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李湛、朱昀:銀行保險業短期受疫情衝擊有限 長期仍具穩健優勢

李湛、朱昀:銀行保險業短期受疫情衝擊有限 長期仍具穩健優勢 | 資本市場

文/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中山證券助理研究員朱昀

在本次疫情的影響下,銀行業受市場對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影響,板塊短期的估值向上彈性不足,但目前板塊的估值接近過去中樞水平,同時在經濟下行週期,相較於其他板塊,銀行板塊的盈利水平更具穩定性,銀行板塊短期有望跑出相對收益。對於保險行業,此次疫情將對保險公司一季度業務推動產生短期負面影響,期間對代理人活動及出單影響較為明顯。但是疫情過後保障意識的提升將會對保險產品銷售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後期有望迎來保費增速較為明顯的改善。

2019年12月,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造成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我們將主要分析本次疫情對銀行、保險行業影響。

疫情對銀行業影響

回顧非典疫情對銀行業影響

“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2003年2季度,在疫情得到控制後,3季度國內經濟形勢有明顯的反彈,因而我們對銀行板塊基本面的分析主要圍繞2003年的四個季度。從信貸投放來看,由於2003年經濟發展態勢向好、信貸需求旺盛,“非典”對信貸投向影響小,金融機構信貸同比增速持續上行;從資產質量來看,在信貸支持政策出臺下,銀行資產質量表現穩定。因此,銀行的盈利能力受疫情影響有限。

從信貸規模來看,2003年2季度金融機構的貸款同比增速繼續上行,且增量也明顯高於2002年同期。從當時已在A股上市的四家銀行(招行、浦發、民生、平安)表現來看,四家銀行的貸款總額整體同比增速未有下行,與1季度基本持平。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除了信貸需求,“非典”期間備受市場關注的則是銀行的資產質量表現,我們主要從四家上市銀行的不良率、不良生成率、信貸成本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在“非典”期間以及之後的半年,除平安外,另外三家銀行的不良率持續下降,且不良生成速度以及信貸成本均未有大幅提升。我們認為“非典”期間銀行的資產質量未有大幅惡化主要得益於經濟形勢向好。2003 年3季度國內經濟明顯反彈,同時在“非典”期間,監管對於受“非典”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地區進行適當的信貸傾斜,也有助於緩解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的償債壓力。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一季度信貸投放略緩,但預計全年增速不減

企業延期復工、民眾深居簡出可能導致一季度有效信貸需求下滑,從而拖累銀行一季報的擴表節奏和營收增長。“非典”疫情擴散的2003年二季度,信貸增速還是持續上升的,上市銀行的季度業績指標也未發生明顯波動。但彼時經濟形勢向好,與當前的宏觀背景不可比,我們認為此次疫情可能會導致一季度信貸投放不達預期。不過一季度被抑制的信貸需求,大概率會在後面得到釋放,所以就全年來看,對銀行業利潤增速的影響將遠小於此。

分行業來看,我們根據非典時期的經驗和我們判斷,我們將行業分成4個類型:1、疫情負面影響較大;2、疫情一般負面影響;3、疫情影響中性;4、疫情影響中性正面。其負面影響較大包括旅遊服務行業、批零行業及交運行業;疫情一般負面影響包括製造業、建築業、採掘業及農林牧漁;疫情影響中性包括房地產、水利、租賃服務、金融業及個人貸款;疫情影響正面影響包括電力、信息傳輸、科研、衛生社會保障及文化教育。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以餐飲旅遊、交運和批發零售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面臨需求短中期乃至長期收縮。該類行業由於在疫情上升期相關需求迅速收縮,從而導致收入下行,進一步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但我們從行業角度來看,疫情負面影響較佔比總體信貸在17%,整體對和行業信貸需求影響不大。

短期大幅惡化可能性低,關注個別行業及區域資產質量壓力

關於資產質量,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數據、社融信貸等數據或階段性變弱,在此預期下,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預期也會變差,進而影響銀行股的股價表現。但是銀行的資產質量指標未必會因此而出現問題。首先企業的“盈利能力”變弱未必會傳導到“償付能力”。且自2016年以來,銀行不斷加大核銷處置的力度(16年以來上市銀行累計核銷2.2萬億,佔稅前利潤的43%)、對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也不斷趨於嚴格(逾期90天以上已全部納入不良,且逾期60天以上的貸款正逐步納入不良)。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認為區域以及行業的資產質量表現有所分化。此次疫情預計對第三產業帶來的衝擊更大,類似批零、住宿餐飲、旅遊等行業的經營情況受影響更甚,同時從企業性質來看,這些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中小企業由於自身經營風險高、抵押品缺失、財務信息不規範等問題,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管控帶來更大的難度。因此,我們認為疫情持續期間,批零、住宿餐飲、旅遊等行業的不良生成速度將有所提升。從區域來看,主要關注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區域,包括湖北、浙江、廣東等。

後市走勢

儘管2019年4季度國內經濟短期企穩,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2020年1季度的經濟形勢帶來負面影響,尤其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更甚,目前政府關閉疫情重點發生地區的公交設施停運、旅遊景點、娛樂場所,取消各類集體性活動。受市場對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影響,我們認為板塊短期的估值向上彈性不足,但目前板塊的估值接近於中樞水平,同時在經濟下行週期,相較於其他板塊,銀行板塊的盈利水平更具穩定性,因此我們認為銀行板塊短期有望跑出相對收益。

疫情對保險行業影響

疫情對一季度經濟運行產生負面影響,保險業從短期看保費收入增速或有下滑,壽險代理人展業受阻,財產險航意險、貨運險衝擊最大,總體賠付支出有所增長但影響有限。中期一定程度促進健康險增長;長期保險行業整體影響可控。

回顧非典疫情對保險行業影響

回顧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及其對保險行業影響情況。SARS首發於2002年11月16日廣東河源,自2003年2月開始向全國及其他國家和地區蔓延,同年3、4月份北京疫情加劇,4月17日全國加大防治工作,5月疫情緩解,8月衛生部宣佈非典零病例,歷時9個月。中國內地總髮病數5327 例,死亡349 例,病死率6.6%。

非典疫情期間我們可以根據疫情控制和市場波動情況將其分為四個階段,壽險保費增速在疫情初期、爆發期和擴散期(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波動下滑,月度同比增速由1月的64.1%降低至5月的19.8%。疫情緩解期,壽險保費增速逐漸恢復,長期看對行業保費的負面影響不大。分險種看,意外險和人身險均顯示在疫情擴散期和嚴峻期當月保費增速減弱,健康險逆勢增長,反映出疫情爆發後消費者保險意識增強,潛在購買需求轉化為大量購買行為。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開門紅新單業務受衝擊,影響一季度NBV增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尚處於初期及擴散期,預計1月月度保費增速同比下滑1-2pct,隨著疫情嚴峻期的臨近,增速將持續下降但整體影響可控。大部分壽險公司已於2019年末完成 “開門紅”產品的銷售,春節後將進入長繳年金及保障型產品銷售階段。疫情影響下,代理人獲客方式發生變化,陌拜模式受阻,互聯網渠道一定程度緩和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短期內對出單造成壓力。由於期繳及保障型產品結構是驅動公司NBV增速的重要因素,故代理人活動受限將直接影響行業新單增速和NBV達成,其中“開門紅”銷售不及預期的公司將承受較大壓力。

疫情期間部分地區延遲復工、居民活動量下降,將對壽險代理人展業及增員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一方面基於安全考慮,代理人減少甚至取消面對面接觸新客戶,公司大型促銷活動也將延遲或取消,一系列舉措均會影響保險產品銷售,特別是大單業務的達成;另一方面,後續代理人增員、培訓等環節仍將需要線下場景,短期內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非典期間政府為減少疫情傳染取消人才市場,保監會4月份暫停代理人資格考試,使代理人隊伍增員提質受阻。這次疫情針對預期出現的展業及增員困難,險企有必要及時調整考勤、佣金、考核及留存標準等指標,集中考驗企業危機管理能力和調整成本。

賠付支出總體壓力不大,險企償付能力保持充足

回顧非典疫情時期保險行業賠付支出及賠付率波動情況,總體壓力有限。短期內賠付金額小幅波動上漲,賠付率穩定且維持較低水平,其中意外險及健康險賠付率在疫情擴散期和嚴峻期還出現短期下降,或歸因於保費收入的逆勢增長。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保險理賠的影響,涉及的主要險種包括重疾險、壽險和醫療險等險種。其中重疾險只賠付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疾病,並且要觸發相應的賠付條件才可以。壽險公司並未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歸類為重疾範疇(具體參考保險公司賠付條款),因而對重疾險賠付不造成影響;壽險賠付需要達到身故或者全殘等標準,目前來看這次疫情死亡率較低,因死亡病例造成賠付的數量有限;醫療險賠付受此次疫情影響較大,目前市面上的報銷型醫療險類產品對此病症均可賠付。但由於國家三部委已發文明確患者醫療費用由醫保和財政補助兜底,險企賠付支出總體壓力不大。此外,上市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自“償二代”改革後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19年上半年太保、人保、新華和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到 250%以上,為行業防範風險提供充足保障。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後市走勢

我們認為此次疫情對保險公司主要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疫情直接影響開門紅新單情況:代理人客戶來源中,陌拜是重要的一種獲客方式,且明顯高於普通網絡渠道獲客。疫情之下,陌拜形式受阻,代理人需採取遠程在家辦公方式展業,對出單形成壓力。二是賠付短期影響有限,長期有待觀察:此次疫情中保險公司賠付主要在身故、重疾責任及醫療險方面。壽險方面需要對身故進行賠償;重疾方面,此次新型肺炎並不在重疾範疇之內,但由此導致的終末期肺病、深度昏迷是在重疾險的理賠範疇內;醫療險方面雖然此次自付醫療費用由財政補助,但具體操作層面、以及對有商業醫療險患者的理賠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患者自付部分對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屬正常的醫療險賠付範疇,此外部分醫療險還有住院補貼等項。其他險種方面整體影響有限。此次疫情將對保險公司一季度業務推動產生短期負面影響,期間對代理人活動及出單影響較為明顯,預計將小幅拉低一季度各家險企的NBV增速。但是疫情過後保障意識的提升將會對保險產品銷售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後期有望迎來保費增速較為明顯的改善。

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李湛、朱昀:银行保险业短期受疫情冲击有限 长期仍具稳健优势 | 资本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