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在深圳戰疫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被使用得淋漓盡致。天上飛的,有執行消殺任務的無人機;地上跑的,有部署在機場、高速路口履行檢查職責的機器人;坐鎮家中的,是為“禁足”生活提供“後勤補給”和整套居家解決方案的互聯網……身陷疫情,“最互聯網”的深圳也被逼出了“內功”。


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已經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醫院、遠程辦公、線上教育、遠程法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i深圳”也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雲”上的城市:

疫情下互聯網城市“深圳樣本”


馬路上不見了如織的車流、公園裡沒有了三五成群的市民、廣場上聽不見鏗鏘有力的舞曲、各大商超不復熙來攘往的景象……表面上看,疫情將深圳變成一座“空城”;而實際上,生活只是被“投射”到互聯網,人們照樣在家中刷朋友圈、網上下單、瘋狂追劇、發電郵……城市依然運轉。場景的轉換,倒逼各個傳統行業加速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經過一場疫情,人們忽然發現:“互聯網深圳”不再是“遠景”,“雲上的日子”不僅是譬喻,而指向正在發生的現實。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開放、共享、連接、跨界、創新以及尊重人性,都是‘互聯網+’思維的題中應有之意。在這次疫情中,‘互聯網深圳’接受了一次總體檢驗。”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認為,最高的境界就是“大象無形”。從“i深圳”推出自主申報系統到基層聯防聯控,從機場、火車站到高速路口,深圳編織了一張互聯網防疫、高科技防疫的密網,看似無聲無息,實則都是高招、實招。



疫情最先與醫護人員“短兵相接”,自然第一個“檢驗”醫院的互聯網防疫系統。


作為深圳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三院)面對激增的救治壓力與交叉感染風險,對院內醫療資源進行了重新配置,並更新了原有系統。“為保證院內、院外的信息暢通,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疫情出現後,醫院迅速調整了原有遠程會議、會診系統,搭建了從會診中心到收治重症患者的感染三科院內會診系統,並對接廣東省衛健委遠程醫療系統,實現了全省範圍內定點收治醫院之間的遠程醫療互聯。”市三院信息科負責人楊川川說。在現有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系統)基礎上,市三院迅速開發了新冠肺炎患者信息管理功能,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旅居地點跟蹤、基礎疾病、病情變化和轉歸等模塊,可翔實、動態地記錄患者的所有情況,便於高效的數據統計和分析。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同為防疫重鎮,深圳市人民醫院則為“網絡醫院”延展出新的內涵。據院長邱晨介紹,市人民醫院的“網絡醫院”一改過去主要面向複診患者的局面,最新開設了發熱門診免費線上問診,依據患者的基本情況如旅行史、接觸史等,提供專業診療意見,盡最大努力緩解非新冠肺炎患者的疑慮與不安。據統計,2月1日至2月13日期間,市人民醫院“網絡醫院”線上發熱門診接診達1678人。


“雲”診療:遠程精細化管理患者病情


疫情發生前,超過10年的糖尿病患者劉女士來到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就診,醫生為她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並讓她定期複診。疫情期間,劉女士並未因此延誤治療,她通過市人民醫院“網絡醫院”智能穿戴設備監測身體動態,將每日膳食搭配通過互聯網反饋給醫院,並通過郵寄的方式獲得醫務人員開出的藥品。


市人民醫院“網絡醫院”主任陶紅認為,這樣的拓展有巨大意義。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高且戰線漫長,醫生門診看診時很難全部交代清楚。市人民醫院“網絡醫院”打造了“互聯網+整合式全病程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專科醫生、專科護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紛紛上線,對患者進行運動、營養方面的指導和干預,通過智能穿戴設備,監測患者全天的有氧活動情況,評估肌氧和心率,從而實現了病情的遠程精細化管理。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把一部分實體網絡化,是醫院在特殊時期的優先選擇。“網絡醫院”讓“去時空醫療”——即打破就醫時間、空間的侷限性——成為可能,其意義還遠不止於此。在邱晨看來,“網絡醫院”是實體醫院的完善和補充,不僅能減輕實體醫院的資源壓力,還能增強實體醫院的服務功能,在國家推動分級診療的今日,推動醫療新技術應用進一步下沉。


“雲”平臺:以“城市大腦”指揮戰疫


你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疫情防控使得很多城市住宅小區迎來“三大哲學拷問”:而千言萬語在深圳全部匯成一句話:請掃碼!深圳市民在進出小區、大型商超時,只要出示一個二維碼,上面會自動顯示人員姓名、類型、居住地址等信息,便可通行無礙。一時間,人們也記住了防疫小能手——“i深圳”。由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深圳市衛健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騰訊等單位聯合開發的“深i您-自主申報平臺”,為市民提供統一的疫情健康狀態自主申報渠道,並與交警、社區、各大商超聯動,準確把握在深、來深人流及健康情況。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其實,自主申報平臺只是“i深圳”這座強大防疫“武庫”裡的一件“利刃”。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深圳緊急上線“i深圳”APP疫情防控服務專區,整合了全市的“在線問診”資源,市民可在線通過兩種方式問診,一是直接撥打抗疫義診專線4001819191,二是接受24小時不間斷義診服務。那些病情較重或進行性加重的患者,可通過“i深圳”APP一鍵點擊“直達發熱門診”,裡面收錄了深圳指定的49家發熱門診,而且能根據市民當前位置,為其智能推薦最近醫院。


“我的神啦(啊),終於等到這一天,再也不用人肉抓取了,強烈建議向深圳學習!深圳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已經開放深圳疫情結構化數據……”2月13日,一名網友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讚歎。微博中提及的“深圳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是由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開發的廣東首個上線疫情相關數據的地市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2月1日,該平臺上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數據”專題,截至2月20日,疫情數據累計被下載5千多次、新增訪問量2萬多次。目前已有10多家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利用這些數據開發了疫情防控應用,例如城市疫情場所地圖、深圳新冠肺炎疫情分佈、新冠肺炎小區速查、你的防疫地圖、肺炎每日統計、深圳疫情地理位置分佈查詢等。


曹鍾雄認為,深圳在疫情期間升級“i深圳”平臺,打造了市民信得過的互聯網防疫“主陣地”;以“i深圳”自主申報平臺連接“城市大腦”、交警、社區一線防疫人員等多方力量,則實現了“扁平化”管理;用數據思維開展疫情態勢分析與精準防控,既為防控排查等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也在第一時間化解了信息孤島及恐慌情緒。


“雲”矩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自疫情發生以來,眾多政務微信公號,時刻監控疫情最新動態,大幅增加了更新頻次,及時將權威、準確的抗疫信息“快遞”給公眾。如果把“i深圳”比作深圳互聯網防疫運行系統的“大腦”,那麼分佈於各職能單位、街道、社區的無數個政務公眾號則猶如“神經末梢”。這些平臺之間互聯互通,產生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傳播勢能,在疫情期間發揮著信息及時採集、反饋、發佈的強大功能。以“i深圳”公眾號為例,在疫情期間,截至25日12時,“i深圳”公眾號發佈權威信息兩百餘篇,瀏覽量累計800多萬次,其中多條推文閱讀量達10萬+,熱門推文甚至突破100萬+。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在疫情面前,公共服務不光有“量”還有“質”。以“i深圳”為例,市民在訪問“深i您-疫情防控服務專區”的時候,不可能對“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專區”和“深i您-企業服務專區”熟視無睹。“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專區”集成了科普、健身、娛樂、音樂、教育以及“360度虛擬博物館”等內容,一網包辦市民居家休閒生活;“深i您-企業服務專區”則推出復工指引、信息發佈、企業辦事及政企互動四大板塊,為企業簡化辦事流程、節約時間成本。據瞭解,“i深圳”已進駐7484項服務事項,其中95%以上的個人政務服務事項和60%以上的法人政務服務事項已實現了掌上辦理。


“雲”生活:居家隔離生活的全套解決方案


疫情讓全民皆“宅”,宅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場景。


為避免人群聚集引發交叉傳染,各地線下娛樂全部被叫停,各種沙龍、演出、展覽等線下活動也因疫情取消或延遲。疫情期間,公園人流驟減。線下的蕭條反襯出線上的熱鬧。1月23日至2月21日期間,“i深圳”APP日均訪問量達284.5萬人次,“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專區”為居民提供“全套居家生活解決方案”,陪伴市民度過漫長“宅時光”。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不用穿戴整齊,也不用趕往辦公室,把睡衣當“工裝”,把起居室當“工作間”,疫情期間,許多市民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在家辦公,又稱“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受疫情影響,SOHO成為不少深圳企業解決復產復工與疫情防控兩難的次優選擇。諸多網絡辦公軟件向公眾免費開放了部分功能,例如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在疫情期間將會議人數上限調整至300人,支持隨時隨地發起音視頻會議;華為旗下的華為雲Welink對有需要的企業及個人提供免費企業協同服務,支持100方實時在線會議。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還向企事業員工推薦了26個網絡辦公軟件。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遠程辦公在目前僅為輔助手段,其發揮的效用一定因行業、因領域、因事而異。但隨著整個社會的智慧化程度不斷提升,遠程辦公也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種工作方式。


“雲”庭審:打破“對簿公堂”的成見


“對簿公堂”是人們對法院庭審的固有印象:原被告雙方在法庭上當面對質、急赤白臉。在全民防疫時期,人員聚集一時成為禁忌,深圳積極探索“去時空庭審”,又一次打破了成見。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在疫情防控期,深圳各級法院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網上立案、網上開庭等方式解決糾紛,確保訴訟服務不“打烊”。兩級法院還採取優化線上訴訟服務的方式,引導當事人通過電話、廣東法院訴訟服務網、“深圳移動微法院”等線上渠道處理相關事宜。僅在2月1日至11日期間,深圳全市法院共新收各類案件3253件,辦結2666件,審判工作得益於“無接觸式開庭審理”模式,並未受到明顯影響。


疫情是一次契機,既檢驗了深圳“互聯網+司法”已有成果,又為其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近年來,深圳以“互聯網+”推進“智慧法院”建設,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如今深圳法院系統已擁有“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系統”“鷹眼執行綜合應用平臺”“深融多元化調解平臺”“E網送達平臺”“法匠平臺”“陪審通”“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等智慧法院綜合平臺,在各個司法環節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雲”開學:網絡教育引發“平權”效應


疫情令企業紛紛延遲復工,但深圳教育卻一刻也沒想停!由此引發了中國教育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一幕:不見教室中的三尺講臺,教師們紛紛架起錄像設備,變身網絡“主播”,為學生在線授課。2月10日上午8時,本應在學校操場或大禮堂集合的深圳高中生們,卻相約通過網絡聆聽“開學第一課”。2月17日,深圳義務教育學校已全部在線開學。據瞭解,深圳已整合市區乃至國內優質教育資源,採用在線教學的方式,建設深圳教育“空中課堂”,確保覆蓋全市88所普通高中的13.8萬名學生。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教育所引發的“平權”效應甚至溢出深圳,惠及更多地區。2月1日,深圳中學在新媒體平臺上宣佈,為了幫扶教育資源不足地區的學校師生,包括對口扶貧學校師生,深圳中學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面向全國開放直播課程。“這不僅是我們在踐行職業使命,也是為實現教育均衡化做出有益探索。”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表示。據瞭解,“深中在線課堂”也已登錄“i深圳”APP“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專區”。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我享受在網上授課的過程。”深圳中學教師林易凡表示,線上教學備課與平時沒有太大區別,平時以板書為主,網課的PPT需更詳細,線上教學雖不能面對面跟學生交流,但可以讓學生多次回放某個知識點。除了回放功能,不少線上平臺甚至還原了課堂上舉手、互動、點名等場景。在曹鍾雄看來,平時網絡教育更像“錦上添花”。現在網絡教育成了唯一選項。這將倒逼網絡教育更多轉向用戶思維(教師、學生和家長)、服務思維與極致思維。


“雲”消費:場景轉變中的“危”與“機”


郭萬達認為,疫情讓人們“禁足”在家,生活場景、消費場景徹底轉變,社會服務與生產供給也應當與之調適。本來,奉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觀念的深圳人,對“昨天網上下單,次日快遞櫃取件”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是疫情把這種生活推向了極致。


面對外出風險,更多開始選擇生鮮到家服務。生鮮配送逐漸佔據了小區門口快遞區域的“半壁江山”,印證了這項業務的火爆。據京東公佈的春節消費數據,除夕至大年初三,京東生鮮銷量環比節前增長超370%;淘寶的數據也顯示,空氣炸鍋銷量同比增長了177%,小火鍋、方便麵、烘焙小蛋糕成為宅家三大美食。疫情導致餐飲業停擺,不少企業的資金流出現斷裂。而根據防疫時期的市民消費特點,一些企業卻頗能審時度勢、積極自救。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在曹鍾雄看來,像生鮮到家服務這些就是“化危為機”的典型。這次疫情只是一次“預演”,未來居家網絡消費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社會向“宅經濟”的迴歸,不是向過去的迴歸,而是向更佳服務體驗的迴歸。以外賣為例,以前大家覺得外賣沒有品質,甚至是品質的反義詞;但未來大家訂的不再是外賣本身,而是背後更有品質的個性化服務。


“雲”城市:疫情倒逼出的“深圳樣本”


線下需求萎縮,線上渠道接盤。從產品到服務的轉型升級是無可避免的,這也倒逼更多行業、企業和商家,變被動等待為主動蓄水,紛紛轉戰互聯網。


“以前大家對‘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這個理念不太重視,也沒有強烈動機逼著大家邁出這一步。是疫情倒逼產業轉型、服務升級。在這個殘酷的淘汰賽中,企業的競爭力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曹鍾雄也看到了疫情對深圳製造業構成的衝擊,他認為深圳的土地資源極為有限,未來應進一步探索無人工廠、無人車間的建設,推動智能製造的最終實現。


回顧深圳已走過的互聯網戰疫歷程,許多方面都可圈可點:以“i深圳”連接“城市大腦”、醫護人員、交警以及基層防疫力量,實現了疫情防控的扁平化管理,結為同心戰疫的共同體;“i深圳”和無數政務公號互聯互通,以強大新媒體矩陣及時發佈疫情信息,化解了“信息孤島”和恐慌情緒;“人”從前臺抽離,由無人機執行消殺任務、履行防疫檢查職責,展現了高科技防疫的酷炫魅力;線上娛樂平臺整合防疫、文化、音樂、健身、教育等豐富資源,保證了居家隔離生活的基本品質;實體企業紛紛擁抱互聯網,推出專為“蝸居”生活量身定製的產品及服務,為這座城市源源不斷地輸血、供氧……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為了應對疫情,深圳貢獻了一個抗擊疫情的互聯網城市“深圳樣本”;與此同時,深圳也被逼出了“內功”,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深圳”已初露鋒芒。


◆本文摘自晶報《“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雲”上的城市:疫情下互聯網城市的“深圳樣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