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請問行測都考什麼?怎麼學?

董董的2018


常識,10小時

4小時學會分析技巧+1小時瞭解本省考情+5小時瞭解高頻考點

學會分析,往往能多對4-5道,

而熱門考點,每年5道是至少的,範圍沒你們想得那麼不可捉摸

去除原本可以蒙對的2-3題,多對7題以上吧~~

判斷,約30小時——畢竟是四大塊

花24小時全面、系統、深入瞭解考點

再花6小時消化鞏固、補缺補差

判斷模塊,是聽懂能消化的前提下,不需要太多練習的

資料分析,22小時

1、花約12小時學習速算思想+技巧+題型

2、花6小時,消化理解思想和技巧(題型容易掌握,本身也是對技巧的鞏固)

3、花4小時,全面補缺補差

言語,14小時

1、片段較易提升,主要是要有正確的思路,8小時即可

2、選詞技巧容易掌握,但需要一定基礎——四分基礎六分技巧吧,單純學技巧和練習鞏固,6小時差不多

數量

數量想面面俱到,確實需要花費不少功夫

但如果只追求拿到70%的分數,掌握高頻題型和技巧即可,大約12小時

再配上幫助找到思路的破題思維,4小時

16小時,足以讓你的數量脫胎換骨

數量的題型實際是有輕重難易的,優先攻克重且易的

推薦順序是:

A:資料分析——數量關係

B:常識——片段——判斷——選詞

AB兩條線交叉進行

注意言語置前,是因為學會言語,對於其他模塊的讀題很有幫助


吉林國企資訊


作為已經上岸的過來人,不請自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考什麼

行測考的都是五大模塊。言語理解、資料分析、判斷、數量、常識。

言語大體就是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等題型,判斷大體就是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和邏輯推理等題型,具體可以拿一套卷子看一下。每年的題型都不會變,只會變題目,所以好好複習即可。接下來講講如何複習。

怎麼學

一、知識點

如果第一次備考的,我會推薦大家還是報個班,因為培訓班有幾個好處,首先是老師會帶你梳理一遍知識點,這比你自學來的要快一些,其次是有夥伴一起學,比較有動力,最後有的培訓班是有監督機制的,這樣外部的監督加上自身的自律,能夠讓你堅持學下去。

或者過一遍錄播課,這樣能夠讓你快速對知識點有一個瞭解,不至於做題時,有感覺但是沒有方法。

粉筆、步知、腰果等等都是有APP,有網課的,大家可以下個APP看看,或者關注公眾號。

二、定計劃

第二個,要講的時要有一個計劃,如果報班了,就跟著課程走,自己複習的呢,也一定要制定計劃, 例如分模塊,或者是按星期。分模塊就是把分五大模塊複習,例如這15天主攻言語理解,下15天主攻資料分析;按星期就是這個星期過一邊知識點,下個星期做題....不管怎麼樣,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計劃。

三、練習

首先在你熟悉知識點的過程中以及熟悉以後,都必須穿插著做題。我一直不推崇刷題的複習方式,一味的盲目刷題,並不能提高效率,提高正確率,反而會起反作用,讓自己學的更不好。但是在平日的練習中,題量肯定不能少。

這是我截至考試之前的在粉筆的題量。可以看到正確率其實也不高。

但是確實是做了很多題。

1、分模塊刷題

應該大部分人都會說,行測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資料、言語、判斷這三大模塊,題量大,但是分數也高。保證好這三塊是必須的。想要提高效率可以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的入手,就是選你最擅長的模塊,把它完全攻克,做到正確率高,時間短,然後再到下一個模塊也這樣,這樣也是提高效率的方法。

2、整理好筆記、素材以及錯題

可以用幾個筆記本,編好用處,總結知識點的,整理錯題的,積累時事素材的。

我覺得記在筆記本里不一定有用,但是你記了,在多看幾遍,提高積累,考試中剛好記得也是會有幫助的。

3、保證正確率

我當時資料幾乎已經做到了每次只錯4題以內,我覺得資料部分就是公式、速算方法一定要掌握好,然後在做題的時候,一定不要亂塗亂畫,把重要信息點標註出來,然後儘可能做到看到題目就能想到解題方法。

數量和常識題,我真的是隨緣了,因為常識的知識點太多了,複習起來其實也不一定就會考到。數量的話,我主要就是記幾個容易算的公式,如果遇到會做的,儘可能做,是在題目複雜的話,我就是隨緣看時間來做了。

數量和常識我覺得可以放在你複習三大模塊的間隙,也算是一種調節吧。

最最後,其實我覺得正確做題的方法就是練習加總結吧。要把知識點活用起來。

對公考感興趣或者備考公考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波,贊一波,或者留言、私信討論,我會盡我所能幫忙的。前面也講過一些相關方法,我也會不定期在頭條分享小知識,一起討論一起進步呀,我在岸上等你們,加油。

慕容琳雨


感謝題主的問題,我是公考技巧李冰蛋,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行測考什麼:

一,言語表達;二,常識判斷;三,判斷推理;四,數量關係;五,資料分析;

大體的模塊就是這五大模塊,題型分為這五大類,但是每年的考法會有稍微的改變,像山東這樣的,是按照國考來的,所以,難度也會大一些。

怎麼學的問題:

一,你可以自學,自學的話是比較累一點的,行測做題很有技巧性,講究方式方法,所以自學的話還是不推薦的。

二,有很多關於公考的網課,是那種直播形式,課後還可以看回放,比如粉比之類的,這類網課也是很不錯的,老師上課也有意思,每天都有上課計劃,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有回放可以看,這樣就可以聽聽看直播時候的遺漏了。

三,可以報個線下的輔導班,線下輔導班有多種,有沒有上岸學費全部退還的、有沒上岸退一部分的,也有不退的,這就要看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

報班與否這件事已經說完,然後就是你自身因素了,報班是學習一些關於公考內容的方式方法,比如推理題的元素分類法等等,每個輔導機構都有自己的方法。

方式方法學會了之後,最主要的就是應用到實戰中去,不能只會那幾個例題,要把這些方法消化吸收,轉化成自己的真才實學,這就需要去多做題,做題多了,正確率也就上來了。這就跟打籃球是一個道理:當你練習投籃5000個的時候你可能命中率還不是很高,但是當你投籃20000個的時候,你的命中率就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說知識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豐富的,所以要多刷題。

在刷題的過程中,要結合真題模擬來檢查自己,以便查漏補缺。

真題可以預測下一年前的考試方向,真題模擬,就是要你在120分鐘的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套真題,來計算自己的正確率,得分等,來總結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是時間不夠還是沒有認真做等因素。

總的來說,學習行測就是要多做題,多掌握技巧,然後多檢查自己,日復一日,不要嫌棄枯燥。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加油,夢想就在前方,總有一天你會感謝現在拼搏的你!加油





請叫我蛋總


一、關於行測,我認為一是狂刷題,二是善總結,三是懂取捨。

1、狂刷題:題海戰術,很有用。這個是練速度,每道題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你速度快,自然先發制人(要做有質量的題。符合你考試特點的題目--所以把真題研究透是首要環節。(沒有大量的題做基礎,是很難的高分的,熟能生巧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2、善總結:行測題型無非那麼幾種,自己弱點優點,做幾套真題就知道了。公務員考試複習教材一本就夠了,重在精。一定不要好高騖遠,要重在夯實基礎,配合真題練習,才能穩步提升,取得高分。(總結很重要,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盲目做題不如不做題,要邊做邊總結,找規律,這樣才能舉一反三)

然後針對弱點強化練習,各個擊破。運算不行練運算,閱讀不行練閱讀。行測題大家也都知道,不難。很多甚至都是初中高中的知識。你大學都考上了,這種題目無非是時間久了,生疏了,用兩個月強化訓練絕對有好效果。同時,在瞭解自己的優勢弱勢之後,正式考試的過程就要有個時間順序排列,擅長做的題目和得分率最高的可以放在前面做,基本不會的可以放在後面。

3、懂取捨:這個是在考前,有的同學跟我說,我就是不會圖形,我數學推理就是差,怎麼學都不會,天生沒有這個細胞。那好,你可以放棄其中比較難的部分,但是,放棄一部分的同時你得在其他部分中補回來。你有弱點就有優點,發揮優勢,要把失去的分數搶回來。考試是殘酷的,你死我活,也許僅僅是0.5分,但絕對是冰火兩重天。另外,也可以採取以下策略一、堅強、堅忍、堅韌

省考的低通過率、高選拔性,造就了通往省考的路恰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若想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順利闖關,就需要廣大考生做到堅強,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還需要廣大考生堅忍,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困苦;更需要考生做到堅韌,韌勁十足,銳不可當。如果沒有“三堅”之毅力、決心,那麼通往省考的獨木橋絕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二、制定計劃、步步為營

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關鍵。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有一個詳細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那麼,要想制定出適合自己、符合自身的計劃,就應該充分了解自己,詳細剖析自我,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廣大考生應該在決心參加省考大軍後,制定出一套自己能做到、能做好、能成功的計劃,步步為營,張弛有度地毅然前行。

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對於省考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家應該勤寫勤練,尤其是省考中資料分析、常識判斷等相關內容,更是大家勤拿筆、多動筆的必要考題,切忌依賴天賦、隨便翻看。

四、膽大心細、活用技巧

對於省考所考察的知識點,大家要做到不害怕、不畏懼,勇敢面對困難,隨時迎接挑戰。當然,光是有萬夫可擋的勇氣還不夠,還要仔細審題、抓住關鍵,真正做到膽大心細。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一味地胡做傻算,也是萬萬要不得的。大家都知道,行測考試中的數量關係部分最難,也是廣大考生最為頭疼的部分,甚至有人會“聞之色變”。但是,當我們與小學奧數題目進行對比後,就會發現原來這只是小學的知識。可是,對於這樣簡單的題目又有多少人能夠快速做出答案,達到“秒殺”的水準呢?這就需要大家掌握技巧,活用技巧,真正做到“聞之而眉飛色舞”。

各位考生只要能夠做到以上“牛人”所擁有的成功秘訣,那麼相信不久的將來“牛人”的隊伍終將有諸位的一席之地,也相信公務員的大門終將為你開啟。在此,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堅持不懈、一如既往地努力,實現自己的“公考夢”


羈絆1888


行測模塊總分為5個,判斷推理、常識判斷、數學運算、言語理解、資料分析

行測都為客觀選擇題,幾個模塊的題型熱點可以參考一套真題試卷,有個大致的瞭解

5大模塊,除卻常識,個人更建議細分模塊來學習,比如細分為類比推理,定義判斷,選詞填空等等,這樣每種題型的知識點都能掌握,基礎打紮實

行測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模塊來學,會一個模塊就徹底會,學習順序個人建議先從類比推理開始,類比的邏輯關係對後續模塊的學習更有幫助。再學習定義判斷,再選詞填空積累沉澱等,具體的學習方法跟學習時間安排,推薦看老楊聊公考的行測備考必看視頻

行測學習建議還是有老師帶著學習比較好,這樣可以節省自己鑽研的時間,學習一些技巧,吸收的更好,基礎打紮實,可以選擇網絡課程,邊看網課邊學習,可以自己做思維導圖,左手思維導圖,右手行測刷題

行測刷題的數量也要保證,先吃透知識點,刷題,總結提升,再刷題,這樣效率最高

常識模塊就是靠積累了,沒有必要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學習,每天利用空閒時間看10分鐘左右就可以

希望可以幫到你,早日成公


公考管家555號


行測考試內容非常豐富,可謂是包羅萬象,主要內容有法律、行政能力知識、經濟、政治和數理知識等。

由於考試內容非常多,平和積累百科知識很重要,靠短期內是不可能掌握那麼多的知識的。另外,行測考試時間120分鐘,考試題目140題左右,考過公務員的考生都說,題目太多,時間太少,根本做不完,如果能做完並做對,分數一定是很高的。平時考生複習時,針對這一情況應當著重練習做題速度。考生可以買來各年的真題,在規定時間內多做多練習,也可以藉助一些事半功倍的電腦學習工具如jint全腦速讀訓練工具中內置了許多百科知識,還可以把電子版本的試題和書籍導入閱讀並同時練習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許多考生都藉助提高了大腦反應能力和閱讀能力,不失為一種短期複習的選擇,也充分利用當今電子計算機時代和互聯網時代的便利為考試服務了。


無為無不為之潛龍勿用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1.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瞭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2.言語理解與表達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3.數量關係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係,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4.判斷推理

5.資料分析


用戶7402292024271


行測的題型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這五部分中又細分有不同的題型,但歸根結底行測考題考查的是這三大能力:數學運算能力、邏輯判斷能力和言語理解能力。

(1)數學運算能力,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兩部分考查數學運算能力,同時極少部分判斷推理題目也涉及運算只是。數量和資料兩部分約有30-35道題,所佔比重在行測中可能不是最多的,但由於題目耗時長、難度大,成為很多考生提高或丟分的關鍵部分。

(2)邏輯判斷能力,主要體現在判斷推理和常識判斷兩部分題目中,其中前者考查比重很大,考生應通過題目發揮對各類事物的羅久利能力,而後者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微妙地鍛鍊考生的邏輯分析,考生需要學會在題目構建的邏輯框架中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答案。另,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目也需要考生進行邏輯分析和判斷。

(3)言語理解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是行測的一個重頭戲,題量高達40道,所佔比重居高不下。此外,常識判斷、判斷推理乃至全部的行測題目,都滲透著對考生言語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運用言語、理解和把握文字內涵的能力對於公務員考試至關重要。

考生要以提高這三種能力作為切入點,逐一分類進行練習和總結,對整個行測的掌握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蘇中公教育


有錢的話可以報班去學習,可以給你全面的介紹。自學能力不錯的話,自己買教材邊看邊練習和總結,對自身的要求很高!也可以去問問身邊過來人具體情況。


行舟海上


你好,公務員行測主要考 言語 判斷 常識 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考試過程中,數量比較難一些,可以選擇適當放棄,資料分析是相對比較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