“紅學家”們的研究後,你也會帶上有色眼鏡去看待《紅樓夢》,你就會力圖從中找階級鬥爭,找爾虞我詐等。


寫作零度


在我們中國文化裡,詩是一個極原始也極旺盛的文學形式,如《詩經》。可以這麼說,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學,文脈的源頭就是詩。詩經、楚辭、唐詩……這些詩歌形式如一顆顆璀璨的星光,點亮著中國文化的天空。進入近現代,隨著白話文的橫空出世與西方文學的進入,詩歌的形式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詩隨之誕生。

現代詩是建立在白話文基礎之上的詩歌樣式,長短句不一,也不講求形式上的韻律美。現代詩在其發展歷程中,不乏名家,如徐志摩、海子、古城、北島等詩人。然而,現代詩作為當代詩歌樣式,卻沒有統一的“遊戲規則”。古典格律詩為什麼那麼繁盛耀眼,精品成堆,是因為格律詩是在統一的規則下,全國所有文人參與遊戲,參與創作。品質好壞,自有判斷。而現代詩則不然,至今大家都是你寫你的,我寫我的。你這邊先鋒派,我這邊朦朧派;你這邊梨花體,我這邊羊羔體……毫無規則毫無章法,似乎,現代詩只是把不停換行,敲回車鍵就叫詩。混亂不堪。

這樣說,並非現代詩毫無評判的標準。中國文字不管是古文,還是白話文,只要作者是天才,無論如何組合置放,都能盡顯漢字之美,盡顯詩意,表達詩意,且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換不換行、字數多寡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精煉的漢字之後,蘊藏著的“詩意”。


微史天水


詩被稱為文學中的桂冠,也被稱為繆斯,本人非常推崇王昌齡提出的美學觀點.認為詩歌的審美境界可分為物境、情境、意境三種形態或層次:“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極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

 

詩的語言高度凝練,講究意境美,形式美,聲律美,總之就是美,所謂如詩如畫,詩意昂然,詩和遠方……詩有時候是對生活的寫意,有時候是對美好的心靈彩排,以其強大的張力震撼內心,也以細膩的疼痛撫慰現實。

 

當然,分行的文字並不一定是詩,無病呻吟的文字也反而令人厭煩,現代詩在不知不覺中離大眾越來越遠。當《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成為了經典的時候,分行的文字只會離詩越來越遠。

 

當前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將經典詩詞譜曲成歌,不僅可以起到傳承,還可以喚醒那些久違的美好。有人說唐詩宋詞把美好寫了個遍,讀這些祖先留下的經典詩,“不能吟詩也能吟”。



百味微言


詩是以形象為載體,把要說的人和事,思想和哲理,情感通過具體的物象呈現給讀者的語言文字。簡單的直白,深奧的隱晦,留空的耐人回味,反覆的撞擊心扉。美的語言,精妙空靈,雅緻豪邁……不一而足。詩,或喜,或樂,或哀,或惋,或熱情奔放,或恬淡平靜,

或寓意深刻。或傳教於人,或歌功頌德,或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詩,無定法。唯心可琢也!


五溪一葉帆


“詩的定義”的答案是:耿閣認為:總體的說:“詩是一種反映世界人類社會生活表現人們思想精神靈魂達到吟心詠性抒情言志的最高雅的文學體裁形式之文學殿堂中那顆最晶瑩璀璨奪目耀眼的明珠。”具體的說:“詩的定義應該是“詩是一種在文學領域中有系統規範有節奏韻律有語言藝術的文學體裁的表現形式。”簡單地說:詩的定義是:“詩是一種在文學領域中有節奏韻律有語言藝術的文學體裁的表現形式。”再簡單地的說:詩的定義是:“詩是一種有韻律語言藝術的表現形式。”最簡單地說:詩的定義是:“詩是一種有韻律的語言表現形式。”最最簡單地說:詩的定義是:“詩是有韻律的語言。”(也可定論定義為:“詩是有韻之言”。)總然終然而論:“無韻不詩”。!!!


你的生命他不長


【怎樣才算一首詩】

我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說明什麼是詩歌?怎麼樣才算一首詩?

從文學上,主要還是詩意

有些是從內容思想上產生

有些是從形式產生

重要的形式是語言

以上是分行文字,但不是詩歌。我們這樣寫就有可能是詩歌了。

在文學身體裡,詩歌是靈魂

詩意是靈魂的鋪張

創新,讓人新鮮甚至驚喜

引發我們的語言


我是丙方


朗朗上口的,可以是順口溜

合轍押韻的,可以是繞口令

我覺得一首詩首重是意境,其次是形式和旋律。

意境是詩人大腦裡存在的,極致優美的,玄之又玄的那種感覺,夢幻朦朧的美妙畫面!

形式和旋律是外在的結構,好的結構可以讓普羅大眾容易接受,便於記憶。

一首好詩,是詩人將自己的感觸,放在幾句話裡面,讓老百姓容易記住,並且理解詩人的感覺。


西遇梵安


只分行,而沒有韻律的文字,嚴格地說不為詩。如果稱其為詩,則是百年來中國文化藝術中,最大的騙局。


領袖詩人盧偉宗


詩是文學藝術的輕騎兵,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之處就是詞句凝鍊。好的詩是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融合。既使不能給人以情感淨化,思想昇華,也要給人以美感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