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淄川區醫院保潔員:“他們安心,我們就踏實”

“我們絕不退縮,發揚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投入到疫情防控,為打贏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月21日,淄川區醫院召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動員大會。當時,不僅醫務人員紛紛請戰,全體物業保潔員也寫下了請戰書。他們的平均年齡是60歲,在危急時刻默默付出,衝鋒在前,成為逆行者中的一員。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被反鎖也要去上班

“我是一名黨員, 醫院現在正是最需要人的時候,我如果現在不幹了,還配做個黨員嗎?疫情一天不結束,我一天也不回家!”今年67歲的孫兆平是淄川區醫院的一名保潔員。疫情發生後,子女們擔心在醫院工作有感染風險,讓他趕緊辭職回老家。

“這工作多危險,你年紀大了,萬一被傳染,身體抗不了啊。趕快辭職,我們養你!”大年初二,孫兆平利用休班時間回西河老家取東西,兒女們給他下了“死命令”,並把他反鎖在了家裡。這下可把孫兆平急壞了,初三還有他的班。於是,他又給兒女們挨個打電話講道理,可還是沒有一個支持他。

靠不上別人,只能自己動手開鎖。孫兆平拿出家裡所有可以利用的工具,擺弄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從裡面把鎖撬開,偷偷跑回了淄川城裡的租住地繼續上班。

後來,他租房的社區管得嚴格起來,最嚴的時候,進也進不去,出也出不來,他就乾脆直接吃住在醫院。子女們見他態度堅決,整日吃住在醫院也很心疼他,由原來的不同意逐漸變為接受,還經常做好飯菜給他送到醫院。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再危險的地方也總要有人去幹”

“我收!”疫情發生後,有一個醫療廢物收集人員辭職了。面對沒人幹又最危險的醫療廢物收集工作,今年63歲的牛春華接了過去,一直堅持到現在。她說,她不是不知道那裡最危險,可醫院是救命的地方,再危險的地方總要有人去幹啊!但因幹這個,她遭遇了很多不理解,有的患者見了她躲著走,老伴更是多次勸她別幹了。

得不到理解,牛春華有時委屈地偷偷掉眼淚,即便這樣,她也沒有耽誤一天工作。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拉著笨重的收集車,一干就是八個小時,最多的時候每天要收集100多袋垃圾。發熱門診、預檢門診、感染病房等最危險的地方,總是能見到她的身影,收集、運送、稱重、登記如此循環。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哪裡有需要我就頂上”

今年49歲的王玉英是淄川保麗金康物業公司經理。2019年底,剛剛上任沒幾天,工作環境還沒熟悉過來,就趕上了這次疫情。此時保潔、送藥、消防、服務隊醫院等每一項工作量都非常大,尤其在這緊急關頭,有些保潔員因怕傳染辭職不幹了。任務重,人手缺,來自各個方面的工作壓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2月12日,淄川區醫院呼吸科三名保潔員同時辭職,為了不影響科室正常工作,她連續三天叫上丈夫一起幫忙,愣是把科室的衛生保潔幹得井井有條。2月14日,服務隊的兩名員工病了,臨床科室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催,怎麼辦?王玉英說,哪裡有需要我就頂上!工作一項接一項,王玉英咬牙堅持。

“絕不能因為我,給區醫院添亂!”看著她每天超負荷工作,大家都勸她歇兩天,但她始終堅守崗位,說一定給公司的保潔員樹立榜樣。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一天三次消毒走十多里路

疫情防控中,環境消毒尤為重要。從1月23日起,來自淄川保麗金康物業、億隆物業、淄博清波消殺公司的閆德玲、燕宿利、王希賢、張群、劉霞等8名物業工作人員共同承擔了醫院內外環境的消毒工作。從醫院的門診、病房、醫技綜合樓、停車場、醫院長廊,再到醫院宿舍區,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消殺。病人離院了,更要去加強消毒。

50斤重的電動噴霧器,每次一背就是兩個多小時。每天消毒三次,就要走10多里路,噴灑消毒液量達10萬多毫升。一個多月下來,他們每個人的肩上、背上都出現了紅紅的壓痕。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我們保潔員更要拿出奉獻精神,為醫務人員和患者做好衛生安全保障。他們安心,我們就踏實。”淄川保麗金康物業公司經理王玉英說。

淄川区医院保洁员:“他们安心,我们就踏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